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
书籍装帧讲义

书籍讲义(一)第一部分书籍设计第二部分插图设计第三部分版式设计第一部分书籍设计一、书籍及其构成1.书籍的定义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
书籍装帧:书,在一定媒体上按照一定的形式经过印刷、抄写、光映等传递文化信息的载体。
籍,最早指的是户口簿,登记。
现在泛指图书簿册。
装,装订,包装。
帧,其实是个量词,指书籍的一页,图片的一幅。
书籍装帧就是对图书的装订、包装设计,设计过程包含了印前、印刷、印后对书的形态与传达效果的分析。
书籍设计具体是指对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事先的艺术设计。
书籍的构成封面/护封/腰封/护页/扉页/前勒口/后勒口当护封与封面合二为一,称简精装。
有些书有环扉页(或环衬),环扉之后,有一个护页,护页有时候不印东西或只染一个底色,护页之后是扉页,有些书还有书函(或叫书套)。
装帧的英文:book design或book binding design评析书籍设计与书籍装帧的区别。
实际上书籍设计是:视觉艺术Communication visual/印刷艺术Typegraphy/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工业设计Industry design/桌面排版Desk Top publishing 的综合艺术。
二、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书籍装帧设计,以前很少有人论及这个概念。
现在,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从事专业书装设计的团体及个人的不断涌现,书籍装帧设计已为世人所认知,并且对出版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将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来学习和研究,也于今天提了出来,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这一举措,经事实证明,的确为社会文明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观来讲,若想系统地了解书籍装帧设计,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史。
我们谈到书籍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
书籍装帧的尺寸

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订口对订口:46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60mm(2)16K平装书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订口对订口:50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60mm(3)大16K精装书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订口对订口:48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54mm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订口对订口:50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52mm(5)32K精装书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3X100mm; 订口对订口:32mm;翻口对翻口:36mm;地脚对地脚:30mm;天头对天头:48mm (6)32K平装书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8X100mm; 订口对订口:36mm;翻口对翻口:36mm;地脚对地脚:30mm;天头对天头:48mm(7)大32K精装书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65X107mm; 订口对订口:34mm;翻口对翻口:42mm;地脚对地脚:38mm;天头对天头:52mm(8)大32K平装书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59X103mm; 订口对订口:42mm;翻口对翻口:32mm;地脚对地脚:34mm;天头对天头:54mm(9)64K精装书成品尺寸: 130X92mm; 版心尺寸: 103X70mm; 订口对订口:24mm;翻口对翻口:28mm;地脚对地脚:26mm;天头对天头:40mm(10)64K平装书成品尺寸: 130X92mm; 版心尺寸: 103X70mm; 订口对订口:27mm;翻口对翻口:27mm;地脚对地脚:26mm;天头对天头:40mm165mm精装书规格平装书规格(1)16K精装书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订口对订口:46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60mm(2)16K平装书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订口对订口:50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60mm(3)大16K精装书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订口对订口:48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54mm(4)大16K平装书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订口对订口:50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52mm(5)32K精装书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3X100mm; 订口对订口:32mm;翻口对翻口:36mm;地脚对地脚:30mm;天头对天头:48mm(6)32K平装书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8X100mm; 订口对订口:36mm;翻口对翻口:36mm;地脚对地脚:30mm;天头对天头:48mm(7)大32K精装书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65X107mm;订口对订口:34mm;翻口对翻口:42mm;地脚对地脚:38mm;天头对天头:52mm(8)大32K平装书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59X103mm; 订口对订口:42mm;翻口对翻口:32mm;地脚对地脚:34mm;天头对天头:54mm(9)64K精装书成品尺寸: 130X92mm; 版心尺寸: 103X70mm; 订口对订口:24mm;翻口对翻口:28mm;地脚对地脚:26mm;天头对天头:40mm(10)64K平装书成品尺寸: 130X92mm;版心尺寸: 103X70mm;订口对订口:27mm;翻口对翻口:27mm;地脚对地脚:26mm;天头对天头:40mm1、书籍的组成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对书籍的外观形式进行设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扉页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籍装帧设
计元素:
1. 封面设计:封面是书籍最重要的视觉展示形式之一,应
该吸引读者注意。
可以使用各种图片、插图、图案、颜色
等元素来突出书籍的主题和风格。
2. 封底设计:封底通常包括书籍的作者简介、出版社信息、图书编号等内容。
可以将这些信息以清晰易读的方式呈现,同时可以加入一些图案或背景来增加美感。
3. 书脊设计:书脊是指书籍背部的部分,用来标明书籍的
标题、作者等信息。
可以使用大字体、醒目的颜色和图案
来增加书脊的可辨识度和美观性。
4. 扉页设计:扉页是书籍封面和正文之间的页面,可以用
来展示版权信息、前言、目录等内容。
可以使用简洁而美
观的排版和设计来让读者更方便地获取这些信息。
5. 装帧材料选择: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装帧材料也是很重要的。
常见的装帧材料有硬纸板、布面纸、仿皮纸等,可以根据书籍的主题和目标读者的喜好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总之,书籍装帧设计要通过各种设计元素的组合来达到吸引读者、展示书籍内容和传递书籍主题的目的,同时要注重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平衡。
不同类型的书籍装帧设计案例

不同类型的书籍装帧设计案例一、小说类书籍装帧设计案例1. 《红楼梦》:采用传统的中国风格,封面以红色为主色调,配以金色的花纹和边框,营造出古典而华丽的氛围。
内页的设计以水墨画为背景,文字采用古体字体,增强了书籍的古典感。
2. 《哈利·波特》系列:以魔法为主题,封面采用深蓝色或紫色作为背景色,配以金色的星星和闪电图案,创造出神秘而奇幻的感觉。
内页的设计则采用魔法元素的插图和字体,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3. 《追风筝的人》:以阿富汗为背景的故事,封面采用土黄色或沙漠色调,配以阿富汗传统图案的边框,营造出沉稳而富有异国情调的氛围。
内页的设计则以阿富汗风景和文化元素为主,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4. 《1984》:以反乌托邦为主题的小说,封面采用冷色调,如灰色或蓝色,配以机械式的图案和字体,营造出冷酷而压抑的氛围。
内页的设计则以黑白色调为主,使用简洁的排版和刻板的图案,增强了小说中所描绘的严酷现实。
5. 《围城》:以婚姻和社会关系为主题的小说,封面采用粉红色或浅紫色作为背景色,配以蝴蝶结或花朵图案,营造出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内页的设计则采用花朵和蝴蝶的插图,增加了小说的柔美感。
二、科普类书籍装帧设计案例1. 《宇宙大爆炸简史》:封面采用黑色背景,配以星空和宇宙射线的图案,营造出神秘而广阔的氛围。
内页的设计以宇宙图像和天文学术语为主,使用科技感十足的字体和排版,增强了科普书籍的权威性。
2. 《人类简史》:封面采用地球的图像,配以人类进化的图案,营造出与人类相关的氛围。
内页的设计则以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的插图为主,使用简洁明了的排版和图表,增加了科普知识的易读性。
3. 《物种起源》:封面采用自然风景的图像,如森林或大海,配以生物进化的图案,营造出自然与生命的和谐氛围。
内页的设计则以生物图像和演化过程的插图为主,使用简洁的排版和科学术语,增强了科普书籍的严谨性。
4. 《大自然的奥秘》:封面采用鲜艳的色彩,如绿色或红色,配以动植物的图案,营造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十种书籍装帧形式

十种书籍装帧形式十种书籍装帧形式在图书馆和书店里,我们经常在书籍装帧形式上看到各种不同的样式和设计。
书籍装帧并不仅仅是包装书本的一种方式,它也象征着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和文化讯息的传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按照类别,介绍十种常见的书籍装帧形式,为我们珍藏好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1. 精装书精装书又称为硬皮书,书的封面和书脊通常使用硬板或者硬纸制成,外面包上一层皮革或织物。
一般用于文学、艺术、历史等高级读物,因其精致、优美的外观,拥有较高的综合价值。
2. 平装书平装书也称为软皮书,该装帧形式采用柔软的封面,大多数在胶装上开采一层塑料包装,使书籍更具实用性,方便携带。
多用于便携式小说、旅游、商务、工具书籍等。
3. 礼品书礼品书通常是给人作为礼物所制作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
美观而奢华的外观、图案精美,阅读的内容也较为精细。
这种模式的书籍,通常加入了许多高质量商品配件,如书签、精美的礼物盒、清晰的印刷图案等,特别适合作为送礼佳品。
4. 双语书双语书是一种可同时方便地阅读两种语言的书籍装帧形式。
它通常将两种语言书写在同一页面上,一面为母语,另一面为目标语言。
这种书籍装帧形式适合学习外语,以及研究科学和技术复杂概念的读者。
5. 音乐书音乐书一般的特征是:配有DVD、CD其他电子资料、手写譜表、红外线接收器等多种音乐元素,以及关于音乐背景、知识、专业技能等课本知识的内容。
音乐书籍文化的科技格式,为音乐界的学习、研究提供了便利。
6. 连环画连环画是一种图文结合的书籍装帧形式,用于漫画、绘画、插图、动画等图文结合的领域。
连环画的特点是:内部的勾线和色块处理,常常运用比较特别的艺术方式,使得作品外观特别、文艺有态度。
7. 绘本绘本是一种用图画和文字互相融合的艺术形式,以青少年读者为主阅读对象。
它采用色彩单纯明快、线条流畅并具有想象力的图像,配以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的叙述,以及读者感知信息的文本。
绘本的美术性高、故事情节精彩,适合开启幼儿英语启蒙的新方式。
书籍装帧资料

书籍装帧资料书籍:通常的表述是将信息汇集、通过纸为物质载体装订成册。
19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出现了以莫里斯、格罗佩斯为代表的最初现代设计端倪的书籍装帧设计。
简牍简,即竹片,牍即木片。
卷轴装,卷轴始于帛书,纸书发明后,也效仿帛书讲写好的长条纸书,装裱成卷子形式,故称卷轴装.旋风装,旋风装是卷轴装到册叶装的过渡形式。
经折装,又称折子装。
樊凡装出现在9世纪中叶以后的唐代晚期。
蝴蝶装,此种装帧形式是每一印版有左右两面,由于是单面印刷,背面为白面,把印好文字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的折叠,逐页粘贴,打开书本,版口居中,展开书页,形成文字两面相对,白页两面相对,翻阅时犹如蝴蝶两翼煽动,故名。
包背装,装帧的形式是将书页正折,排好顺序,以版口处为基准用纸捻穿订固定,天头、地脚、订口处裁齐,形成书背。
线装,装帧形式与包背装近似。
线装书的封面及封底瓷青纸、栗壳色纸或织物等材料。
线装书的特征,我国古籍书墨香纸润,版式疏朗,字大悦目。
素雅和端正,而不刻意追求华丽,讲究总体和谐而富有文化书卷之气,是我国线装书的特征。
1949年以后,出版事业的飞跃发展和印刷技术、工艺的进步,为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70年代后期,书籍装帧艺术得以复苏,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极大的推动了装帧艺术发展。
20世纪对于人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代,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经济繁荣,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平装书和精装书。
平装书,在结构上基本沿用了传统书主要特征,保留了包背装的特点,只是页面发展为两面印刷的单张,装订方式采用穿线装,金属丝订,骑马订,胶粘等方式。
精装书,是外来形式,有软精装和硬精装之分,前者是用较厚的纸做封面并有勒口,内有护封,后者则是用硬质材料做封面,外面还有一层护封,有的还加函套,书匣。
护封,它是一张与书的高度相等,长度能包裹住封面、书脊、封底,并在两边各有一个4厘米至9厘米的内向折的矩形印刷品,它可起到保护书籍的作用。
2024版(完整)书籍装帧设计教案x

(完整)书籍装帧设计教案x目录•书籍装帧设计概述•书籍装帧设计的原则与技巧•书籍装帧设计的元素与运用•书籍装帧设计的流程与实践•书籍装帧设计的案例分析与欣赏•书籍装帧设计的未来趋势与展望01书籍装帧设计概述定义书籍装帧设计是指对书籍的整体外观进行艺术设计和加工,包括封面、书脊、封底、勒口、环衬、扉页等部分的设计。
意义提升书籍的视觉效果,吸引读者注意;传达书籍内容的精神内涵,帮助读者理解;提高书籍的附加值,促进销售。
简策装、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古代书籍装帧现代书籍装帧当代书籍装帧受西方印刷术影响,逐渐发展为平装、精装、豪华装等多样化形式。
注重个性化、艺术化、环保化等设计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
030201分类按书籍类型可分为文学类、科技类、少儿类、艺术类等;按设计风格可分为简约风、复古风、抽象风、具象风等。
内容包括封面设计、书脊设计、封底设计、勒口设计、环衬设计、扉页设计等部分,其中封面设计最为重要,包括标题、作者、出版社等信息的排版和设计,以及背景图案、色彩搭配等元素的运用。
02书籍装帧设计的原则与技巧突出主题,传递信息封面设计封面是书籍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应该准确地传达书籍的主题和内容。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色彩、字体和图像来实现这一目标。
书脊设计书脊是书籍在书架上的展示面,应该清晰地呈现书名和作者信息,同时与封面设计相呼应。
内文版式内文的版式应该符合书籍的类型和风格,同时注重字体的选择、行间距、段间距等细节,以提高阅读体验。
尝试使用非传统的材料,如金属、塑料、布料等,为书籍装帧增添独特的质感。
创新材料运用特殊的印刷工艺,如烫金、UV 、压纹等,提升书籍装帧的视觉效果和品质感。
特殊工艺在书籍装帧中加入互动元素,如立体结构、可拆卸部件等,增加读者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互动设计创意独特,吸引眼球1 2 3运用和谐的色彩搭配,营造舒适、美观的视觉感受。
同时,色彩也可以用来表达书籍的主题和情感。
(书籍装帧)教案

字体选择与运用
根据书籍内容和风格,选择合 适的字体、字号和字重,确保
文字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行距与字距调整
通过调整行距和字距,使文字 排版更加紧凑或宽松,以符合
阅读需求和审美要求。
对齐与缩进
采用合适的对齐方式和缩进规 则,使段落和标题等元素在页 面上呈现清晰的层次结构。
插图、图表等辅助元素应用
色彩搭配。
主色调与辅助色
确定封面的主色调,运用辅助色进 行点缀和衬托,营造丰富的视觉效 果。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手法,创造 富有张力和和谐感的封面色彩效果 。
03 内页设计要素及 实践
内页版式设计与排版规则
01
02
03
04
确定版心与页边距
设定合理的版心和页边距,使 阅读更加舒适,同时保证页面
注重情节和人物塑造,通过插 图、字体等设计元素营造相应
的氛围和情感共鸣。
科普类书籍内页设计
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运用图 表、数据可视化等手段帮助读 者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艺术类书籍内页设计
突出艺术性和审美性,通过独 特的版式设计、插图和色彩运 用展现艺术作品的魅力和内涵 。
学术类书籍内页设计
注重专业性和严谨性,采用简 洁明了的版式设计和排版规则 ,确保内容的清晰呈现和读者
书籍。
精装
书芯采用锁线装,外壳采用硬纸板 或木板,再裱上布或纸。优点是精 美大方,适合长期保存和收藏;缺
点是成本高,价格昂贵。
制作流程梳理和注意事项提醒
确定书籍尺寸、版式设计、字体字号等。注意事项包 括符合读者阅读习惯、考虑印刷工艺等。
输入 印标刷阶题段
将设计好的电子文件输出为印刷文件,进行印刷。注 意事项包括选择适当的纸张和油墨、控制印刷质量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延汉简
云梦睡虎地秦简
4)缣帛
缣帛,是丝织品的统称, 与今天的书画用绢大致相同。在 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了用缣帛作 为书写材料的记载,缣帛质轻, 易折叠,书写方便,尺寸长短可 根据文字的多少,裁成一段,卷 成一束,称为“一卷”。缣帛常 作为书写材料与简牍同期使用。 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形式 被书史学家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 书籍。
(7)旋风装
旋风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亦称“旋 风叶”、“龙鳞装”。唐代中叶已有此种形式。旋风装由 卷轴装演化而来,它形同卷轴,其形式是:长纸作底,首 页全裱穿于卷首,自次页起,向左裱贴于底卷上,如鳞状 有序排列。旋风装是对卷轴装的改进,是一种过渡形式, 特点是便于模诒;
(8)蝴蝶装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指把 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 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糨糊黏附在另一包装纸上, 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它只用糨糊粘贴,不用线,却 很牢固。
中国古籍的装帧 和中国画的装裱
公艺102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 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 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 能是卷轴装。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 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 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欧阳修《归田录人藏书皆作卷轴。" 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 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 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 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 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10)线装
这种装订形式产生于 明朝中叶,是由包背装转化而 来的,是指将两张纸分别贴在 封面和封底上,书脊、锁线外 露,封面、封底与书背戳齐, 再打眼订线、锁线的装帧方法 可分为四、六、八针订法。线 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 线装书是我国特有的装帧艺术 形式,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 至今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 誉,是“中国书”的象征。这 种装帧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书画装裱的重要性
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做成。 其材料质地纤薄、特性柔软、历时较 久、易于破碎,古代为了利于保存, 便于观赏,从加固的实用需要出发, 多用麻纸、布帛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 褙数层为装裱,称之为“裱褙”。而 后逐渐加以美化,四周镶嵌薄型的绫、 绢等丝织品为边框,在背面裱一层或 数层纸,并加上必要的装饰,使原件 更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悬挂,以 适应人们观赏的要求。所以说装裱是 伴随着书画传统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书画装裱工艺。装裱可以说是对书画 的深加工。
(包背装
又称裹背装,是在蝴蝶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装订形式。它与 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书页时字面朝外,背面相对,书页呈 双页状。早期的包背装,其包背纸与书页的包裹、粘接方法与蝴 蝶装相似,其区别仅在于与包背纸粘接的是订口,而不是中缝; 后来的包背装则以纸捻穿订代替了先期的粘接,在 订口一侧穿以纸捻,订 成书册,然后再包粘包 背纸。
中国古籍装帧的历史演进
中国的古籍的装帧形式是个 很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唐末 五代,书籍装帧形制处于转 型期,各种形式层不出不穷, 但又都不定型。只能大体上 归纳,我国古籍前后大概有 过简策、帛书卷子装、纸书 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 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形制。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1)甲骨文: 最早的书籍,可追溯到
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材料和品式
书画 装裱材料: (一) 宣纸:分为生宣和
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 为主。 (二) 绫、绢、锦、锦绫、 麻布等。 (三) 天杆、地杆、月牙
杆、轴头、手卷片、签子 等。 (四) 丝带、绦带、铜钮 等。 (五) 面粉、明胶、明矾 等。
书画装裱品式: (一) 立轴、中堂 (二) 对联 (三) 横披 (四) 条屏、通景 屏 (五) 镜片、扇面 (六) 手卷 (七) 册页
谢谢观看!
,下新工步都心,品传纸绘 再旧装艺骤只的折按统等画 按画裱中。有大页形的镶作 新心则的只托小四制装边品 画,就重是裱、大可裱,
程序简述
制浆(糊)——托画心——方正画心——(托染材料)——-配料——-镶 活——--清裁大边-——转边(包边)——粘串(接含口和粘搭杆)——-配 背(裱覆背纸)-——覆画(覆活)-— —磨画(砑光或压背)-——剔边(批 串)-——配杆-——钉铜钮(绦圈)——包杆(上轴头)-——上杆-——系 绦(串丝带)-——扎带-——粘签条
苏扬两地装裱历经明清数百年,承前启后,名池全国,号称吴装。其裱 件平挺柔软,镶料配色文静,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装潢志》谓:“王 州 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装潢”。明代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有吴装最 善,他处无及”。的高度评价。 红帮:
装裱形制的一种。解放前苏州,扬州和上海等地有一种专裱红白立轴对 联,专供婚丧喜庆之用的。称为“红帮”。 行帮:
解放前上海、苏州、杨州各地就其装裱工艺的不同,有一种专裱普通书 画的,称为“行帮”。
一色裱: 就是裱画镶料用一种颜色的。这要根据画芯的长短画画幅长短的比例
而定,一般镶料长不超过画芯长的,用一色装裱就可以了,如一张三尺长 的画芯,加三尺长镶料,裱成六尺长幅式的立轴,只用一色即可,在镶料 色彩的运用上,以突出画芯的画意为目的,不能用强烈的对比色,要使其 美观,大方为原则。 二色裱:
中国画的装裱
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 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 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 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 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中国画装裱的程序
的清相要画画形类分是然的 装洗当 工 心 心状 。为 多后 背 一 裱污困 序 的 、、 原挂 种安 后 般 过霉难 。 托 镶及 裱轴 多装 , 是 程,了 而 裱 覆裱 的, 样轴 再 先 重修。 旧 是 、后 绘手 的杆 用 用 新补首 书 整 砑的 画卷 ,成 绞 纸 装破先 画 个 装用 不, 但版 、 托 裱洞要 的 装 三途 论册 其面 绢 裱 。等揭 重 潢 个, 画页 成。 、 在
远古时代。当人们将文字、符 号依附在兽骨、兽皮、青铜、 陶器等材料上时,书籍的雏形 就出现了。后来随着社会经济 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又经历了 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 书、行书等字体的演变,书籍 的材质和形式也随之逐渐完善。
商代甲骨文
(2)玉版 《韩非子·喻老》中有“周有 玉版”的说法,又据考古发现, 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 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但由于 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 多为上层社会的用品。
(5)卷轴装
卷轴装是指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后,使两端粘接于 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卷轴装是由 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演变而来的。其方法是在长卷 文章的末端粘连一根轴(一般为木轴),将书卷卷在轴 上。
(6)经折装
经折装是在卷轴装的形式 上改进而来的。随着社会发展和 人们对阅读书籍需求的提高,卷 轴装的许多弊端逐步暴露出来, 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因为看 阅卷轴装书籍的中后部分时也要 从头打开,看完后还要再卷起, 十分麻烦。经折装的出现大大方 便了阅读,也便于取放。
装裱的分类
宣和装: 又称“宋式裱”。是北宋徽宗(赵佶)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
因徽宗宣和年号(公元1119—1125年)而得名。此种样式、是裱条中最复杂 的一种。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梁思闵《芦汀密雪图卷》,其天头用绫、瓣后隔 水用黄绢,尾纸用白宋笺、加画本身共五段。还按一定格式盖有内府收藏印 章。 吴装:
二色裱是在贡四周用上适色镶上,其余不够的长度再采用深色较为隐 重的镶料,接凑于天地头裱成需要的长度。如画芯长是二尺,要想裱成六 尺左右的长度,就需加四尺镶料,这样只用一色,则镶料长于画芯的一倍, 在配色上有喧宾厅主的副作用。同时也显得单调。这样就可裱成二色。即 圈的上下、另加天地。 三色裱:
三色裱,是圈与天地之间加隔界。其边的宽度可随画幅的大小而定, 或三寸,或二寸,或一寸五分不等。圈的颜色应浅些,天、地头应深些, 隔界不深不浅起过度作用。这样裱的画,色彩为协调。并有温文、柔和、 肃穆的情趣。但圈、隔界、天地的颜色不要过分相近,应有节奏感。切忌, 圈职业病色深,而天地色浅,这样会使读者感到空旷。
仿古装池: 这是解放前苏州、上海、扬州各地就够得上称为装潢艺术的,专为书画名家
和收藏家装裱珍贵书画的,称为“仿古装池”。 惊燕:
亦称“绶带”原只是垂画画的天头处,燕子飞近画面,两带自然飘动,可惊 走燕子。后来用它作为装饰,就把这两条带子固定在天头上,刺绶带的宽度可根 据画的宽度而定,如二尺宽的裱件可用六分宽的绶带较为合适。用料杨与隔界相 同。它的长度与天头一样,但不要太厚,厚则使画不平。如隔界是绫子的,绫上 有花纹,那么刺绶带时就要注意花纹的完整。现在日本装还有用活动的飘带,用 来惊动止栖的绳燕,以保护书画,故又名“惊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