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高考出仨最牛班

合集下载

沈阳女学霸获剑桥百万奖学金 在英国担任级长

沈阳女学霸获剑桥百万奖学金 在英国担任级长

沈阳女学霸获剑桥百万奖学金在英国担任级长在大多数高三学生还在备战高考的时候,今年1月,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1201数学创新实验班学生李佳妮,已经获得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预录取通知,同时获得了全球仅有10个名额的百余万人民币奖学金。

李佳妮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在东北地区录取的第一位女学生。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是剑桥大学中规模最大、财力最雄厚、名声最响亮的学院之一,目前已培养出32名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的毕业生包括了牛顿、培根、拜伦、罗素等。

小学5年级对密电码本产生兴趣“记得小学5年级时,数学老师刘威给我们出了一道题:1+2+3+……+100=?我很快地给出了答案,因此,我知道了数学家高斯。

还有一次去奶奶家偶然看见密电码本,觉得4位阿拉伯数字能组合成万余个汉字很奇妙,于是对现代计算机之父图灵,也有了初步的记忆。

”在东北育才小学6年住校学习,她制定目标清晰的学习计划,成绩稳步提升,6年级成为年级第一。

学习之余,还参加多届《走进美妙数学花园》竞赛,分获一、二等奖。

她爱好广泛,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书法、绘画、舞蹈、表演、钢琴、游泳、滑冰、滑雪、轮滑、乒乓球、魔术等校内外的活动。

初中时也曾困惑“女孩学数学”李佳妮长相甜美,性格温和,上了初中便有人一边赞扬一边质疑:这孩子学习真好,可是女孩子将来学数学多困难啊!听得多了,她也不禁产生了疑惑,原来自己立志做一名科学家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吗?没有了学习动力让她有些打不起精神,父母很快发现了她的困惑,这时候父亲及时和佳妮沟通,还找来了教育界的朋友现身说法,李佳妮的心态逐渐平和下来,又一心一意开始学习钻研。

初二的时候,她在班级的平均综合排名已到第一。

“我的特长在学校得到了充分发挥,只要我想学,随时都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和高水平的同学交流,我一鼓作气,频繁参加各种竞赛,那时候也确实很累,但我觉得特别充实。

”从初中到高中,李佳妮积累了众多荣誉。

在高中部数学创新实验班里,李佳妮是班级仅有的6名女生之一。

699分、698分、693分……沈阳高分学霸亮相!学习心得全面曝光!

699分、698分、693分……沈阳高分学霸亮相!学习心得全面曝光!

699分、698分、693分……沈阳高分学霸亮相!学习心得全面曝光!对于众多学子来说因为高考发榜啦!▼讲真,出分之后今年的学霸们又交出了怎样亮眼的成绩单!高分考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他们有什么独家学习心得?他们有啥兴趣爱好?……别着急,咱们这就一起走近学霸!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姓名:杨明宸毕业学校: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考成绩:699分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699分!7月23日,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理科考生杨明宸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并不意外。

“这个分数属于正常发挥。

从小到大,孩子基本没参加过校外辅导。

”杨明宸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的学习全靠“自主”。

在妈妈眼中,杨明宸是一个自律和自立能力都特别强的孩子。

“从上小学开始,每天老师留了什么作业、第二天要带什么用品,都是他自己记着,我从不过问。

”杨明宸妈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渐渐养成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形成了自律的作息。

“即便是高考结束了,他也从不睡懒觉,几点做什么都给自己安排好。

”杨明宸几乎没参加过校外辅导,学习全靠自主。

杨明宸总是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在课上弄懂老师讲解的每个知识点,课后经常围绕学习内容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

即便是在冲刺的高三阶段,杨明宸也保持晚间10点多睡觉、早晨6点多起床的作息,从不熬夜。

“杨明宸是一个相对‘喜静’的孩子,紧张学习之余,他喜欢看书,爱好思考,并且读书涉猎很广,最感兴趣的就是世界名著和科幻文学。

”杨明宸妈妈说。

看似“天生”的学习习惯,事实上,家庭的引导必不可少。

杨明宸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位财务人员,父母的严谨给了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和儿子平等相处,相互诚信。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不让他看电视,但首先要做到大人自己不看。

”杨明宸妈妈说,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更加信服。

姓名:孙健博毕业学校:省实验中学高考成绩:698分(理科)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他爱足球,是班级足球队的主力队员。

他所在班级的足球队连续两年获得省实验杯足球赛冠军。

2016沈阳各高中高考情况

2016沈阳各高中高考情况

2016沈阳各高中高考成绩(大部分数据来自各高中官网),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生和家长们!本溪高中1、理科杨本瑞、白鹤洋、王鹤儒同学分别以704分、698分、697分(并列),进入全省前十名,全省第一。

其中杨本瑞进入全省前三。

2、理科690分以上6人,全省第一;680分以上14人;670分以上50人,全省第一;660分以上90人,全省第一;650分以上166人,全省第一;640分以上225人,全省第一;600分以上463人,全省第一。

文科630分以上6人,620分以上13人。

600分以上59人,全省第一。

文理合计有522人过600分,全省第一。

3、理科一批本上线人数825人,文科一批本上线人数236人,文理合计共有1061人过一本录取线(参加考试人数1090人),一本上线率达97.34%,全省第一。

创历史新高。

4、宫常裕老师所带的3年17班全班56人,悉数过640分段,其中700分以上1人,690分以上4人,680分以上7人,全班平均分为667.28分,堪称全省第一班!5、高分段考生在以往几乎被名校包揽而今年向全省各中学分散的情况下,我校预计有近三十人考入清华北大。

6、理科普通班每班过600分人数平均为24人,过一本分数线人数平均为65人;文科普通班每班过600分人数平均为6人,过一本分数线人数平均为48人;理科4个奥赛班悉数过600分段。

东北育才(本部+科高+少儿班)参加高考共501人,其中文理科660分以上的96人,约总人数五分之一;600分以上近400人,占总人数的75%,全省第一。

超常教育实验部杨明煜以701分获得沈阳市理科最高分,高中部张锏戈以641分获得沈阳市文科最高分。

理科一本上线率99.2%,文科一本上线率100%。

高分群体数量、质量在全市遥遥领先。

优才教育实验成果突出,超常教育实验班600分以上100%,总平均分656分。

高中部科技创新班、数学特长班600分以上均为97%。

辽宁省实验学校理科:理科高分频出,690分以上——黄道吉、尹国栋;680分以上——侯懿、张玮琪、赵文亮、孙士淇、曾麟凯、金泽润、杨卓然、宋扬、王梓默;670分以上——张钰、王金辉、张云佳、许伊琳、黄川宁、王华强、刘光楠、赵梓含、杨嘉琳、程昊、赵琦、陈鉴轩、黄梓安、曲心和、马跃元、曹洋笛、李奉治、杨逸飞、刘天想、高晨、刘睿剑、刘芳琳。

张云翼被清华录取的大男孩

张云翼被清华录取的大男孩

张云翼:被清华录取的大男孩作者:黄书满来源:《人生十六七》2011年第09期谁都渴望成长,成长为一棵茁壮的大树;谁都渴望成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需要自信、勇气、努力、拼搏,还需要用智慧来驾驭生活。

最近,笔者遇到了一位智慧、帅气、阳光的大男孩,他把学习看成是快乐的事儿,把参加高考作为人生的必由之路。

2010年,他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获得辽宁省一等奖,前不久又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

他就是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2)班的张云翼。

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助力张云翼出生于1993年1月15日,父亲叫张民,是丹东市委的一名机关干部,妈妈叫赵艳玲,是丹东市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

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张云翼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小时候,张云翼的好奇心特别强,做事也比较专注,很喜欢拼图游戏。

5岁的一天,张云翼玩拼图,从早上一直拼到了下午,竟然把一个280块的中国地图拼好了,这让妈妈激动不已。

她觉得儿子做事有耐性,悟性又高,将来一定有会出息的。

不仅如此,张云翼还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

那时候,家有一台286型的计算机,他的算术启蒙就是从那台计算机里的教学软件开始的。

从简单的加减法到复杂的乘除法,再到四则运算,张云翼在数学王国里快乐畅游。

那时候,妈妈经常在家里备课,这为张云翼的课外学习提供了方便。

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书,便成了张云翼爱不释手的新宠,他甚至还按照书上的讲解编了一些简单的程序,比如“石头剪子布”等小游戏。

看到儿子对电脑如此痴迷,妈妈喜上眉梢,便对丈夫说:“云翼是个好坯子,我们一定要好好培养他啊!”丈夫点了点头,笑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儿子将来一定错不了!”一转眼,张云翼到了上学的年龄。

从教多年的妈妈认为启蒙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就把张云翼送到当地最好的小学——丹东市实验小学。

父母希望他在那里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也希望他能打好基础,拥有精彩的人生。

看到别的孩子参加特长班,妈妈有点急了,她本想让儿子好好研究计算机,可是儿子年龄太小,一些理论又很深奥。

“最牛高考班”全班69人 17人保送50人过一本线

“最牛高考班”全班69人 17人保送50人过一本线

“最牛高考班”全班69人17人保送50人过一本线“最牛高考班”全班69人17人保送50人过一本线2013年06月28日07:28郑州晚报张勤/文张翼飞/图我要评论(35)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原郑州外国语学校分校)有这样一个班:全班69人,提前保送17人,50人上一本线,1人考入国外名牌大学。

提前保送的17人中,清华3人,浙大3人,中科大2人。

而在高一刚进校时,这个班还是一个普通班。

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不“落下”,班主任孙新广可是操了不少心。

郑州晚报记者张勤/文张翼飞/图典型化学学霸李沛安被保送上清华化学竞赛河南第一名、全国第五名、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这说的是高三(16)班的李沛安。

同学们一说起他,就给了俩字:学霸。

李沛安学化学竞赛才半年,就把其他搞化学竞赛的同学PK 下去了。

他是一个做事情很认真的学生。

为了破校运会1500米纪录,李沛安把自己的步速和跑步频率做了详细分解,每一步要跨出多少米,平均每一米需要多少秒,他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参加全国化学竞赛获得第五名,李沛安作为保送生,被清华大学录取。

传统有问题,先问同学今年高考,资深学霸田地以647分拿下班里第一名。

身为学习委员,田地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由此成为同学们经常请教的对象。

“这也是我们班的一个优点,学习氛围特别好。

”田地腼腆内向,但说起这个小集体,他打开了话匣子:“同学们有了问题,一般都是先互相讨论,解决不了再去问老师。

”高中生活节奏紧张,每天7点20分早自习,学生们提前20分钟就已经全部到了教室。

在田地看来,这种学习的主动性格外重要,“想要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

素质学生个个身怀“绝技”“没有最牛高考班,只有牛班。

”刘太铨的成绩属于班里中等水平,今年考了560分。

他是同学眼中的思想家,“想问题很深”。

王乙竹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今年考了580分。

“我们班很多人深藏不露,都有一手。

”王乙竹酷爱舞蹈,对大家的绝招了如指掌:“诗哥”是壮族考生,玩双节棍无人能及,因为爱写诗而获“诗哥”美誉;班里还有个“电子达人”,同学手中玩坏的电子产品,经他一修就好……19岁的徐磊是班长,来自南阳,他今年考了587分。

高考状元班:蘸着阳光写童话_高考励志

高考状元班:蘸着阳光写童话_高考励志

高考状元班:蘸着阳光写童话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崔轶楠崔轶楠:1978年生,一级教师,哈尔滨市骨干教师。

XX年,她带领的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23)班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全班参加高考的41名学生,以平均664分的成绩全部被重点大学录取,其中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有11人,3人考入香港高校。

未参加高考的5名学生中,1人赴牛津大学就读,2人考取美国大学,2人赴新加坡就读。

她也被称为最牛班主任。

XX年全国高考,哈三中高三(23)班以平均分664分,高出黑龙江省一本线84分的成绩被誉为“全国状元班”,全班同学均是一本一志愿被重点大学录取。

回顾我当班主任走过的历程,轻松但不放松,辛苦却不痛苦,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

一个班集体,最重要的莫过于凝聚力。

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可战胜的个人,但有不可战胜的集体。

”我深深相信,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酝酿在高二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高三才是同学们成绩提高的主要时期,其实不然,在我看来,高一、高二时的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在高一、高二阶段协调好同学们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充满友爱、、奋进的班级氛围,才能为高三的冲刺积蓄力量。

在冰城哈尔滨,一提起省重点高中“哈三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我在高二时接手的23班,总体成绩并不理想。

不少家长对我这个看上去还像个孩子的老师感到“心里没底”。

接下来的“松散型”管理更是让他们“揪心”:学生迟到了,唱首歌就能“混”过去;作业没写完,补上后,再给全班同学出两道题了事;谁过生日,都可以在这一天为全班要一堂体育活动课;有人偶尔偷懒想回家休息一下,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学们自习课看看课外书,也算一种正当休闲……不少家长担心,这种有悖寻常模式的教育方式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可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的成绩纷纷上升。

孩子们说,在我们的班级里很轻松,不用因为一点小错,就被批得体无完肤;不用为了,牺牲自己的一切爱好;不用想尽办法防着老师,不用偷偷摸摸。

沈阳40中学高考状元

沈阳40中学高考状元

沈阳40中学高考状元
在众多高考状元中,高考总分排在第一名的是沈阳40中学高考状元,今天状元就读于沈阳40中学的第一中学,高考总分744分,分别由722分裸分和22分量化成绩共同组成,是历年来高考得分最高的“理科总状元”。

不过,阳40中学的高考状元也遭到了不少质疑,有人说这位状元的744分是在加了附加分以后得到的,并非高考裸分,说是“全国总状元”名不副实,这种理论虽说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成立,毕竟附加分既然存在了,就是要让考生们加上去的,否则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历年高考,除了高考成绩和分数线,以及各地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外,最受关注的莫过各省市的“高考状元”,例外,高考成绩放榜没多久,各地的高考状元就已新鲜出炉。

各大省市内的第一名都好厉害,考出了让考生们很羡慕的高分,这类状元考生肯定是被最高学府清北给直接预定了,而且是属于两所名校都想努力去争取的状态。

各大省市的最优生源,清北肯定是抢着要的状态了,这类省市内的第1名考生能考得这么好,肯定是和备考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直接相关的。

【高考复习】六位高考尖子生是如何炼成的

【高考复习】六位高考尖子生是如何炼成的

【高考复习】六位高考尖子生是如何炼成的六位高考尖子生是如何炼成的来源:网络收集作者:佚名假期父母常带他逛岭南寺庙、祠堂、古墓、古民居等传统文化景点,有些景点当地都少有人知,要一路打听才能找到。

除正常的名校教育外,广州高考状元们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化,更是润物无声。

上小学时,孙贝贝总是不小心就丢了红领巾。

有一次,她又找不到红领巾了,贝贝妈没有生气,而是笑着安慰她说:“下次再买一条。

”随后她真的买了一堆红领巾放在家里,而贝贝慢慢也知道该好好保管自己的红领巾了。

有着一套一套育女经验的贝贝妈说以后不排除出一本专门的家庭教育类书籍。

“孩子乐观上进的心态,已在小事中被琢磨得非常好。

“受从事外事工作的父亲影响,贝贝的英语口语不大成问题。

她在初中时,就已看完了英文版的《哈利。

波特》和《羊脂球》。

上中学后,有机会贝贝也会自己与外国朋友进行口语对话,她还总结了自己与父亲不同的会话特点:“爸爸注重意思完整、准确地表达,不拘泥于句子结构的完整;而我恰恰相反,一个句子从词到结构都非常完整,但意思表达却不甚明了……”个子小小的黎嘉慧,是来自执信中学的总分状元兼物理状元。

她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中学数学老师。

小嘉慧认为,受家庭氛围影响,让自己从小就有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嘉慧一家最常做的事,就是逛街逛书店。

“每看到书店,一家人都会跑进去,买不买都逗留上大半天。

”除了教辅资料,嘉慧每次通常还会去文学区转转,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科普、科幻、文学类著作。

思想比较成熟稳重的杨洋,父亲是某大学的老师,母亲是一家大型国企职工。

杨洋一家也是在他读小学时迁来广东的。

从上初中时起,每逢他放假,短则周末,长则寒暑假,父母往往会开车带他出去旅行。

“我虽说不是广州人,但肯定比广州人更了解广州,”杨洋称,利用假期,父母经常带他到一些人文色彩比较浓的地方玩,比如去逛一些岭南寺庙、祠堂、古墓、古民居等传统建筑,有些景点当地都少有人知道,而他们一家往往要一路打听才能找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高考出仨最牛班:平均分650 老师惊喜连连一条条短信,一个个捷报。

6月26日一大早,因查分而一夜未眠的高考生们,在第一时间将成绩报给母校。

听着学生们的分数,辽宁省实验中学李未院士班、张懿院士班和东北育才学校创新实验班的老师们惊喜连连。

两所学校三个班级的高考平均分数几乎都达到了650分,学生成绩均达到名牌大学的控制线,可谓2013年高考沈阳最牛班。

辽宁省实验中学李未院士班
心理疏导后成绩提升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一班是以该校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命名的“院士班”。

全班43人参加高考,平均分650分,最高分为701分。

另外有4人被保送到清华、北大等顶级名校,18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1人因长笛艺术特长被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有人是第一名,就得有人是最后一名。

”高三一班班主任高丹老师说,新生入学时,个个都是初中学校的尖子生,心气都很高,但是进入高中后,有的学生从初中时的全校前几名,排在了班里的后几名,心理上出现波动。

开学第一周,高老师分别找每一位学生,专门进行心理疏导。

经老师耐心的疏导,学生们成绩稳中有升。

李海龙同学中考时是全市第一名,在高老师的疏导下,从来没有因心理负担影响成绩,被校长实名推荐上北京大学,高考考取了691分的高分。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高老师给她的弟子们总结了很多学习经验和技巧,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刷题”。

高老师说,刚入学第一次
考试,有名男生在班级排名靠后。

他有些急躁,考试时很马虎,做题时经常这道题没做完,就想着做下一题。

“我让他大量做题,管这种方式叫做刷题,在不断做题产生的踏实感中,使内心平静下来。

”高老师说,效果出现了,这名同学改变了急躁的坏毛病。

“刷题”这种学习方法也在班内流传开来。

这名男生被保送到复旦大学。

一班的特点是什么?几名同学同时回答:“团结,非常团结。


每个学生在过18周岁生日时,班级都会为其举办成人礼,由过生日的学生担任主持人,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拿出来展示,并讲述成长感悟,其他同学们则送出衷心的祝福和小礼物。

高考结束了,全班同学聚在一起,照了张珍贵的合影。

照片里老师同学一个不少。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李紫薇实习生王迪影记者王勇)辽宁省实验中学张懿院士班
高考前几天踢毽跳绳
省实验中学高三二班以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命名,共有46人参加高考,高考平均分648.7分。

班里有3人被保送到清华、北大,2人被保送到上海交大,12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

今年36岁的李铁城有着“篮球二级运动员”、“省摄影协会成员”、“数学老师”、“高三年二班班主任”等多重身份,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被同学们亲切的称呼为“铁”哥。

赵雪轩同学说自己高三连续三次模拟考试不理想,主动找李老师“承认错误”,李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她,还笑呵呵地对她讲起自己高三时考试失利的事。

和老师谈话后,赵雪轩的压力减缓了许多。

高考
时她以681分的高分回报老师。

二班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们心态好,即便在高考前几天,同学们还在操场上踢毽子,跳绳。

“李老师从不因为考试成绩的事给我们压力,也不和我们发火,唯一的一次发脾气也是因为班里的卫生状况差。

张懿院士也牵挂着孩子们,曾来到二班同他们交流。

用二班同学自己的话说,“我们班的特点就是没有下限!”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自习课,都是班级同学的“开心一课”。

全班同学以游戏娱乐的方式为当月过生日的同学庆祝生日。

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就是班里的“非诚勿扰”节目,过生日的同学在讲台上表演节目,“台下”的同学以按下帽子为“灭灯”来评判节目表演的好坏。

表演者得到的“留灯”越多,就会从班主任老师手里得到越多的巧克力作为奖励。

二班同学多才多艺。

在校艺术节上,班兆馨同学一曲“忐忑”模仿的惟妙惟肖,震撼了全场。

“这个女孩平时是个学霸,性格也很内向,但是唱了忐忑一下就火了。

”班长朱桂民说。

面对两个院士班取得的优异成绩,省实验中学校长关俊奇欣慰地表示,这是省实验育人模式的写真,学校既关注学生高中三年,又关注学生一生;培养学生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有社会责任感;既重科学精神,又重人文关怀。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李紫薇实习生王迪)
教他们,得看大学课本
牛班素描
东北育才学校首届创新实验班
全班45人,6人被保送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参加高考的39名同学,最高分687分,平均分数达到650分。

班上几乎所有学生都在学科竞赛中获过奖,他们中有物理达人、有生物天才,还有化学能手……这就是东北育才学校首届“创新实验班”的学子们。

三年前,通过类似大学自主招生的方式,根据学生初中三年学业成绩及在科技活动中的表现,由全国知名的科学家担任评委,经过笔试和面试,东北育才学校45名学生脱颖而出,成为首届“创新实验班”学生。

“他们不是考试成绩最好的,但思维活跃,擅问好学。

”班主任王辉喜欢叫这45名同学为“宝贝”。

“宝贝”们的特点在刚组建班级时就显现出来了。

每一位科任老师下课都很难离开这个班,总是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

“科任老师常开玩笑,说又被你班的学生‘挂’黑板上了!”王辉老师笑着说,“教这个班级,翻高中教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得看大学课本。


学校介绍,实验班基础课程与其他班级没有区别,但授课进度稍快,平均每两到三周就能比普通班快出一节课,这些抢出的时间都用于学生动手实验了。

学生可选择工程学、软件科学、生命科学等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科。

王辉老师说,这班学生都很阳光,不仅爱学习,各项活动都很擅长。

很多同学参加过国内国外的科技大赛,几乎所有同学都在不同层面的学科竞赛中获过奖。

李冠男参加阿联酋计算机大赛,获得最佳技术奖;刘家宁参加了美国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荣获第四名等。

“他们很团结,不自私懂得分享,这是我最骄傲的。

”王辉老师说,班级里有一个小白板,每天同学们自发上前写“每日一题”,全班征集答案,然后一起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