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和眼睛PPT 图文

合集下载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和眼睛PPT课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和眼睛PPT课件
图3.3-1
不能

不变
方格纸
平面镜成像实验
如图3.3-2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 A为成像物体。
图3.3-2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 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较______的玻璃板。(2)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心
u
光心
v

实际光线
不能
实际光线
实际光线的延长线
缩小
等大
放大
正立

正立、放大同ຫໍສະໝຸດ 虚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6.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由3倍焦距处移至1.5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逐渐变小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置于焦距以内的物体不能成像7.在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双手拿着塑料薄膜靠近报纸,透过小水珠看到报纸上的文字是(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PPT课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PPT课件
凸透镜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介绍凸透镜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高端光学仪器。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物距、像距、焦距等关系。
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针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点,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练习题
要求学生撰写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加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和思考。
分享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悟,如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1
2
3
分析数据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光线折射误差等。
误差来源
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同时确保实验环境的光线充足且稳定,避免外部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减小误差方法
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方法
04
凸透镜成像特点分析与应用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常用于制作老花镜,用于矫正远视眼的视力问题。
眼镜
利用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制作而成的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便于观察细节。
放大镜
在相机和摄像机中,凸透镜作为镜头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聚焦和成像。
摄影摄像
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显微镜
望远镜
工业检测
激光技术
凸透镜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02
03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环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版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版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过程
U<f时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2F
F
F
2F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U>2f U=2f f<U<2f U=f U<f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等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像距V
f<V<2f V=2f V>2f
正立放大虚像 像物同侧
思考:
照相机的镜头就是凸透镜, 想一想它用到了凸透镜成像 的哪一部分知识?
正立等大虚像 像物同侧 放大镜
概念:
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像距V:像(光屏)到透镜的
距离
总结:
凸透镜在物距怎样时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怎样?
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像距f<V<2f
总结:
凸透镜物距怎样时成倒立等大 的实像?此时像距怎样?
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 的实像,像距V=2f
总结:
凸透镜在物距怎样时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此时像距怎样?
思考:
放大镜也是凸透镜,想一想 它用到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一 部分知识?
结论:
放大镜原理: U<f时凸 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f<U<2f
U=f U<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幻灯机
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像距V>2f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和眼睛PPT优质课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和眼睛PPT优质课件

缩小 缩小
倒立 倒立
实像 实像
17.60 21f>8.v1>0f
2u2=.020f 19.00 21f>5.u0>0f
等大 放大 放大
倒立 倒立 倒立
实像 实像 实像
2v1=.525f 25.90 3v9>.220f
1u1=.0f0
不成像
8.00
放大
正立
虚像

5u.<00f
放大
正立
虚像

活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u<f
A′
A
B
2f B′ F O
F 2f
应用: 放大镜
u<f
——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像与物同方向移动
u>2f f<u<2f
A
AA
B
B
B2f
FO
u=2f
F B′ B′
2f
B′
A′
A′
A′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同方向移动) 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u<f
A′
A′
A
B
F
2f B′ F B′ O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u=2f
A
B2f
FO
F B′ 2f
A′
应用: 测焦距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f<u<2f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A
B
F
2f F O
2f B′
A′
应用: 投影仪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3[1].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3[1].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记录数据
凸透镜焦距 f =__1_0__cm
物距与 焦距关系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u /cm 虚实 大小 正倒 v /cm
u >2 f u >2 f f<u< 2 f f<u < 2 f u<f u<f
u=2f
U=f
45 实像 缩小 倒立
25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13 实像 放大 倒立
实验探究、收集数据
注意: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
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进行实验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f = 10 厘米;
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 屏。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 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移动蜡烛的位置使蜡烛到透镜的位置分别为 u >2 f ;f < u <2 f ; u < f 再移动光屏找像, 眼睛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最清晰为止; 4.记下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1、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 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 什么变化?
2021/2/11
2021/2/11
F F
f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 么位置吗?
2021/2/11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8 虚像 放大 正立 5 虚像 放大 正立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10 不成像
查看上表的数据:
物距小于像距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
相比,哪个比较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目录•凸透镜基础知识•成像原理与规律•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验证•应用领域拓展•常见问题解答与误区澄清•课程总结与回顾CONTENTSCHAPTER01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定义与结构凸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结构特点一般由两个球面组成,可以是双凸、平凸或凹凸等形式。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光线传播路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特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光线会聚于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表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物体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像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

030201焦距、物距和像距概念CHAPTER02成像原理与规律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原理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的特殊形状,光线会发生折射,即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光线汇聚成像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会汇聚于一点,这一点即为物体的像。

像的位置、大小、正倒等特性与物体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有关。

成像规律总结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

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当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和像都变大;物距减小,像距和像都变小。

像的正倒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

像的大小当物体从无穷远处向凸透镜移动时,像逐渐变大;当物体移动到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像变得最大。

03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

01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02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和眼睛PPT教学课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和眼睛PPT教学课件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即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二焦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物近像远大(物体离焦点越近,像离焦点越远,像也越大);物远像近小(物体离焦点越远,像离焦点越近,像也越小);虚像同侧正(成虚像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像是正立的);实像异侧倒(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异侧,像是倒立的)。注意:a.焦点F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b.两倍焦距是物体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c.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远离焦点,像变得越大;物体越远离焦点,成的像越靠近焦点,像变得越小.d.变大与变小:是指后来成的像与原来成的像的比较;放大与缩小:是指物体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比较.
C
C
D
课堂精讲知识点1.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1)凸透镜成像涉及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物距、像距、焦距 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用字母M表示,如图下甲所示,例如u=35 cm表示物体距凸透镜中心是35 cm;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像距,如下图甲所示,用字母u表示,例如v=16 cm表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距凸透镜中心是16 cm;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如下图乙所示,例如f=10 cm表某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0 cm.
成实像时物像异侧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物距减少 像距增大即物像同方向移动像跟着物体在移动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凸透镜成像记忆口诀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通常选用焦距比较短的凸透镜作为放大镜.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和眼睛PPT课件(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和眼睛PPT课件(第1课时)

课堂互动
1.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如下图所
示,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 透镜,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
斑,该透镜的焦距f=___8_.0___cm;然后他把凸透镜、
蜡烛、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实验时要调整凸透镜、 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__烛__焰___的中心大致在 __同__一__高__度___,其目的是为 了使像呈现在_光__屏__中__央___.
最小.
(2)把蜡烛放在____D____点时,屏上得到的实像
最大.
(3)把蜡烛放在____E____点时,屏上不出现像.
课堂互动
2.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1)一烛焰,放在距凸透镜前6 cm处, 经透镜可 得到一个__正__立__、__放__大__的__虚__像.
(2)一烛焰放在距透镜前15 cm处, 经透镜可得 到一个_倒__立__、__放__大__的__实___像.
物距(u)
放大/缩小
像的情况 正立/倒立 实像/虚像
同侧/异侧
u>
等大
倒立
实像
异侧
f<u<2f 放大
倒立
实像
异侧
u=f
不成像
u<f
放大
正立
虚像
同侧
课堂互动
1.如右图所示,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
把蜡烛放在A、B、C、D、E点,并且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
课堂互动
(1)把蜡烛放在____A____点时,屏上得到的实像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课时
-.
课前思考
1.如右图所示,有一个中空的 平行玻璃砖,中空部分的形状犹 如一个凸透镜.有一束平行光从 左侧垂直入射玻璃砖,从右侧出射之后,是__发__散__ (选填“会聚”或“发散”)光束.请说明你判断的理 由(可画图辅助说明):玻__璃__砖__被__气__泡__分__成__两__部__分__, _都__是__凹__透__镜__,__对__光__有__发__散__作__用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像是 能 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 的。虚像是 不能 在光屏上呈现出来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 会
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延长线 相交而成的。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 实 像;物体恰在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 的实像;物体在二 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物体在一倍
的像,应将光屏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知识点2.放大镜的原理及应用
(1)放大镜的原理:当物体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时(即u<f时),在凸透镜的同侧 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不同厚度的放大镜,其放大的倍数不相同,凸透镜厚度越厚,焦距越小,放大 倍数越大.
(3)使用放大镜时要注意:只有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才能看到物体 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在一倍焦距之内的限度内,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 像越大.
远离焦点,成的像越靠近焦点,像变得越小. d.变大与变小:是指后来成的像与原来成的像的比较;放大与缩小:是指
物体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比较.
【例1】(2014•遂宁)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 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 镜的焦距为 cm.
1 像我这样的人……
最近总是单曲循环的播放着这首 《像我 这样的 人》, 听很久 都不会 觉得腻 ,或许 这首歌 最大的 魅力就 是共鸣 。
像我这样的人…… 比如: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一闪一灭,转 瞬之间 。你我 都轻如 云烟, 渺如微 当花瓣 离开花 朵,暗 香残留 ,香消 在风起 雨后, 无人来 嗅”忽 然听到 沙宝亮 的这首 《暗香 》,似 乎这香 味把整 间屋子 浸染。 我是如 此迷恋 香味, 吸进的 是花儿 的味道 ,吐出 来的是 无尽的 芬芳。 轻轻一 流转, 无限风 情,飘 散,是 香,是 香,它 永远不 会在我 的时光 中走丢 。
6.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将物体由3倍焦距处移至1.5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逐 渐变小
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置于焦距以内的物体不能成像
7.在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双手拿着塑料薄膜
靠近报纸,透过小水珠看到报纸上的文字是( D )
是( D )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
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
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
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
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
A D
B A
.
D
倒立、放大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焦距之内,成 正立、放大的 虚 像。
4.当物体距离放大镜小于一倍焦距时,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一
个 正立、放大
的像,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 同 侧;
放大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而是人眼逆着出射线光
而看到的,称为虚 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
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C )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课堂精讲
知识点1.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
(1)凸透镜成像涉及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物距、像距、焦距
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用字母M表示,如图下甲所 示,例如u=35 cm表示物体距凸透镜中心是35 cm;物体 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像距,如下图 甲所示,用字母u表示,例如v=16 cm表示物体通过凸透镜 所成的像距凸透镜中心是16 cm;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如下图乙所示,例如f=10 cm表 某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0 cm.
【例3】(2014•邵阳)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 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 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小于10cm
B.大于10cm小于20cm
C.大于20cm
D.等于10cm
【练习3】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 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 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 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 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
旧的东西其实极好。学生时代喜 欢写信 ,只是 今天书 信似乎 早已被 人遗忘 ,那些 旧的记 忆,被 尘埃轻 轻覆盖 ,曾经 的笔端 洇湿了 笔锋, 告慰着 那时的 心绪。 现在读 来,仿 佛嗅到 时光深 处的香 气,一 朵墨色 小花晕 染了眼 角,眉 梢,是 飞扬的 青春, 无知年 少的轻 狂,这 份带不 走的青 涩,美 丽而忧 伤。
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
或“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
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 或“右”),这次成的是 立、 的实像;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
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要想看到这
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

15 左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做人,无需去羡慕别人,也无需去花 时间去 羡慕别 人是如 何成功 的,想 的只要 是自己 如何能 战胜自 己,如 何变得 比昨天 的自己 强大就 行。自 己的磨 练和坚 持,加 上自己 的智慧 和勤劳 ,会成 功的。 终将变 成石佛 那样受 到大家 的尊敬 。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 做了母 亲,我 才深深 的知道 ,这样 的爱, 不带任 何附加 条件, 不因万 物毁灭 而更改 。只想 守护血 浓于水 的旧时 光,即 便峥嵘 岁月将 容颜划 伤,相 信一切 都是最 好的安 排。那 时的时 光无限 温柔, 当清水 载着陈 旧的往 事,站 在时光 这头, 看时光 那头, 一切变 得分明 。执笔 书写, 旧时光 的春去 秋来, 欢喜也 好,忧 伤也好 ,时间 窖藏, 流光曼 卷里所 有的宠 爱,疼 惜,活 色生香 的脑海 存在。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 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上, 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
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
A.凸透镜 B.凹透镜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
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

【练习1】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立于凸透镜的一侧,调节另一侧 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一个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
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光屏上( C )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B.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C.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2)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 ① 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等。 ②实验步骤: a.在光具座上由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b.调节整烛焰、透镜、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c.进行实验(注意调整物距与像距,使烛焰的像最清晰). ③在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 a.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 b.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c.蜡烛的火焰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d.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外,但是太靠近焦点,成像太远,光具座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5)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例2】(2014•安顺)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
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凸透镜向右移动,调
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不够长.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即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 实像);
二焦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 倍焦距成缩小的像);
物近像远大(物体离焦点越近,像离焦点越远,像也越大); 物远像近小(物体离焦点越远,像离焦点越近,像也越小); 虚像同侧正(成虚像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像是正立的); 实像异侧倒(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异侧,像是倒立的)。 注意: a.焦点F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b.两倍焦距是物体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c.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远离焦点,像变得越大;物体越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3.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实验计划和选择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