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电池回收处理实验

合集下载

研究性学习《探究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

研究性学习《探究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

对未来的展望
推广研究成果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问题,争取取 得更多创新成果,并将其推广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01
加强国际合作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与国际同行加强交 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02
0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 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更多人 关注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问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物处理
微生物降解
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废旧电池中的有 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
植物修复
利用某些植物的吸收和降解功能,将废旧电池中的 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生物工程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构建能够降解废旧电池 中有害物质的微生物或植物,实现废旧电池 的生物处理。
04
合作共赢
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废旧电池回收及处理事业的发展, 实现共赢。
06
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反思
研究过程的总结
研究目的明确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明确了研究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问 题,旨在提高环保意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案。
方法科学合理
我们采用了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确保研究 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废旧电池的再利用
直接再利用
电池直接再利用
指将废旧电池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用于其他设备或产品中。例如,某些小型电器或玩具 可能使用回收的废旧电池。
优点
简单易行,减少了对新电池的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缺点
电池性能可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间接再利用
电池间接再利用
01
指将废旧电池拆解后,将其中的有用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这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实验报告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实验报告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实验报告一、调查的目的1.通过调查实践,让居民了解随便扔废旧电池的危害,充分认识到废旧电池应该专门回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2.通过对我所居住的社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让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

并向居民们提出倡议,不要把废旧电池随便扔掉,多用可充电的电池。

二、调查问题现状具有关数据说明,我国的废旧电池污染惊人,我所居住的城市废旧电池回收率不及10%。

调查发现。

尽管大街上、马路边及小区内的垃圾箱均有废旧电池入口,但形同虚设,下面根本就没有单独的接收盒子,而是混在其余垃圾中。

据报道我国的电池年产量和消费量达到140亿节,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可见亟待出台行之有效的废旧电池的有效处理办法。

三、调查对象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情况如下:从年龄方面看,年龄在26岁到38岁的人有34位,占总人数的32.7%,年龄在38到45岁的人有27人占总人数的26%,总体来说中年人占了比较大的比例,45岁以上的人有12人,占总人数的11.5%是比例最少的。

从职业方面看,参与调查的人员遍布各行各业,其中企业职员44人,占总人数的42.3%,学生24人,占总人数的23.1%,公务员和自由职业者最少,均是3人,占总人数的2.9%。

四、调查方式采用纸质问卷及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合计回收的有效问卷104份。

纸质问卷以到超市、小区门口及电信公司发放并回收的方式,网络问卷以在班级QQ群里,上传问卷,填写好再上传的方式,还有微信问卷。

五、调查时间2016年7月2日――2016年7月30日。

六、调查问卷以及结果分析(一)调查问卷(二)结果分析1.关于废旧电池的使用情况从表格可以看出,对废电池危害程度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8.7%,有一定了解的有72人占总人数的69.2%,不太了解的有18人占总人数的17.3%,完全不了解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4.8%。

使用普通电池的71人占总人数的68.3,使用充电电池的29人占总人数的27.9%。

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实验报告

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实验报告

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实验报告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一、实验意义人们通常称电池为“电的罐头”,它可以产生光、声、力、热和信息处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如果不合理回收,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如电池中含有大量金属——锌、铅、镉、汞等,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KL水,等等。

我国每年报废50万吨废锌锰电池,若能全部回收利用,可再生锰11万吨、锌7万吨、铜1.4万吨,是相当可观的资源。

因此,必须对废旧电池进行科学的合理回收,从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废干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的危害,以及有效成分的利用方法;2. 熟悉无机物的实验室制备、提纯、分析等方法与技能;3. 分析废干电池黑色粉体中二氧化锰、氯化锌、氯化铵、二氯化锰、碳粉的含量;分析锌片纯度;4. 利用黑色粉体制备二氧化锰、氯化铵,用废锌片制备七水硫酸锌5. 分析氯化铵、二氧化锰、七水硫酸锌的产率和纯度。

三、实验原理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电池为锌锰电池。

其负极为电池壳体的锌电池,正极是被二氧化锰(为增弹导电性,填充有碳粉)包围的石墨电极,电解质是氯化锌及氯化铵的糊状物。

在使用过程中,锌皮消耗最多,二氧化锰只起氧化作用,糊状氯化铵作为电解质不会消耗,炭粉是填料。

为了防止锌皮因快速消耗而渗漏电解质,通常在锌皮中掺入汞,形成汞齐电池反应为:Zn+2NH4Cl+2MnO2→Zn(NH3)Cl2+2MnOOH.锌锰电池的构造主要成分:1. 二氧化锰(深褐色或黑色混有导电材料石墨或乙炔黑)2. 锌筒3. 炭棒铜帽 (导电)4. 电糊 (几毫米宽的间隙中充填糊状电解质由浓缩的氯化铵水溶液、微量升汞和氯化锌以及淀粉组成)5.封口剂(沥青树脂或石蜡的)6.其他包装(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在使用过程中,锌皮消耗最多,二氧化锰只起氧化作用,氯化铵做为电解质没有消耗,碳粉为填料,电池里黑色物质为二氧化锰,碳粉,氯化铵,氯化锌,氯化锰的混合物,回收时,剥去电池外层包装纸,用螺丝刀撬去顶盖,用小刀挖去盖下面的沥青层,即可用钳子慢慢拔出炭棒(连同铜帽),可留着作电解食盐水等的电极。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实践进行调研和分析,探讨废电池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调研背景。

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垃圾,含有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调研小组成员实地走访了当地的废电池回收站和处理厂,了解了废电池的回收流程和处理方法。

2. 问卷调查,调研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份关于废电池回收利用的问卷,并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

1. 废电池回收利用率较低,调研发现,大部分人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意识较低,很多废电池被随意丢弃在垃圾桶或环境中。

2. 废电池处理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废电池处理厂存在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有害物质泄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四、建议和解决方案。

1. 提高废电池回收利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提高公众对废电池回收利用的意识,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废电池回收行动。

2. 完善废电池回收体系,建立健全的废电池回收体系,加强废电池回收站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废电池的回收利用率。

3. 安全处理废电池,加强废电池处理厂的安全管理和监管,确保废电池的安全处理,避免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结论。

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废电池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和方向。

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保护环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

废电池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调查和了解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废电池的回收处理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并探讨了废电池回收处理的现状和问题。

本报告旨在提高公众对废电池处理的重视和认识,促进废电池的合理回收和处理。

一、调查背景。

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废弃物,包括干电池、充电电池等。

废电池中含有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然而,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并不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调查内容。

1. 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我们调查了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发现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废电池的回收处理情况。

我们实地走访了一些废品回收站和废电池回收点,了解到废电池回收处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回收率低、处理方式不规范、缺乏专业处理设备等。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而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四、建议和展望。

1. 提高公众对废电池处理的认识和重视,倡导废电池的合理回收和处理。

2. 政府应加大对废电池回收处理工作的监管力度,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

3. 积极推广废电池回收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回收率和处理效率。

结论: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而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存在着种种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公众对废电池处理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废电池的合理回收和处理,共同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废旧锂电池中钴的分离与回收研究报告

废旧锂电池中钴的分离与回收研究报告

废旧锂电池中钴的分离与回收研究报告
导言: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废旧锂电池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
我们生活中。

其中包含的珍贵金属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高效
地分离和回收其中的钴等物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本文将介
绍一种基于化学方法进行废旧锂电池中钴的分离与回收的实验方案和
结果。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使用的废旧锂电池为二次锂电池,其主要成分包括钴、镍、锰、铜等金属和锂、多种有机溶剂等。

实验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打开锂电池外壳,取出电池芯片板
2. 使用稀盐酸将含钴电池芯片板中的所有物质进行化学反应
3. 常压下在氢氧化钠的条件下,分离电解液中的钴离子。

结果展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能够根据所制备的锂电池芯片板及其电解液,
使用化学反应的方式将其中的金属物质化合物分离出来。

在处理过程中,钴的分离率达到了97.5%以上,而镍、锰、铜等其它金属的分离率也分别在80%左右。

其中得到的主要产物为氢氧化钴,其产率达到了90%以上。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一种简单、安全且高效的废旧锂电池中钴的分离与回收方法。

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工业生产中的需要,在经济和环境效益上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可以对该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分离和回收的效益和质量。

总而言之,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利用旧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中班科学活动废旧电池的处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废旧电池的处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废旧电池的处理教案教案标题:中班科学活动废旧电池的处理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和环境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制作一个简单的海报,上面贴有废旧电池的图片和标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 引导学生观察海报,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吗?”“你们知道这些东西该如何处理吗?”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实践活动(15分钟):1. 准备一些废旧电池,并告诉学生这些电池需要正确处理,不能乱扔。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废旧电池。

3. 引导学生观察电池的外观、形状和颜色,并讨论不同类型的电池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

4. 鼓励学生提出处理废旧电池的方法,并让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如手套、夹子等)将电池放入特定的容器中。

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处理方法,并讨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减少电池的使用和废弃。

3. 结合学生的讨论,总结出正确处理废旧电池的方法,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鼓励学生在家中和学校中积极参与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

延伸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的代表来学校进行废旧电池的处理讲解和演示。

2. 组织学生参观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工厂,让他们亲眼见证电池的处理过程。

3.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演讲比赛等。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内容,评估他们对废旧电池处理的理解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程度。

3.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展示来评估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指导:1. 在引入活动时,通过图片和标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废旧电池的处理问题。

2. 在实践活动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探索空间,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

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报告

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报告

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报告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一、问题提出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电的应用已经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也已渐渐离不开电的存在。

自电池问世后,这小巧玲珑的电源已倍受人们的青睐,然而,大家是否意识到这小小的电池会是一个生态环境的杀手呢。

也许你曾漫不经心的将它扔进了拉机箱甚至马路旁,也许你也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性,那么,请走进我们的研究性课题,你将会有一番领悟吧。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电池也布满了我们的生活,但废旧电池的危害却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于是,我们的课题小组选择了"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这个题目,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研究,能对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能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大家注意到废电池的危害。

我们的家乡汕头,是一座美丽的濒海城市,我们觉得,我们有义务保护其美丽的环境,到底废电池的危害在哪,其程度如何,我们的课题小组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

三、课题研究过程1、资料搜寻及整理分析课题确定之后,我们小组成员便分工合作,有的上网,有的查书,有的查阅报刊杂志,四处搜集资料,这是我们的重要工作。

搜集到的资料自然对我们帮助不少。

事后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分析工作,并提出一些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就不细举例。

这些资料也是我们总结论文的重要依据。

2、实地调查(1)问卷调查在课题确定之后,我们小组成员自己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分发给我们的同学、老师、及一部分的市民,虽然回收率只有60%~70%,并没有达到预期成果,但我们还是认真的做了总结统计,数据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可靠性。

(2)采访调查另外,我们也就此问题对我市环保局的同志进行了采访,当然,一开始并不是非常顺利,因为上学及工作时间的冲突,直到第三次我们才见到了我们要采访的人,而后,我们也是十分认真的向环保局的同志请教,他们也给了我们比较全面的答案。

(事后我们制作了一份当时的访谈录,见附录)这次的实地采访也可算是有了一定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电池回收处理实验
实验1:解剖电池兼蒸发黑色的废电池内物
取四节普通5号电池,剥开外层的锌皮,剔除铜帽,抽出碳棒冲洗干净,将电池的填充物以及锌皮上附着的黏稠物质(黑色物质,如图)转移到烧杯中。

(考虑到附在锌皮上的物质难以完全转移,就将剥出的的锌皮一起放入大烧杯)
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过滤、蒸发。

得到白色的物质,加强热有刺激性气味逸出(如图)。

(据气味推测含有NH3气体,可能是发生了NH4Cl == NH3↑+HCl↑的反应。


实验一的现象分析与结论(如下表):
实验2:制取锌粒器材:废旧干电池、酒精喷灯、水槽、漏斗(含滤纸)、烧杯、铁圈、铁架台、剪刀、蒸发器、坩埚、小铁勺。

实验步骤:1、将锌壳从废电池上剥下,洗干净、剪碎。

2、将锌片放在坩埚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直到锌片融成液体。

3、除去液体上面的浮渣。

4、用小铁勺舀锌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冷水中,便得圆粒状的锌粒。

实验3:提取MnO2和NH4Cl
器材:废旧干电池、细纱布、烧杯、铁圈、铁架台、蒸发器、铁坩埚、玻璃棒、酒精喷灯。

实验步骤:1、将废电池的黑色填充物取出,除去纸屑、棉纱等杂物取出。

2、放入烧杯中,在加水并搅拌几分钟,用细纱布过滤。

3、将滤渣放在铁坩埚内灼热至不冒火星为止,以除去有机物和炭得到的黑色残渣便是二氧化锰。

4、将滤液放到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成饱和溶液,在低温下让水挥发可得氯化铵晶体。

实验4:制取NH3
器材:废旧干电池、细纱布、烧杯、铁圈、铁架台、蒸发器、铁坩埚、玻璃棒、酒精喷灯、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单孔胶塞、集气瓶。

实验5:回收废电池中金属铜
器材:试管、锤子、铁圈、铁架台、酒精灯。

实验6:选取电极
实验步骤:取出废电池的炭棒,用水洗净、晾干,可用作电极。

总结:经过小组成员们的讨论和小结,我们得出了部分回收物的可利用方向:(请看下表:)
我们设想的进一步处理电池的过程:(如下图)
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处理过程大致有以下几步:
1. 分类。

将回收的废旧电池砸烂,剥去锌壳和电池底铁,取出铜帽和石墨棒,余下的黑色物是作为电池芯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将上述物质分别集中收集后加工处理,即可得到一些有用物质。

其石墨棒经水洗、烘干再用作电极。

2. 制锌粒。

将剥去的锌壳洗净后置于铸铁锅中,加热熔化并保温2小时,除去上层浮渣,倒出冷却,滴在铁板上,待凝固后即得锌粒。

3. 回收铜片。

将铜帽展平后用热水洗净,再加入一定量的10%的硫酸煮沸30分钟,以除去表面氧化层,捞出洗净、烘干即得铜片。

4. 回收氯化铵。

将黑色物质放入缸中,加入60oC的温水搅拌1小时,使氯化铵全部溶解于水中,静止、过滤、水洗
滤渣2次,收集母液;在将母液真空蒸馏至表面有白色晶体膜出现为止,冷却、过滤得氯化铵晶体,母液循环利用。

5. 回收二氧化锰。

将过滤后的滤渣水洗3次,过滤,滤饼置入锅中蒸干除去少许的碳和其它有机物,再放入水中充分搅拌30分钟,过滤,将滤饼于100-110oC烘干,即得黑色二氧化锰。

废电池中含有许多重要的化学物质如铜、锌、二氧化锰、氯化铵等,若能很好处理,可从中获得许多有用物质。

根据电池的结构,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收集铜帽:取下废电池盖,用小刀除去沥青,用钳子慢慢把碳棒拔出,取下铜帽集存,可做为实验或生产硫酸铜等化工产品的原料。

2、提纯氯化铵(NH4CI):用小刀把废电池外壳剥开,取出里边的黑色物质(它是由二氧化锰MnO2、炭粉、氯化铵、氯化锌等组成的混合物),然后加水(每节电池的黑色物质加水约50毫升),搅拌溶解,澄清后,进行过滤。

把滤液加热蒸发,至滤液中有晶体出现时,改用小火加热,并不断搅拌(以防局部过热致使氯化铵分解)。

待容器中剩下少量氯化锌(ZnCI2),如欲获得较纯的NH4CI,可利用NH4CI在350℃时升华的性质,把它和ZnCI2分开。

3、提纯二氧化锰:把在过滤时所剩余的黑色沉淀物,用水冲洗5-6次后放入铁瓢中。

先用小火烘干,再在搅拌下用强火灼烧,以除去其中所含炭粉和有机物。

到不冒火星时,再灼烧5-10分钟,冷却后即得MnO2。

4、制取锌粒:把从废电池剥下的铁壳,用水浸,洗去浆糊状物质。

然后把锌壳敲扁。

集中放在铁瓢中,加热至500℃左右(锌的熔点为419.4℃),锌即熔化,氧化物等杂质浮在表面,用铁丝把它刮去后,迅速地倒在一个打有许多小孔的铁彭瓢中,并不断地来回振摇铁瓢。

液锌穿过铁瓢小孔,流入盛有冷水的缸内冷却,立即形成光亮的锌粒沉积在缸底。

取出晒干,装备用或出售。

实验用品:小刀、酒精灯、火柴、试管、铁架台、蒸发皿、表面皿、带火星木条;
双氧水、浓硝酸、稀盐酸、旧干电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