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 生物的生活环境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新】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的生活环境》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新】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的生活环境》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生物的生活环境学习目标: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 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

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A.阅读课文并结合生物圈示意图1、生物圈包括、和。

2、生物圈的范围为和。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 和等。

B.阅读课文,并分析孔雀及野大豆的栖息地特点,1、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称为栖息地。

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例如:、、、等。

2、不同的、、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3、孔雀的栖息地位于,这里的环境因素为、、。

4、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位于,这里的环境因素为、、。

5、栖息地的或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6、目前,,,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课题导入:展示音像资料,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问题:地球的哪些地方有生物?生物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三、合作探究1、决定栖息地的主要环境因素是:、、等。

2、观察图1.1-6的图片,分析图中生物的栖息地类型,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图1.1-6所示4种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2)如果上述栖息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四、精讲点拨栖息地的特征有哪些?五、拓展延伸:1、为什么月球上没有生物?2、大熊猫为什么会濒临灭绝而被称为“国宝”呢?六、我的收获是什么?请你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用大括号或树状图。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导学案(新版)济南版【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适于生物生存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栖息地的概念,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资料分析法解决有关栖息地保护的问题。

3.激情投入,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使用指导】1.结合课标及学习目标,利用10分钟时间预习课本,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15分钟做完导学案。

2.标记出疑点并由小组长汇总,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预习案1.阅读课本P6—7页勾画出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2.阅读课本7页勾画出栖息地的概念,选择一种栖息地介绍它的分布,特点。

【预习自测】1.把下列生物预期在生物圈中生活的圈层用线连接起来:a.蜂鸟 A.大气圈b.蚯蚓c.大雁 B.水圈d.带鱼e.海豚 C.岩石圈f.野猪2.在自然条件下,其活动范围能够到达生物圈各个圈层的是( )A昆虫类 B 鸟类C人类D菌类3.家中饲养小鸟时,小鸟生活需要的条件是()A食物与水B食物、空间与空气C食物、空间与阳光D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空间和食物探究案探究点:栖息地保护(提高学生资料分析的能力)1.试着描述海豚、骆驼、鹿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2.如果上述栖息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1 / 2【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正确说法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生物圈就是指整个地球C 生物圈是指生物的生活所需要的环境D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2、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下列哪一选项决定的()A 土壤类型B 温度C 湿度D 以上三项都是3、北极狐的耳朵很小,它的生活环境中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 阳光不足B 温度较低C 水分较小D 食物缺乏4、绿色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 二氧化碳B 阳光C 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D水5、“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 生物能进行呼吸【拓展题】(C层选做)大熊猫适于生活在竹子茂密的山林之中。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的生活环境教案2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的生活环境教案2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举例说明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

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栖息地的概念,不同生物栖息地生物群体不同。

【教学难点】
不同生物栖息地生物群体不同。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结全实际:本节课旨在唤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生物圈和栖息地概念形成科学的认识,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谈话法、研究法、阅读指导法。

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赏图片、阅读教材、表达交流,初步形成生物生活环境的科学概念。

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前准备
精心制作课件,完成备课和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生物课是新生学习的第二堂课,其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用放映一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导入,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对于重难点内容: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不同栖息地生物群体不同,用图文并茂,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突破,效果很好。

结合学生观察人为破坏栖息地造成的动植物灭绝的图片,更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关爱家园的意识。

济南版生物七上1.1.2生物的生活环境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济南版生物七上1.1.2生物的生活环境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类型(1)合作蜜蜂与花,蚂蚁搬家(2)寄生蛔虫与人,菟丝子与植物(3)竞争水稻和杂草(4)捕食老虎吃野猪训练巩固:(先思考问题,不会的小组讨论,后快速记忆,看谁记得又快有准)1、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

2、海洋浅水处生长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藻类分布的是__________。

3、在水少的地方如沙漠、高山,植物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4、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5、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这种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的现象,主要是___________造成的。

6、分析下图,试说明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种子的萌发会有影响?(图甲中B种子萌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_____关系。

其它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_____关系。

雨水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______因素。

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 雨露滋润禾苗壮C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9、有种太阳鱼,在遇到过多的太阳鱼卵或幼鱼时,就会将它们吃掉,这种现象属于()A 捕食B 共生C 种内斗争D 种间斗争10、“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对生物的影响。

11、对一只生活在山上的野兔来说,它的环境是指()A 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B 山上的植物和动物C 除野兔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D 除这只野兔外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和非生物自学指导三:学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思考下列问题:(写答案,快速记忆,看谁记的又快又准)1、不同的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适应能力。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的生活环境》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的生活环境》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易错点:误认为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含有空气和水等。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概念
2、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下层
整个水圈
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二、栖息地
1、栖息地的概念
2、决定栖息地特征的因素
3、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课题生物的生活环境
授课教师:
教学目的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3、通过生物栖息地类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5、孔雀的栖息地位于。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最快的自然保护区是位于山东省境内的,主要的植物有、等。还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等。
6、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目前全球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及,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合作探究
7、参照课本图1.1-6分析并讨论图中生物的栖息地类型,说出这些栖息地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明生物栖息地的特征。
难点: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突破措施
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布的区域,通过视频资料展示各种不同生物栖息地,让学生分析讨论说出各自的特征,并通过栖息地生物的特点分析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个地球仪。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及地球自然环境的有关资料。
4、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速率最快的自然保护区是()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的生活环境》优秀教学案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的生活环境》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然后我会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五)作业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当学生面临困境时,我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出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态度,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最后,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探究,引导他们追求真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出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的精神,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加深他们对生物生活环境的理解。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发展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以加深他们对生物生活环境的理解。例如,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我会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生态因素的认识,以及生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等问题的思考。此外,我还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操作能力。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关注他们的观察、思考、交流等能力。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我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学习。例如,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我会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这种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生态环境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 1_1_2 生物的生活环境学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_1_2 生物的生活环境学案(新版)济南版

生物的生活环境课题: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课型:新授编号:主备人:高丽审核:小主人:学习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

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一、知识链接:(1-2分钟)生物的基本特征二、目标落实1、目标一:生物圈1、生物圈包括地球大气圈的______________、整个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上层。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的______________等。

2、目标二:栖息地1、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______________称为栖息地。

2 、在不同的______________生活这不同的生物群体。

3、栖息地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是威胁生物的生存的关键因素。

4 、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___,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5、大气圈是包围地球的整个______________层的总称,是地球的最外一圈,厚度约为______________千米。

6、通常认为,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为______________和海平面以上约为______________之间,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各约为______________的范围内。

三、拓展提升生物圈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栖息地观察与思考观察图1.1——6,讨论下列生物栖息地的特点。

1.图中2种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2.如果上述栖息地遭到较大破坏,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四、课堂小结1、知识归纳:2、感悟生成:五、当堂测试1、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有()A土壤类型 B 温度C湿度 D 以上三项都是2、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沙漠缺乏()A空气B水分 C 阳光 D 适宜的温度3、威胁生物生产的关键因素是()A人类的捕杀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C生物疾病D温室效应4、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决定的A土壤类型B温度C湿度D以上三项均是5、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A土地B海洋C森林D生物圈6、森林里生活着小鸟、蘑菇等生物,树林、小鸟和蘑菇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A食物、水、适宜的温度B食物、空气、适宜的温度C食物、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D食物、空气、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7、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的范围内。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教案课标要求对于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有:1.通过认识我们身边熟悉的生物,尝试分析生物的生命现象。

了解生物的一般特征,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认识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不同栖息地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生物栖息地的重要性。

3.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巴斯德实验,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知道什么是对照实验和怎样控制实验变量。

掌握常用的生物学探究方法。

4.通过学习探索生命的一些器具,掌握他们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来进行生物学观察和研究。

需要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会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索器具,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掌握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会用显微镜来观察玻片标本。

教材分析本章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开始。

教材一开始通过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讨论归纳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初步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通过对生物圈和栖息地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是统一整体的观念。

教材第三节主要介绍了学习生物学的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了解探究实验的过程,然后通过探究实验“曲颈瓶中肉汤变质的原因”,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变量。

另外教材对探究生物学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进行了简单说明。

在学习探索生命的器具这节课时主要学习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结构的功能。

教材先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结构的功能,接着让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并介绍了怎样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以及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注意事项,后面又简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探索器具及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学情分析本章四节内容,从认识生物、认识生物圈到学习探究生物学的方法和研究生物学的工具,难度提升较大。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教材插图联系实际,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学习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
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生成)
探究点一:生物圈
阅读教材6页,完成下列问题:
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

只是在地球、、才有生物生存。

通常认为,生物圈的范围在而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等。

达标训练: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的大气圈
B.生物圈是指有生物生活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①阳光②空气③水分④营养物质⑤适宜的温度⑥一定的生存空间⑦土壤
A.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探究点二:栖息地
阅读教材第7页、8页,完成下列问题:
1.栖息地是。

2.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在不同
的,生活着不同的。

3.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关键因素是。

而导
致生物各种栖息地丧失的重要因素是。

达标训练:
1.各种栖息地的不同特征是由什么决定的()
A.土壤类型
B.温度
C.湿度
D.以上三项均是
2.目前各种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剧增
B.生物种类剧增
C.温度效应加剧
D.自然灾害频繁
【检测反馈】
1.下列哪一项都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A.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
B.营养物质、阳光、温度和水
C.阳光、土壤、空气和水
D.空气、阳光、土壤和水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C.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
D.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