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水稻种业为例

合集下载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人类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

水稻产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低下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有限水稻是一种对土地资源要求较高的作物,而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局势。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剧,土地资源的压力更加明显,导致水稻种植面积受到限制。

2. 环境污染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常需要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特别是农药的使用频繁,不仅对土壤有害,也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 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耕作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种植方法单一等,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传统的稻田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田间管理也较为粗放,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发展建议1. 推广水稻精准种植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给水稻种植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如精准施肥、水稻机插秧、大田覆膜、精准灌溉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科学地种植水稻,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

2. 推广优质水稻种植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病虫害抗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并且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和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水稻的生长质量,可有效减少水稻种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

4. 科技支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

注重培养农民的科技素养,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5. 实施生态农业倡导绿色、有机、生态的农业种植方式,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通过循环农业、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维护水稻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6. 政策支持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补贴和支持,鼓励农民种植优质水稻,推动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

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

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科技兴农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胡慧颖(江西省铅山县农业农村局,江西铅山 334500)摘 要 铅山县是江西省粮食生产大县,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当地种业的发展与江西省粮食生产安全密切相关。

结合铅山县粮食生产实践,总结了铅山县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为县域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种业;粮食;铅山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加快种业现代化发展,这就需要积极转变农作物育种方向,将种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粮食生产由数量型过渡到质量安全型,为粮食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1]。

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总面积近20%,水稻单产比印度的产量高近1倍,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制种技术水平较高,尤其是杂交稻的育种及制种技术[2]。

近年来,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受到水稻优良品种研发以及推广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优质水稻品种在市场上未建立起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在国内国际高端市场上发展优势不明显[3]。

江西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水稻生产区,其中铅山县等县域作为重要的水稻生产县,其水稻的发展情况与该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水稻产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即为种业发展[2]。

随着农业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江西省在201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实施、推进种业改革,铅山县在此背景下积极响应政策,在种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结合铅山县实践,对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等方面开展相关探讨。

1 铅山县种业发展现状铅山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资源丰富、降水量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发展粮食作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铅山县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立足县情,积极推进农业、种业强县的战略,在财政资金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采取多种措施,以促进种业健康发展、推动县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

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

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

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近年来,水稻育种技术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水稻遗传育种准备了大量的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水稻育种正迈向设计育种的新时代。

水稻育种的创新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水稻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确保了我国的口粮安全,育种目标也从唯产量是举到高抗、优质和高产并重,育种理念从高产优质逐步提升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1.1水稻品种数量井喷、品质提升2014年后,国家先后启用了品种审定的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渠道,品种试验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参试品种的数量因此迅速增加。

2016年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水稻品种数为551个,2017年为676个,2018年达943个,是2017年审定品种数的1.40倍,其中,籼稻品种数增加77.3%,杂交稻品种数增加71.8%,两系杂交水稻比重已占审定杂交水稻新品种数的44.8%。

通过审定品种的品质性状得以改善,2018年268个国审品种中,优质稻占比为50.0%,地方审定品种中优质稻占比为34.6%;在抗性方面,国审品种中抗稻瘟病品种的比例相对较高,有38个,占比为14.2%;抗白叶枯病品种为8个,抗褐飞虱品种为2个;地方审定水稻品种中有255个品种具有抗稻瘟病特性,占比37.8%,另有抗白叶枯病品种71个,抗稻曲病品种57个,抗纹枯病品种76个,抗条纹叶枯病品种43个。

1.2超级稻实现第五期育种目标自1996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了“中国超级稻”项目以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协作攻关,我国在超级稻理论方法、材料创制、品种选育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育成了一大批超高产品种,当前可冠名超级稻的品种数目为132个,其中常规稻35个,杂交稻97个,累计推广面积达7 000多万hm2,目前年推广面积在800多万hm2以上。

在高产攻关和生产实践中这些品种均表现出超高产潜力,2016年实现16.0 t/hm2的第五期育种产量目标,为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十四连增”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吉安市青原区绿色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吉安市青原区绿色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吉安市青原区绿色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吉安市青原区作为江西省农业大县,水稻产业一直是其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本文将对该区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吉安市青原区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水稻产量稳步增长,使得区域内水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青原区针对不同土壤条件和需求,不断引进新的水稻品种和良种,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技术逐步推广:通过农技人员的培训和指导,青原区的农民逐渐接受了新的种植技术,包括节水灌溉、施肥技术等,提高了千粒重、结实率等重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4. 重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青原区积极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工程,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青原区应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的对接,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水稻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2. 加强科技创新支撑:青原区应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平台的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研发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3. 加大推广力度:青原区应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4. 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青原区应建立绿色水稻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的种植模式进行生产,提高水稻的质量和安全性。

5.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青原区应加强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将其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生物能源等方面,提高水稻产业的综合效益。

6. 多元产业发展:青原区应鼓励农民将水稻产业与其他农业产业结合,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7. 加强宣传和推广:青原区应加大对绿色水稻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绿色水稻产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吉安市青原区的绿色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推广力度、加强宣传和推广等措施,才能进一步推动绿色水稻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干, 通过他们的多方联络 , 为制种企业和农户牵线搭桥 , 为宁都县制种产业持续稳定发展起到 了关键作用 。但 是, 由于这批具备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受托人力量分
高低不平 , 灌溉水渠缺乏有效整治和维修, 路网不配套, 隔离区设置不合理等 ; 种子收获后的晾晒、 干设施 , 烘 加 工包装设备, 仓储设施均严重缺乏。
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明确提 出要构建 以产业 中,
为主导、 企业为主体、 基地为依托、 产学研相结合 、 育繁推

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 系, 要求力争到 22 , 00年 建
人队伍庞大、 良莠不齐, 为制种基地管理增加了难度。一 是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如争抢制 种基地 , 套购他人生产 的种子 , 甚至无证生产等。二是合 同约束力不强。经纪 人与制种户之间的合同过于简单 , 责权利不明确, 有的仅 凭 口头约定 , 一旦出现纠纷 , 容易 出现扯 皮, 至出现群 甚
部 , 东经 154 161 北 纬 2 。5 一 70 赣 地处 1。0 ~ 1。7, 60 2 。8,
15 组织优势 .
20 00年《 种子法》 实施后 , 打破 了县种
子公司独家制种的格局 , 为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制种新 队伍。宁都县通过引进大型种子公 司, 发展经济服务组 织, 培养经纪人等多种途径, 形成了适应不同制种规模 的 多种组织方式 , 主要有 “ 司 + 公 农户” 如 江西现代种业 ,
重大转折期。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是做大做强种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种子产业必须优先发展的战略任 务, 是国家“ 十二五 ” 种业 发展规划亟待加 强的重点工 作。在近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于加快推进现 关
度、 湿度 、 风力等要求更 高, 一旦技术不到位或者遇到异 常气候条件对制种产量 、 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宁都县制 种 比种粮每公 顷收入增加 约 70 50元 , 除多投入的劳 扣

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中国人民的主食之一,而江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水稻种植业一直是江西农业经济的支柱。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成为江西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和水源管理水稻生长的土壤要求较为特殊,一般要求土壤PH值在5-7之间,对于不同的土壤要合理调整土壤PH值,保持适宜的酸碱度。

土壤有机质含量要达到一定标准,通过适量施肥、种植豆科植物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水源管理也是水稻栽培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要合理安排水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确保水分的充足和排水的畅通。

二、品种选择在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品种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水稻品种选择上,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和病虫害情况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

近年来,江西省积极引种优质、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如“优抗干”、“优抗旱”、“优抗病”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适时适量施肥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科学合理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水稻生长期需求,采用有机肥、化肥等多种施肥方式,以达到适时适量供应养分的目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限制水稻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农田周边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杂草、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合理使用农药并注意农药剂量等,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五、合理密植水稻的栽培密度直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

在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分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水稻的栽培密度,以保证每株水稻得到足够的养分和生长空间,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六、科学田间管理科学田间管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要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管理水稻的生长节奏,及时除草、松土和控制植株的生长势,从而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关于发展江西水稻种子企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发展江西水稻种子企业的对策与建议

值 占江西省 G P总值 的 2播种面积 的 6%左右 , 0 是第一大农作物 。
2 0 年江西省农 业总产值 1 8 . 亿元 ,粮 食总产量 08 05 6 为 15 9. 8亿 , 中稻谷总产 162 k , 9 . 种 其 8 .亿 g 占 51 %。 子是现代 农业发展 中的高科技投入要 素 ,也是农业科 技 及其他 投入要 素发挥作用的主要载体 。江西 常年水 稻种植 面积约 3 0 h 并确定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 万 m2 1
30 h z 4 万 m 左右 。 如此 , 年需 杂交稻种约 4 10 0 万 , 面
题 的背后原 因可发现 ,种业发展滞后是一个极 为重要 的 因素 。
2 江西省 水稻 种子 企业 发展 现状 与存 在 的 问题
21年“ 0 0 中央一号文件 ”要求提 高农 业科技创 新
和推广能力 , 切实把农业科技 的重点放在 良种 培育上 , 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 和推广应用体 系建设 ,抓紧开 发 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和 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 因和生
实 现亲本管 理 、 配组 管理和 系谱 管理 , 可输 出系谱 图 。
试验管理可对试验的基本信息、田间环境以及材料的 种植进行规划 , 对栽 培信 息 、 收获信息进行管理 和年度
总结 ( 6 。数据管理实现对多种格式数据的查询 、 图 ) 筛
选和 系代追溯 。 数据综合包含常用的统计 分析算法 ( 图 7, )并开发基 于 T PI O SS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 的数据 挖掘模块 ,辅助育种 家对育 种材料进行 综合 评价 、 筛
国家有关政策基础上 , 江西省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 有效 的政 策 , 制定 大力扶植 民营种子企业 ; 培植知名 品 牌 和龙头 企业 , 组建若干种业“ 空母 舰”提升企业经 营的综 合竞争力 ; 航 , 构建现代化 的信息 、 服务和 营销 网络 平台 ; 科企 紧密合作 , 提升企业 自 主科技创新能力 , 增强产 品市 场竞 争力 ; 点制种保险 , 试 加强执法监督 , 强化种子市场管 理, 促进江西种业长效健康发展。 关键词: 江西 ; 水稻 ; 种业企业 ; 现状 与问题 ; 发展对策

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江西省位于中国南部,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生长。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并保护环境,江西省农业部门一直在进行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保护农田环境和水资源。

本文将介绍江西省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良种选择良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江西省,当地农业部门通过遗传改良和选育,已经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

农民在选择良种时,应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己的种植条件,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的水稻品种。

常用的水稻品种有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等,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水稻品种。

二、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保障。

江西省农业部门建议农民在施肥上要依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要,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施用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肥料,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求。

通常,水稻在生长初期需要施用氮肥,促进植株生长;在水稻拔节至抽穗期,需要施用磷肥和钾肥,促进水稻抽穗分蘖和坐果形成;在水稻抽穗后,需要施用适量的氮肥和钾肥,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和膨大。

农民在施肥时,要注意不要盲目施肥,避免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合理灌溉四、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江西省农业部门建议农民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合理轮作,减少土壤病菌滋生;选用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抗性;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技术等。

通过综合防治,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

五、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环节。

在江西省,农民可以在田间管理上,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揭秧,保证水稻正常的生长和抽穗分蘖;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时松土,保持土壤松软透气;适时中耕,除去田间杂草,保持田间整洁;适时追肥,补充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 G J ya Z A GZ i i 。 Z N in —rn T ig , E G Y j n , I ag a , h i x N i un , H N h —y g , E G Lag u g , U Qn P N u— i LU Y n —ei HUSu — i n— n i a u ( .J nx K ya edLm r o pn , a ca g 3 06 C ia 1 i  ̄i eunSe ii dC m a y N nhn 04 , hn ; a e 3
江西省 以 占全 国耕 地 总面 积 的 25 , 供 占全 国 .% 提
பைடு நூலகம்
从表 2中数据分析得知 , 2家部发 A证企业销售盈
利总金 额 为 205万元 ; 3. 2 0家省 发 A证 企业 销 售盈 利 总
4 %的粮食 , 每年上调 国家商品粮在 5 0万 t 以上 , 也是建 国以来全 国两个从 未 间断 向国家贡献 粮食 的省份 之
江西农业学报
2 1 ,3 1 ) 14~15 0 12 ( 0 :9 9
AcaAgiu u a in x t r h reJa gi c
江 西种 业现 状 与发展 对 策
— —
以水 稻 种 业 为 例
王津远 张志英 , , 曾良明 , 庆 彭裕建 刘仰财 胡水秀 涂 , , ,
(. 西科 源 种 业 有 限公 司 , 西 南 昌 304 2 江 西农 业 人学 农学 院 , 西 南 吕 304 ) 1江 江 306;. 江 30 5
属上市公 司净利润 96 32万元。20 09年隆平高科实现营 业总收入 1.5 05 亿元, 营业利润 77 .8 662 万元。
表 1 江西省水稻种子市场基本情况
进现代农作物发展 的意见》 出台, 作为江西省 主要粮食
作物( 水稻) 种子提供商 的种业企业将 面临前所未有 的
挑战与机遇。本文分析了江西种业现状, 旨在为江西种
业发展 献策 。
1 江西 省 种业 现状
11 市场容 量大 . 江西是 典 型的双 季稻 区 , 稻 面积 全 水 13 缺 乏核 心 竞争 力 科研 投 入 不 足 , 术 储 备 薄 弱 . 技 是 制约 江西种 业 的最 大 因素 。大多数 企业没 有 自己的科 研 机构 , 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品种较 少 , 具 备创 新 企业 不 能力 。江西省 9 % 以上 的品种 来 源 于科研 机 构 和 院校 , 0

要 : 业作 为 国家基 础 性 、 略 性 的核 心 产 业 , 国 家 的粮 食 安 全 的 作 用举 足 轻 重 。本 文 分析 了江 西 种 业 的 现 状 及 种 战 对
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今 后 江 西种 业 的发 展 对 策 提 关键 词 : 西 ; 业 ; 江 种 水稻 ; 策 对 中图分 类 号 :5 108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1 8 8 (0 1 1 09 0 ¥ 1.3 A 10 — 5 1 2 1 )0— 14— 2
2 o e eo A r o y J n x A r ut a U i ri , a c ag3 0 4 , hn ) .C l g f g n m , i g i gi l rl nv sy N n h n 3 0 5 C ia l o a c u e t
Absr c :Th e d idu t p a s ade iie rl n e s ig te n to a o d s c rt ta t e s e n s ̄ l y c sv o ei n urn h a in lfo e u y,b c u e i i ain ̄ fu dain la i e a s t sa n to o n t a nd o
C r e tS t ai n a d De eo me t l u tr a u e fS e n u ty i in x u r n i t n v lp n a u o Co n e me s r so e d I d sr n Ja g i
— —
Ta ‘ g Ex mp e f r Rie S e nd s r ln a i l o c e d I u t y

金额为 18 . 63万元 , 1 6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 家地方发 2
证 企业 盈利 金 额 为 9 . 元 , 30万 2 种 业 企 业 盈 利 总 和 4家
为 10 . 5 9 8万元 。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关键生产资料, 种业是国家 的
基础 性 、 战略性 的核 心 产业 , 是促 进 农 业 长期 稳 定 发展 、
s ae i o e id sr . h r c ea ay e h u r n i ain a d e itn rb e fs e n u t i i n x ,a d p it u t t tg cc r n u t T e at l n lz st e c re ts u t n xse tp o lms o e d i d s ̄ n Ja g i n on so ti r y i t o s
d v lp n o n e me s r si u u e e eo ig c u t r a u e n ft r .
Ke r s in x ;S e n u t y wo d :Ja g i e d id s y;Rie o n eme s r r c ;C u tr a u e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业企业作 为种子生产 、 加
而 同年 , 海种 业 ( 海先锋 ) 登 登 玉米 销售 收入 为 54 .4 亿 元 , 中先玉 35一个 玉米 品种 实 现收 入 32亿元 , 其 3 . 归
工、 销售的主体 , 为江西省粮食生产安全作 出了重大贡
献。随着《 种子法》 的实施 , 特别是 国务院《 于加快推 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