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复习题答案
C语言第三章复习题及答案

C语言复习题1一、选择题1.C语言提供的合法的数据类型关键字是(B)。
(A)Double (B)short (C)integer (D)Char2.在C语言中,合法的长整型常数是(A )。
(A)0L (B)4962710 (C)0.054838743 (D)2.1869e103.若有说明和语句:int a=5;a++;此处表达式a++的值是( C)。
(A)7 (B)6 (C)5 (D)44.C语言中最简单的数据类型包括(B )。
(A)整型、实型、逻辑型 (B)整型、实型、字符型(C)整型、字符型、逻辑型 (D)整型、实型、逻辑型、字符型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B)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C)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D)C语言程序中的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6.在C语言中,要求运算数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 A )。
(A) % (B) / (C) < (D) !7.以下有4个用户标识符,其中合法的一个是(C )。
(A) for (B) 4d (C) f2_G3 (D) short8.假定x和y为double型,则表达式x=2,y=x+3/2的值是( D )。
(A) 3.500000 (B) 3 (C) 2.000000 (D) 3.0000009.下面程序的输出是( C )。
(A) 0 (B) 1 (C) 3 (D) 不确定的值main(){ int x=10,y=3;printf("%d\n",y=x/y);}10.执行下面程序中输出语句后,a的值是( C )。
(A) 65 (B) 20 (C) 15 (D) 10main(){int a;printf("%d\n",(a=3*5,a*4,a+5));}11.C语言提供的合法的关键字是( D )。
自动检测技术第三章复习题(附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第三章复习题(附答案)第三章压力及力检测一、选择题1、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C)蜂鸣器中发出“嘀……嘀……”声的压电片发声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D)在电子打火机和煤气灶点火装置中,利用的是压电材料的(C)A.应变效应B.电涡流效应C.压电效应D.逆压电效应2、使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力或压力传感器可测量(C)。
A.人的体重B.车刀的压紧力C.车刀在切削时感受到的切削力的变化量D.自来水管中的水的压力3、应变测量中,希望灵敏度高、线性好、有温度自补偿功能,应选择( C )测量转换电路。
A.单臂半桥 B.双臂半桥 C.四臂全桥4、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C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B、电阻式C、压电式D、电感式5、属于四端元件的是( C )。
A、应变片B、压电晶片C、霍尔元件D、热敏电阻6、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是,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C)。
A、压电效应B、压磁效应C、霍尔效应D、电涡流效应二、填空题1、由于而引起导电材料变化的现象,叫应变效应。
(变形电阻)2、电容式传感器利用了将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的变化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3、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做成差动结构后,灵敏度提高原来的 2 倍。
4、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交变电场或电压,它会产生机械变形,当去掉外加电场时,电介质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5、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以晶体的压电效应为理论依据。
6、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的应变效应。
7、霍尔电势与半导体薄片的厚度成反比。
8、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X面9、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克服温漂10、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有和两大类。
(线路补偿法应变片自补偿法)11、按工作原理的不同,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第一种常用于测量,第二种常用于测量,第三种常用于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复习题 有答案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始地球条件下简单物质可自发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C.生命起源在原始大气中进行D.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2.美国科学家米勒通过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组成蛋白质的一些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A.葡萄糖B.脂肪C.氨基酸D.纤维素3.下列不是采用比较法研究生物进化的是()A.从动物、植物的器官和系统研究生物的进化关系B.根据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C.有关恐龙灭绝的推测有很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D.通过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研究生物的进化关系4.关于生命起源有如下几种观点,目前大多数学者赞同的是()A.自然发生说B.宇生说C.化学进化论D.神创论5.下列关于动物保护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使动物容易躲避危害B.能够保护动物皮肤的美丽C.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6.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德国的始祖鸟化石是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原因是() A.有和鸟类相似的特征B.有和爬行动物相似的特征C.基本特征既不像鸟,也不像爬行动物D.既有像鸟的特征,也有像爬行动物的特征8.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①自然发生②物种不变③过度繁殖④环境污染⑤生存斗争⑥遗传、变异⑦适者生存A.①②③⑦B.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D.③⑤⑥⑦9.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下列生物个体容易被淘汰的是()A.生活在常刮大风海岛上的无翅昆虫B.生活在有烟工厂附近的深色桦尺蛾C.夏季到来时的雪白雷鸟D.生活在荷塘里的青色蛙10.达尔文对生物进化原因的解释是()A.生物都会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环境选择了其中有利生存的变异B.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生物自然就会产生有利于生存的变异C.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促进了生物产生有利于生存的变异D.各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促使生物产生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变异11.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C.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D.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12.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经常吃高处的树叶B.生物变异一般是有利于生存的C.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D.环境对不同的变异个体具有选择作用二非选择题1.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同“_______”,也有一些学者根据对宇宙空间中物质的研究,认为原始生命可能来自______。
操作系统-第3章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三章总复习题一、单选题1、进程调度又称低级调度,其主要功能是( D )。
A.选择一个作业调入内存B.选择一个主存中的进程调出到外存C.选择一个外存中的进程调入到主存D.将一个就绪的进程投入到运行2、若进程P一旦被唤醒就能够投入运行,系统可能为( D )。
A.分时系统,进程P的优先级最高B.抢占调度方式,就绪队列上的所有进程的优先级皆比P的低C.就绪队列为空队列D.抢占调度方式,P的优先级高于当期运行的进程。
3、一个进程P被唤醒后,( D )。
A.P就占有了CPU。
B.P的PCB被移到就绪队列的队首。
C.P的优先级肯定最高D.P的状态变成就绪4、若当期运行进程( C )后,系统将会执行进程调度原语。
A 执行了一个转移指令B 要求增加主存空间,经系统调用银行家算法进行测算认为是安全的。
C 执行了一条I/O指令要求输入数据。
D 执行程序期间发生了I/O完成中断。
5、当系统中( C )时,系统将不会执行进程调度原语。
A.一个新进程被创建B.当前进程执行了P操作。
C.在非抢占调度中,进程A正在运行而进程B恰好被唤醒。
D.分时系统中时间片用完。
6、在分时系统中,若当期运行的进程连续获得了两个时间片,原因可能是( B )。
A 该进程的优先级最高B 就绪队列为空C 该进程最早进入就绪队列D 该进程是一个短进程7、实时系统中采用的调度算法可以有如下几种:1、非抢占优先权调度算法2、立即抢占优先权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4、基于时钟中断抢占的优先权调度算法按实时要求的严格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 B )。
A 1-3-2-4B 3-1-4-2C 3-1-2-4D 1-3-4-28、三种主要类型的OS 中都必须配置的调度( C )。
A 作业调度B 中级调度C 低级调度D I/O调度9、设系统中n 个进程并发,共同竞争资源X,且每个进程都需要m个X资源,为使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资源X最少要有( C )个。
A m*n+1B n*m+nC n*m+1-nD 无法预计注:可以这样理解N个进程,都需要M个资源,最坏的一种情况是:每个进程都占有M-1个资源,都得不到M个资源,总共资源数(m-1)*n。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软件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的作管理和数据维护 [单选题] *A.总账B.系统管理(正确答案)C.系统初始化D、UFO报表2.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建立账套(正确答案)B.修改账套C.年度账引入D.年度账清空3.若会计科目的编码方案为4-2-2,则正确的编码为()。
[单选题] *A.1001101B.1002002C.10010101(正确答案)D.10020214.“管理费用”科目通常设置的辅助核算是() [单选题] *A.个人往来B.部门往来(正确答案)C.项目核算D.客户行来5.()可以指定某账套的套主管。
[单选题] *A.财务主管B.软件作员C.系统管理员(正确答案)D.财务总监6.不属于建立账套时应建立的信息的是() [单选题] *A.设置账套信息B.设置单位信息C.确定核算类型D.编入期初余额(正确答案)7.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建立账套B.修改账套(正确答案)C.输出账套D.引入账套8.系统最多可以建立()套账。
[单选题] *A.996B.997C.998D.999(正确答案)9.建立套时,需要以()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单选题] *A admin(正确答案)B.财务主管C.账套主管D.财务总监10.一般来说,用友软件中可以为企业里每个独立核算的单位建立一个()[单选题] *A.账套(正确答案)B.报表C.账本D.账页11.对于收款凭证,通常选择()限制类型 [单选题] *A.借方必有(正确答案)B.货方必有C.凭证必有D凭证必无12.若会计科口的编码方案为4-2-2,则某会计科目的三级科目全编码为()。
[单选题] *A.100101B.10010102(正确答案)C.1001010101D.010113.对所管据的账套来说,()是级别最高的,拥有所有模块的操作权限。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弯成一定角度、一定曲率 . 形成一定形状的零件的冲压方法称为弯曲。
2 、弯曲变形区内应变等于零的金属层称为应变中性层。
3 、窄板弯曲后起横截面呈扇形状。
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立体的.而应力状态是平面。
4 、弯曲终了时. 变形区内圆弧部分所对的圆心角称为弯曲中心角。
5 、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
6 、弯曲时.用相对弯曲半径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不致使材料破坏的弯曲极限半径称最小弯曲半径。
7、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线方向、材料的热处理状况、弯曲中心角。
8 、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小。
9 、板料表面和侧面的质量差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并降低塑性变形的稳定性 .使材料过早破坏。
对于冲裁或剪切坯料.若未经退火.由于切断面存在冷变形硬化层.就会使材料塑性降低 .在上述情况下均应选用较大的弯曲半径。
轧制钢板具有纤维组织. 顺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高于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
10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经冷变形硬化的材料.可采用热处理以恢复塑性。
11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毛刺;当毛刺较小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面处于弯曲受压的内缘(或朝向弯曲凸模) .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
12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厚料.如果结构允许.可以采用先在弯角内侧开槽后.再弯曲的工艺.如果结构不允许.则采用加热弯曲或拉弯的工艺。
13 、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压而缩短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受拉而伸长应变.而中性层则保持不变。
14 、板料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是:( 1 )中性层内移( 2 )变形区板料的厚度变薄( 3 )变形区板料长度增加( 4 )对于细长的板料.纵向产生翘曲.对于窄板.剖面产生畸变。
15 、弯曲时.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 .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 .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才不一致 .这种现象叫回弹。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复习题及答案

题目:时间响应由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部分组成。
分析与提示:时间响应由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部分组成。
答案:瞬态响应、稳态响应题目:系统的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O分析与提示:瞬态响应,指系统在某一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答案:瞬态响应题目:系统的时间响应可从两方面分类,按振动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分析与提示:系统的时间响应可从两方面分类,按振动性质可分为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
答案:自由响应、强迫响应题目:系统的时间响应可从两方面分类,按振动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O分析与提示:系统的时间响应可从两方面分类,按振动性质可分为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按振动来源可分为零输入响应(即由“无输入时系统的初态” 引起的自由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即仅由输入引起的响应)。
答案: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题目:系统微分方程的特解就是系统由输入引起的输出(响应),工程上称为___________ O分析与提示:初始条件及输入信号产生的时间响应就是微分方程的全解。
包含通解和特解两个部分。
通解完全由初始条件引起的,它是一个瞬态过程,工程上称为自然响应(如机械振动中的自由振动)。
特解只由输入决定,特解就是系统由输入引起的输出(响应),工程上称为强迫响应(如机械振动中的强迫振动)。
答案:强迫响应题目:系统的瞬态响应不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特性,还与外加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有关。
分析与提示:系统的瞬态响应不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特性,还与外加输入信号的形式有关。
答案:输入信号1 1A、一B、一2s s分析与提示:熟练掌握典型信号的拉氏变换。
B为单位斜坡信号的拉氏变换,C为单位冲击信号的拉是变换。
机械设计复习题答案

K (σ + σ )ca第三章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3-39 试推导出 σmin =常数或 σm =常数时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比较 r =常数和上述两种情况下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的区别(可代入一些具体数字进行比较)3-65 一钢制零件,工作应力为:σmax =250MP a ,σmin =-50MP a 。
零件的疲劳强度综合 影 响 系 数 K σ=1.35 , 材 料 的 力 学 性 能 为 σb =630MP a , σs =455MP a , σ-1=285MP a , σ0=510MP a 。
若 许 用 安 全 系 数 对 变 应 力 取 [S σ]=1.3、对静应力取[S σ]'=1.5,并按无限寿命 考虑,试分别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校核该零件的安全系数。
(σa =150MP a ,σm =100MP a ,ψσ=0.1176) 第一种情况:r=CS =caσ-1K σ + ϕ σσ a σm= 1.33 >[S σ]安全第二种情况:σm =CS = σ -1 + ( K σ - ϕσ )σm = 1.21 <[S ]σ σam不安全第三种情况:σmin =CS = ca 2σ + ( K - ϕ )σ-1 σ σ min ( K + ϕ )(2σ + σ σ σ a min)= 1.39安全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二、分析与思考题1 按照摩擦机理分,磨损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特点?2 机械零件的磨损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在设计使用时,在设计或使用机器时如何要 求以延长零件的寿命?3 获得流体动力润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4 润滑剂的作用是什么?常用润滑剂有哪几种?l 2第五章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三、计算题1、 如图示高压容器螺纹联接 的 a )、b )、c )三种方案,问哪 种比较合理?并说明其它方案为什么不合理。
解答:图(b )比较合理。
图(a)螺纹联接布置太少,两螺纹间矩太大,对于高压熔器很难保证密封性要求;图(c)螺纹联接太多,两螺纹间矩太小,不够扳手的活动空间,没法拧紧和放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习题答案一、设一3类问题有如下判决函数d1(x) = - x1d2(x) = x1 + x2 -1d3(x) = x1 - x2 -1试画出下列各种情况的判决边界及各类的区域:(1)满足3.4.2节中的第一种情况;(2)满足3.4.2节中的第二种情况, 且令d12(x) = d1(x),d13(x) = d2(x),d23(x) = d3(x);(3)满足3.4.2节中的第三种情况。
解:w w两分法1、/i iX1d1(x)=-x1D2(x)=x1+x2-1 2、Wi/Wj 两分法13、没有不确定区的Wi/Wj两分法232(x)=2x d 1x二、证明感知器的收敛性。
证明:如果模式是线性可分的,则存在判别函数的最佳权向量解*w ,利用梯度下降法求解函数的极小值点,即为*w 。
构造准则函数()('')J w k w x w x =- (k<0) 当'w x <0时,''2'0w x w x w x -=-> 当'0w x ≥时,''0w x w x -=,min ()0J w =∵训练模式已符号规范化,∴寻求()J w 的最小值,且满足'0w x ≥。
令k=1/2,求得准则函数的梯度1'0sgn(')1'0w x w x w x ⎧>=⎨≤⎩由梯度下降法,增广权矢量的修正迭代公式为:(1)()(())()[sgn['()]]2(),'()0(),'()0;0k kk k k k k k k k w k w k J w k w k x w k x x w k w k x w k x w k x ρρρρ+=-∆=--⎧>⎪=⎨+≤>⎪⎩若若 取k ρ=1,则上述准则下的梯度下降法的迭代公式与感知器训练算法是一致的。
∵梯度下降法是收敛到极小值点的,∴感知器算法也是收敛的。
三、习题3.4 证明:MSE 解为''X X w X b =其中:1111222(1)1(1)(1)(1)11121(1)(1)(1)(1)221222(1)(1)(1)(1)12(2)(2)(2)(2)111211(2)2(2)(2)12(2)m m N N N N m m N N N m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11111111⎡⎤⎢⎥⎢⎥⎢⎥⎢⎥⎢⎥⎢⎥⎢⎥⎢⎥⎢⎥⎢⎥⎢⎥⎣⎦12111120112122(),()N n n N n N N N N w N N w N w w b N w w N N N w N N N ++⎡⎤⎢⎥⎢⎥⎢⎥⎢⎥⎢⎥⎡⎤⎡⎤⎢⎥⎢⎥⎢⎥⎢⎥⎢⎥⎢⎥⎡⎤⎢⎥⎢⎥====⎢⎥⎢⎥⎢⎥⎢⎥⎢⎥⎣⎦⎢⎥⎢⎥⎢⎥⎢⎥⎢⎥⎢⎥⎣⎦⎣⎦⎢⎥⎢⎥⎢⎥⎢⎥⎢⎥⎢⎥⎣⎦则对应的12(1)(1)(1)11211(2)(2)(2)21212211()1()()'()iN i m i N im i i i i x w m X m m m N m Xm m m N Sw X m X m ===∈=====--∑∑∑∑化简 ''X X w X b =''1111111121212122'11121112222122221122()1/1/1/1/1/1/()()''1/'''1/'1/'1/'()''N N N X N X N X N w X N X N X N N N NN N N X X X N X X w X N X N X N N N NX X X X ⎡⎤⎢⎥⎡⎤⎡⎤⎡⎤⎢⎥=⎢⎥⎢⎥⎢⎥------⎢⎥⎣⎦⎣⎦⎣⎦⎢⎥⎣⎦⎡⎤⎢⎥--⎡⎤⎡⎤⎡⎤⎢⎥=⎢⎥⎢⎥⎢⎥------⎢⎥⎣⎦⎣⎦⎣⎦⎢⎥⎣⎦+201122111122''()'0n w N m N m N m m w N m N m N +⎡⎤⎡⎤⎡⎤+-=⎢⎥⎢⎥⎢⎥+⎣⎦⎣⎦⎣⎦由上式可得:11220112111222011221()0(1)['']('')()'(2)n n N m N m w Nw Sw N m m N m m w N m N m w N m m ++++=++++=-由(1)式可得:121210()n N Nw m m w N N+=-+ 代入(2)式得:1211122201122112121012111222011221122['']('')()'(2)()1['']('')()()'[n n Sw N m m N m m w N m N m w N m m N Nw m m w N NSw N m m N m m w N m N m N m N m N m m N++++++=-=-+++-++=-2222111222111222112121021221212121201212022'''''']()'[()'()]()'()'(NSw NN m m NN m m N m m N m m N N m m N N m m w N m m NSw N N m m m m w N m m N N NSww m m m N N++----=-+--=-+-12120)()'m w m m -=-∵120()m m w -为标量∴1212121202()'()(1)()'N N m m m m w m m N α----α为一标量∴121201120(1)()'()'()'Sww m m m m N N w Sw m m αα-+--=-=-∵1m 、2m 设为行向量,如果设为列向量 则 1120()Nw Sw m m α-=-而Fisher 最佳判别矢量为112()Sw m m αμλ-=- 不考虑标量因子的影响,0w 和μ完全一致 ∴当余量矢量1122(,)N N N Nb N N N N =时 MSE 解等价于Fisher 解。
四、 解:设1x 、2x 在判别界面π中011021'0(1)'0(2)n n w x w w x w +++=+=(1) -(2)得012'()0w x x -= ∵12x x -在判别界面中 ∴0w ⊥平面π则平面π的单位法矢量为w n w =设点P 在判别界面d(x )=0中,则()'()cos ,n x p n x p n x p ⎡⎤•-=•-•-⎣⎦∵1n =∴()()cos ,n x px p n x p •--=⎡⎤-⎣⎦当x p -和n 方向相同时,即x p -为点x 到平面π的距离时min()x pn x p -=•-000''w w x p w w =•-•01001000''()n n w w x w w w x w w d x w w ++=•++==ϒ=五、以下列两类模式为样本,用感知器算法求其判决函数。
(令 w(1) = (-1,-2,-2)T ) w1:{(0,0,0)’, (1,0,0)’, (1,0,1)’, (1,1,0)’,} w2:{(0,0,1)’, (0,1,1)’, (0,1,0)’, (1,1,1)’,}解(1)将训练样本分量增广化及符号规范化,将训练样本增加一个分量1,且把来自2w 类的训练样本的各分量乘以-1,则得到训练模式集:1(0,0,0,1)',x = 2(1,0,0,1)'x = 3(1,0,1,1)',x = 4(1,1,0,1)'x =5(0,0,1,1)',x =-- 6(0,1,1,1)'x =--- 7(0,1,0,1)',x =-- 8(1,1,1,1)'x =----(2)运用感知器算法,任意给增广权矢量赋初值(1)(1,1,2,1)'w =---,取增量1ρ=,迭代步数k=1,则有1(2)(1)2(3)(2)23(4)(3)1,,()'()10,2,,()'()00,(0,2,2,2)3,,()'()00,k k k k k k k k k k x x d x w k x w w k x x d x w k x w w x k x x d x w k x w w ===•=>====•===+=--===•===34(5)(4)5(6)(5)56(1,2,1,3)4,,()'()20,5,,()'()20,(1,2,2,2)6,,()'()2k k k k k k k k k x k x x d x w k x w w k x x d x w k x w w x k x x d x w k x +=--===•=>====•=-<=+=--===•=(7)(6)0,w w >=k 77k=7, x =x ,() =w(k)'=0, w(8)= w(7)+x k k d x x k 8k=8, x =x ,() =w(k)'=3>0, w(9)= w(8)k k d x xk 1k=9, x =x ,() =w(k)'=1>0, w(10)= w(9)k k d x xk 2k=10, x =x ,() =w(k)'=2>0, w(11)= w(10)k k d x x k 33k=11, x =x ,() =w(k)'=0, w(12)= w(11)+x (2,3,1,2)k k d x x =--k 4k=12, x =x ,() =w(k)'=1>0, w(13)= w(12)k k d x xk 55k=13, x =x ,() =w(k)'=-1<0, w(14)= w(13)+x (2,3,2)k k d x x =--k 6k=14, x =x ,() =4>0, w(15)= w(14)k d x k 7k=15, x =x ,() =2>0, w(16)= w(15)k d x k 8k=16, x =x ,() =2>0, w(17)= w(16)k d xk 1k=17, x =x ,() =1>0, w(18)= w(17)k d x k 2k=18, x =x ,() =3>0, w(19)= w(18)k d xk 3k 44k 55k 6k=19, x =x ,() =1>0, w(20)= w(19)k=20, x =x ,() =0, w(21)= w(20)+x (3,2,2,2)'k=21, x =x ,() =0, w(22)= w(21)+x (3,2,3,1)'k=22, x =x ,() =4>0, w(23)k k k k d x d x d x d x =--=--k 7k 8k 1= w(22)k=23, x =x ,() =1>0, w(24)= w(23)k=24, x =x ,() =1>0, w(25)= w(24)k=25, x =x ,() =1>0, w(26)= w(25)k k k d x d x d xk 2k=26, x =x ,() =4>0, w(27)= w(26)k d xk 3k=27, x =x ,() =1>0, w(28)= w(27)k d x4k k=28, x =x ,() =2>0, w(29)= w(28)k d x 5k k=29, x =x ,() =2>0, w(30)= w(29)k d x(3)由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经过迭代w(22)能对所有训练样本正确分类∴*w =(3,-2,-3,1)'判别界面方程为 3x 1-2x 2-3x 3+1=0六、用MSE (梯度法)算法检验下列模式的线性可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