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二)新课
一、植物的感应性 (三)感性运动 捕蝇草、猪笼草的捕食运动;
(二)新课
一、植物的感应性 (三)感性运动 凤凰木、酢浆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
(二)新课
一、植物的感应性 (三)感性运动 郁金香和番红花的花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
(二)新课
一、植物的感应性 思考:你能说说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区分吗? 引起向性运动的刺激是单向刺激; 向性运动的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 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又 会恢复到本来状态。
3、下列选项中,属于向光性的是( D) A、捕蝇草的叶子捕捉苍蝇 B、葡萄的卷须缠绕着附着物 C、雏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 D、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生长
(三)巩固练习
4、下列植物感应性反应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 激引起的是( B ) 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C、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三)巩固练习
1、沙漠中的沙拐枣根散布很广、很深,可以说明根具有 ( D) A、向水性 B、向地性 C、向光性 D、向水性和向地性
(三)巩固练习
2、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地下生长,这与种子 横放或竖放无关。此现象反应了植物的( B ) A、向光性 B、向地性 C、向水性 D、感性运动
(三)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5、在方形暗箱右侧开一小窗,有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 射入。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 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但暗箱不转,一星期后 幼苗生长状况为( B )
(二)新课
一、植物的感应性 思考: 2、为什么实验选用植物的幼苗而不选成熟植物?你能根 据这一点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植物哪部分决定的吗? 幼苗对光刺激的反应比较敏锐。植物的向光性由植物的芽、 幼叶等幼嫩部分决定。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1
植 物 生 命 活 动 的 调 节
如何让小麦幼苗自然生长成向右侧弯曲?
结 论
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讨论反思:
1、本实验选用植物的幼苗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能根 据这一点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哪一部分决定的吗?
2、你能举出其他植物向光性的实例。
3、植物的向光性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生长素 背光 一侧 生长素 含量多 生长 较快
单侧光 照射
向光 一侧
生长素 含量少 生长 较慢
促 进 生 长 抑 制 生 长



0
10-10
10-810-610-410-2g/L
1、根、茎、叶三种器官中,哪一种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 2、生长素浓度是多少时,对促进根生长效果最佳? 3、当生长素浓度为10-6g/L时,对根茎叶分别是怎样的影响?
结 论
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
植物的这种感应性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沙漠中的骆驼刺的根系为什么长得很深?
第一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向光性
影响 环境 适应
植物体
感应性 感性运动
向地性
向性运动 向水性 向化性 向触性
植物的感应性
向性运动与感性 运动的差别?
向性运动:刺激与运动的方向有关, 速度慢,与生长有关。 感性运动:刺激运动与方向无关, 反应速度快。
植物的向地性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如果将植物种子在“神舟十号”内萌发,它的根和茎会向 哪个方向生长?
当研究的问题涉及多个因素时,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 来验证呢?
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方案一般模式:
控制无关变量, 改变自变量, 观察因变量。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探究活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6BA)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探究活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6BA)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中图版必修3
NAA
0.8 1.1 3.9 9.4 21.8 22.3
IBA
0.8 1.4 4.3 10.2 20.0 21.2
2,4-D
0.8 0.8 2.9 6.4 4.5 4.8
A.该实验过程中各种生长素类似物对侧根的生长表现出两重性 B.生长素类似物可由植物的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具有高 效性 C.该实验过程中涉及的自变量、无关变量均不止一种 D.侧根的生长只受生长素的影响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因素 有
无(空白)
其他实验必备条件 完全相同 完全相同
2.区分空白对照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主要依据 (1)依据是否经实验因素处理来判定: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 的对象组称为实验组,未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就为对 照组。例如,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的实验中,用蒸馏水处理的为空白对照。
【解析】选B。不同浓度NAA处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根据图示, 相同NAA浓度下,金露梅插条上长出的各级根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实验中NAA浓度为0的一组为对照组,不同浓度NAA处理的插条 各级根数量均比对照组多,说明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均能促进一、 二级根的发生。一级根的根数是插条生根情况的主要判断依 据,200 mg·L-1的NAA处理,一级根的根数最多,所以200 mg·L-1 的NAA处理效果最佳。
(2)依据是否改变所处条件来判定:通常将改变所处条件的 对象组称为实验组,未改变所处条件的对象组为对照组。例如, 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 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由于在做实 验前进行了“暗处理”,所以曝光的部分是改变条件的实验组, 遮光的部分为未改变条件的对照组。
(1)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6.西湖边有一片柳树、桃树,靠湖的一侧生长旺盛,说明植物具有 向水 性 ;捕虫草捕捉小虫是依靠植物的 向触 性。
7.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 的是( C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实验结果应视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的含水量不同 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13.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其中②号和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1)选 ③④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 ①③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若在④装置幼苗培养基底部放一个匀速旋转器,茎尖生长的情况 是 直立生长 。
感夜性:如光照变化引起蒲公英的头状花昼开夜合、月见草的夜开昼合。 感温性:如温度变化引起郁金香从冷处移到暖处3~5min就可开放。 感震性:如震动使含羞草的羽状复叶 合拢 。 感触性:如昆虫触碰引起食虫植物(捕蝇草、猪笼草)的 捕食运动 。
(3)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区分: ①向性运动是单向刺激,感性运动对刺激方向无要求; ②向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感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③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一般比较缓慢地产生,而感性运动一般较快 地产生,消失后恢复原状。
A.受地球引力作用,向地性 B.受地球引力作用,背地性 C.受肥料的影响,向化性 D.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5.冬天,小金把放在阳台的“橡皮树”移入室内防冻,发现靠近窗台的绿色枝条都 伸向外生长,以下现象与之不同类的是( B )
A.郁金香的茎总是背着地面生长 B.含羞草受触碰时会把叶片全部合起来 C.桂花树的根在土壤中朝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D.梧桐树的根在土壤水分散布不均匀时会朝水多的一侧生长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PPT课件15 中图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PPT课件15 中图版

向光性对照实验

具有胚芽鞘的燕麦具有向光性 切除胚芽鞘的燕麦无向光性
这组实验说明: 植物的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人们设想可能是胚芽鞘产生某种物质,影 响植物的生长和弯曲。
琼脂块对照实验
接触过胚芽鞘的琼脂块会使植物弯曲生长。

没接触过胚芽鞘的琼脂块不能使植物弯曲生长。 以上的实验说明: 胚芽鞘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影响植物的生长。
4、顶 端 优 势
4、顶端优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而侧
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原因:顶芽不断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
在侧芽,因此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 抑制侧芽的生长。
小结
1、生长素和顶端优势的概念 2、会分析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两组实验 3、生长素的和生理作用和应用
促进植物生长主要表现在 其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
向 光 性
(2)促进果实的发育 用两个实验进一步证明这点 实验1:摘除发育着的种子,结 果果实发育停止。 实验2: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处 理无受粉的花蕾,结果 果实可以发育。 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培育出无籽番茄。
(3)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应用: 用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枝,可促 进其生根,提高成活率。
1、植物激素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许多因素的调节, 如:光,酶、温度、激素等。
1、什么叫植物激素?
(1)含量极少 (2)对多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3)由一定部位产生
2、生长素的发现
目前发现的植物激素有多种,其中发 现最早和研究最早的是生长素,那么生长 素是怎样发现的?
2、生长素的发现
第一组实验:向光性对照实验。 第二组实验:琼脂块对照实验。
生命活动的调节
激的植 素基物 调本生 形 命 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感性运动一般分为感夜性、感震性和感触性等如光照引起蒲公英的头状花昼开夜合、月见草的夜开昼合,温度引起郁金香从冷处移到暖处3min~5min就可开放。

而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是由于其复叶的叶柄基部叶褥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食虫植物(捕蝇草、茅膏草)的感触运动是这些植物的叶片密布触毛,当昆虫碰上这些触毛时,叶片上的触毛即向内弯曲,把昆虫包起来,将其消化。

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注: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地球的引力作用)1.向性运动(如向光性)植物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植物幼苗的尖端决定的。

即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植物的向光性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2.植物生长素(1)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二)植物激素1、植物激素:植物中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调节作用的物质。

2、几种常见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1)生长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

(2)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3)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4)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5)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1D 2D 3. C由于仅有左侧受光照,根部背光生长,向右生长其次,受重力影响,会向下生长,综合可得根部向右侧斜向下生长4B 5(1)D (2)A (3)C6(1)植物的根可能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2)①每天向B试管中加适量的水,A试管不加水,确保B试管周围的土壤保持湿润.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植物A、B两侧的根的生长情况②预测:靠近B试管一侧的根明显比A侧的根生长快.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试管底的裂缝太大,水漏得太多、太快,导致A、B两侧的土壤都很潮湿;或者是试管底的裂缝太小,水漏得太慢、太少,导致A、B两侧的土壤都很干燥.③可以在植物的两侧,AB两支试管之间用玻璃板隔开;也可以同时用完整的试管,改为用吸水布条来为植物提供水分,便于控制水分的多少7(1)不均匀(2)顶芽(3)子叶1、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茎的背地生长B、北半球陆地上的大树一般朝南的枝叶茂盛C、向日葵向太阳D、夜合树的叶到了晚上要合拢2、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激素B、生成素在植物体内生长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3、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块中,再将琼脂块插入透明盒内,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如图)。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过程:
血糖含量下降 胰岛素分泌 增加 血糖含量升高 胰岛素分泌 减少
感受器
感受器
正常血糖含量 90毫克/100毫升
高于正常水平
正常
低于正常水平
调节人体血糖的含量,使人体血糖值基本维持 90毫克/100毫升左右。
4、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调节人体血糖的含量,使人体血糖值基本 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
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长。一般
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
阳光充足 的方向生 低等、幼嫩植物 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
(2)向地性:根的
向地 生长、茎的 背地 生长。 水分充足 的地方生长。
肥料较多 的地方生长。
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
(5)向触性:植物对 机械运动(触碰)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
植物向光性形成
细胞
生长快
的原理:
生长慢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生长素 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胚芽向 光弯曲。
温特实验
生长素的作用和特点:
(1)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作用 (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特点: 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浓度过大时,
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顶端优势 防治杂草
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 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植物激素
对植物体生命活动 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一、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血糖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对人体的 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含量不管在什么时候, 都基本上基本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奇的“吃虫植物”
捕蝇草
猪笼草
对触碰作出的反应
含羞草
羽状复叶 (小羽片)
小心用铅笔触碰含羞 草的各个部分,你认为 最敏感的部位?_羽_状__复叶
叶柄
羽轴
探究:含羞草的行为
在阳光下
在暗室内
含羞草对光作出反应
在阳光下
把振动的音叉轻碰含羞 把振动的音叉放在含羞草
草的顶部和羽状复叶
的上面,不促动含羞草
的地方生长。
向重力性---利于植物固定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问题:
农作物播种时为什么不必担心种子落 在土壤中的方向?
茎的背地生长和根的向地生长
对地球引力作出的反应
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
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 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 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放一两天,再 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情况。
2、随着深秋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许 多植物的叶子由绿变黄。落叶树开始落 叶,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
鸟类的迁徙 鱼类的洄游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应激性 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相应的反应。
动物:神经 系统和内分 泌系统。
植物:无专 门器官和感 觉,但也能 作出反应。
第一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激素调节
睡莲 向日葵
对_光__照__作出反应
想一想
昆虫扑在向光源生是不是长向光过性? 程中,哪一侧所接受的太阳光较多呢?
(5)向触性:植物对
作出的反应。
问:含羞草的感振运动是不是向性运动?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
的方向生长。
(2)向地性:根的
生长、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生长素相关实验的图解及分析: 例: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 (图中插入薄片为云母片)
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B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 C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D图胚芽鞘直立生长 E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巩固落实:P133: 典例1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与运输
1.产生部位: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 2.分布部位: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地方 3.运输: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 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远地侧→近地侧 ?如何证明生长素的纵向运输是极性运输?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
1.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的分布和生理作用 2.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3.植物激素的应用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2.验证该作用 3.探究最适浓度
1.各种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向性运动
第一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 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 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调节作用 ?动物激素是哪里分泌的? ?植物激素是由特定的器官分泌的吗?
明确大纲要求:

1.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实验(处理方法、相关结 论、变形及应用) 2.生理作用(4点)及作用特点(两重性及具体表现)
(5)1928年,温特 进一步证明植物的向光性与胚芽鞘 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有关,能 促进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6)1934年,郭葛
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能促进生长的物质是吲 哚乙酸(IAA)。 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命名 为生长素。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 的: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产 生的生长素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单侧光照射后, 从尖端向下面运输的同时产生了向光侧向背光侧 的运输横向运输,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 多于向光一侧,因而背光一侧细胞伸长生长的快, 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弯向光源,使植物 表现出向光性。
(1)1880年,达尔文用虉草研究向光性
设计无光照与单侧光照实验,说明植物的 向光生长。(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植物有向光性
(2)设计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与锡箔罩住下面一 段的单侧光照的实验。 说明胚芽鞘的尖端对光敏感,顶端接受光刺 激后,从而引起下面部分弯曲。
感光部位是尖端
(3)1910年,詹森
巩固落实:P136: 训练
巩固落实:P135: 典例
三、生长素的作用
1.促进植物生长 2.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促进果实发育 例:发育不良西瓜 4.防止落花落果
注:以上四项作用亦可表现为抑制
四.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1)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植 物生长,高浓 度抑制植物生 长,甚至致死。 ①促进和抑制的含义: ②敏感度差异: ③最适浓度: (2)两重性的具体表现及含义: ①不同浓度对同一植物同一器官: 顶端优势 ②同一浓度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 ③同一浓度对不同植物:
生长素是在研究向性运动的 过程中发现的
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 的定向运动。 2.实例:植物的向光性、 根的向重力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植物的运动均为向性运动吗? 不是 还有感性运动, 例:含羞草的感震性; 豆科植物的感夜性即夜间叶片合拢
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相关实验设计及相应结论:
将要脱落 成熟器官 和进入休 脱落酸 或衰老的 眠期的器 组织 官组织 成熟的果 广泛存在 实、衰老 成熟的果 乙烯 中的组织、实中含量 茎节 最多
1、促进花、果实、叶的脱 落 最重要的生 2、抑制细胞分裂、种子萌 长抑制剂 发
1、促进果实成熟 2、促进器官脱落
气体
3.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各激素不是单独而是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巩固落实:P135: 训练2
4.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的类似物 (1)来源:人工合成 (2)性质:植物激素的类似物 (3)实例:萘乙酸; 2,4-D; 乙烯利 (4)优点: 可大量生产,成本低; 不易被生物体内酶分解
5.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相关实验设计,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1)生理作用:空白对照 (2)最适浓度:浓度梯度 补: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 (1)浸泡法:基部浸泡在溶液中,3厘米,几小时 (2)沾蘸法: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 下(5S),1.5厘米
②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的浓度高。对于植株 的茎来说,这个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因而下 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同样的 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却会抑制生长, 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 生长。
?如果是在太空中生长,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水平横向生长
①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
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 部位使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生长受到抑 制(低促高抑) 解除顶端优势:摘除顶芽 应用:果树整枝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
四.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1)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植 物生长,高浓 度抑制植物生 长,甚至致死。 ①促进和抑制的含义: ②敏感度差异: ③最适浓度: (2)两重性的具体表现及含义: ①不同浓度对同一植物同一器官: 顶端优势 ②同一浓度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 茎背地性、根向地性 ③同一浓度对不同植物:
3.小结:
(1)感光部位: 胚芽鞘尖端 (2)生长素产生部位: 胚芽鞘尖端 尖端下面的部位 (3)弯曲部位(生长素发挥作用部位): (4)横向运输部位: 胚芽鞘尖端 促进细胞 吲哚乙酸 (5)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实质: 纵向伸长
?如何证明生长素分布不均不是尖端产生不均匀 而是横向运输的结果?
?如何证明横向运输的部位在哪?
巩固落实:P134: 训练1
五、植物其他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1.几种植物激素的比较:
激素 合成部位 分布部位 生长素
生理功能 1、促进细胞分裂 2、促进组织分化 3、延缓衰老 1、促进细胞伸长 2、促进萌发 3、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
备注
细胞分 裂素
根尖
生长旺盛 的部位
保鲜
解除休眠 造纸纤维
广泛存在 赤霉素 幼嫩部分 特别是旺 盛部位
设计切去尖端、在胚芽鞘尖端以下插入一云母 薄片与插入一明胶薄片的对照实验 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一种“影响物”,这种物 质无法穿过云母但可以穿过明胶,作用于尖端 下面一段。 注意: 明胶薄片(詹森实验):作用;特点 另:云母片、玻璃片、琼脂片等
(1914年,拜耳 设计切下尖端放回胚芽鞘一 侧,在无单侧光照时也能弯 曲生长,说明这种物质的不 均匀分布,引起弯曲生长
四.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1)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植 物生长,高浓 度抑制植物生 长,甚至致死。 ①促进和抑制的含义: ②敏感度差异: ③最适浓度: (2)两重性的具体表现及含义: ①不同浓度对同一植物同一器官: 顶端优势 ②同一浓度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 茎背地性、根向地性 ③同一浓度对不同植物: 生物除草剂(单中除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