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的动因_趋势与监管

合集下载

经济全球化下的外资并购

经济全球化下的外资并购
企 业 的政 治风 险 也 大 大 降 低 了 。 二、外资 并购 中国企业的方式 对近年 来外 资并购 中国企业 的方式 进 行 归纳 分 析 得 出 , 资 并 购 中 国企 业 的 外 方 式 主 要 有 以下 几 种 形 式 :
往有一段阵痛期 , 这段期问常会出现文化 整合、 资金 融通 等一系列难题 。 另外 , 中国 国有企 业的特 殊性 以及 中外文 化 的巨大 差 异 , 会 造 成 一定 的 阻碍 。 因此 理 性 的 也 投 资 者 会慎 重 思 考 , 对 不 同 的实 际情 况 针
们 将 对 外 资 并 购 国 有 企 业 的 原 因 、 式 和 方 影响进行分析。 外 资 并 购 中 国企 业 的 动 因

它们 可 以根据 自身价 值链 的要求来选 择 所 需 要 的 企 业 。随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的到 来 , 中国政府把外资参与作为解决企业技术 , 管 理 难题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资 并购 国有 外
主要作法 是 :国企 资产 减负债 后评估 作 价 , 方 收购 股 权 出 资 改造 国 企 取得 控 股 外 权, 国企 让 渡 控 股 权 实 现 合 资经 营 。 它 可 以分为先合后控 式和合资控股式 。 合后 先 控 式指外资先与国企合资由中方控股 , 后 外 方又 通 过 增 资 方式 , 现 控 股 目的 。合 实 资控股式指 在 中方 利用外 资改造 国企过 程 中 , 企 以 单 个 或 数 个 下 属 主 体 与 外 商 国 合 资, 建新实体, 组 合资时外方投 资额大 , 从而实现外资对 国企下属主体 的控股 。 国外 的 并 购 大 多 是 通 过 资本 市 场 完
篁 囝 _
经 济 全 球 化 下 的 外 资 并 购

外资并购国企的动机与效应分析

外资并购国企的动机与效应分析

外资并购国企的动机与效应分析【摘要】外资并购国企在当今全球化经济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从外资并购国企的动机和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动机分析中,涉及经济、技术、管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外资并购行为的发生。

在效应分析中,将探讨外资并购对于国企经济、技术、管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揭示其在不同领域中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结合实证数据和案例分析,本文将对外资并购国企的利弊进行权衡,指出其存在的风险与机遇。

还将对未来外资并购国企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对于国企改革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外资并购国企的动机和效应,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外资并购国企、动机分析、经济效应、技术效应、管理效应、社会效应、利弊权衡、发展趋势、国企改革启示1. 引言1.1 介绍外资并购国企的背景外资并购国企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收购国有或私营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以获取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或重要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外资并购国企成为了全球经济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外资并购国企的背景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全球化浪潮兴起,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涌入。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国有企业逐渐走向市场化,但由于体制问题和管理不善,许多国企面临破产和改组的困境,这为外资并购国企提供了机会。

外资并购国企的背景中还包括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贸易体系变革的影响。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和资源也纷纷展开并购活动。

外资并购国企也是各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外资并购国企的背景是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是各国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战略选择。

外资并购国企的背景对于我们深入探讨外资并购国企的动机和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2 阐述外资并购国企的重要性1. 扩大国企经营规模:外资并购国企可以帮助国企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进行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市场扩张、技术获得、资源获取、品牌增值等。

跨国并购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专业化人才、高端技术等资源,从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跨国并购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其中主要包括文化差异、法律环境、承诺兑现等。

为了降低风险,公司可以在并购前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谈判和准备工作,以及选择合适的并购模式,建立有效的跨国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

一、动因1.市场扩张。

跨国并购是企业进行市场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在新市场上拓展业务,获得更多的客户和销售额,同时也可以避免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

2.技术获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和知识储备,以保持竞争力。

跨国并购可以为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专业化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

3.资源获取。

跨国并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原材料、资金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4.品牌增值。

跨国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和知名度,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从而实现品牌增值。

二、风险防范1.文化差异风险。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跨国并购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管理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跨国并购前,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公司的文化背景,建立跨国文化管理体系,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2.法律环境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环境和制度存在差异,跨国并购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

因此,在进行跨国并购前,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公司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环境和制度,制定合法合规的并购方案和协议。

3.承诺兑现风险。

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常常会出现在收购合同中并未明确的问题,例如未来业绩承诺等。

在此情况下,收购方往往会面临承诺兑现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前,必须对目标公司的陈述和承诺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行性。

4.人员流失风险。

在跨国并购后,企业可能会出现人员流失的情况,尤其是目标公司中的关键人才。

入世后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动因分析

入世后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动因分析
东 所 控 制 的 局 面 , 形 成 了 自 己 独 立 的 “ 格 ” 有 并 人 ;
直 接投 资的重要 方式 。
其 次 , 解 决 了产 权 问 题 的 基 础 上 , 市 公 司 在 上
市 公 司 的 并 购 会 在 较 长 时 期 内成 为 我 国 吸 引 国 外 的公 司 治 理 结 构 也 得 到 了市 场 的培 育 并 逐 渐 完 善 。
许 多 上 市 公 司 已 经 摆 脱 了 依 附 于 大 股 东 或 为 大 股
维普资讯
《 界 经 济 研 究> 0 2年 第 4期 世 > 0 2
西 南财 经大 学
口 王 晓 津
华 夏 证 券 公 司 口 李 波
内 容 提 要 跨 国 并 购 已 成 为 全 球 外 国直 接 投 资 的 主 流 方 式 。入 世 后 , 资 纷 纷 并 购我 国 国 外 内上 市 公 司 的 现 象 引 人 关 注 。本 文 分 别 从 外 商 、 内上 市公 司 和 地 方政 府 的 角度 分 析 了 外 资 并 国 购 的 动 因 。 分 析 的 结 论 : 资 并 购 国 内上 市公 司作 为 “ 外 两组 不 同 契 约 的 对 接 过 程 ” 是 由 包括 外 ,

7 4・
维普资讯
《 界 经 济 研 究 ) 0 2年 第 4期 世 ) 0 2
合 计有 6 6家 上 市 公 司 具 有 外 资 法 人 股 。
引力在增 强。随 着我 国证 券市 场的不 断发 展成 熟 ,
外 资 并 购 的 兴 起 , 根 本 上 是 因 为 中 国 良好 的 股 票 一 级 市 场 发 行 机 制 从 审 批 制 向 核 准 制 的 转 化 , 从 经 济 增 长 势 头 和 庞 大 市 场 。虽 然 就 目前 而 言 , 资 原 来 少 数 存 在 历 史 遗 留 问 题 的 上 市 公 司 也 已 经 较 外 而 并 购 在 我 国 的 规 模 较 小 , 过 兼 并 收 购 方 式 进 行 的 彻 底 地 解 决 了 产 权 方 面 的 问 题 , 大 部 分 的 上 市 公 通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扩大市场份额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的目光。

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外资企业可以有效地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例如,韩国Samsung电子通过收购Tianjin SAMSUNG电子有限公司增加了其在华销售额,巩固了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二、获得技术优势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中国企业在经济层面上与外资企业有不小的差距。

然而,在某些技术领域,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却非常快,甚至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外资企业可以获得中国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上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例如,苹果公司收购中山大学的固态照相机技术,有助于其自身在摄像头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三、降低成本与中国企业合并或收购,可以使外资企业在人工、物流、仓储等方面获得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降低自身的成本。

例如,德国品牌Mann+Hummel公司在中国收购了一家胶管企业,降低了其在华生产成本。

四、拓展产业链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外资企业可以拓展自身的产业链,提高自身在全球市场中的位置。

例如,美国电器巨头通用电气公司收购了中国企业海洋石油设备,从而开展了液化天然气产业链的业务,并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五、调整业务结构外资企业在经营业务方面往往需要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外资企业可以改变其业务结构,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例如,韩国LG化学收购了中国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成功开拓了电池材料业务,并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加强了其在全球化学产业链的地位。

总之,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深层动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技术优势、降低成本、拓展产业链和调整业务结构等。

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共同推动着外资企业向中国市场的拓展和发展。

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 引言国际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来获取其他国家企业的控制权或股权的行为。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并购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2.1 全球并购交易规模不断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并购交易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企业家协会的数据,2019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4.24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表明国际并购市场发展迅速,并且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2.2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国际并购市场中,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大型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来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

例如,近年来全球金融业、科技业、制药业等行业的并购交易频繁发生,企业之间的巨额资金流动加剧了行业的集中度。

2.3 亚洲市场成为并购热点亚洲地区在国际并购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目光投向亚洲市场。

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由于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成为国际并购的热门目的地。

3. 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趋势3.1 区域内并购增加近年来,区域内的并购交易不断增加。

同一区域内的企业之间进行并购往往更容易实现,因为它们在文化、语言和市场环境等方面更接近。

例如,欧洲国家之间的并购交易频繁发生,增加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2 科技驱动的并购增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驱动的并购交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跨国科技巨头通常通过并购来获得技术、人才和市场份额。

例如,谷歌收购全球各地的初创科技公司,以加速其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领域的发展。

3.3 可持续发展成为并购关注点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并购市场也不例外。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开始将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到其并购决策中。

例如,许多金融机构倾向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并购交易。

3.4 政治因素对并购产生影响政治因素经常对国际并购市场产生影响。

外资在华并购的垄断倾向与应对策略

外资在华并购的垄断倾向与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中国的经济开放日益深化,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一个趋势。

一方面,它作为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解决国有企业的现实困难、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过于集中的外资并购必然导致垄断,从而产生不规则经济,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本文回顾了外资并购在我国兴起与发展的情况,探讨了外资并购的垄断倾向及其表现,分析了外资在华并购垄断倾向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防范外资并购垄断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外资并购垄断竞争反垄断立法AbstractWith the upgrade of market opening level in China, the influx of foreign capital into China by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trend concern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which inevitably affects our economy in various ways.On the one hand, it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such as boosting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advanc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causes monopoly. How to make and improve our competitive legal system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ones becomes the focus issue in this field.Taking the above issu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here approaches“the research of anti-trust issue on foreign capital M&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capital M&A, combin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alysis and the empirical study, meanwhile, comparative methods are conducted to give a research on other countries law regulation concerning this issue.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is thesis would be helpful to build an anti-trust legal system which is conducive to both attraction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tection of competition and anti-trust.【Keyword】: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 M Foreign Capital; Monopoly; Competition; Anti-Trust Law Competition目录1外资在华开展并购的现状与趋势 (4)1.1外资并购的现状 (4)1.2外资在华开展并购的新趋势 (5)2外资在华并购的垄断倾向 (8)3外资在华并购垄断倾向的动因分析 (11)4我国应对外资并购垄断倾向的对策 (12)4.1正确选择外资并购中反垄断立法的模式 (12)4.2合理确立外资并购中垄断状态的认定标准 (13)4.3完善外资并购反垄断的申报与审查制度 (14)4.4建立外资并购反垄断的豁免制度 (15)4.5健全外资并购反垄断的执法机构 (16)参考文献 (18)致谢 (19)外资在华并购的垄断倾向与应对策略兼并和收购作为企业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为各国政府和私人投资者所采用,几乎形成一种世界性浪潮。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及对策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及对策分析

1 . 1实施 并 购 的 主体 多为 大 型跨 国公 司且 并 购 方 多是行业 的龙 头企 业 第一 , 国公 司并 购 规模 呈 扩 大化 的趋 势 。 跨 近年
进入许可。 那些竞争力比较强 、 对产业结构影 响深远
的行业 , 往往 是跨 国公 司选 择并 购 的重 点 企业 。 无疑
3 8
2 5 1 9 6 8
射 其次 , 东部沿海地区经过改革 开放 以来 的迅速
表二为美商企业在华并购动因中居于前 四位的 主要因素 , 分别为 当地市场扩张 、 良好 的经济前景 、 基础设施良好 以及工人工资等 。 其中 , 最为重要的因
素 是并 购企业 在 当地 的市场 扩 张 ,其 次 是是 否具 有 良好 的经济前 景 。 21 .搭乘 中 国经 济 高速发 展 的顺 风 车 我 国市场 前景 巨大 ,对 于 一个 在投 资上 已经 落 后 于其 他竞 争 对手 的跨 国公 司来 说 , 要快 速 进入 想 我 国市场 , 已经存 在 的竞争 对 手争 夺 市场 份额 , 与 跨 国公 司并 购我 国企 业无 疑是 最好 的选 择 。随着 中国 经 济 的飞速发展 , 吸引 了许多 跨 国公 司 的 目光 , 望 希 通过 并购 分享 中 国经济 飞速 发展 的成果 。国际钢铁 巨头米塔 尔公 司 ,向来 以对 投 资 的时机 把握 准确 出
4 52 43
20 03 20 1 44 9
4 10 2 3
发 达地 区 5 8 1 0 96
发 展 中固 2 7 7 ll 塞
发 达 国家 4 30 4 20 发 展 中国 家 8 68 2 8
69 8 741
7 03 4o
15o 9 4 6 5 0 65 9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并购的动因、趋势与监管余珊萍,葛慧妍(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摘要: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国际背景和推动因素,剖析了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的机会和环境,预测了未来外资并购的六大趋势,阐明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监管体系的迫切性,提出了以政府监管为核心,其他社会监督力量为补充的新观点。

关键词:外资并购;动因;趋势;监管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3)11-0061-04R esearch on the Motives,T rends and Supervisionin Cross-Border Merger&AcquisitionsY U Shan-ping,GE Hui-yan(School o 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east Univer sity,Nanjing210096,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es of foreign investment,forecasts the six trends of cross-border M&A in the fortune,and interprets the necessity that China should establish an efficient system to supervise M&A.Finally,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new idea about the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Chinese government———the core of supervising forces, and other non-governmental supervisors including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mass media and agencies.K ey w ords:cross-border M&A;motives;trends;supervision 一、外资并购的动因分析(一)全球竞争背景:跨国并购的推动因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国际竞争白热化,而竞争的压力又迫使世界各国放松监管,企业内部压力的加剧与外部环境的宽松,为跨国公司全球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跨国并购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高速增长的最主要支柱。

1999年,跨国并购总价值达到当年全球FDI流量的80%以上。

跨国并购的重要指标国际辛迪加贷款显示,跨国并购是发达国家之间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而在发展中国家,FDI 流入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

(二)从“绿地投资”到外资并购———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模式从我国利用外资的历史情况看,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方式主要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投资股份制、合作开发(主要指对石油资源的合作勘探开发)和其他等6种,外资长期以来主要是以建新项目、设新企业等所谓“绿地投资”(G reen field Investment)———也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三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港澳台商独资企业)———的方式直接投入中国,而近些年来对华投资是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热点,一些外商通过收购国内企业、兼并存量资产逐渐代替“绿地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新模式。

(三)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自入世之后,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明显加快,有关部门在外资并购方面的政策频频出台。

新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指导目录》不仅增加了鼓励投资的项目和条款,而且限制和禁止投资的行业大为减少,进一步放开了银行、保险、商业等服务贸易领域,综合体现了对外资流向的积极引导和推动。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包括《上市公司并购条例》、《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有利于外资并购的方案也先后出台,对外商受让的程序、外资行业政策、外汇管理收稿日期:2003-05-08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外资并购的方向、形式及对策研究”(BR2003-006)作者简介:余珊萍(1949-),女,福建莆田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16等方面都做出明确的规定,规范和解决了外资收购的市场准入问题和收购主体的国民待遇问题,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开创了外资并购境内上市公司的新阶段。

(四)中国巨大的目标市场规模是吸引外资的新奶酪根据并购领域的权威专家J・F.・Weston的研究发现[1],目标市场的规模是吸引在美的直接投资(包括兼并和收购)的唯一重要的因素,他们关注的重点在即期的增长而非未来的潜在增长。

而中国目前正在形成巨大的目标市场规模,这主要得益于国有企业改制的大踏步前进。

十六大的召开明确了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的基本原则,大批国有企业包括很多上市公司都将出售国有股权和国有资产,引入多种经济成分参与企业改制。

仅江苏一地就计划在今年把1万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35个行业中退出,占省内国有企业总量的37.5%,涉及可重组资本金811.2亿元,这对外国投资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新奶酪。

与国内的民营经济相比,外国投资者不仅可以解决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问题、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把长期以来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带入快速发展的新轨道,是各级政府青睐的国有资产受让主体。

(五)迅速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是外商投资的新目的现阶段外商已经突破了最初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的传统投资观念,而把中国视为其全球性市场和资源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存在短期利益最大化转向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倾向[2]。

考虑到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的时间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外商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参股、控股或整体购买国内企业的方式来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对国内企业已有的生产、管理和营销资源实行“拿来主义”,通过与本地企业的区域性竞争优势互补扩大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和知名度。

二、外资并购的趋势分析(一)收购非流通国有股将成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由于国有股的价格远低于流通股的价格,且收购过程中可以得到要约豁免,从而降低收购成本,缩短收购时间。

尤其是证监会、财政部等《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为外资收购非流通国有股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目前这种收购方式已经崭露头角,其中多为港资,如香港华润受让四川锦华4898万股国有股(占上市公司总股份51%)成为控股股东。

这部分资金往往与国内关系密切,而且这部分外资企业对我国国情也更了解。

可以预见,未来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将大量地通过协议收购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

(二)两类行业将成为并购的热点一是目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高的行业[3],如汽车、化工等行业。

外资的目的在于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避免因出口而被课以重税提高销售成本;二是目前我国禁止外国投资或限制很严,但加入WT O后逐步开放的国家垄断行业,如银行、保险、证券、电信等行业。

外资意在通过实施并购,抢占进入中国市场的先机。

(三)行业内领先企业将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目标出于保护民族工业的考虑,从1995年到1999年,中国一直限制外商并购大型企业,2001年国家经贸委对外宣布,将考虑允许外资收购中国大型国有企业。

在新的政策背景下,主要针对行业内领先企业的外资并购悄然兴起,例如法国达能通过合资的方式,实际控制了中国饮用水市场的两大领先者:娃哈哈和乐百氏,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饮用水供应商[3]。

据最近高盛对超过60家财富杂志前300强的跨国公司的总裁和高级管理层的拜会调查,外资在中国最关注的投资机会的考量指标是:国内企业是否符合外资进入中国的策略定位,是否有好的本地管理团队,是否有良好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优势,是否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所以,未来外资的目标将进一步锁定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外资并购同国有经济重组密切相连国家实施鼓励外资并购的政策,既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产业开放的要求,同时又是国有经济自身结构调整、内部重组的内在需要。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将围绕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积极推动外资并购[4]。

上海、山东、江苏等地也从本地国有经济调整的大局出发,集中向海外投资者推出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希望推动外资并购。

这些集中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手里26的国有资产向外资出售,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改组和结构调整。

(五)以深圳和上海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是发生外资并购的热点地区这些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和优质大型国有企业,可改制重组的题材很多,目标市场规模庞大。

另外,地方政府的态度也是外资并购活跃与否的决定因素之一。

这方面深圳和上海走在前列[4]。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在重组本地上市公司和改革国有企业方面一向大胆创新。

2002年深圳市国资办就明确了除少数关键领域外,其他领域均应向民营资本和外资转让股权,让过分集中的国有股从上市公司中退出的政策。

而上海市也一直争当外资并购的先锋,在2001年就建立了全国第一条外商进行并购投资的”快速通道”,外资并购项目的审批周期平均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

市政府于在去年底制定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外资并购国企的具体政策,并已列出新产品、能源交通、再生资源与环保等7大领域,鼓励外资介入购并。

今年头两个月,仅上海产权交易所就完成外资(包括三资企业和境外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并购交易12宗,较去年同期增长100%,并购金额达到7.52亿元,比去年同期猛增了10倍。

(六)已经在华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将成为在中国进行并购的外资企业的排头兵与初来乍到的投资者比较起来,已经在华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更加熟悉中国的投资环境,了解这一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未来发展潜力,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

而且他们所面临的政策障碍也比新入者小,可以利用境内已有的合资企业以中国法人的身份进行收购活动,无庸置疑他们将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力量,而已经与外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是外资并购的优选目标。

三、完善外资并购监管体系,保证并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外资并购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减少产业内的过度竞争,发挥规模效应。

然而,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据市场和获得利润,为实现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而服务,对我国发展民族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腾飞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