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能源综合利用名师教案 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公开课教案_13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公开课教案_13

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接下来的时间,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化学与能源的关系一、化学与能源什么是能源?能源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能产生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能产生能量的新物质。

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能源(Energy Source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国家命运取决于能源的掌控。

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费量是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可以想象的出来,能源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是多么的重要目前人们使用比较广泛能源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化石燃料存在的问题:不可再生,浪费自然资源;能量转化效率低;产生大气污染物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世界能源消耗速度急剧增加,很多国家呈现能源危机现象。

那么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解决能源危机的一般方法1、节约能源;2、提高能源的转化效率;3、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人人有责,你做了吗?你如何做的?(学生回答)如随手关灯、使用节能产品等)1洗完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浇树,或者用来冲马桶。

2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的集在一起,或自制小工艺品或卖给收废品的。

3利用饮料瓶制作花盆,可以用以种植植物。

也可以用塑料瓶制造小水壶,洞的大小可根据植物的大小凿。

4旧报纸书籍集中起来,积累到一定量卖掉。

造纸公司经回收可重新利用,如书,筷子等回收了可以制造纸巾等。

5少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的制造耗费了大量的原料,并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子等。

6上街购物带布包,不用塑料袋。

或用完塑料袋不要扔,洗洗再用。

7随手关电灯,电风扇,电视机等电器(待机状态也会耗电)和水龙头,节约电能和水能。

8夏天空调温度限制在26度左右(空调太费电了),同时开空调时要关上房门,减少冷气流失。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_14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_14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重点与难点]重点:1、制备H2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及氢能源的优点;2、电能是由化学能转化而成,燃烧化石燃料的缺点,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3、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增强节能意识。

难点: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1.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能源如风能、核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了解可开发的新能源,知道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讨论“解决能源危机可采取的措施”,“氢能源的优点及开发利用氢能源还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废弃电池”及“生活中从我出发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问题,增强学生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3.知道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应用及转化后废弃物产生的污染。

4.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可补充探究镁、锌、铁等这些都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中为什么选锌粒比较合适?(2)比较制备氢气的装置与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有何不同?如何检查其气密性?(3)介绍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以及可燃性气体验纯的必要性(4)引导学生归纳一般气体的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一、材料(陶瓷、玻璃)、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复合材料(混凝土、玻璃钢)等材料的相关资料,并观察联想家中有哪些材料,主要了解它们的性能与应用。

二、根据已有经验讨论比较棉、毛、合成纤维的优缺点;探究棉、毛、合成纤维与酸、碱作用及燃烧时的现象;探究鉴别棉、毛、合成纤维的方法及辨别羊毛制品真伪的方法。

三、了解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不同用途,探究两者的鉴别方法;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的治理方法。

重点:1、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废弃的材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危害,提出可能解决污染的合理措施;3、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难点: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_29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_29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2.知道几种常见的能源及能源的分类;3.认识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和能源的利用率等措施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要性,并体会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1.知道化石燃料的利用;2.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增强节能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一只灯(节能灯)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灯吗?学生:节能灯追问:为什么叫它节能灯,节约的是什么呢?学生:节约电、节约能量、节约能源……教师:什么是能源?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被称为能源。

板书:一、能源提问:请同学列举出身边还经常接触到或了解到的能源哪些?学生:煤、石油、天然气、电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

副板书:煤、石油、天然气、电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提问:你们会对能源进行分类吗?板书:1、分类教师:讲解能源的两种分类方法提问: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研究利用的能源种类各异。

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是什么?学生:煤、石油、天然气板书:煤、石油、天然气教师:同学们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吗?介绍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及其成分。

这些燃料同化石一样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时代和复杂的变化才形成的所以叫做化石燃料。

由于它们形成所需的时间对于我们人的一生来说是无法重演的,所以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板书:化石燃料种类煤:在工业上利用广泛,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我国是世界上用煤最早的国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用煤作燃料;石油:在工业上利用也是十分广泛,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我国是开采石油最早的国家,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石油有记载;石油这个中文名称就是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展示石油样品。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明朝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我国古代利用天然气制井盐。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_3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_3
播放:石油综合利用视频
(学生观看、体会)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比较加深对化石燃料的认识。
对学生国情教育。
对石油和煤炭不可再生性的强调,引发学生珍惜资源和形成能源的危机感。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化学在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方面的突出地位
初步形成他们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了解到煤炭和石油除了作为重要的燃料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引发学生珍惜资源的情感。
让学生了解煤炭的干馏及干馏后的产物的用途
标注:甲烷化学式
照相,便于知识回顾
链接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形成直观认识
利用放大功能使学生观察更清楚
展示:生产化石燃料的图片
使用重点操作,加深对能源危机的认识
利用放大功能,放大节能徽记,便于观察,通过白板上网查阅能源的英文单词,了解节能徽记意义。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红歌好吗?(播放我为祖国献)
表述:这首歌里有我们今天重点讲到的物质------石油。下面我们来看一幅排队加油的场景。
展示:(遮屏)看了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
(学生观看、交流、体会)
提问:---同学谈谈你的感想
教师补充:说的很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价格原因外,还有有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现在面临能源危机。
学习者分析
通过本章第一节学习,学生对燃烧有了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利用一些能源,对环境污染、能源不能充分利用等问题也有一定认识,同时,初三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学习本节内容应该不是很费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白板使用功能)
引入新课
宣布上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_6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_6
重要化工原料:制氢气,作燃料。
小结
作业
了解能源的分类。
讨论:节能标志的含义。
说明:中间是一个汉字“节”,代表“节约“一横”和外面的圆圈组成字母“e”代表能源(energy)。整体图案为蓝色象征着人类通过节能活动还天空和海洋于蓝色。
学生知道三大化石燃料。
学生了解化石燃料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学生了解煤和石油的综合开发利用。
2.石油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石油不仅是重要的化石燃料,还是宝贵的工业原料。
3.天然气一般是指在地下形成的可燃性气体。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二)、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
了解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1.各种气体: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CO、SO2、NO2等气体会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影响动植物的生长,氮的氧化物会破坏臭氧层。
教后记:
2、能源的分类
①常规能源电能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
②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不可再生能源核能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
3、节能标志
一、化石燃料
(一)化石燃料
煤C(H、O、N、S)石油C、H天然气CH4
1.煤,也叫煤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燃料之一,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2.固体废物: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导致CO以及大量粉尘的产生,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极不环保。
3.热污染:火力发电站的冷却用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或海洋中,使局部区域水温上升,严重时会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所以我们要科学利用化石燃料。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石油
天然气


混合物、产要含碳(少量H、N、S、O)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公开课教案_2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公开课教案_20

课堂教学设计(首页)学科 课题 化学 年级 九 备课者 课型 知识整合 使用者 使用 时间《物质变化中的能量》专题教 学 分 析教材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和制法的基础自 然科学。

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吸收以及能量的转 化等,而能量的释放和吸收以及能量的转化显性或隐性地渗透在整个沪 教版化学教材中,极不系统。

纵观多年的各省市中考题,发现考查能量 问题的几率和频度较高。

学生面对极不系统的有关能量问题的知识点考查,在历次练兵考试 中失分率较高。

究其原因是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缺乏归纳总结,分类比 较,加之整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又比较低下,解答此类问题就显得力不从 心,丢分点明显。

1、简单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常常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了解常见的物质变化中能量释放和吸收的情形和能量转化的方式。

3、能基本解决新情景下有关简单综合能量问题的练习题。

学情 分析知识 与 能力 教 学 目 标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过程 与 方法1、通过搜索教材中渗透的有关能量的内容,查找做过的习题中与能 量有关的练习题,归纳整合物质变化中能量释放和吸收的情形。

2、运用归纳提炼形成的能量知识提升解题能力,了解旧知识整合的 基本思路。

3、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解决能量问题的兴趣。

1、让学生体会以“促进自身能力发展为本”的学习理念,真正实现 厚积薄发。

2、培养学生自主加合作的学习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1、利用物质变化中能量的释放和吸收的知识解题是重点。

2、归纳总结物质变化中能量的释放和吸收的规律是难点。

课前 准备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上、下册) 、初中化学全程复习方略、近三年各省市化学 中考题。

1自 学 指 导1、搜索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并将有关能量的内容列出来。

2、查找 2011 年各省市化学中考题或做过的习题,将与能量有关的试题或练习题,简要 列出来。

3、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自主归纳出上述 1、2 中有关中能量的释放和吸收的种类。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九章与社会发展第一节与能源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九章与社会发展第一节与能源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三、第一节化学与能源[教材分析]本章是初中化学课程的最后一章,通过前面八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步具备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已做出的贡献,化学的发展必将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节内容从维系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三大支柱之一-------能源出发,通过学习电池和氢能的初步知识为载体,使学生知道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低污染、高效率特点的电能;了解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对未来社会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实意义及美好前景,从而认识化学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做出的重大贡献,感悟到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几种常见的能源,认识能源开发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2、知道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了解使用化学能比燃烧化石燃料具有更多的优点;3、了解几种常见的电池,知道乱扔废弃电池会污染环境,了解回收、处理废弃电池的意义;4、知道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了解用氢能的优越性和推广使用氢气能源面临的困难;5、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化学与能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难点:以化学与能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策略]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导]“能源”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和热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衣、食、住、用、行样样离不开能源。

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能源,我们将过着怎样的生活?(可能的回答:吃生的食物,生活在黑暗中,没有交通工具只能步行……)可见,生活离不开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能源
综合利用名师教案1 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常见的能源,能源开发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能源危机。

⑵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用探究性实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气体的制备有一定基础。

2、教学重点:
⑴制备H2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及氢能源的优点;
⑵电能是由化学能转化而成,燃烧化石燃料的缺点,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
⑶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增强节能意识。

3、教学难点: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4、课型:交流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三、化学电池
【学生交流】能源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资源,常见的能源有哪些?
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化学电源,常见的是电池。

【学生交流】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优点是什么?
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既减少大气污染,又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观察与思考】
观察常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

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实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交流与讨论】废旧电池如何处理?
【练习】
1、能源的贮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下图是一种贮存太阳能的方集。

(1)请根据图示说明太阳能依次转化成哪些形式的能量。

(2)你能设计出其他方案将太阳能贮存起来吗?
【讨论】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形式。

利用太阳能得到电池,这是将太阳能转变成了电能;再用电能来使水分解产生氢能;将氢气贮存后,可用于发电或燃烧,从而又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当然,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在供暖,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植物体又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葡萄糖转化为淀粉或纤维素,这又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途径。

【解】(1)太阳能一电能一氢能一电能或热能;(2)太阳能一热能,太阳能一化学能。

2、“再生能源”是指人类可以再生产的能源,它不因被人类利用而日益减少;“非再生能源是指随着被人类利用而逐渐减少的能源。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为主要能源。

xx年我国政府宣布,在一些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可用高粱、玉米、薯类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得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石油、天燃气三种化石燃料是 (填“再生能源”或“非再生能源”,下同),乙醇是。

(2)从环保角度考虑,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是.
(3)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考虑,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是
【精析】抓住“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的定义这一信息来解决第(1)题。

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历史上古老的化石燃料,需要上万年才能形成,因此属于“非再生能源”;而乙醇可由绿色植物经发酵、蒸馏而得到,属于“再生能源”。

从环保角度考虑“乙醇汽油”的益处,要抓住其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的量及可能导致的污染现象来分析,它可减少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的SO2、NO2等有害气体,保护环境;另外,生产乙醇需要种植农作物,大规模种植绿色植物可吸收CO2,防止温室效应。

从经济角度考虑,使用“乙醇汽油”可使农民多种粮,多卖粮,提高农民收入。

【解】 (1)非再生能源再生能源;(2)可减少SO2、N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可防止温室效应;(3)使用粮食作物生产乙醇,鼓励农民多种粮,多卖粮(意思相近即可)。

【资料】太阳是个巨大的能源,它不断向外辐射能量。

由于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它是很有开发价值的能源,现在正进一步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这一无污染且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目前,太阳能可通过四个渠道被人类利用:①通过大气和水分的升腾循环,再通过风、流水、波浪、海流等以风能和水能等形式释放出来。

②被海洋吸收,成为海洋内能,再以潮汐等形式释放出来。

③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和储存起来,再以草木、沼气、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形式释放出来。

④通过转化成电能,被人们直接利用,这种方式目前主要通过太阳能电池来实现。

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晶体硅和非晶体硅为材料制成的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用的太阳能电池是硅电池。

许多国家的太阳能利用日益商品化。

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用太阳能供电的无线电、风扇、电冰箱等日用上琳琅满目。

【板书】
能源类型定义实例
化石燃料、太阳能等
一级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
工转换的能源
电能、煤气、氢能等
二级能源由一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
化而来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
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
非再生能源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
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化石燃料、核燃料等
【教后小结】
四、氢能
【教师讲述】人们认为氢能是一种极其理想的新能源。

【回忆】学过哪些制取氢气的方法?
通电
2H2O===2H2↑+O2↑
Zn+H2S04=ZnS04+H2↑(或镁、铁等)
【学生交流】你认为哪一种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说出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我们实验室通常选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讨论1】镁、锌、铁等这些都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中为什么选锌粒比较合适?【讨论2】该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氢气?
【活动与探究】学生演示制取氢气
【小结】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师讲述】介绍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以及可燃性气体验纯的必要性
【归纳】一般气体的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的选择
【教师讲述】氢气作能源的优缺点
【交流与讨论】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安全贮运困难,氢气作为能源目前还不能广泛使用,你认为有哪些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长远观点看,若有朝一日大力发展水电站、太阳能发电站和核电站,电力供应十分充裕时也可利用电解水;使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生成氢气;研究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研究特殊化学物质,开发廉价能源分解水产生氢气。

【练习】1、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能源,下列(1)~(6)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查阅资料后归纳的工业制取氢气的方法,其中包括正在研究的方案。

如果人类将来广泛使用氢气作为能源,那么上述六种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具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有几种?说明理由。

【讨论】从节能、价廉、环保、安全等角度分析和评价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方法(1):耗用了电能,但从长远观点看,若有朝一日大力发展水电站、太阳能发电站和核电站,电力供应十分充裕时也是可行的。

方法(2)和方法(3):产生了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环境,所以这两种方法不可取。

方法(4):甲烷在高温条件下分解,耗能大,且甲烷资源不廉价i
方法(5):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廉价资源,可充分利用,而且不污染环境。

方法(6):催化剂能大大加快水的分解速率,且节约了能源。

故较好的、有发展前途的方法应该是方法(1)、(5)、(6)。

【解】方法(1):电力供应充足时可行;方法(5):价廉、环保;方法(6):加快反应速率、节能。

【练习】2、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加,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

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请回答:
(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至少写3种):。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一个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

(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请你举一个在使用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例子:。

(4)氢气具有热值高且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精析】本题要求对能源的转化进行梳理,并结合所学到的有关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从环保、廉价、资源丰富等角度考虑,有开发利用前景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氢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其中氢能不仅热值高,而且其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是最清洁的燃料。

(2)、(3)小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如燃料的燃烧等,因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内能增加等。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最常见的装置就是电池。

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燃料电池等。

【解】(1)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可燃冰、波浪能、氧能等(只要写出3种即可);(2)C+O2点燃CO2 (开放答案,只要答案合理即可);(3)干电池(开放答案,只要答案合理即可);(4)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作业】课本229页1、3
【板书】
(三)氢能
1、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Zn+H2S04=ZnS04+H2↑
2、氢气作能源的优缺点
【教后小结】
33288 8208 興kQ35520 8AC0 諀,30524 773C 眼26506 678A 枊26590 67DE 柞'29269 7255 牕31864 7C78 籸38561 96A1 隡20786 5132 儲33565 831D 茝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