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液晶显示

合集下载

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

液晶显示器维修配板从入门到精通
第三章、点屏实战之三星一体屏……………………………………………… 117
第三篇 品牌液晶显示器维修探讨……………………………………………………… 122
第一章 软件类故障的判断和修复……………………………………………………… 122 MSTAR 方案的 ISP 读取………………………………………………………… 124 GENESIS 方案的 ISP 读取……………………………………………………… 128 NOVATEK 方案的 ISP 读取……………………………………………………… 133 MYSON 方案的 ISP 烧写………………………………………………………… 138 SYNCMOS 方案的 ISP 烧写……………………………………………………… 142 WINBOND 方案的 ISP 烧写……………………………………………………… 150 MSTAR 方案的 ISP 烧写………………………………………………………… 156
ii
.
从上图我们可以知道,液晶显示器在内部电路结构上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驱动板(也叫主板):主要是用以接收、处理从外部送进来的模拟(VGA)或者数字(DVI) 视频信号,并通过屏线送出信号去控制液晶屏(PANEL)正常工作。驱动板上含有 MCU 单元,它是液晶显示器的检测控制中心和大脑。
2、 电源板:用于将 90~240V 的交流电压转变为 12V、5V、3V 等的直流电供给显示器工 作。
从上面的切面结构图来看, 在上下两层玻璃间, 夹着液晶, 从而形成了平行板电容器, 我们称之为 CLC(capacitor of liquid crystal)。 它的大小约为 0.1pF, 但是实际应用上, 这个电容并无法将电压保持到下一次再更新画面数据的时候。也就是说当 TFT 对这个电容充 好电时, 它并无法将电压保持住, 直到下一次 TFT 再对此点充电的时候。(以一般 60Hz 的画 面更新频率, 需要保持约 16ms 的时间。) 这样一来, 电压有了变化, 所显示的灰阶就会不 正确。因此一般在面板的设计上, 会再加一个储存电容 CS(storage capacitor 大约为 0.5pF), 以便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候. 不过正确的来说, 长在玻 璃上的 TFT 本身,只是一个使用晶体管制作的开关。它主要的工作是决定 LCD source driver 上的电压是不是要充到这个点来。至于这个点要充到多高的电压, 以便显示出怎样的灰阶, 都是由外面的 LCD source driver 来决定的。

液晶显示基本知识

液晶显示基本知识
1、液晶显示器件的基本结构与主要部件 2、LCD制造工艺 3、液晶光阀及其控制 4、液晶电容 5、TFT-LCD操作原理及架构 6、名词解释
第一节 液晶显示器件的基本结构与主要部件
1、基本结构
液晶显示器是一个由上下两片玻璃制成的液晶盒,盒内充 有液晶,四周用密封材料-框胶(一般为环氧树脂)密封,盒 的两个外侧贴有偏光片。上下玻璃片内侧,镀有由透明的氧化 铟-氧化锡(简称ITO)导电薄膜形成的电极图形,上下电极 交叠处(像素)可以产生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状态,形成显 示。对于无源矩阵显示,上下电极是具有一定图形的,而对于 有源矩阵显示,下电极是由和TFT的一个端子相连的近似长方 形的ITO电极形成阵列组成,而上电极一般是对应整个显示区 域的连续ITO作为公共电极。因此,对于无源矩阵,ITO薄膜不 仅要以本身在上下基板的形状来控制显示图形,而且,它还要 作为与外部连接的导线,来传送信号。而对于有源矩阵,下基 板的ITO只存在于像素区域,和外部信号的连接依靠TFT,而在 上板,在CF的表面覆盖一层ITO,信号是通过接触孔和下板接 通从而获得信号的。总之,无论哪种显示器件,其上下基板的 ITO交叠区域构成一个一个像素。
无源矩阵基本结构
无源矩阵上下基板ITO图形
TFT
Sealant 框膠
元件
Anisotropic Conductor Film 異向性導電膠
Tape
Automatic
Bonding
ACF
Timing Control IC (ASIC)
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刷電路板
Driver IC 驅動IC
2、主线: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设计(以TFT为例), 内容包括:液晶显示基本知识;TFT操作原理;参数 设计与图形绘制;CF的制程与设计

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研究与优化

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研究与优化

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研究与优化第一章:引言现代社会已经完全离不开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中液晶显示器(LCD)更是无处不在。

液晶显示器技术以其低功耗、高清晰度和易于制造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中。

在提高液晶显示器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光学特性的研究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第二章: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将电与光结合起来的显示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液晶分子对电场的应答,从而使液晶分子的取向改变,光的偏振状态发生变化。

该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1、液晶分子在无电场作用下,呈现一种有规则的排列方式,偏振光通过液晶时,将被旋转一定角度。

2、当电场被加入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将改变,偏振光通过液晶时,将偏转不同的角度。

3、通过将两个不同方向的液晶层夹在一起,可使得偏振光发生更大的旋转。

第三章: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1、光学透过率:液晶显示器的光学透过率与液晶取向和偏振板透过率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偏振板透过率越高,液晶分子相对于偏振板的取向越准确,液晶显示器的光学透过率也越高。

2、偏振角:当偏振角为90度时,光线经过液晶显示器将完全被阻断。

3、视角:液晶显示器的视角也是影响其光学特性的因素之一。

在视角范围内,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色彩表现均能保持稳定;但在视角以外的区域,亮度和色彩表现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4、对比度: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直接影响其清晰度和视觉效果,优化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是提高其光学特性的重要途径。

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优化方法有改进背光源技术、提高液晶对比度和减小反射率等。

第四章: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优化1、背光源技术的优化:优化背光源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色彩表现,并且更好地适应新一代液晶面板的发展趋势。

常见的液晶背光源技术包括CCFL、 LED、OLED等。

2、液晶材料的优化:利用新型材料,如液晶分子加偏聚氯化铝(LCP),可以改善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提高其对比度和视角。

11.TFT-LCD未来发展方向及新技术应用

11.TFT-LCD未来发展方向及新技术应用
UV 取向
涂取向膜
Mask
磨擦取向
涂取向层
UV light 1
磨擦
UV light 2
Mask
P/R 涂敷 剥离/ 刻蚀 磨擦
剥离
2.2 柱形隔垫(PS: Post Spacer)技术
2.3 高亮度背光源技术
2.4 COG(Chip on Glass)技术
WOA: Wire on Array
2.5 阵列集成彩膜技术
1.4 宽视角技术
A. 贴附补偿膜(又称视角膜Viewing Film)
1.4 宽视角技术
B. 改良液晶材料
富士通公司开发的多畴垂直排列方式( Muti-domain Vertical Aligment:MVA),视角可实现上下左右±80º
日立公司开发的沿面开关( In Plane Switching:IPS )模式, 视角可达上下左右±70º
韩 国 现 代 公 司 提 出 了 边 缘 电 场 驱 动 ( Fringe-Field switching:FFS)模式
韩国三星公司开发了边缘电场与垂直排列结合的视角扩展技术 (Patterned VA:PVA)
轴对称取向排列模式(Axially Symmetric Microcell:ASM)
LG公司的UVA(Ultra Viewing Angle)技术
第一节:TFT-LCD发展趋势
第二节:五代以上大玻璃基板新技术应用
第三节:前沿技术应用
第一节:TFT-LCD发展趋势
1.1 轻量化及薄型化 1.2 高开口率技术 1.3 高亮度(高透过率)技术 1.4 宽视角技术
1.5 低功耗及高响应速度
1.6 大面积、高解析度 1.7 低反射及低成本技术

中盈创信液晶显示器教材

中盈创信液晶显示器教材

1【超薄超轻】 2【明亮匀光】 3【高效节能】 4【稳定耐用】 5【安装便捷】
增光膜片的介绍
增光膜也称 BEF ,是在透明性非常好的PET表面,使用丙烯酸树脂, 精密成型一层均一的棱镜图案的光学薄膜。将其组装在背光源前面, 将光源发出的光向显示设备使用者方向聚集,可将正面亮度提高约 100[%](两片正交使用情况下,有模竖BEF)。并且,视角外未被利 用的光,根据光的再反射效应被循环利用,并以最适当的角度聚集 向使用者 增光膜特征 1. 将光源发出的分散光向正面方向聚集,以提高亮度。 2.两片正交使用情况下,可将正面亮度提高约100[%]。 3.厚度仅为155μm,基本对显示设备厚度无影响。 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 液晶电视,便携式DVD播放机 车载导航系统 彩屏手机,数码相机 数码摄像器材
7.关于双灯、四灯和六灯
8.新型CCFL介绍
(1)无极冷阴极荧光灯(EEFL) (2)外电极无极荧光灯 (3)介电隔板充氙荧光灯 (4)扁平外电极荧光灯
LED的背光源的介绍
用于LED背光源的黑白胶
应用目的
使用优点
具有缺点
用于液晶 电视机
导光板的介绍
导光板 分类
导光板 特点
A、按照形状分为 B、按照网点制作方式 C、按照入光方式 D、按照成形制作方式
液晶显示器的概述 液晶显示器的发展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参数
液晶显示器的概述

目前大多数的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及部分手机均采用TFT驱动。液 晶显示器多用窄视角的TN模式,液晶电视多用宽视角的IPS等模式。 它们通称为TFT-LCD TFT 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Thin Film Transistor)LCD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 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M-LCD)中的一种。 液晶平板显示器, 特别TFT-LCD,是目前唯一在亮度、对比度、功耗、寿命、体积和重 量等综合性能上全面赶上和超过CRT的显示器件,它的性能优良、大 规模生产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发展空间广阔.

液晶显示屏升降系统..-共10页

液晶显示屏升降系统..-共10页

液晶显示屏升降系统设计方案安庆联通公司第一章、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时代人们互相间的交流需求越来越大,交流的手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国际、国内各种形式会议交流,世界各大企业纷纷引进各种先进的多媒体会议设备,创建各种形式的会议厅堂。

如今,人们已不满足于单纯“语音”所传递的信息,而是更多地需要语音、图片、图像、数据等大量、及时的多媒体信息。

先进的会议室设备包含多媒体投影机、实物展示台、智能电子白板、会议集中控制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等,以满足各种信息交流的需要。

同时,其他信息来源的信号,如闭路电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IP局域网络、INTERNET网络等信号也需要送入多媒体会议系统,使全球信息连为一体,大家共享;通过网络会议设备还可把现场多媒体会议信号送出到网络出口,与系统内任何地方进行双向网络电视会议交流。

智能会议集成是将现代世界上最先进单个会议子系统,包括:数字会议系统、同声传译系统、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大屏幕投影系统、会议音响系统、远程可视会议系统、智能中央控制系统等有效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能够体现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显示出使用者形象的智能化的会议系统。

针对这个项目的现代化定位和各个厅堂的具体功能,从提高业主投资效率的角度出发,本着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可靠性,完整性,前瞻性,实用性的原则,充分考虑性能价格比以及功能需求,设计了一个兼顾高度现代化和优良性价比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以供业主参考。

第二章、会议室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说明一. 总体功能概述➢本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控制中心,视频信号采用全智能控制。

会议进行过程中与会者可以自由切换计算机之间的信号或是将信号通过主机切换到投影机中。

让与会者方便快捷的掌握会议进程。

计算机信号的切换都采用遥控进行,直观简便。

➢液晶显示系统:在会议桌的内部嵌入液晶显示器,会议活动开始时,我们通过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的遥控触摸屏幕(或手动)打开座位前面的触摸开关,液晶显示器可以自动的从平坦的桌面内部伸出,既可与大屏幕投影信号同步显示,也可自由切换其他与会者电脑的信号。

第一章 LCD显示架构

第一章  LCD显示架构

曾文镇:LCD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研究
第一章 LCD显示器架构
一.LCD构成
LCD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主板:用于外部RGB信号的输入处理,并控制PANEL工作。

2、A dapter电源适配器:用于将90~240V的交流电压转变为12V
的直流电源供给显示器工作。

3、I nverter逆变器:用于将主板或Adapter输出的12V的直流电压
转变为PANEL需要的高频的1500~1800V的高压交流电,用
于点亮PANEL的背光灯。

4、P ANEL部分:该部分为液晶显示用模块,它是液晶显示器的核
心部件,其包含液晶板和驱动电路。

二.LCD整机框图
LCD显示器的整体模块图如图1-1。

图1-1 LCD整机框图
在以下各章中,将对构成LCD Monitor的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

首先对核心部分Panel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再对其他各部分电路进行分析。

5。

液晶显示课程设计答辩

液晶显示课程设计答辩

液晶显示课程设计答辩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晶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分类;2. 掌握液晶显示原理,了解液晶显示器件的组成及工作过程;3. 了解液晶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液晶显示器件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液晶显示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2. 增强学生对我国液晶显示产业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选修课程,适合对电子信息技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对新兴科技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动手实践,善于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强化团队合作,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晶基本概念与性质:包括液晶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液晶显示原理:介绍液晶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如液晶分子的排列与电场作用、偏振片与光学特性等。

3. 液晶显示器件组成:详细讲解液晶显示屏、驱动电路、背光源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 液晶显示技术发展:介绍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5. 实践操作:动手制作简单的液晶显示器件,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液晶基本概念与性质第二课时:液晶显示原理第三课时:液晶显示器件组成第四课时:液晶显示技术发展第五课时:实践操作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液晶基本概念与性质(第一节)第二章:液晶显示原理(第二、三节)第三章:液晶显示器件组成(第四节)第四章:液晶显示技术发展(第五节)第五章:实践操作(第六节)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液晶基本概念与性质第二周:液晶显示原理第三周:液晶显示器件组成第四周:液晶显示技术发展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总结评价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晶显示原理
OLED的分类
液晶显示原理
OLED技术优势
目前,LCD是小型设备显示器的首选,而大屏幕电视采用LCD的情况也很普 遍。常规LED可以用来构成电子表和其他电子设备上的数字。OLED则具备很多 LCD与LED所不具备的优势: 相较于LED或LCD的晶体层,OLED的有机塑料层更薄、更轻而且更富于柔韧性。 OLED的发光层比较轻,因此它的基层可使用富于柔韧性的材料,而不会使用 刚性材料。OLED基层为塑料材质,而LED和LCD则使用玻璃基层。 OLED比LED更亮。OLED有机层要比LED中与之对应的无机晶体层薄很多, 因而OLED的导电层和发射层可以采用多层结构。此外,LED和LCD需要用玻璃作 为支撑物,而玻璃会吸收一部分光线。OLED则无需使用玻璃。 OLED并不需要采用LCD中的逆光系统,LCD工作时会选择性地阻挡某些逆光 区域,从而让图像显现出来,而OLED则是靠自身发光。因为OLED不需逆光系统, 所以它们的耗电量小于LCD(LCD所耗电量中的大部分用于逆光系统)。这一点 对于靠电池供电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来说,尤其重要。 OLED制造起来更加容易,还可制成较大的尺寸。OLED为塑胶材质,因此可 以将其制作成大面积薄片状。而想要使用如此之多的晶体并把它们铺平,则要困 难得多。 OLED的视野范围很广,可达170度左右。而LCD工作时要阻挡光线,因而在 某些角度上存在天然的观测障碍。OLED自身能够发光,所以视域范围也要宽很多。
LCD的发展现状
2009.06-2010.06 全球TFT-LCD产值942亿美元
液晶显示原理
LCD的发展现状
全球液晶面板制造商排名
韩国 三星电子 LG 2. 台湾 友达(AUO) 奇美 (CMO) 3. 日本 夏普(sharp) 4. 中国大陆 京东方(BOE) 天马 龙腾光电 1. 日本
主动发光型 (发光型)
电子 显示 器件
非主动发光型 (受光型)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电化学显示器(electrochemical display, ECD) 电泳成像显示器(electrophoretic image display, EPID)
发光型:利用发光信息,直接进行显示 受光型:本身不发光,而是通过光的反射、散射、干涉等现象对其它光源 发出的光进行控制,即通过光变换进行显示
液晶显示原理
OLED结构图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 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 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 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 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
液晶显示原理
PDP显示屏放电单元

液晶显示原理
PDP
特点: 亮度高、视角大 高速响应 可实现全彩色显示,可达到256级灰度和1677万种颜色 体积小、厚度薄 (7-8 mm) 有存储功能 成本高,尺寸主要集中在40~70″范围
液晶显示原理

工作原理: 在半导体PN结上加上正向偏压,利用少数载流子在复合区产 生光辐射来实现显示。 特点: 电压低 (1.5v-2V) 响应快(10ns) 寿命长(10万小时) 颜色不丰富 工作电流mA级,功耗大
上扫描,激发荧光粉发光,以达到显示的目的
液晶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原理
CRT
特点: 亮度高(300-3000 cd/m2) 良好的灰度等级 彩色丰富 寿命长(1-3万小时) 体积大而笨重、功耗大
液晶显示原理
PDP
工作原理: 在两个平板电极之间充惰性气体(如Ne+Ar),当在电极之间 加上一定的电压时,在电极之间产生辉光放电,发出紫外线激发荧 光粉发光,以实现显示
液晶显示原理
LCD的发展现状
液晶的发现
液晶现象是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 Reinitzer)在 研究胆甾醇苯甲酯时首先观察到的现象。他发现,当该化合物被加 热时,在145℃和179℃时有两个敏锐的“熔点”。在145℃时,晶体 转变为混浊的各向异性的液体,继续加热至179℃时,体系又进一步 转变为透明的各向同性的液体。 研究发现,处于145℃和179℃之间的液体部分,保留了晶体物质 分子的有序排列,因此被称为“流动的晶体”、“结晶的液体”。 1889年,德国科学家Leimann将处 于这种状态的物质命名为“液晶” (liquid crystals,LC)。
液晶显示原理
显示技术的分类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 等离子体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电致发光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ELD) 场致发射阵列平板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 真空荧光管显示器(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 VFD) 光发射二极管显示器(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液晶显示原理
成绩构成
平时(?) 期末(?)
液晶显示原理
绪论
显示技术的意义 显示技术的分类 液晶显示器件的优点 液晶显示技术发展现状
液晶显示原理
显示技术的意义
15% 3% 2% 视觉 听觉 触觉 味觉 嗅觉
20%
60%
视觉获取的信息量:60%(最多) 定义:显示技术是传递视觉信息的技术, 是把电信号变换成可见光信 号的技术。 显示技术两大功能:
液晶显示原理
LCD
工作原理: 在两平行平板电极之间充有液晶物质,利用液晶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 光学性能的改变来实现显示。 在显示过程中,液晶本身不产生光辐射,必须外加背景光源,属于被动显 示或非辐射发光
液晶显示原理
LCD的优点
低压(2-3V),微功耗,平面薄型(几毫米),特别适用于便携式装置 显示面积覆盖范围大(几英寸-几十英寸) 容易实现全彩色显示 被动发光,不易引起视觉疲劳 可以进行投影显示或组合显示,易实现大画面显示 寿命长 无辐射、无污染
D.Leimann
液晶显示原理
F. Reinitzer
LCD的发展现状
液晶应用的发现
1961年,美国RCA公司普林斯顿试验室有一个年轻电子学者F. Heimeier, 他把电子学方面的知识应用于有机化学,取得了惊喜的发 现。他将两片透明导电玻璃之间夹上掺有染料的向列液晶。当在液晶 层的两面施以几伏电压时,液晶层就由红色变成了透明态。出身于电 子学的他立刻意识到这不就是彩色平板电视吗!
液晶显示原理
PDP的优缺点:
1.超大屏幕:传统电视的屏幕最大尺寸只能做到40英寸,而PDP屏幕可以做到80英寸 以上; 2.超宽视角:PDP的视角超过160度,因此可以容纳更多人同时观看; 3.纯平面无失真:PDP完全是纯平面显示,且各个发光单元的结构都相同,因此不会出 现显像管电视常见的梯形失真、线性失真和枕形失真等几何失真现象; 4.不受电磁干扰:由于PDP本身没有电磁结构,因此不会受电磁的干扰,喇叭、高压电、 甚至磁场都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干扰,这样就能够获得更稳定的画质; 5.亮度均匀:传统CRT电视有热晕问题(画面正中与四角的亮度不均匀),而PDP的 各像素都可独立发光,且非常均匀,没有亮区和暗区,不存在热晕问题; 6.绿色环保:PDP是通过等离子体放电(不是通过扫描)形成图像的,因此画面无大面 积闪烁(还无电磁辐射),人们长时间观看不会受到伤害,属绿色环保产品; 7.图像清晰、彩色鲜艳:PDP有较高的亮度(显示的画面更清晰、鲜艳)和对比度(图 像就会越清晰) 8.全数码显示:支持数码视频接口(DVI),无需数模转换即可显示数字图像信号,这 样可以减少转换带来的失真 9.经久耐用:世界各等离子显示屏厂家均以10万小时使用寿命为目标开发显示屏,通 常估计,其实际寿命约在6万小时左右,按每天观看6小时计算,PDP的使用寿命在30 年以上。
12% 4% 0%
中国大陆 韩国
48%
台湾
36%
2010.05 主要制造商产值地域分布
液晶显示原理
LCD的发展现状
液晶面板生产代线扩张情况
液晶显示原理
OLED显示器介绍
OLED是自发光显示的半导体,具有柔软、透明、画质清晰、节能环保等特点, 被视为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新型平面显示技术。未来OLED将应用将以手机背光、 车用、电视、照明为主要应用领域,OLED照明更备受期待。 OLED主要可分成主动式有机发光显示(AMOLED)和被动式有机发光显示 (PMOLED)。OLED结构简单,生产流程相对环保。相较于TFT-LCD,OLED 具有回应速度快、高亮度、高对比度、超轻超薄、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工作温 度范围广、具良好抗震性能、可柔软显示等优势,能解决液晶显示画面拖尾以及 耐低温性能较差等问题。根据DisplaySearch预估,到2016年OLED的整体产值将 达62亿美元规模。 OLED最早的实际应用是出现在汽车电子领域,目前应用主要是以手机、MP3、 工控仪表等中小尺寸领域为主。这是因为目前OLED成本过高,是一般LCD的1.5 倍,同时在良率、成本、使用寿命上也尚未符合市场要求,还没进入大规模量产 阶段,因此OLED面板的应用范围,仍侷限于高阶手机或MP3等小尺寸显示应用。 现在80%~90%的OLED产品被应用在手机背光显示领域。
1. 展示人眼原本可见的视觉信息;
2. 将非视觉信息转化为视觉信息(声、光、热、力、气氛等)
液晶显示原理
显示技术的意义
显示技术的基本过程:
信息源
数据处理器
电信号信息
显示器件
光信号信息
数字、文字、 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