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及答案

园林规划设计一.名词解释畜养禽兽的地方,有围墙。
2.构成优美的景观,以供游人遨游和使用的各类建造物和构筑物。
3.划的制作工程。
线关系,做相互对称或者均衡的种植方式。
:是指以道路为主体的相关部份空地上的绿化和美。
体的综合性广场。
绿地。
资建设、管理使用的绿地。
10.学科。
化A 形式美法则B 对称与均衡C 对照与协调C30~35m D45~55mB 主次分明手法C 若隐若现手法D 主景升高手法A 平地、整平B 挖地﹑堆山D 理水﹑整平B 两条主要园路交叉时,应不必正交C 如不成正交,则斜交角度要大D 交叉口多时,每条分叉大小要一样B 花架、水池C 小卖部﹑水池D 小卖部﹑花坛A 虚实相生,错落有虚实相生致B 虚实相生富于变化D 疏落有致庄严深重A 沿岸的桥梁C 河上的渔舟D 小卖部A 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B 空间系统表达的清晰性C 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关注A 为生物创造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B 扩大作为生物生存区域的环境条件C 复苏真正的河流A 小区—居住区—组团B 组团—小区—小区D 小区—组团—居住区B 行列式周边式单一式C 周边式混合式曲尺式D 曲尺式周边式单一式A 入口处理B 园路布局D 建造小平A 学校入口及行政办公区绿地C 教学科研区绿地D 歇息遨游区绿地B 棕榈C 香樟D 木棉三.填空1.2.黄金分割比例为3.4.5.居住区绿地面积指标是指新建居住区绿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该比例应不低于。
6.普通主干道为7.8.请写出你熟悉的三种孤植树( )、( )、( )。
(答案:松树、桂花、香樟、银杏、海藻、红叶李、老人葵、红枫、广玉兰等。
)9.10.11.城市广场的客体要素设计有:12.4 点。
13.自然美学的原则是想达到“虽由人作,14.写出三种抗烟尘的植物: ( )、( )、( )。
(答案:悬铃木、广玉兰、女贞、腊梅、紫薇、夹竹桃)15.四。
简答题1.试述园林绿地的功能园林绿地的功能有; (1)改善城市气候(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3)满足使用功能(4)美化城市面貌(5)防灾避难(6)产生经济效益。
园林规划设计总结

园林规划设计总结园林规划设计是指通过对园区的地形、环境、人文特色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园林规划方案,并通过设计手段来实现这些方案。
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人文景观的塑造、公共空间的功能等因素,以打造美丽宜居的园林景观。
1.全面分析和研究:在园林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园区的地形、水文、气候、植被等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园区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
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规划目标和功能需求,进行方案的制定。
2.环境保护:园林规划设计中,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需要考虑到土地利用、水资源保护、绿化植被的保护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人文景观的塑造:园林规划设计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还需要塑造出具有人文特色的景观。
通过对园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研究,将其融入到园林规划设计中,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4.公共空间的功能:园林规划设计中,公共空间的功能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场所,还需要具有活动、交流和互动的功能。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打造出具有多功能性和互动性的公共空间。
5.合理利用资源:园林规划设计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植被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提高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6.设计手段的应用: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运用各种设计手段来实现规划目标。
比如通过合理布局和绿化设计,打造出美丽的景观;通过景观灯光设计和构造形式设计,增强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7.参与公众意见: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与公众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公众对于园林规划设计的需求和期望,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升园林规划设计的实效性和可接受性。
8.追求可持续发展:园林规划设计需要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注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规划设计课件导论

02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
空间要素
01
空间要素是园林规划设 计的核心,包括空间形 态、空间布局和空间层 次等方面。
02
空间形态是指园林中各 个空间的形状和外观, 包括平面形状和立体形 态。
03
空间布局是指园林中各 个空间的排列和组合方 式,需要考虑整体结构 和景观效果。
04
空间层次是指通过空间 的大小、高低、远近等 变化,营造出丰富的空 间感受。
总体构思与布局
根据前期工作成果,确定设计主题和 理念,进行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规划 。
景观要素设计
对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 景观要素进行详细设计,满足功能需 求和审美要求。
园林规划设计的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绘制
根据方案设计成果,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标明材料、尺寸、工艺等要求。
水景要素
水景要素是园林规划设计中富有生机的部分,包括水体 形态、水声和水质等方面。
水声是指水景产生的各种声音,如流水声、瀑布声等, 可以营造出宁静、欢快的氛围。
水体形态是指水景的形状、大小和深浅,需要考虑水景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水质是指水体的清洁度和透明度,需要定期进行水质维 护和管理。
景观建筑与小品要素
生态保护
园林规划设计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通过合理利用自 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们 的健康水平。
社会效益
园林规划设计能够促进社会交流与合作,提升城市或地区 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尊重自然
整体性
园林规划设计应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 环境和生态系统,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园林规划设计应注重整体性原则,将各个 元素和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形成完 整、和谐的景观效果。
园林规划设计名词解释

园林规划设计名词解释1、比例:是事物旳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旳关系体现2、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旳某些特定原则旳尺寸感觉。
2、节奏:是景物简朴旳反复持续出现,通过时间旳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旳律动感,产生更深旳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规定严整对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旳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互相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重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旳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旳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旳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旳体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旳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旳艺术规则有机旳组织起来,发明一种友好完美旳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旳空间内所感受到旳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旳视线被四面旳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旳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旳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如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旳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旳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旳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13、绿篱:耐修剪旳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旳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构成旳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旳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旳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旳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旳栽植。
16、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旳相貌特性,即颜色旳名称。
17、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旳程度。
18、纯度:指颜色自身旳明净程度。
19、借景:把园外旳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旳一部分,称为借景。
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园林布局

4.混合式 综合规则与自然两种类型 的特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没有控制全园的轴线。特点是整齐 明朗、变化无穷。
多用于现代园林中,在较大的现代 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 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 分,采用自然式布局。
一、主景与配景手法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6.中心重心法
2.轴线对称法
7.意境引导法
3.视线交点或终点法 8.园中之园法
4.动势集中法
9.尺度突出法
5.对比衬托法
10.多样统一法
二、对景与抑景(障景)手法
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 位 (入口对面、广场焦点、道路转 折点、草坪一隅等),多用雕塑、 山石、水景、花坛等景物。
多利用建筑的门窗、柱间、假山洞 口等。(角度、位置)
五、透景与漏景手法:
多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枝、 山石环洞等形成。
六、前景与背景:
利用背景衬托、表现主景。
六、前景与背景:
利用背景衬托、 表现主景。
七、配景与添景手法:
配景是指人们视景线前方主景物 的辅助景物。
添景是指人们视野前方 处于中间层次的景物, 增加层次感。
(二)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
1.平视风景: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 多利用平地
2.仰视风景:大于45`、60`、80`、90` 多利用山地
3.俯视风景及效果: 小于45`—深远, 小于30`—深渊, 小于10`—凌空, 小于0`—欲缀感 多利用盆地、凹地
(三)花坛设计的视角视距规律
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 外形与色彩变化。
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利用建筑的使用功能、艺术形式及 布置安排。
园林规划设计

• 园林规划设计的宗旨是将科学的生态观、人们对 户外活动的心理生理需求与积极的审美观念有机 地结合,打造完美的城市园林绿地,为大众提供 优质的户外游憩场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美 化城市市容。 • 1.1.2 学习本课程的目标与方法 • 1)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目标 • 2)本课程学习的方法 • “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是学习本课程最基 本、最重要的方法。 • 1.2 中外古典园林概述
• • • • • • • • • • • •
2)城市园林绿地 “绿地”有3层含义: ①植物所形成的绿色地块 ; ②植物生长占大部分的地块; ③农业生产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分为5类: ①公园绿地 ②生产绿地 ③防护绿地 ④附属绿地 ⑤其他绿地
• 4)园林规划设计 • 一般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宏观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规划和微观的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 城 市 绿 地 系 统 规 划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 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 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 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个园林绿地所拥有的各设 计要素 ( 如山水、园林建筑、植物等 ) 进行合理的 布局与具体的构建使之发挥最佳的效能。
4)吸收放射性物质 5)增加空气负离子 2.1.3 减少噪声 1)拟定噪声标准 2)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减低城市环境噪声 2.1.4 净化水体、土壤 1)净化水体 2)净化土壤 2.1.5 防风、通风 1)防风 2)通风
园林规划设计知识点图解

园林规划设计知识点图解园林规划设计是对于城市和乡村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和美化的过程。
它涉及到环境保护、景观建设和人文因素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根据园林规划设计的知识点,以图解的形式进行详细解析。
一、地形分析和规划地形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合理的地形分析和规划能够为建设者提供参考依据。
首先,通过地形图可以了解地势起伏、水系分布等自然要素,进而确定适合规划的区域。
其次,在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地势对于景观的影响,如选择不同高低差的地块可以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
二、植物配置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不仅是园林的主要装饰元素,还能够提供防风、防尘、降温等功能。
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如树木的高度、根系的扩展等,以避免对园林结构和地基造成损害。
三、景观元素融合园林规划设计强调景观元素的融合,通过将建筑、水系、绿化、雕塑等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园林景观。
要实现景观元素的融合,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比例、布局和色彩等因素,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四、路径设计路径设计是为了方便人们在园林中的行走和游览而进行的。
合理的路径规划可以引导人流,让游客更好地欣赏景观和感受园林氛围。
在路径设计中,应考虑人流量、地势起伏、景点分布等因素,同时也要注重路径的美观和舒适度。
五、节水设计节水设计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灌溉系统、选择耐旱性强的植物以及合理利用雨水等手段,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在节水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需求和水分循环,以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
六、功能区划园林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功能区划,确保园林空间的多样性和适用性。
《园林规划设计教学》课件

利用山石的形态、质地和色彩,与 水景相互呼应,形成山水相依的景 观效果。
景观建筑与小品要素
景观建筑风格
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环境需求 ,选择合适的景观建筑风格,如
古典园林、现代园林等。
景观建筑功能
根据景观需求和游览路线,合理 设置景观建筑的功能,如休息室
、观景台等。
小品设计
利用小品元素,如雕塑、灯具、 座椅等,营造出富有艺术气息的 景观效果,增强园林的文化内涵
THANKS.
案例分析
05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
总结词
集体育、文化、休闲和旅游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详细描述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所在 地,其规划设计注重将体育、文化、休闲和旅游等多种功 能融合在一起,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公 共空间。
总结词
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详细描述
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 采用雨水收集、绿色建筑、生态修复等措施,将公园打造 成一个生态友好的示范区。
施工图设计阶段概
述
施工图设计阶段是根据方案设计 的要求,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 和工程量清单编制。
施工图设计内容
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大样图等详细图纸,以及工程量 清单、材料表等文件编制。
施工图审核与完善
对施工图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 方案要求和规范标准,并根据审 核意见进行完善,以确保施工顺 利进行。
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还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合 理利用资源,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为居民创造一个 健康、环保的居住环境。
商业街园林规划设计
商业街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城市商业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商业街园林规划 设计中,需要考虑商业街的功能特点、景观形象、空间布局等多个方面,以营造出富有特色 、吸引人的商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集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2、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13、绿篱: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7、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18、纯度: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9、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20、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
21、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2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23、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4、点景: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点景。
25、平地:园林中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统称平地。
26、花坛: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花、观叶与观景的园林植物,从而构成一幅富有鲜艳色彩或华丽纹样的装饰图案以供观赏,就称之为花坛。
27、花境:也叫境界花坛,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称为花境。
28、绿篱:是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划绿带。
29、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
30、对植:一般是指两株或两丛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法。
31、说明书:说明建设方案规划设计的思想、建设规模、使用土地的范围﹑面积、建设条件等。
32、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
33、道路分级: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
34、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红线)之间的宽度。
35、分车带:又叫分车线,车行道以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通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36、交通道: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
37、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38、分车绿带: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也称为隔离绿带。
39、防护绿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带。
40、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41、安全视距:是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42、视距三角形: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事故。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
叫“视距三角形”。
43、行道树: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44、街道小游园;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
45、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46、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47、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使的现代公里。
考研52048、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49、居住区:广义就是人类聚居的区域;狭义讲是指由城市主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
50、覆盖率: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皮等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占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51、公共绿地:指人民公共使用的绿地。
这类绿地常与老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结合布置。
52、道路绿地:道路两侧或单侧的道路绿化用地,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的不同进行布置。
53、组团绿地:是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绿地,通常是结合居住建筑组布置,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就近活动、休息提供场所。
54、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是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为保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国民教育素质、并自由享受的市政设施。
55、体育公园:是市民开展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性质的公园。
56、纪念性公园:是以当地的历史人物﹑革命活动发生地、革命伟人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设置的公园。
57、屋顶花园:是指将各类建筑物的顶部栽植花草树木,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
58、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59、园林风格:是指每一个园林绿地所具有的自己的独到之处﹑鲜明的创作特色﹑鲜明的个性。
60、园林艺术: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
61、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
62、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延伸,是事物的两部分在形体布局上的不相等,但双方在量上却大致相当,是一种不等形但等量的特殊的对称形式。
63、对比:对比是比较心理的产物。
对风景或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组合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相辅相成的关系。
64、协调:是指各景物之间形成了矛盾统一体,也就是在事物的差异中强调统一的一面,使人们在柔和宁静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享受。
(二)填空1、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是科学依据、社会需要、功能要求、经济条件2、园林规划设计包括: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3、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
4、园林的自然美的共性有变化性、多面性、综合性。
5、艺术美的具体特征是形象性、典型性、审美性。
6、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现形态主要有线条美、图形美、体形美、光影色彩美、朦胧美等五个方面。
7、根据园林的布局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三大类。
8、园林构图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其建筑、构筑物和广场等人为景观。
9、突出主景常用的方法有:主景升高、中轴对称、对比与调和、动势集中、重心处理及抑景等。
10、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可划分为平视风景、仰视风景、和俯视风景三类。
11、人对园林色彩的感觉主要有对色彩的温度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重量感、色彩的面积感、色彩的运动感五个方面。
12、借景有远、邻、仰、俯借四种方式。
13、地形的表现方式有:等高线表示法、标高点表示法、蓑状线表示法、模型表示法、其它表示法。
14、平地可作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草地、建筑方面的用地。
15、水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提供消耗、供灌溉用、影响和控制小气候、控制噪音、提供娱乐条件。
16、按水体的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三类。
17、亭在园林中常作为对景、借景、点缀风景用。
18、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道)次要园路(次干道)和游憩小路(游步道)。
19、雕塑在园林中有表达园林主题、组织园景、点缀、装饰、丰富游览内容、充当适用的小设施的功能。
20、公园建设工程中种植工程总造价包括三部分(苗木购置费;草皮购置费;苗木、草皮的挖掘、栽植费用)。
21、公园建设工程中工程设施总造价包括五部分(园林建筑、购筑物及小品;公园道路广场;水景工程;照明设施;各项工程设施施工费用)。
22、公园规划设计费按整个绿化投资的(3%-6%)这一标准收取。
不可预见费按整个绿化投资加公园规划设计费的(5%)计算。
23、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类型:放射环形道路系统、方格形道路系统、方格对角线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
24、根据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交通特征和功能可分为城市主干道、市区支道、专用道。
25、城市的主干道是城市的大动脉、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及区镇干道。
26、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地可分为景观种植与功能种植两大类。
27、城市道路绿化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他形式。
28、交通岛俗称转盘。
29、行道树常用的种植方式有树带式、树池式两种。
30、树池式种植行道树其池的边长或直径不得小于(1.5米),长方形的短边不得小于(1.2米),长短边之比不超过(1:2)。
31、树池式种植行道树,从树干到靠近车行道一侧的树池边缘不小于(0.5米),距车行道缘石不小于(1米)32、一般在可能的条件下绿带占道路总宽度的(20%)为宜。
33、般来说,为了防止人行道上绿化带对行车视线的影响,其树木在一般干道的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直径的(2倍)。
34、一般干道分车带上可以种植(70厘米)以下的绿篱、灌木、花卉、草皮等。
35、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植物时,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米),宜选低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6、分车绿带的种植方式分为封闭式种植和开敞式种植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