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4.在小组讨论环节,加强引导,确保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注意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到困惑,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特意安排了一个简短的写作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从成果展示来看,这个环节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进一步指导。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指导。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发现,这种开放式的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3.强化语言表达:掌握课文生字词,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提升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增强审美鉴赏:感悟课文中的美学元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5.培养国际视野:通过探讨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6.塑造价值观:深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同学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深层次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在讲授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介绍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旨在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奥林匹克运动。
举例解释:
-通过讲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发展,让学生明白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重要意义。
-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盛典犹如凤凰涅槃,重生辉煌”,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秀教学设计精选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目标】1.了解顾拜旦及奥林匹克运动。
2.品味理性、真挚、有力的语言。
3.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并激励自己。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奥林匹克精神。
2.品味理性、真挚、有力的语言。
难点:品味理性、真挚、有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华运动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夺魁的有关图片,导入新课。
看到奥运健儿在奥林匹克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举动,我们总是热血沸腾。
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顽强拼搏,奋力争先。
同学们,你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吗?知道“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是谁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走进奥林匹克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顾拜旦(1863—1937),出生于法国巴黎。
他是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他是奥林匹克会徽、会旗的设计者,运动员誓词的起草者。
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自由超越的领域”,并确立了他终生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
192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有著名诗作《体育颂》。
2.背景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冲击了原定在1916年举行的第六届奥运会,中断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燃烧的战火,使巴黎日益受到威胁。
1915年国际奥委会将总部从巴黎迁到了瑞士洛桑。
本文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加之在此之前,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世界被蒙上一层阴影,暴露出不少弊端,比如裁判不公、服兴奋剂、以车代步等,这类事件在顾拜旦看来显然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使他忧虑不安,他敏锐地看到了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利于体育健康发展的潜在的危机,因此他大声呼吁,希望世人能全面、充分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崇高理想。
3.了解奥林匹克奥林匹克运动(Olympic Games),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的国际社会运动,也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是一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稿。
文章由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埃德蒙·希拉里发表,主要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并对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写作技巧。
但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精神,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2.难点: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2.学具:准备相关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为什么能够经久不衰?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关于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精神和未来的部分,并做好笔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表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顾拜旦及其生平、贡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反复阅读,品味本文语言;学会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并筛选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
3.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习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有个性和风度。
4.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情趣,树立演讲的信心。
重难点突破 重点:强化阅读及读听结合,培养倾听能力,学会在倾听中抓住主要信息。
难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演讲实践,培养演讲信心,提高演讲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活动体验法:指导朗读课文,引导倾听演讲,在朗读和倾听的活动体验中形成理解。
2.情境创设法:结合演讲学习,创设演讲情境,开展演讲活动,提高演讲水平。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实现“1+l>2”的合作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交际能力。
学法: 1.情感体验法: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学生自己探索演讲的魅力所在。
2.倾听筛选法:通过倾听,筛选提取有效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作者和背景资料、CAI课件。
学生:熟读课文,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内容大意,初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探究新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1.情境导入。
播放2008年奥运会圣火传递过程中的一段视频解说。
师:圣火传递奥运的步伐,画面定格健儿的意志,人类奏响时代的强音。
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办,让盛会走进了北京,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那么,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演讲现场,到顾拜旦的演说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2.作家作品。
(多媒体出示)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四、合作探究
1.“崭新角色”,我们首先可以从“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感受得到,我们还可以从演讲词中哪些地方感受到?
(在回答的同时要求进入文本,能以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相关句子,为后面的演讲做好表达铺垫。)
2.总结“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1.快速阅读5—7自然段,在小组间合作探究,这个角色的崭新和重要我们还可以从演讲词中哪些地方感受到。
1.一生读第1段,其他学生覆盖课文,认真倾听并作答。
(1)1914年。
(2)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
(3)分崩离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学习如何倾听
3.推荐4名学生读第1—4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作批注。
(1)平和与自信
赏析两个句子。
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2)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作答题目:
(1)“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
(2)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3)在这五年里,整个世界是什么状态?
2.总结“倾听”的方法
(1)不是随意的听,而是静心听,用心听。
(2)提取关键信息,必要时做好记录。
3.继续倾听2-4自然段,对照PPT展示的问题,提取信息并作答。
(1)奥林匹克精神强有力的支撑是什么?
1.学生质疑
2.畅谈感受。
3.简要了解作者。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演讲的目的是什么?是以什么为中心展开演讲的?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明确:
演讲目的是纪念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围绕着奥林匹克精神这一中心展开演讲。
三、学会倾听
1.推选一位同学,以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第1段,其他同学用心倾听并作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第四单元《4.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第四单元《4.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 教材分析《4.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历程以及其内涵和价值。
文章以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为背景,通过讲述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原则和目标,使读者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同时,学生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内涵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理解其价值所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原则和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和认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所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基本内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原则和目标。
2.教学难点:对奥林匹克运动内涵和价值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资料:收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现状的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什么了解?然后简要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随课文思路,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则和目标。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一篇讲述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文章。
文章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复兴的过程。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教材安排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
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关注体育事业,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然而,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复兴过程,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追求卓越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复兴过程。
2.教学难点: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奥运会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复兴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奥林匹克运动。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6.情感体验: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本课以“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其精神内涵。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奥林匹克运动在促进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奥运会的起源、奥林匹克五项、奥林匹克精神等,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体育、追求卓越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体育赛事具有一定的关注度,对奥林匹克运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精神内涵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体会其精神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五项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体育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意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五项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2.难点:奥林匹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奥运会的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魅力。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奥运会事例为依据,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内涵。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精品公开课。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PPT,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
3.视频资料:收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视频,用于课堂演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抓住关键句,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演讲的语言特点。
3.热爱体育,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生活、学习的激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
倾听他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阐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熟悉背景知识
1.背景知识介绍。
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作者介绍。
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饶有兴趣。
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涯。
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8年之久,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5年前”具体是哪一年?这一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
明确:具体指1914年,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第1自然段中提到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主要体现在第5自然段中。
一是:现在,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
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3.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明确: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一是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二是体育带给人的是美感,三是体育能振奋人心。
4.“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具体指什么而言?
明确:必须要面向大众,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达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5.请你用一句话,结合全文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明确: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
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推动社会的进步。
目标导学三:理清思路,体会语言特色
1.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请你梳理文章的思路。
明确: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在经历战争后即将扮演崭新的角色。
第2—3自然段,指出平和与自信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力支撑;第4—5自然段,说明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及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第6—7自然段指出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大众参与;第8—10自然段,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2.演讲稿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明确:①准确性。
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
②简洁性。
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③通俗性。
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要说自己的话。
④语言要生动感人。
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生动感人的。
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用形象化的语言。
⑤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动听众,富有感召力。
3.请学生再朗读课文,说说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试举例说明。
明确:①用词准确。
如第1自然段,“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崭新角色”把“奥林匹克”当作人来写,准确阐明了奥林匹克主义在当今的意义与以往不同。
②表达生动感人,富有感召力。
如:第4自然段描述奥林匹克主义带给参与者的快乐,“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会是怎样的情景”,最后一段,畅想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未来:“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
4.尝试演讲,揣摩下面的句子,应用怎样的语气演讲呢?
(1)“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应用怎样的语气朗读呢?
明确:用赞颂的语气,喜悦的语气。
(2)“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找出应重读的关键词语。
明确:“包括”“超越”这几个关键词语需要重读。
(3)“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应用怎样的语调朗读呢?
明确:运用平和的语调。
(4)“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应用怎样的语调语气朗读呢?
明确:语调逐渐上扬,用赞美的语气。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