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提纲 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 【课标要求】 •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学习模块】 • 模块1:自主预习 • 模块2:互动课堂 • 模块3:图文探究 • 模块4:成功体验 • 模块5:课后拓展
原因 确立 实施 意义
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初步-《共同纲领》→正式-《54宪法》
5个自治区:蒙、新、桂、宁、藏 当家作主、统一团结、发展进步
说明: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当家作主,管理民族事务
回族
模块2 互动课堂
5.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提示]
• 《共同纲领》在总纲第一条中就确立了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
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
政。"

《五四宪法》的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国家"。因此,从实质上来看,五四宪法中规
116个,包括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80个自治县。 总面积约6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60%以上;总人 口为1.2亿,其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0.5亿多。
模块3 图文探究
• (3)材料三体现 了新中国的什么政 治制度?请正确填 图。
• [提示]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 蒙、新、桂、宁、 藏。
模块4 成功体验
《共同纲领》:代行人大
54政协二届一次:统一战线
5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主备教师:常金星课时安排:1课时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指的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核心是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正确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与政治学科中的政治生活模块有密切的联系,理解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材料结合课本知识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历史作用及影响。

二、目标及其分析1、目标定位(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史实。

(2)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目标解析(1)指为筹建新中国做的准备及新中国成立的概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制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认识这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教学中,本节课政治倾向比较浓,理论性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概念的认识不清楚,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可能会与政治课上的概念认识相混淆。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将课堂勾勒出浓浓的历史味道,通过历史材料的引入,由抽象到具体再到形象,对新中国民族政治制度的各项内容进行追根溯源,体现不断演进的历史脉络,使学生能够独立根据史实,正确理解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内容。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

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断和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结合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设问:视频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有何作用?问题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为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准备?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什么准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等。
2.掌握新中国初期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2)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2.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初期政治建设成就感到自豪。
3.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4.认识到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我国的政治建设献计献策。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及其初期政治建设的历史背景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和求知欲。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深入理解尚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4.学生对于政治制度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可能对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和不足认识不够全面。教师应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课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课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西

1949.3

1)工作重心: 乡村到城市。 2)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3)基本政策:革命胜利后中共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 4)总任务: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才 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方寸,在灾难包围 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 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 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 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 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 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的事就赶紧去做,并且尽量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 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自己。63.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 是在扎 64.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人品。专业决定了你的存在,人品决定了你的人脉;剩下的就是坚持。65.给自己的三句话:一、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二、不要纠缠于小事;三、你现在遇到的 事都是小事。66.生活只有两种选择:重新出发,做自己生命的主角;抑或停留在原地,做别人的配角。67.决定你的人生高度的,不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人生态度!限制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年龄,而是你的心态!68.水再浑浊,只要长久 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69.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 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70.有理想,有目标,攒足力量向前冲;有勇气,有信心,艰苦奋斗不放松;有恒心,有毅力,百折不挠不认输;加把劲,提提神,前途光明见曙光。7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 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72.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 么时候,只要你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迟做,总比不做好!73.任何打击都不应该成为你堕落的借口,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坚定的走下去。74.也许你一生中走错了不少路, 看错不少人 ,承受了许多的叛逆,落魄得狼狈不胜, 但都无所谓,只要还活着,就总有盼望,余生很长, 何必慌张 75.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 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76.鸡汤再有理,终究是别人的总结。故事再励志,也只是别人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77.理想艰险,遇到再大的困难,想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也不会选择放弃。即使在阴霾的云沙下,也 会想到苍天苏醒的风和日丽。即使在封闭的角落中也会让心灵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78.只要勇于去博,英勇去闯,就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以实现人生出色。不管结局能否完美,至少你享受拼搏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成功,就是胜者。79. 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寻找挑战!80.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 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81.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82.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累积!只要相信自己,总会遇到惊喜;每一种 生活都有各自的轨迹!记得肯定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每一个清晨都是希望的开始,记得鼓励自己!83.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我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我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弱了,所有困难就强了。 我强了,所有阻碍就弱了!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你给我压力,我还你奇迹!.你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人像你,你也不需要去代替谁。在你的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案6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案6 人民版必修1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相比,其显著特征是(C)
①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变化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责发生了变化③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第一次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案6人民版必修1
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题: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生姓名
班级
评价
批阅时间
【教学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召开:
(2)决议:
(3)特殊地位:
3、新中国成立意义:
①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建立了新型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③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④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பைடு நூலகம்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地点:
主要议题:
意义:①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4﹞形成过程:初步初立于1949《共同纲领》正式确立于1954宪法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过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四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 新政协(一届政协)、 一届人大、 二届政协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 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 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 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 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 可以获悉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建立:
1、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确立和发展:
继续存在:
2、1954年二届政协召开
新的阶段: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 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 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汉族
内蒙古自治区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杂 居
小聚 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 区1958
总结
一次典礼:开国大典
二个法律:《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专题四第1课
主 政新 治中 建国 设的

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为新中国政治建设奠定基石
、 1 历史条件
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已被推翻 ③思想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过程
①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②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人民版 浙教版 必修1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人民版 浙教版 必修1
必修一 专题四(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人民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背景,时, 地,内容,意义) 1. 筹 备 : 一届全国政协 (时,地,内容,性质)
新中 国初 期的 政治 建设
前提:新中 国成立
2. 标 志 : 1949.10.1 开国大典 3. 意 义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一届 全国人大(时,重要成果《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的内容,特点,意义)
⒊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 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 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此制度是指( ) A.多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小明查询有关中外宪法资料学习新中国的法律,你能 帮助他解决下列问题吗?
代表: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全面展开筹建 新中国政权工作.
代表的广泛性
人民 团体
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进步性
各民主 党派 无党派 人士
各民族 海外 华侨
中国 共产党
人民 解放军
各地区
一、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前提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背景: ①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②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国内意义: B、新中国是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新中国的
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的长期压迫、剥削,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性质。 C、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国家。 人民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D、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基石。
国际意义:E、是继俄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

历史: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人民版必修1)高一

历史: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人民版必修1)高一

(4)意义: 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 度(基本政治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 (2) 1949年——1954年代行人大职权 1954年后性质: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1956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全新阶段: 中共对民主党派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1949——1956 1956——1966 1966——1976 1978——今 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社会主义)
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地点:
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村
内容:
工作中心:
基本政策:
总任务:
意义:
解决了由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问题
政治制度 性质 意义 中国共产党 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领导的多党 政党 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 材料一 合作和政治 制度 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 协商制度 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材料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人民代表 国家 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 大会制度 制度 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为社会 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 民族区域 民族 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 则,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 制度 自治制度 主,保证了祖国统一和各民 族的团结发展 材料 实质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汉族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杂 居 小聚 居
原因:
统一多民族国家
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
1、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提纲:第一课新中国初
期的政治建设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
①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

(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中国诞生: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是新中国的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
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起来。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b c)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立: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式确立:①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②职能和地位: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