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章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一、旅游地理概论1. 旅游地理的定义旅游地理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的地理学分支。
它涉及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地域特征、旅游资源的地域特征、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旅游地的开发利用及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方面。
2. 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区域地理特征、旅游资源的地理环境特征、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特征、旅游地的地理环境适宜性评价、旅游地的开发利用与规划设计、旅游地的地理环境保护、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效应等内容。
3. 旅游地理的意义旅游地理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进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二、旅游资源地理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湿地、海洋海岛、地质地貌、风光田园、自然保护区等。
不同的自然景观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对旅游的吸引力也有所不同。
2.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旅游的另一重要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古迹、民俗风情、宗教建筑、古镇古村、民族风情等。
人文景观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地理文化特征和旅游价值。
3. 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包括城市风貌、现代建筑、商业街区、特色街区、体育休闲场所、文化艺术园区等,这些资源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相关,为旅游提供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4. 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貌地形、水文气候、土壤植被、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等。
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分布具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形成机制。
三、旅游地理环境1. 地貌地形地貌地形是旅游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旅游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形成,对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2. 水文气候水文气候对旅游的影响非常显著,它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出行和活动,也关系到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呈现。
3. 土壤植被土壤植被是构成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景观的形成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地理学(第三版)03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力
年龄
旅游偏好
职业 学历
3THIRD 决策行为 — Pred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
现实机会
可达机会X
H11
H12
H13
H14
H15
H21
H22
H23
H31
H32
H33
H24
H25
H41
H42
H51
H52
… H1n … H2n
感知机会Y
…
… …
Hn1
Hn2
Hnn
3THIRD 决策行为 — 旅行距离决策模式
1FIRST 旅游者 — 定义— 国内定义
2.入境(过夜)旅游者
指入境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3.入境一日游游客
指入境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入境(过夜)旅游者不包括下列人员:(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 随行人员;(2)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 者;(3)常住我国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4)乘 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5)边境地区往来 的边民;(6)回内地(大陆)定居的港澳台同胞;(7)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 已出境又返回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8)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旅游地理学》课程笔记

《旅游地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旅游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一)旅游地理学的定义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它涉及对旅游者的行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地的规划与管理、以及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包括:1. 旅游活动空间分布和旅游流分析:研究旅游者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旅游流的流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识别、评价和规划,以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3. 旅游地发展与管理:探讨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竞争力、市场营销和规划管理。
4. 旅游影响研究:分析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5. 旅游政策和规划:研究旅游政策制定、旅游规划理论和实践。
二、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一)学科性质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结合了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二)学科特点1. 实践性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旅游实践活动,如旅游规划、市场营销、政策制定等。
2. 空间性明显:旅游地理学强调对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和空间关系的分析。
3. 综合性突出:旅游地理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复杂的旅游系统。
4. 动态性:旅游地理学关注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一)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
2. 文献分析法:对相关的书籍、论文、报告等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
3. 案例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地或旅游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4. 模型构建法:构建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旅游现象。
5. 空间分析法:利用GIS等空间分析技术来研究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和规律。
(二)研究技术1.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析、旅游规划、市场分析等。
高中地理旅游地理

高中地理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旅游地理是一个充满趣味和实用价值的板块。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美景与风情,还能从地理的角度去剖析旅游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旅游地理,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我们先来说说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首先是自然地理环境。
比如说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像四季如春的昆明,因为宜人的气候吸引了大量游客。
再看地形,高山、峡谷、平原、海滨等不同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各种各样的景观。
比如黄山的奇峰怪石、张家界的砂岩峰林,还有三亚的碧海沙滩,都因其独特的地形而成为热门旅游地。
还有河流、湖泊等水域景观,像桂林的漓江、杭州的西湖,清澈的水加上周围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其次是人文地理环境。
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会对旅游产生影响。
比如北京,作为古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故宫、长城等每年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
而像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去体验。
反过来,旅游活动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量游客的涌入可能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比如一些热门景区因为游客过多,产生了垃圾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
同时,旅游的发展也可能会改变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
一些原本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因为旅游业的兴起,逐渐转向服务业,这既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也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物价上涨、传统文化的商业化等。
在学习旅游地理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接触到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等;人文旅游资源则有古迹与建筑、休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等。
对旅游资源的评价,通常会从资源的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环境承载量等方面来考虑。
比如九寨沟,它的自然景观独一无二,价值极高;交通相对便利,吸引了大量游客;但由于环境承载量有限,需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以保护其生态环境。
《旅游地理》课程笔记

《旅游地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与定义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
它涉及对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旅游者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旅游动机的理论与实践- 旅游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模式与规律- 旅游者行为的空间分布特征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策略-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3. 旅游地的发展与管理-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旅游地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旅游地的管理模式与政策制定4. 旅游区域影响- 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旅游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旅游区域影响的评价与调控5. 旅游规划与设计- 旅游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旅游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旅游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旅游地的规划设计与案例分析三、旅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旅游者的旅行模式2.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3. 旅游媒介(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 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旅游企业的市场策略4. 旅游支持系统(政策、环境等)- 旅游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旅游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旅游环境的质量与保护四、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方法- 观察法- 深度访谈- 案例分析- 文献综述2. 定量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 模型构建- 实证研究3. 实地考察方法- 考察目的地的选择- 考察内容与方法- 考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4. 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经济学视角- 社会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 生态学视角五、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简史1. 初始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旅游地理学的起源- 早期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 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确立2.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旅游地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3.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旅游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一、引言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对旅游活动认识的深化和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选修旅游地理第三章

④通过“活动”的开展,渗透课标“举例说明旅游 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的要求。
“活动2—3 桂林市旅游业发展”是正文的地位,需很 好的开展。也可以与“活动2-2 两种管理措施” 结 合起来,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角度,展开讨论。
①实例的获取最好是来自当地。
②分析应先指导学生了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各有 哪些内容。
社会发展
社会安定和文明 社会福利和就业水平提高 社区保护和建设 国际交往和祖国统一
经济发展
总量的增长 各部门均衡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
文化发展
文化事业的发展 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 文化交流的发展 文物的保护
发展层次:结合实例,分析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 化、生态环境的影响。
了解层次: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和趋势。
要求:得出“自然灾害损失时间不同、损失不同,近40年 来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这一结论。
教学时可以利用“1960-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 计”的图表,采用数据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时间上 的纵向比较,获得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和发 展“趋势”。
二、旅游资源评价
第三节 一、旅游规划的目标 旅游规划 二、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三、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阐明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 作用。
●举例说出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 基本内容
理解层次:认识自然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的空间差异。
自然灾害种类:热带气旋、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流行病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一、旅游地理概述旅游地理概述主要涉及到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范围和内容。
旅游地理是以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现象和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旅游发展和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地域特点、区域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地理的研究范围涉及旅游景区、旅游地、旅游区扩展和旅游城市等。
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是旅游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开发利用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山水风光、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等;人文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和民俗风情等;社会经济资源包括交通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产品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主要有自然景区型、文化古迹型和综合性旅游区型等。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避免对环境和文化的破坏。
三、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旅游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旅游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
旅游规划要考虑到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旅游市场的需求,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管理涉及到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企业的经营和旅游服务的质量等方面。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此外,旅游地理选修三还涉及到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旅游地图制作与阅读、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
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了解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和旅游目的地的竞争状况,以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和市场营销策略。
旅游地图制作与阅读是了解旅游地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综合地图和专题地图,了解地理环境、景区分布和旅游线路等信息。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企业和旅游服务进行管理和监测,以提高旅游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旅游地理选修三主要涉及旅游地理概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规划与管理三个知识点。
中国旅游地理(第七版)第03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1)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 2)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的地理环境
3.1.2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基本特征
1)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 2)高度发达且个性鲜明的人类历史文明 3)众多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3.1.3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1)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丰富性 2)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地域性 3)时间分布的季节性和共生性 4)文化内涵的深远性和独特性
2)我国各地社会风情的主要特征
3)我国主要特色饮品
4)我国主要风味佳肴
5)其他特产
3.3.9 其他人文旅游资源
1)现代文体设施
指最能给旅游者以文化艺术享受的场所。主要包括博 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体育馆等。
2)现代人造旅游景观
指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兴建的各类模拟景点、微缩景观 等。如 “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上海迪士尼乐 园”、“民俗文化村”、“海底世界”等。
3)旅游与生物资源保护
3.3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3.3.1 遗址、遗迹旅游资源
1)古人类遗址 2)古今战场遗址 3)近现代重要史迹 4)名人居留地
3.3.2 伟大工程旅游资源
1)军事防御工程
(1)长城 (2)城防工程
2)水利工程
(1)京杭大运河 (2)都江堰水利工程 (3)灵渠 (4)坎儿井
1)社会风情及其旅游资源
(1)概念:社会风情泛指一个地区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 会环境下,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包 括民间节庆活动、生活习俗、行业习俗、社交礼俗、民间艺 术形式与风格、普遍存在的观念与心态等。 (2)社会风情是最活跃的、能给旅游者带来全方位体验的综 合旅游资源。
3.2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三)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因素
3、中间条件
经济条件
⑴总收入(total income) ⑵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 指扣除全部纳税后的收入。 ⑶可随意支配收入(Discretionary income): 指扣除全部纳税及社会消费(如健康人寿保险、老年退休金和失业 补贴的预支等)、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 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visitors
非旅游者包括下列8种人: 1.外国驻华使馆人员; 2.来我国常住的外国专家、留学生、学者; 3.应邀来访,由部长以上人员率领的党、政、军、议会代表团; 4.乘坐国际航班或国际列车过境的旅客、工作人员; 5.边境地区往来居民; 6.归国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 7.到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 8.归国或出国工作人员。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visitors
1963年在罗马举行的联合国旅行和旅游会议,在国际联盟对旅游者定 义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和进一步补充,并提出了游客(Visitors)、旅游 者(Tourists)、和短途游览者(Excursionists)三种人,并规定旅游者和短途 游览者都包括在游客之内。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三)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因素
1、内动力——旅游需求
旅游者的心理 较高层次
自我 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食物、饮水、氧气,等等; 安全需求:治安、稳定、秩序和受保护; 社会需求:情感、集体荣誉感、(家庭、 朋友等)感情联系; 尊重的需求:自尊、声望、成功、成就;
罗马会议定义,游客包括: (1)旅游者:到一个国家去暂时逗留至少24小时的游客。其旅行目的是为 了消闲(如从事娱乐、度假、宗教和体育运动等)、健康、研究、工商 业务、探亲、出差和开会等。 (2)短程游览者:指到一个国家去暂时逗留不足24小时者(包括乘游船在 海上旅行的人)。
Copyright © 2007 JXUFE
(三)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因素
3、中间条件
距离因素 心理距离 感知距离 时间距离 成本距离 有效距离
心理距离是指人们对审美对象的了解 程度、熟悉程度与接受程度。我们常说的 “天涯咫尺”指的就是心理距离。 影响旅游心理距离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 第二,神秘性。 第三,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性。 第四,社会开放性。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三)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因素
3、中间条件
经济条件 收入水平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影响着旅游者的 消费水平及其消费构成,还会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 行方式的选择等。
51%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三)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因素
3、中间条件
距离因素 心理距离 感知距离 时间距离 成本距离 有效距离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二)旅游动机的激发 旅游动力由三部分构成: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件 内 动 力:即人的旅游动机,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外 动 力:即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中间条件:即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
从旅游决策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旅游活动分成两类: 一类是旅游者实际不参与决策或对旅游目的地选择余地 很小的旅游,如会议旅游、商务旅游、团体福利旅游等; 另一类旅游则相反,其决策由旅游者本人完成,或在家 庭成员、旅伴之间协商作出,如各种形式的自费旅游。
Copyright © 2007 JXUFE
罗马会议规定,“游客”是“除为获得报酬和从事某项职业以外,基 于任何原因到一个非常住国去访问的人。”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visitors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决策行为
需求、动机 影响因素
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规律
活动行为
三个行为层次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definition of domestic visitors
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界定 国内游客是指任何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 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长住 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 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国内游客分两类:国内旅游者、国内一日游游客。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visitors
国际联盟还确认以下几类人不属于旅游者范围: (1)有或没有工作合同去某国或某地区接受某一职业,并从事任 何商业活动的人; (2)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定居的人; (3)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 (4)边境地区居民,户籍属于一个国家但去另一个国家工作的人; (5)临时过境而不作法律意义上停留的旅行者,即使超过24小时的也不算 旅游者。
尊重需求 社会需求 ຫໍສະໝຸດ 全需求 生理需求Maslow 需求层次图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
较低层次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三)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因素
2、外动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有三个:互补性、替代 性和可达性。 互补性:并不是任何客源地和目的地彼此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 替代性:当游客从A地向B地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与B地 一样性质的旅游地,从而产生替代作用。 可达性:尽管现代运输和通讯工具已经十分发达,但是距离因素仍 然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一)旅游动机分类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将旅游动机归为四类:心情的动机、 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经济的动机。 美国学者罗伯特· 麦金托什也将旅游动机分作四类:身体 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和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visitors
国际联盟定义 并且确认下列几种人属于旅游者: (1)出于娱乐、健康和家庭原因而外出旅行的人; (2)为出席会议或作为任何种类包括科学、管理、外交、宗教、 体育等活动代表而旅行的人; (3)为商业原因而旅行的人; (4)在航海沿途停靠,即使不超过24小时的人; (5)其它。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旅游者的定义 旅游者决策行为 旅游者空间行为 旅游者活动行为 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开发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海外旅游者是指来我国参观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或从 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 12个月,且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的外国人、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Copyright © 2007 JXUFE
JIANG XI CAI JING DA XUE LU YOU GUAN LI ZHUAN YE KE
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definition of domestic visitors
北美国家的定义 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是以出行距离为标准来区别是否属于国内旅游 者的。例如美国有些机构如美国国家旅游资源评价委员会用至少80公里 (单程)作为衡量是否国内旅游者的临界尺度,而美国旅游数据资料中 心和美国人口普查局则坚持用至少160公里的标准。 加拿大统计局和加拿大旅游局在他们所进行的加拿大旅游调查中使 用了最小距离为80公里的标准,而一些省份也在使用自己的确定的标准 (如安大略省用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