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紫外线空气消毒记录表
XX市临床输血质控中心质量与安全评价标准(适用于二级以下医院)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4.水龙头(感应式)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5.肘动或足踏式开关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6.应急电源: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7.热合机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8.采血称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9.采血床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临床输血管理
10分
1.制定用血计划并报血站
1
符合额外加1分
11.是否开展新生儿溶血试验
1
符合额外加1分
12.是否开展产妇抗体效价
1
符合额外加1分
13.是否开展特殊抗体鉴定
1
符合额外加1分
14.是否开展疑难血型鉴定、疑难交叉配血
1
符合额外加1分
15.建立疑难血型鉴定、疑难交叉配血的及时报告、记录程序
1
符合额外加1分
16.建立稀有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配血不相合等情况的及时报告程序
云卫发【2008】503号《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管理的通知》
2.有专用电话:
2
符合得2分,不符合不得分
3.专用贮血冰箱(2—6℃)
3
符合得3分,不符合不得分
4.专用低温冰箱(—20℃)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5.专用化浆机(37℃):
2
符合得2分,不符合不得分
6.血小板保存箱(20—24℃):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6.《输血记录单》的应用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7.《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输血科(血库)血液科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制度1.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爱岗敬业,工作认真仔细,责任心强,法制意识浓厚,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
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科室内设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科室内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员应负责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质量监督工作。
3.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试剂必须有专人统一管理,有专人负责血液及试剂质量,科主任监督执行。
4.定期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校验和检定。
5.每天观察电热恒温水箱温度2次,观察储血冰箱、冰柜的温度4次,并作好记录。
恒温水箱内保持清洁,解冻血浆时血浆漏出应及时消毒、换水,并防止交叉污染和职业暴露的发生。
6.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临床输血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专门培训,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议、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定期进行业务考试和考核,并存入档案保存。
7.临床输血申请、血样采集、送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储存、发放、运输、输注、标本及血袋保留、病历书写等,必须按《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8.建立健全各项输血制度、标准操作规程,详细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原始资料完好保存至少十年。
9.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活动,保证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
10.实行定期审核、评价和检查制度,发现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1.建立输血信息反馈制度。
及时了解临床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分析,及时解决,不断改进和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12.有专人负责到血站领取血液,领血时必须认真核对。
核对内容: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血液外观质量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认可。
13.送交叉配血标本时,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配血试验报告单》,随同血标本一起交输血科。
《输血科工作记录一览表》

《输血科工作记录一览表》1.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职能活动记录2.血库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记录3.血库冰箱温度检测记录4.血库冰箱细菌培养记录5.血库血液出入库记录6.临床输血标本保存记录7.血库冰箱消毒记录8.医疗废弃物交接记录9.血库发血核对记录10.血液转运人考核记录11.控制输血感染方案的执行记录12.报废血液的处理记录13.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执行记录14.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15.血库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16.血库失控的判定标准、调查分析、处理的记录17.定型血清与标准细胞反应记录第二篇:输血科工作总结输血管理科xx年工作总结xx年,对于输血管理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科室从检验科分离成单独的科室;在这一年,我们第一次在全院进行了系统化规模化医务人员输血知识培训;在这一年,实行了血型、配血实验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指导,提高了我院输血实验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执业水平;在这一年,我们协助卫生局医政科和市中心血站到全市基层医院进行输血科建设、输血科学合理性调研和技术指导,并帮助七家医院完成了输血资质的验收工作。
一年来,(截止12月20日)输血科用血总量达750000毫升,其中完成了配发红细胞668200毫升、血浆48150毫升,血小板1152单位,冷沉淀63单位。
现就科室在具体工作当中的做法总结汇报如下:一以质量为核心努力促进科学合理用血借着这次科室独立需要完善各种制度的契机,进一步健全了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对输血科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了血液入出库检查规程,血液质量检查规程,临床输血检测操作规程,各项输血诊疗活动的操作规程,试剂配制操作规程,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和技术考核制度,检验记录和核对制度,血液保存、发血、临床输血和血液保存制度,输血后感染的登记报告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汇报制度等。
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作为输血工作的重点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紫外线消毒

康定罗义堂中藏医院紫外线消毒登记本科室:责任人:日期:一、紫外线灯消毒使用规范1、科室保留紫外线灯使用说明书,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使用中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70µW/cm2合格,辐射强度<70µW/cm2立即更换灯管。
3、紫外线灯管使用1000小时检测仍不低70UW/cm2时,应每30小时检测1次,照射强度低于70UW/cm2时予以更换。
4、紫外线灯管启用(更换)时需要记录时间。
5、室温20-40℃,物品消毒每次照射30分钟,空气消毒每次照射1小时;室温<20℃或>40℃,相对湿度>60%,每次照射时间延长30分钟,紫外线灯在开灯5-7分钟后开始计时。
6、每半年检测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1次。
7、每周用95%乙醇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发现灯管有灰尘,油污,应及时擦拭。
二、紫外线灯辐射照度值的测定1、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指示卡色块颜色与标准色块比对,将检测的照射强度记录在指示卡上并粘贴在紫外线消毒登记本。
2、结果判定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µW/cm2合格;30W高强度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180µW/cm2合格。
3、注意事项测定时电压220V±5V,温度20℃-25℃,相对湿度<60%,紫外线辐照计应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指示卡应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1)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2)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3)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2、监测方法:沉降法(1)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监测;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8m-1.5m高度,每次采样时间30分钟。
房间面积>10m2者,每增加10m2增设一个采样点。
输血科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1. 输血科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制定的一系列临床输血管理规定。
2. 输血科工作人员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输血科保障24小时为临床提供供血服务,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不能耽误工作。
3. 一般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楚。
护理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正确无误后,抽取血标本,由专人送输血科。
急诊输血亦同时将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一并送血库,否则应立即通知有关医师补齐。
4. 血库人员在收到申请单及血样时,与送血人员共同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并与血样标签核对是否完全相符,如有不符,应立即退回重送,血液标本必须符合要求,否则重新采集标本送检。
申请单、血样标签及血样各项内容和要求经核实无误后做好签收记录,并由送、接双方签名,时间精确到分,然后方可进行血型复检及交叉配血试验。
5. 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各项检验单必须详细登记并签全名。
如确遇难以判断的结果,应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认真复查,直至结果明确无误,方可发血以确保安全。
6. 统一使用淄博市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对血站送的血液要认真检查验收,严格核对,如发现采供血机构所发血液的血型标记有误,或标签内容模糊不清、标签脱落等情况时,应做好记录,及时通知采供血机构退回复核。
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血液一律退回,不得使用,且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及医务科报告。
7.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姓名、性别、病案号、科别、床号、ABO及Rh血型、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血液一经领出,不得退回。
《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版》

《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2011年版)》鲁卫医字〔2011〕128号各市卫生局,大企业卫生处,省(部)属医疗机构:为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我厅组织制定了《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2011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2011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是输血科(血库)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第二条本标准包括医院输血组织管理、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房屋设施与卫生学要求、人力资源配置及要求、仪器设备、试剂与材料、安全与卫生、信息化建设、业务管理、业务技术范围、质量管理、质量考核基本指标等。
第三条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应执行输血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诊疗规范。
第四条医院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检测及输血相关诊疗活动的科室,严禁违规自采自供血液和分离血液成分。
第五条医院不得把临床用血量作为考核输血科(血库)工作的指标。
第六条医院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加大输血科(血库)建设力度,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切实保障输血安全和输血质量。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七条二级及以上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二级以下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领导小组,由医疗管理、临床、输血、麻醉、护理、检验等相关专家组成,人数可视医院规模、性质和输血科(血库)任务而定。
第八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并持续改进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负责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科学合理使用,负责组织实施医院输血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每年组织1-2次全院性的有关输血知识的学术活动,每年至少召开1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科室设置第九条医院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应设置输血科、血库或指定相关科室负责。
13医院输血科流程、程序、管理、记录表13.输血科科室质量控制计划、目标及评价

输血室质量控制计划、目标及评价检验科输血室科室质量控制目标及评价输血科科室质量控制目标及评价输血科科室质量控制的内容有:科室总体医德医风、医疗安全、职工的培训及再教育,医院以及科室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和科室业务管理水平、科室总体业务素质等:一、以“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为准则,加强职工的道德品质教育,规范职工在医疗活动中的道德行为,促进科室医疗作风的转变,以此提高科室政治思想管理水平。
二、以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职工,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业务工作,以患者的切身利益为己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尚。
三、将职工的培训和再教育作为科室全面发展的基础,促使科室在医疗行风和医疗技术素质方面得到根本地改善,力争五年之内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能达到百分之百。
四、把医院和科室的一切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做到有章可循,使职工能以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医疗行为,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五、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规范》及专业的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严格的规范管理科室各项业务,促使科室的业务技术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六、通过质量管理,促进职工自学的自觉性,提高科室职工业务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的整体水平,发挥技术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科室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科室质量控制目标的落实:由质控小组依照质控目标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将评价结果和整改意见写出书面报告,科室根据质控评价报告做好下月工作的安排。
质控小组每半年要作出书面小节,年终写出书面总结。
输血室业务技术人员质量控制目标和标准输血科业务技术人员质控;依据总体管理标准分为五个部分,即:医德医风和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及服务质量、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及考核评价。
一、政治思想1、政治学习:输血科业务技术人员,必须积极地参加医院和科室安排的各项政治学习及政治活动。
结合医院《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紧跟当前的形势,不断地用新时期的思想充实自己,以《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严格地约束、控制自己的医疗行为。
储血冰箱及贮血室空气监测记录

检验号:
原因分析: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检验报告
间:
分钟
报告日期:
取样时 检验师:
操作者: 日
记录者:
记录时间:20 年 月
结 果: 菌落数:
CFU 备 注:你室属
I. 类环境: 菌落数应≤ CFU/30 分钟,不得 检出致病菌
II.类环境: 菌落数应≤ CFU/15 分钟,不得 检出致病菌
III. 类环境: 菌落数应≤ CFU/5 分钟,不
输血科储血冰箱及储血室空气监测记录
监测时间:20 年 月
监测范围:储血冰箱范围及储血室
消毒液擦拭紫外线
结 果:
辐照
监测结果(原始报告粘贴处): 菌落数:
CFU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检验报告
取样时
备 间注::你室属 分钟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类 别: 院感监测 科 室: 输血科 位 置: 检 验 物: 空气 检验目的: 细菌培养 送检医师: 送检日期:
I. 类环境: 菌落数应≤ CFU/30 分钟,不得 检出致病菌
II.类环境: 菌落数应≤ CFU/15 分钟,不得 检出致病菌
III. 类环境: 菌落数应≤ CFU/5 分钟,不
检验号: 原因分析:
得检出报致告病日菌期:
检验师:
IV.类环境:
菌落数应≥ CFU/5 分钟,不得
操作者:
检出致病菌 记录者:
记录时间:20 年 月
日
输血科储血冰箱及储血室空气监测记录
监测时间:20 年 月
监测范围:储血冰箱范围及储血室
监测人员:
消毒方式:200mg/L“84”消毒液擦拭紫外线
辐照
监测结果(原始报告粘贴处):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类 别: 院感监测 科 室: 输血科 位 置: 检 验 物: 空气 检验目的: 细菌培养 送检医师: 送检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XXXXX医院输血科BB-RE-XXX 输血科发血室紫外线空气消毒记录表
日期监测
强度
75%酒精
擦拭消毒
空气
培养
累计
时间
照射
时间
操作者
签名
照射
时间
操作者
签名
1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3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4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5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6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7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8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9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0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1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2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3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4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5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6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7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8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19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0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1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2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3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4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5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6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7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8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29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30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31 □75%酒精擦拭消毒12:00-12:30 17:30-18:00
说明: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强度每季度一次,空气培养每月一次,酒精擦拭每周一次。
值班人员负责在每天上、下午日常工作结束后执行记录,由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
本记录保存于环境档案中,期限10年。
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