第三章复习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概论复习题第三章

马克思概论复习题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意识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阶级斗争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发展现象的反映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B.社会发展史与自然界的发展史完全相同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D.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3.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4.生产方式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 )A.决定作用 B.加速或延缓作用C.无足轻重的作用 D.重要作用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A.自然界 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6.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人民群众 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 D.科技革命7.社会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8.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 D.上层建筑的发展9.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唯一动力C.最终动力 D.直接动力1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是看它( )A.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B.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生产,D.是否符合人类道德的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因为( )。

A.人口因素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B.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没有影响D.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因为( )。

A.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B.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关系C.它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3.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是( )。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复习题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复习题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选择题1、恒温恒压可逆相变过程中等于零的量是:A.U ∆;B.H ∆;C.G ∆;D.S ∆。

2、根据熵增大原理:A.隔离系统的熵永不减小;B.绝热系统的熵永不减小;C.系统和环境的熵的和永不减小; D 以上三者都对。

3、纯物质由液态蒸发为气态后其标准摩尔熵:A.增大;B.减小;C.不变;D.因物质种类不知所以不能确定。

4、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从始态A (P 1,V 1,T 1)变到末态B (P 2,V 2,T 2),其熵变的计算公式可用:( )A. ΔS = nRln(P 1/P 2) +⎰21T T p )T /dT C ( B. ΔS = nRln(P 1/P 2)-⎰21T T p )T /dT C ( C. ΔS = nRln(V 1/V 2)+ ⎰21T T p )T /dT C ( D. ΔS = nRln(V 1/V 2)-⎰21T T p )T /dT C ( 5、在标准压力P θ下,383.15K 的水变为同温下的蒸汽,吸热Q p 。

对于该相变过程,以下哪个关系式不能成立?( )A ΔG <0B ΔH=Q pC ΔS 隔离<0D ΔS 隔离>06、ΔG =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A) 等温等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可逆过程(B) 等温等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C)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D) 可逆绝热过程7、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变化的孤立体系,其总熵(A )不变 (B) 可能增大或减小 (C) 总是减小 (D)总是增大8、关于吉布斯函数G ,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ΔG≤W'在做非体积功的各种热力学过程中都成立(B) 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 对于各种可能的变动, 系统在平衡态的吉氏函数最小(C) 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时, 吉氏函数增加的过程不可能发生(D) 在等温等压下,一个系统的吉氏函数减少值大于非体积功的过程不可能发生9、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做功而无其它变化(C) 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D) 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10、关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方程仅适用于液-气平衡(B) 该方程既适用于液-气平衡又适用于固-气平衡(C) 该方程假定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D) 该方程假定与固相或液相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11、关于熵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每单位温度的改变所交换的热为熵(B) 可逆过程熵变为零(C) 不可逆过程熵将增加(D) 熵与系统的微观状态数有关12、氢气进行不可逆循环(A)ΔU>0 (B) ΔS=0 (C) ΔS>0 (D) ΔS<013、下述过程,体系的ΔG何者为零?(A) 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B) 孤立体系的任意过程(C) 在100℃,101325Pa下1mol水蒸发成水汽(D) 绝热可逆过程14、关于熵的性质,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环境的熵变与过程有关(B) 某些自发过程中可以为系统创造出熵(C) 熵变等于过程的热温商(D) 系统的熵等于系统内各部分熵之和15、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一循环过程中()(A) 功与热可以完全相互转换(B) 功与热都不能完全相互转换(C) 功可以完全转变为热,热不能完全转变为功(D) 功不能完全转变为热,热可以完全转变为功16、在下列过程中, ΔG=ΔA的是(A) 液体等温蒸发(B) 气体绝热可逆膨胀(C) 理想气体在等温下混合(D) 等温等压下的化学反应17、在绝热恒容的系统中,H2和Cl2反应化合成HCl。

第三章三相电路复习题

第三章三相电路复习题

第三章:三相电路
一、 基本概念:
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1、若正序对称三相电源电压u U t A m =+⎛⎝ ⎫⎭
⎪cos ωπ2V ,则u B = V , u C = V 。

2、对称三相电压源作星形联接,每相电压有效值均为220V,若其中BY 相接反了,如图所示,则电压U CY = , U CA = 。

3、图示对称星形联接三相电路,线电压U l =380V 。

若此时图中p 点处发生断路,则电压表读数为 V 。

若图中m 点处发生断路,则此时电压表读数为 V 。

若图中m 点、p 点两处同时发生断路,则此时电压表读数为 V 。

C
二、计算题:
1、图示三相四线制电路对称电源线电压U
l =380V ,负载星形联接不对称,求中线电流I N 之值。

N C A
B
2、图示对称三相Y -∆形电路中,已知负载电阻R =38Ω,相电压 U A
=∠︒2200V 。

求各线电流 I A 、 I B 、 I C 。

C
3、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负载电阻R =38Ω,电源线电压U l =380V,两块功率表采用如图接法,试求两功率表读数各为多少?
4、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电源线电压U l =300V,线路(复)阻抗()Z l j3=+1Ω,三角形联接负载复阻抗()Z =+15j15
Ω。

试求三角形联接负载的三相功率P Z 。

(提示:将对称的三角形连接组转化为星形连接组:3Z Y Z =) 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A )A.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B.说明历史事变的动力和原因C.说明阶级社会的本质D.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国家兴旺发达的道路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社会存在是指( A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B.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C.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D.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4.“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种观点属于( C )A.地理环境决定论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宿命论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6.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D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7.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D )A.地理环境B.生活习惯C.伦理道德D.物质生产8.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9.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B )A.地理环境的优劣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社会风气的好坏D.人口增长的快慢10.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是( B )A.生产关系B.生产方式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1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C )A.生产力的社会形式B.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C.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12.社会意识是(A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D.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13.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C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B.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C.法律思想、哲学、宗教D.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B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5.下列各项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是(A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C.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D.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1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C )A.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C.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D.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17.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1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C )A.劳动者素质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生产工具的状况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9.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它( D )A.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B.生产产品质量的优劣C.劳动对象的丰富程度D.用什么生产工具进行生产20.生产力诸因素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是( A )A.劳动者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工具21.在生产力的基本因素中占主体地位的是( A )A.劳动者B.生产工具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22.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 B )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劳动者D.管理方式2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科学技术(D )A.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B.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C.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D.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24.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A )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25.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 )A.生产关系B.家庭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26.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B.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27.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B )A.购买、生产和销售B.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2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B )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29.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是(D )A.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B.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C.个体生产的所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所有制D.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30.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D )的统一。

第三章复习题

第三章复习题

第三章 复习题一、单选1.设批产品的质量P=1.0(%),用抽样方案为(10,0)进行验收.则接收概率为在( )之间.cA.15%与35%B.50%与60%C.80%与95%D.96%与100%2.为了节省检验费用使用较小样本量,应选用 ( )抽样方案.bA.调整型B.序贯C.连续D.标准型3一个调整型抽样方案是( ).aA.依据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要求AQL 和质量保证要求设计的B.依据极限质量LQ 设计的C.由主管部门或负责部门确定的D.根据交验批是否大于10批确定的提示:质量保证就是能保证质量的能力4 规定产品批的不合格品率不得超过1%。

使用某抽样检验方案,它在1%处的接收概率为98.5%,则该抽样方案的( )aA.生产方风险为1.5%B.使用方风险为98.5%C.使用方风险为1.5%D.生产方风险为98.5%5使用GB/T2828对连续批进行检验时( )。

bA. 仅使用正常抽样方案B. 按照转移规则使用不同严格度的抽样方案C. 使用不同样本量的抽样方案D. 对不同的批使用不同的检验水平6记二次抽样方案的第一、二次抽样的样本量(样本大小)分别为1n 、2n ,第一次、二次抽样的(Ac 、Re)分别为(1A 、1R )、 (2A 、2R ),第一、二次抽样的样本中不合格(品)数分别为1d 、2d 。

下述判断程序中正确的是( d )。

A. 抽两次,若1d ≤1A ,2d ≤2A ,接收,否则拒收B. 抽两次,若1d ≤1A ,1d +2d ≤2A ,接收,否则拒收C. 第一次抽1n 个,若1d ≤1A ,接收,若1d ≥1R ,拒收;若1A <1d <1R ,再抽取第二个样本,若2d ≤2A ,接收;若2d ≥2R ,拒收D. 第一次抽1n 个,若1d ≤1A ,接收,若1d ≥1R ,拒收;若1A <1d <1R ,再抽取第二个样本, 若1d +2d ≤2A ,接收;若1d +2d ≥2R ,拒收7使用计量型抽样方案,用( )判断该批是否可接收。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软件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的作管理和数据维护 [单选题] *A.总账B.系统管理(正确答案)C.系统初始化D、UFO报表2.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建立账套(正确答案)B.修改账套C.年度账引入D.年度账清空3.若会计科目的编码方案为4-2-2,则正确的编码为()。

[单选题] *A.1001101B.1002002C.10010101(正确答案)D.10020214.“管理费用”科目通常设置的辅助核算是() [单选题] *A.个人往来B.部门往来(正确答案)C.项目核算D.客户行来5.()可以指定某账套的套主管。

[单选题] *A.财务主管B.软件作员C.系统管理员(正确答案)D.财务总监6.不属于建立账套时应建立的信息的是() [单选题] *A.设置账套信息B.设置单位信息C.确定核算类型D.编入期初余额(正确答案)7.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建立账套B.修改账套(正确答案)C.输出账套D.引入账套8.系统最多可以建立()套账。

[单选题] *A.996B.997C.998D.999(正确答案)9.建立套时,需要以()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单选题] *A admin(正确答案)B.财务主管C.账套主管D.财务总监10.一般来说,用友软件中可以为企业里每个独立核算的单位建立一个()[单选题] *A.账套(正确答案)B.报表C.账本D.账页11.对于收款凭证,通常选择()限制类型 [单选题] *A.借方必有(正确答案)B.货方必有C.凭证必有D凭证必无12.若会计科口的编码方案为4-2-2,则某会计科目的三级科目全编码为()。

[单选题] *A.100101B.10010102(正确答案)C.1001010101D.010113.对所管据的账套来说,()是级别最高的,拥有所有模块的操作权限。

第3章习题

第3章习题

第3章 导数的应用3.1 微分中值定理一、填空题1. 在中的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上,函数21)(]3,1[x x f -=-_______;=ξ2. 若内,则在)1,1(,1)(32--=x x f )(x f '恒不为0,即]11[)(,在-x f 不满足罗尔定理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3函数条件,上满足柯西中值定理的在及)0](,[)(F )(2>>==a b b a x x e x f x 即存在点_________;),,(有b a ∈ξ4.),3)(2)(1()(---=x x x x x f 则方程0)(='x f 有__________个实根,分别位于区间____________内。

二、证明)2121(,)43arccos(arccos 33≤≤-=--x x x x π。

三、说明函数]01[)(23,在区间-+=x x x f 上满足罗尔定理的三个条件,并求出ξ的值,使0)(='ξf 。

四、下列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是否满足罗尔定理的条件?如果满足就求出定理中的ξ的值: 1.,32)(2--=x x x f ]3,1[- ; 2. x x x f -=3)(, ]3,0[; 3 .1)(2-=x ex f , ]1,1[- ; 4. x x f sin ln )(=, ]65,6[ππ。

五、不求导数,判断函数x x x x f 23)(23+-=的导数有几个实根,并求他们实根的所在范围。

六、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是否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如果满足,找出使定理结论成立的ξ的值:1. 12)(2++=x x x f , ]3,1[- ; 2*. ,arctan )(x x f = ]1,0[;3. ,ln )(x x f = [1,2]。

3.2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一、填空题1. 函数xe y x=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__,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2. 32)1(x x y ⋅-=在21__________________x x 值,在处有极==_________处有极__________值;3. 方程015=-+x x 在实数范围内有___________个实根;4. 若函数b a x bx ax x f ________,21)(2==+=,则处取极大值在点=________;.*5;_________)3(2,3sin 31sin )(值为极时,πf a x x a x f =+=6. 函数)12(2431)(3≤≤-+-=x x x x f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__; 7. 函数11)(+-=x x x f 在区间[]4,0上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__; 8.==≤-=x x x x x x f 处有最大值,在在_________)2(2sin )(π___________处有最小值;.*9设b ax ax x f +-=226)(在区间]2,1[-上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9-,又知。

第三章 血 液复习题

第三章  血 液复习题

40.在一般情况下,ABO血型之间相互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C.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D.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41.ABO血型系统相互输血关系中,严禁: A.O型输给B型 B.O型输给AB型 C.A型输给O型 D.B型输给AB型
13.易使红细胞发生叠连,导致血沉加快的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增加 C.血清磷脂酰胆碱增加 14.关于红细胞功能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运输O2与CO2 C.其功能通过血红蛋白实现 B.可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 D.溶血后的血红蛋白功能不变 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D.血浆球蛋白增加
16.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 A.蛋白质和铁 B.促红细胞生成素 C.内因子 D.VB12和叶酸
2.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白细胞是( 3.内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 A.Ⅲ因子 A.脾脏 B.Ⅳ因子 B.肝脏 4.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是( C.肾脏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T淋巴细胞 C.X因子
16.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如何制备动物的血清和血浆? 2010
判断:1、在血浆渗透压中,与维持血量有关的主要是晶体渗透压。 2. 血液的黏度与红细胞数量、血浆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液流速也有一定的 关系。 3.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其脆性越大。 4. 血浆酸碱度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畜禽血浆中存在缓冲系统,其中 NaHCO3 / H2CO3是最主要的一个缓冲对。 5. 血浆蛋白不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6.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实现,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是珠蛋白和亚铁血 红素 7. 凝血过程是多步骤的生物化学反应,一旦触发就会连续不断地进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多组分热力学及在溶液中的应用
一、选择填空题
1. 关于亨利系数,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
(B) 其值只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浓度标度有关
(C) 其值与溶剂性质、温度和浓度大小有关
(D) 其值与温度、溶剂和溶质的性质及浓度表示方法等因素都有关
2、A和B混合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混合过程中等于零的量是:( )
A.ΔΗ= 0;
B.ΔS = 0; B.ΔG = 0; D.以上三者都等于零。

3、氧在水中溶解形成稀溶液:( )
A.温度越高水中氧的浓度越大,
B.氧的分压越大水中氧的浓度越大,
C.亨利常数随氧的分压增大而增大,
D.亨利常数随氧的分压减小而增大,
4. 关于偏摩尔量, 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 其值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B) 系统的强度性质无偏摩尔量
(C)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等于它的摩尔量
(D) 偏摩尔量的数值只能为整数或零
5、两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 A*,P B*,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P A*>P B*,则:()
A. y A>x A
B. y A>y B
C. x A>y A
D. y B>y A
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稀溶液的依数性( )
(A) 凝固点降低(B)沸点升高
(C) 渗透压(D)蒸气压升高
7. 涉及纯物质标准状态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就是标准压力P(100KPa)下的状态
(B) 纯液体物质的标准状态就是标准压力P(100KPa)下的纯液体
(C) 纯固体物质的标准状态就是标准压力P(100KPa)下的纯固体
(D) 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温度下都处于标准状态时,它们的同一热力学函数值都应相同
8. 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下面的陈述都与它们有关,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溶质不挥发的稀溶液才有这些依数性
(B) 所有依数性都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成正比
(C) 所有依数性都与溶剂的性质无关
(D) 所有依数性都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9. 涉及溶液性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蒸气一定是理想气体
(B) 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溶液一定是极稀溶液
(C) 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 其蒸气不一定是理想气体
(D) 溶剂中只有加入不挥发溶质其蒸气压才下降
10. 298K,p 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dm3,苯的物质的量为0.25,苯的化学势为μ
1
,第二份溶液的体积为1dm3,苯的物质的量为0.5,化学势
为μ
2
, 则( )
(A) μ
1 >μ
2
(B)μ
1
< μ
2
(C)μ
1
= μ
2
(D) 不确定
11. 沸点升高,说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该溶剂的化学势比纯剂的化学势:( )
(A) 升高 (C) 相等 (B) 降低 (D) 不确定
12.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表达式
13.化学势的定义
14.理想稀溶液的定义
15.列举两个摩尔量与偏摩尔量相等的情况和。

16.理想液态混合物在结构上的相似性表现在那两方面上和。

17.活度的定义式。

二、计算题:
1、苯的标准沸点是80℃,甲苯在100℃下的饱和蒸气压为0.753atm,若苯、甲苯溶
液在100℃,1atm下达气液平衡,问:苯的液相浓度和气相浓度各是多少?
2、糖水稀溶液的凝固点为-0.2℃,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1.86K.Kg/mol,纯水
25℃的饱和蒸气压为3.167Kpa,求此溶液25℃的蒸气压.
3、300K时,1mol苯和2mol甲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求△H mix,△V mix,△S mix,△G mi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