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A.《阿Q正传》B.《铸剑》C.《彷徨》D.《狂人日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
P25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
P34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A.东北农村B.江南农村C.湘西农村D.广州郊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
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
P52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D.农民自身的懒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
2020年10月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A.杨朔B.秦牧C.史铁生D.周涛2.诗歌《苹果树下》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对比B.比喻C.衬托D.拟人3.下列属陈翔鹤创作的作品是()A.《挽歌》、《自祭文》B.《陶渊明写挽歌》、《挽歌》C.《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D.《陶渊明写挽歌》、《自祭文》4.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A.绿原的《重读<圣经>》B.郭路生的《相信未来》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D.公刘的《哎,大森林》5.文章以“……一点偏见”起始,最后又以自己的“偏见”作结的作品是()A.《法门寺》B.《巩乃斯的马》C.《夜航船》D.《髻》6.《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A.自信B.能力强C.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看不惯社会上的许多现象7.《有赠》写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8.在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表达中,融入鲜明独特的个性,营构出独具魅力的感觉世界和意象世界的作家是()A.田汉B.高晓声C.莫言D.张贤亮9.小说《在山区收购站》主要揭示了()A.农村家庭矛盾B.农民利益和农村政策之间的矛盾C.农村个别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D.农村青、老两代人之间的矛盾10.“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此句出自()1A.郭路生的《相信未来》B.曾卓的《有赠》C.冀氵方的《我》D.穆旦的《冬》11.“有客骑驴自长安来/背了一布袋的/骇人的意象”出自()A.《重读〈圣经〉》B.《岁月》C.《山民》D.《与李贺共饮》12.在小说《“锻炼锻炼”》中,“小腿疼”的主要性格特征是()A.刁滑B.阴毒C.泼蛮D.伶俐13.在《我》中,“我是我的矛/我也是我的盾/我的矛能刺穿我的盾/我的盾也可挫断我的矛”,这诗句所要表现的是()A.痛苦的情绪B.矛盾的心情C.受挫的心理D.直面人生的坦荡襟怀14.“经历的生活是如此漫长……而恰好就把我们这两代表亲拴在一根小小的文化绳子上,像两只可笑的蚂蚱,在崎岖的道路上作着一种逗人的跳跃”出自()A.《秦腔》B.《记波外翁》C.《太阳下的风景》D.《夜航船》15.小说《春天》中,在暴风雪之夜为保护马群而英勇殉职的人物是()A.驼背老人B.安巴·乌兰C.乔玛D.奶奶16.《我的第一个上级》中,集中刻画老田临危不惧,坚决果断地抗洪抢险的场景是在()A.防汛指挥部B.安乐庄C.海门村D.县医院17.下列属于话剧《关汉卿》中的一组人物是()A.朱廉秀王和卿白和甫马五爷B.关汉卿朱廉秀王子修阿合马C.朱廉秀白和甫王和卿顾充D.白和甫王和卿郝祯王著18.《茶花赋》中的“茶花”象征着()A.美好的童年B.热烈的爱情C.祖国的面貌D.战士的热血19.下列最能表述《黄鹂》主题意蕴的话是()A.凡事都有自己的极致B.审美,首先要有能够审美的眼睛C.景物一体,是写作散文的极致D.美在一定环境里才能发挥到极致20.《草木篇》中的“仙人掌”意象象征着()A.外丑内美B.耿直顽强C.清高孤傲D.不计名利21.以一把雨伞贯串始终,含蓄蕴藉,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的小说是()A.《陈奂生上城》B.《哦,香雪》C.《女房东》D.《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222.琦君的《髻》中母亲和姨娘间的关系最初是()A.同病相怜B.隔阂猜忌C.勾心斗角D.不共戴天23.下列作品中,主要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是()A.《春天》B.《下放记别》C.《受戒》D.《透明的红萝卜》24.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A.冰糖葫芦式B.一人一事式C.人像展览式D.锁闭式25.小说《游园惊梦》以()A.窦夫人为视角B.钱夫人为视角C.程参谋为视角D.赖夫人为视角26.《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中,邢老汉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寂寞和凄凉中的惟一慰藉是()A.长烟锅 B.讨饭女人C.黄狗D.马车27.下列属于悼亡之作的是()A.《陶渊明写挽歌》B.《怀念萧珊》C.《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D.《青春之歌》28.“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真题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真题答案2019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真题答案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
共12分) 26.《彷徨》【答案】《彷徨》是鲁迅在1924-1925年写的11篇小说。
主要以农民、农村妇女以及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一部小说集。
作品整体上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反映了农村妇女的悲剧命运以及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
同时从这些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的弱点,也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写作风格,包括抒情、讽刺、乡土等。
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情节上意蕴深刻,塑造人物上也具有典型性。
【考点】鲁迅27.赵树理方向【答案】即作家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出来的迥异于40年代之前小说的一种新倾向。
赵树理方向"的核心内容是围绕一个革命文学要为群众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特征:(1)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爱憎分明的反映解放区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2)在艺术表达上运用群众口头语言,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农民喜闻乐见的好典型;(3)作家具有高度的革命功利主义和长期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全心全意为工农大众服务。
28.寻根文学【答案】(1)开端:1985年韩少功《文化的“根”》;(2)主要作品: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寻根小说”得以形成。
它与诗歌及理论批评领域中的“寻根”倾向一起,构成了“寻根文学”。
(3)艺术特色:①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②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的地域特点;③表现手段:中国传统文学手法,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作品意蕴。
【考点】新时期小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
共32分。
29.简析周作人散文思想内容。
【答案】(1)批判死鬼的精神,警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死鬼”精神,警惕各种历史沉渣的泛起;(2)抨击国民性的弱点;(3)宣扬一种隐逸的、逸乐的士大夫情趣。
10月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 《<书海夜航>二集序》中讲了一个关于僧人与士子对话的故事,这个故事原出于( )A.《书海夜航》B.《夜航船》C.《夜航集》D.《书海夜航》二集2. 小说《将军族》讲述了( )A.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的殉情故事B.一对国民党将军夫妇的殉情故事C.一对小人物的殉情故事D.一对歌星的殉情故事3.“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这句话出自小说(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B.《棋王》C.《受戒》D.《陶渊明写挽歌》4.小说《百合花》的时代背景是( )A.抗日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5 .在《春天》的首尾出现,并与青年马倌乔玛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是( )A.红花姑娘B.驼背老人C.奶奶D.安巴·乌兰6 .具有“诚”与“雅”完美结合的艺术特色的小说是( )A.《我的第一个上级》B.《红旗谱》C.《游园惊梦》D.《鲁鲁》7 .《拣麦穗》中“我”对卖灶糖的老汉的情感态度是( )A.反感B.冷漠C.依恋D.敬畏8 .《游园惊梦》中失意急怒之下而哑嗓的人物是( )A.钱夫人B.窦夫人C.赖夫人D.蒋碧月9 《陈毅市长》是一部( )A.三场话剧B.五场话剧1C.八场话剧D.十场话剧10.“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以这段景物描写结尾的作品是()A.《百合花》B.《受戒》C.《哦,香雪》D.《春天》11.《关汉卿》一剧中,被关汉卿怒斥为戏曲界“无耻的禽兽”的人物是( )A.郝祯B.何总管C.白和甫D.王和卿12.下列表述中,与散文《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特色不符..的是( )A.凝炼华丽,典雅而富于弹性B.巧妙地将古典语汇与白话融于一炉C.擅自叠字叠句,句子长短交错D.幽默风趣,庄谐结合13.下列表现出“对于淳朴的自然与意味收获的劳作的深情眷念,以及对于健康生命的一种由衷感恩之情”的诗歌是( )A.《双桅船》B.《草木篇》C.《麦地》D.《山民》14.下列作品集中,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是( )A.《朗润集》B.《山地笔记》C.《文化苦旅》D.《哈拉沙尔随笔》15.散文《秦腔》中被八百里秦川农民视为生命的“五大要素”,除了秦腔之外的四样是( )A.“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B.“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C.黄土高原、“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羊肉泡馍D.西河大鼓、“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16.散文《髻》中,最喜欢梳“螺丝髻儿”发型的是( )A.姨娘B.母亲C.我D.刘嫂17.下列有代表性的朦胧派诗人是( )A.流沙河B.余光中C.舒婷D.韩东18.“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一句,出自()A.黄永玉的《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2B.洛夫的《与李贺共饮》C.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D.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19.七月派诗人冀访的《我》的创作年代是(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0.《慕尼黑》是( )A.一首描述并赞美自然风光的诗B.一首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诗C.一首抒发文化乡愁的诗D.一篇游记21.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初次相识是在( )A.北戴河的海边B.北京大学的校园里C.同流亡者一起过年的时候D.学联组织的学生集会上22.早年散文受过佛学思想影响的散文作家是()A.杨绛B.丰子恺C.唐弢D.秦牧23.《红旗谱》生动描写了中国农村三代农民不同的斗争道路和命运,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是()A朱老忠 B.严老祥C.严运涛D.朱老明24.《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 )A.喜悦B.冷漠C.激愤D.赞颂25.孙犁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白洋淀纪事》B.《荷花淀》C.《风云初记》D.《铁木前传》26.《茶花赋》中,主人公认为最好看的茶花是( )A.大玛瑙B.雪狮子C.童子面D.大紫袍27.下列诗歌中,通过一系列象征性意象,表现出对时间无限性和生命有限性的哲理思考的作品是( )A.《有的人》B.《岁月》C.《冬》D.《相信未来》328.“我爱咱们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在《茶馆》中说出这句台词的人物是( )A.松二爷B.秦仲仪C.常四爷D.王利发29.以“早熟的枣子”为意象写了一首小诗又写了一篇散文的作家是( )A.琦君B.杨绛C.周涛D.牛汉30.散文《法门寺》中说:“我没有到过秦岭,更没有见过蓝关,我却仿佛看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忠君遭贬,我不禁感到一阵凄凉。
2019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代码0053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A.《阿Q正传》B. 《铸剑》C. 《彷徨》D.《狂人日记》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域是A.东北农村B.江南农村C.湘西农村D.上海郊区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D.农民自身的懒情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请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A.废名B.路翎C.台静农D.叶圣陶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A.坚强、高洁,甘愿为追求真理和正义牺牲自己B.豁达、开明,积极追求新文化和新生活C.内向、压抑,有朦胧的个性觉醒意识D.爽朗、泼辣,为追求所爱而不计后果8.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拒绝了姜季泽示爱的主要原因是A.担忧儿女受对方虐待B.害怕失去财产C.儿子长白反对D.女儿长安反对9.小说《荷花淀》的主要叙事线索是A.荷花淀村民们编席卖席的经历B.水生嫂们在抗战中成长的经历C.水生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D.水生嫂从怀孕到生子的过程10.小说《绣枕》中冒着酷暑绣靠枕的人物是A.张妈B.吴妈C.大小姐D.小妞儿11. 小说《子夜》中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的身份是A.封建地主B.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民族资本家D.买办资本家12.小说《山峡中》中魏大爷和夜猫子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A.兄妹关系B.朋友关系C.父女关系D.爷孙关系13.诗歌《凤凰涅槃》中欢唱“和谐”、“自由”、“挚爱"的部分是A.“风凰更生歌”B. “凤歌”C.“凰歌”D.“群鸟歌”14. 被朱自清誉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的诗歌是A.《白旗》B.《毒药》C.《采莲曲》D.《死水》15.诗歌《雨巷》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对比、夸张B.反讽、排比C.象征、反复D.反讽、拟人16.下列各项,对诗歌《再别康桥》理解正确的是A.通过对“疲倦的母亲”等意象的抒写,表达了忧伤的离别之情B.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00530)鲁迅:现代小说的奠基人现代小说之父第一篇白话小说最重要的价值(最早关注的问题)、影响最深刻的:1、对农民的命运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整个民族问题的关注。
2、敏锐、准确地关注着、分析着知识分子的命运。
作品:《故乡》《阿Q正传》农民命运《孔乙己》《伤逝》知识分子命运区别:《故乡》相对是对农民、农村本身的集中关注《阿Q正传》是农民题材,但其意义远远思想内涵更加丰厚《孔乙己》关注、描写五四前就知识分子的命运,科举腐朽的料一代知识分子《伤逝》五四后,新式知识分子的命运,也表明鲁迅对妇女地位的思考。
郁达夫:创造社代表作家创造社根本特点:浪漫主义抒情风格郁达夫和鲁迅都是以短篇小说出身,二者的不同特点:鲁迅是客观的现实主义风格;郁达夫是主观的浪漫主义抒情风格鲁迅和郁达夫现代小说的两座高峰“双峰并峙”作品:《沉沦》要求阅读全文。
郁达夫的主要代表作,最能表达其主观的浪漫抒情风格《春风》略有风格变化,有与现实的交*现代文学最早最大的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叶绍钧(圣陶)、冰心、许地山、矛盾(四人中矛盾是重点)茅盾:作品:《子夜》长篇代表作(了解故事内容)以上作家是现代文学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代表,巴金开始是现代文学第二个阶段巴金、老舍并称两大小说大师(兼具中长短篇)巴金:作品:《家》、《寒夜》:共同体现了巴金的小说的根本的价值:对家庭题材的表现,都表现了家庭的兴盛衰亡老舍:自称写家作品:重点两长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体现了从个人意识到国家意识的转变《月牙儿》短篇。
老舍的小说朴素、写实,客观真实的叙述,但也有抒情、象征的特点,《月牙儿》就是如此。
革命文学的潮流(左翼〈革命〉文学代表作家):柔石、萧红、张天翼、沙汀、艾芜其中,柔石、萧红是早期代表,不同于同事起那些讲革命、讲口号、讲标语的人,而是比较注重、讲究一说品位的人.现代文学第二个阶段两个重要文学流派:京派和海派京派:沈从文、废名(虽不是北京人,但主要作品在北京创作,某种意义上讲,《边城》是京城的产物。
(全新整理)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作家余光中属于【】A.蓝星诗社B.创世纪诗社C.七月派D.九叶诗派答案:A解析:考查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浮躁》D.《归来的歌》答案:A解析:虚拟的啤酒店主妇是艾青在《慕尼黑》中塑造的形象,故选A。
3.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A.《风云初记》B.《父亲,树林和鸟》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答案:C解析:识记内容。
4.《鲁鲁》中刻画小狗鲁鲁形象的主要手法是【】A.暗示B.比喻C.拟人D.夸张答案:C解析: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小狗与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故选C。
5.“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以此作为结尾的诗歌是【】A.骆一禾的《岁月》B.曾卓的《悬崖边的树》C.绿原的《重读〈圣经〉》D.韩东的《山民》答案:D解析:识记内容。
6.《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A.喜悦B.冷漠C.激愤D.平静答案:C解析:诗人多处采用叠句式的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激愤意味,故选C。
7.台静农的《记波外翁》中波外翁的性格是【】A.孤傲嫉俗,重情义轻生死B.狂放不拘,目空一切C.唯唯诺诺,毫无主见D.随和质朴,热情开朗好动答案:A解析:作品中刻画了一个孤傲嫉俗、重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形象,故选A。
8.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线索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答案:B解析:小说叙事写人多用白描,以人物自己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形象,故选B。
9.《春天,遂想起》中,“江南”的象征含义不包括【】A.故乡记忆B.历代诗文典籍中的描述C.早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D.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诗中“江南”的象征意味不仅有对故乡的回忆,对历代诗文典籍的描述,还象征着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故选C。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小说(精读)一.《阿Q正传》作者:鲁迅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笔名“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等。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收入《呐喊》。
作品主要人物有阿Q、赵太爷、假洋鬼子等。
2、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启蒙主义,为人生”,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病苦”,既指极端贫困的物质“病苦”,更指极端麻木愚昧的精神“病苦”。
3、分析阿Q形象: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
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①阿Q的形象具有针砭、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意义。
②阿Q的形象提出了国民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③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的历史教训。
4.本文的主题思想主要是由主人公阿Q的形象意义所体现出来的:①鞭挞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国民劣根性;②批判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被封建势力篡夺革命果实的不彻底性;③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5、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①妄自尊大。
②自轻自贱。
③欺凌弱者。
④健忘。
⑤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6、阿Q的革命从两方面分析评价:①肯定阿Q要革命,是被封建社会逼迫而去神往革命的。
②夹杂着农民的狭隘报复,说明他还不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