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风量测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矿通风系统检测报告2

矿通风系统检测报告2

**矿通风系统检测报告为了保证井下通风安全,依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本矿于2015年3月18日至3月26日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测,现将检测的情况报告如下:一、检查内容1、矿井通风系统:①为确保矿井的通风线路和通风效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井下设置了必要的通风设施,主要有双向风门、调节风门、防爆风门,其具体位置详见通风系统图。

结论:按照通风质量标准,安装合格②矿井为了加强通风,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在金湘源风井安装了二台型号为FBCDZ№15/2×30 KW对旋式抽风机,结论:经长沙市矿山设备设施安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参见检测报告③按本矿现在的生产情况,按《规程》要求,矿井风量检测其风量计算:(1)计算依据根据本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3~5.5 m3/t;按相对瓦斯涌出量5.5m3/t进行计算,矿尘无爆炸危险性,矿层不易自燃,无地温异常现象。

通风方式方法:通风方式为中央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年生产能力:120kt/a。

投产时的采掘工作面个数:1个采面投产,1个岩巷掘进、1个石墨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日产量:196t。

其中1个回采工作面日产量196t。

矿井通风系数K:取1.2矿井同时入井最多人员:115人(2) 初期风量计算A、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4NK/60=4×115×1.2/60=9.2(m3/s)式中:Q----矿井总供风量,m3/s;4----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m3/min;N----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人;K----矿井通风系数,取1.2;B、按回采、掘进、硐室等用风点实际需风量计算Q=(∑Q采+∑Q掘+∑Q硐+∑Q它)K⑴12Ⅰ2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Q采=100×q tk/1440式中:q—CH4相对涌出量,为5.5m3/t。

t—采煤工作面日产量,按196t/d计算;k—CH4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8;Q采=100×q t k/1440 =134.75m3/min=2.25m3/s②按工作面温度计算采面所需风量按温度计算的公式如下:Q采i=V采i×S采i m3/s式中:Q采i—采矿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s;V采i—工作面风速,取1m/s;S采i—工作面平均控顶距时的通风断面积,回采工作面最大控顶距为 2.4m,最小控顶距为 1.6m,采高1.83m;S采i=[(2.4+1.6)÷2]×1.83=3.66 m2Q采i=1×3.5=3.66(m3/s)③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采=25 Ac式中:Ac——采矿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kg。

矿井风量分配汇报材料范本

矿井风量分配汇报材料范本

矿井风量分配汇报材料范本
尊敬的领导:
我特此向您汇报我们矿井风量分配的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团队利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对矿井的风量进行了分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我们对矿井内的各个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风量测算和分析。

通过测定风机的风量输出、通风系统的阻力以及不同区域的风道布置情况,我们确定了各个区域所需的风量大小。

接下来,我们根据各个区域的风量需求制定了矿井风量分配方案。

我们考虑了区域之间的风量交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矿井内部的工作环境等因素,精确地分配了风量到每个区域。

为了保证风量分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在矿井内建立了风速和风量监测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各个区域的风速和风量,我们及时调整了风机的运行状态,保持了矿井通风的良好状态。

在风量分配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矿井内部的安全需求。

特别是对于爆炸性气体积聚或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的区域,我们采取了相应的通风措施,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通过我们的努力,矿井内的风量得到了有效的分配和管理,保证了矿工的工作环境良好和安全。

我们会继续关注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不断改进风量分配的方案,确保矿井风量的合理分配。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此致
敬礼
XX团队。

矿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矿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矿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报告书二○一九年十二月目录目录 (1)一.矿井概况 (1)1.矿井概况及生产状况 (1)2.矿井通风系统状况 (3)二.阻力测定的目的和要求 (3)1.目的 (3)2.要求 (4)三.测定准备工作 (5)1.测线的选择 (6)2.测点的布置 (6)3.人员组织 (7)四.测定方法与数据处理 (8)1.测定方法 (8)2.数据处理 (9)五.测定数据与计算结果分析 (10)1.矿井通风阻力及等积孔 (10)2.通风阻力分布情况 (10)3.通风系统分析及建议 (11)六.计算结果汇总表 (13)一.矿井概况1.矿井概况及生产状况⑴.位置与交通兴隆县平安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兴隆煤田的西部边缘,地处承德市兴隆县县城东北方距兴隆县县城20km,鹰手营子矿区西南7.5km,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7°35′22″,北纬40°29′34″。

京承铁路从该矿矿区中部通过,东北1.5km为北马圈子车站,有铁路专用线直达本矿贮煤场,且有112线公路与之相连,交通十分便利(见1-1矿区交通位置图)。

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⑵.地形该矿井位于燕山山脉中段偏北地带,四面环山,均为太古界、元古界和古生界地层构成的高山。

山峰在该矿以东为近东西走向,西部为北东—南西走向,平均海拔+700m,最高山峰海拔+859m。

山峰陡峻,地形坡度大,山谷阶地发育,地形条件复杂,为壮年期山地。

⑶.河流柳河呈蛇曲型从矿区东部穿过,向北转东方向流去汇入滦河。

其流量随季节变化,估水期流量很少,洪水期流量剧增。

柳河水系对兴隆县平安矿业有限公司及原南马圈子井田煤炭资源的开发影响较大,特别是河床第四纪冲积物直接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是矿井涌水的主要来源。

⑷.气候本区属大陆性温带气候,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四季分明,每年的1月最冷,7月最热,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28.1℃。

年平均相对湿度60%。

全年多西南风,最大风速20m/s。

矿井反风风量

矿井反风风量

矿井反风风量【原创实用版】目录一、矿井反风的概念二、矿井反风的作用三、矿井反风的风量控制四、矿井反风风量的测量与监测五、矿井反风风量的优化与提高正文一、矿井反风的概念矿井反风,是指在矿井通风系统中,通过改变通风方向,使空气从井下吹向井上,以达到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提高矿井通风效果的一种通风方式。

矿井反风是矿井通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矿井反风的作用矿井反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1.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在矿井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

通过矿井反风,可以将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排出,避免对矿工造成危害。

2.提高矿井通风效果:矿井反风可以增加通风系统的风量,提高通风效果,保证矿工在井下作业时的空气质量。

3.防止火灾蔓延:矿井火灾是矿井安全的重大隐患。

矿井反风可以将火灾产生的有毒烟雾排出,防止火灾蔓延,降低火灾对矿井和矿工的危害。

三、矿井反风的风量控制矿井反风的风量控制是矿井通风管理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风量控制可以确保矿井反风的有效性,提高矿井通风效果。

矿井反风的风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量调节:根据矿井生产状况和通风需求,合理调节反风风量,以保证通风效果。

2.风量监测:实时监测矿井反风的风量,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过大或过小的风量对矿井通风造成不利影响。

3.风量分配:在多个工作面同时进行反风时,要合理分配风量,确保各工作面的通风效果。

四、矿井反风风量的测量与监测矿井反风风量的测量与监测是矿井通风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反风风量的实时监测,可以确保矿井通风效果,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矿井反风风量的测量与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量测量:通过风量计等设备,实时测量矿井反风的风量,为风量调节提供依据。

2.风量监测:通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反风的风量,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

3.数据分析:对矿井反风风量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为通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实验二通风管道断面流场系数及风量测定 2

实验二通风管道断面流场系数及风量测定 2

河北联合大学矿井通风与安全实验报告分组:第一组班级:10采矿一班姓名:苏东良学号:201005050109教师:张嘉勇本组成员:赵盼,李立飞,苏东良张世安,张强修2013年5月一、实验目的及内容1.掌握管道中风量测定基本方法; 2.测定圆形风管断面的流场系数。

二、实验方法及仪器1.实验方法:采用等面积圆环法测定流场系数。

要求每组测定风管入风段测点1个。

每台设备6人,分两组。

第一组测1点,第二组测3点。

使用仪器同实验一。

2.实验步骤(1)仪器调平、调零,选择倾斜系数。

(2)按动压测定连接皮托管与仪器端口(注意:仪器“+”口接全压;“—”口接静压)。

(3)测点布置见图2。

(4)将出口闸门关闭2/3。

测点位置计算式为:n i i 21-2R R式中 R i ——第i 个测点圆环半径,毫米; R ——风管半径93,毫米; i ——从风管中心算起圆环序号; n ——等面积圆环数(n=3)。

(5)进行各测点动压测定。

各测点位置每次用尺量好(Li )。

如图3所示。

此实验只要求测定与风管轴向相垂直的一组测点。

为了计算流场系数,中心点风速也应测出。

(6)测定大气压,温度数值。

以便计算空气密度。

三、实验要点1.测点位置尺寸的量取要准确(用钢板尺量取)。

各点尺寸见表1。

2.测定中必须使皮托管水平段与风管轴向平行。

3.计算平均风速不应包括中心点风速。

4.测定中,风流波动造成读值波动,属正常现象,读取平均值即可。

四、计算公式1.某测点风速,米/秒ρdih 2Vi =式中 Vi —某测点风速,米/秒; ρ—空气密度,Kg/米3; di h —测点动压,帕。

2.空气密度ρ:T p 003460.=ρ式中ρ—实验条件下空气密度,Kg/米3;P —实验条件下大气压力,帕; T —实验条件下空气绝对温度,开。

3.平均风速pVnVV i ip ∑==61式中pV —断面平均风速,米/秒;i V —第i 点测定风速,米/秒;n —测点总数,(n=6) 4.流场系数计算式为:Z PL V V K =式中 L K —流场系数; z V —断面中心点风速,米/秒;pV —断面平均风速,米/秒。

矿井通风情况月报表

矿井通风情况月报表
五、矿井"一通三防〞方案与总结月报表
本月工作总结
下月工作方案
矿井"一通三防〞存在主要问题
m
生产情况
本月推进
m
累计完成
m
累计完成
m
剩余
m
剩余
m
掘进方式
风量
方案
m3/min
全风压供风
mg/m3
mg/m3
实际
进风
m3/min
掘进巷道
类别
煤〔岩〕巷
煤〔岩〕巷
回风
m3/min
断面
m2
m2
平均粉尘浓度
全尘
mg/m3
局部
通风
局扇型号
呼尘
mg/m3
功率
KW
KW
采面
气体
浓度
回风隅角
CO
%
风筒直径
mm
mm
仪器仪表装备情况〔台〕
平安监测监控系统
设备名称
型号
在籍
完好
使用
型号
生产厂家


高速
平均无故障时间〔h〕
传感器调校方式
中速
分站及探头数量〔台〕
微速
状况
分站
CH4
CO
温度
烟雾
风速
压力
设备开停
风门开关
光学瓦斯检定器
完好
甲烷便携报警仪
使用
甲烷氧气测定器
分站安设位置及监测地点名称、探头种类
一氧化碳测定器
分站位置
本月超限〔次〕
产氮量
m3/h
缺设地点
超限地点
氮气压力
Mpa
大巷定点喷雾
〔道〕

矿井通风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矿井通风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通风阻力测定是生产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阻力测定 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1. 提供现有矿井全部巷道的摩擦风阻 R 以及摩擦阻力系数α; 2. 了解现有通风系统中阻力分布情况,发现通风阻力较大的区段和地点,为 了使通风系统更为经济合理,为下一步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意见提供依据。 3. 为矿井扩建、延深提供有关通风设计的实际资料,使风量调节有可靠的技 术依据。 4. 对整个矿井进行风流状态模拟,进而对高瓦斯矿井以风定产起到辅助决策 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严密的科 学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通过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验具体目的为: 1、学习使用测定矿井通风风流状态参数的各类仪器仪表,熟悉它们的原理、 结构; 2、加深在不同通风方式下,对全压、静压和速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3、掌握某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测定方法,并计算风量。
2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测定的矿井通风风流状态参数有: ①矿井干湿温度; ②矿井大气压力; ③矿井大气密度计算; ④点压力; ⑤平均风速; ⑥一段巷道通风阻力的测定。
三、仪器设备
1、皮托管
皮托管的构造如图,头部为半球形,后为一双层套管。测速时头部对准来流, 头部中心处小孔(总压孔)感受来流总压 p0,经内管传送至压力计。头部后约 3~ 8D 处的外套管壁上均匀地开有一排孔(静压孔),感受来流静压 p,经外套管也传 至压力计。对于不可压缩流动,根据伯努利方程和能量方程可求出气流马赫数, 进而再求速度。但在超声速流动中,皮托管头部出现离体激波,总压孔感受的是 波后总压,来流静压也难以测准,因而皮托管不再适用。总压孔有一定面积,它 所感受的是驻点附近的平均压强,略低于总压,静压孔感受的静压也有一定误差, 其他如制造、安装也会有误差,故测算流速时应加一个修正系数ζ。ζ值一般在 0.98~1.05 范围内 ,在已知速度之气流中校正或经标准皮托管校正而确定。皮托 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途很广。

2024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2024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一、概述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中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之一、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矿工的工作环境、生产效率和安全。

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我单位对2024年度的通风能力进行了核定分析和报告,以下是相关情况的汇报。

二、核定范围本次核定范围为我单位所负责的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主井、采掘工作面、巷道和井下通风设备等部分。

三、核定依据本次核定依据为国家颁布的《矿山通风规程》和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图纸。

四、核定结果根据通风规程和通风系统设计图纸,以及我单位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传感器数据记录,对矿井通风系统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核定结果如下:1.通风系统总风量:根据矿井进出口风量差值计算,矿井通风系统总风量在2024年度平均为XXX立方米/秒。

2.所在工作面通风量:根据工作面矿风量计和迎风壁风量计的数据计算,工作面通风量在2024年度平均为XXX立方米/秒。

3.通风系统风速:根据风速传感器记录的数据,通风系统风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平均为XXX米/秒。

4.风压分布情况:根据风压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和通风系统设计图纸,核定了各部分通风系统的风压分布情况,并进行了修正和调整。

5.系统运行可靠性:通过对通风系统各部分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记录,核定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五、问题和建议在核定过程中,我单位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改善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部分巷道通风不畅:根据传感器数据和巡检反馈,部分巷道的通风效果不如预期。

建议对相关巷道进行清理和改造,以提高通风效果。

2.部分风口损坏:根据通风系统设计图纸和传感器数据,发现部分风口存在损坏和堵塞的情况。

建议及时维修和更换相关设备,以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3.部分通风设备老化: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巡检记录,发现部分通风设备已经超过预期的使用寿命,存在故障隐患。

建议对这些设备进行替换或维修,以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六、总结通风系统的核定是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矿井风量测定分析报告
由于近期我矿进行了局部通风系统调整、巷道贯通、搬家倒面等工作,所以导致局部风量发生了变化,现将近期风量变化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由于受季节影响,进入9月份以来,矿井空气的湿度也随着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空气进入井下后温度要升高,导致总风量增大。

2、9月底我矿十二采区与赤峪皮带巷贯通并进行了通风系统调整,使十二采区的通风更加合理、更加容易,但随着十二采区材料道、水仓小井的顺利贯通,对局部风量进行了调整。

3、11-209工作面已经回撤完毕,并进行了封闭。

4、11-210二切巷开口及贯通。

5、11-2112掘进工作面开口施工。

6、测风当天天气情况不同,导致风量有所变化。

7、测风员操作误差,导致数据发生变化。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现系统、风量稳定,有效风量、有效风量率均有所提高,例如:2011年9月30日有效风量为10703m3/min,2011年10月30日有效风量为10740m3/min;2011年9月30日有效风量率为87.11%,2011年10月30日有效风量率为87.17%。

总之现我矿通风系统稳定,风量、风速等均符合要求,我们将继续努力,使通风系统更加优化、更加合理,确保安全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