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_滑轮及其应用_检测题

合集下载

【基础练习】《滑轮及其应用》(物理沪科八年级全一册)

【基础练习】《滑轮及其应用》(物理沪科八年级全一册)

《滑轮及其应用》基础练习1.下列关于滑轮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一只定滑轮能省力B.使用一只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D.使用滑轮组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用重为2N的动滑轮将重20N的物体匀速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所用的拉力为()A.2N B.10N C.22N D.11N3.学校旗杆的顶部装有定滑轮,这样做()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B.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C.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D.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4.如图所示,用同一个滑轮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不计绳重及滑轮轴处摩擦,则()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5.小明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N 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牛B.人将绳子拉过1 米,物体也上升1 米C.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D.使用该装置不但能省力,还能省距离6.如图所示,升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使用它(选填:“能”、“不能”)省力,它的优点是。

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F=2N的拉力的作用下,物体A匀速运动了1m(不考虑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8.如图右所示,物体重力是300N,动滑轮重20N(不计摩擦和绳重)。

要使物体匀速升高2m,那么人的拉力是N,使用该装置(填“能”或“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9.如图甲所示,物体重力为1000N,动滑轮重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用力F匀速提起重物上升2m,则拉力F为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若换用乙图,则拉力F为N。

10.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cm.(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11.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2400N的物体,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绳子的拉力F=;如果用这个滑轮组达到更加省力的效果,就要改变绳子的绕线方法,则此时拉力F=。

初二物理滑轮的应用试题

初二物理滑轮的应用试题

初二物理滑轮的应用试题1.在升旗仪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请问这个滑轮是__滑轮(“动”或“定”),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定,改变力的方向.【解析】国旗杆上的滑轮为定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故答案为:定,改变力的方向.思路分析:(1)定滑轮:就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的,如墙上,木板上,铁柱上等,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们带来方便.(2)动滑轮:就是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定滑轮及工作特点,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及其特点是关键.2.如图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

在一起了。

这幅漫画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解析】由于绳子在木棒上绕了几圈,所以这两根木棒就组成了一个滑轮组.从漫画来看,小孩用力一拉,就可以使两位大力士撞到一起,这说明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故答案为: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思路分析:两根光滑的木棒相当于一个滑轮组,把其中任意一个看作定滑轮,另一个则是动滑轮.试题点评:本题比较新颖,信息的获取要从漫画中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只是两根普通的木棒,但它们其实已经组成了一个滑轮组.3.一辆汽车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中,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其中省力的是__图。

【答案】乙,【解析】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乙是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答案为:乙,思路分析: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的特点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试题点评:主要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知道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的特点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如图4所示,动滑轮重为50牛顿,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绳子的拉力是260N,【答案】730;0.6.【解析】故答案为:730;0.6.思路分析: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即可求出物重,求物重;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

2019年精选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练习题六十二

2019年精选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练习题六十二
A、5
B、5
C、不变
【答案】:
【解析】:
小峰利用滑轮组将一个正方体金属块A从某溶液池内匀速提出液面,当金属块A浸没在液面下,上表面距液面的距离为h时开始计时,如图甲,计时后调整滑轮组绳端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使金属块A始终以大小不变的速度匀速上升,提升过程中拉力F与金属块A向上运动时间关系如图乙。已知金属块A被提出液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h=0.25m,(假设溶液池足够大,金属块被提出液面前后液面高度不变,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C、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3.3%
【答案】:
【解析】:
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第一次提升的重物A的重力为GA,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1,运动时间为t1;第二次提升的重物B的重力为GB,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2,运动时间为t2。已知F1:GA=5:8,GB:GA=3:2,v1:v2=2:1,t1:t2=2:3,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下列对两个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
【解析】:
根据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甲图:定滑轮相当于一个______杠杆.
(2)乙图:气体的扩散现象说明______
(3)丙图: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二极管具有______.
(4)丁图:抽取纸板,鸡蛋落入杯中,因为鸡蛋具有______
【答案】:
A、指甲剪是省力机械
B、定滑轮是省力机械
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
D、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答案】: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及其应用》同步练习(答案版)2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及其应用》同步练习(答案版)2

第十章浮力第2节滑轮及其应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分〕1.用以下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确定力臂大小关系是关键。

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F1、F2的大小;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求出F3;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求出F4;通过比拟得出哪个用力最大。

【解答】由题知,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A.由于杠杆平衡,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F1<G;B.由于G;杠杆平衡,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F2>G;C.使用定滑轮,F3=G;D.使用动滑轮,F4=12由以上分析可知,用力最大的是B;应选B。

2.如下图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G1:G2为()A. 1:2B. 1:1C. 2:1D. 3:1【答案】CG1,即G1:G2=2:【解析】解:由图知,G1由两根绳子承当,G2的力作用在绳子上,故G 2=121。

应选:C。

G1由两根绳子承当,且在绳子自由端是G2,由滑轮组的特点知,G2是G1的一半,故可求得G1:G2的比值。

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

在滑轮组中,拉物体的力由几根绳子承当,那么绳子自己端的力为拉物体的力的几分之一。

3.用如下图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A. 小于200NB. 等于200NC. 大于200ND. 大于300N【答案】C【解析】解:滑轮组的绳子段数n=3,那么F=13(600N+G动),即F>200N.故A、B、D不符合题意.应选C.题目所求拉力为实际拉力,所以要考虑动滑轮的重和绳子摩擦,滑轮组的绳子段数n=3因此实际拉力会大于13G. 解题时要读清题意,防止失误.另外,这类题绳子段数n的判定也很关键4.用如下图的工具提升相同重物G,(不计摩擦,不计绳、滑轮和杠杆重)最省力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由题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杠杆重,A、使用的是动滑轮,F=12G;B、使用的是滑轮组,n=3,F=13G;C、使用的是定滑轮,F=G;D、设杠杆的长度为L,那么动力臂为L,阻力臂为12L,那么FL=G×12L,F=12G。

2020-2021学年人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 同步测试(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 同步测试(含解析)

10.2滑轮及其应用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简单机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动滑轮B.能改变力的方向C.能省功D.能省力2.用下列方法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A.B.C.D.3.一名体重600N的举重运动员,可举起1300N的物体,这个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图装置提升物体,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在下列四个不同重力的物体中,他能提起的最重的物重是()A.600 N B.1300 N C.1900 N D.700 N4.如图,甲、乙两人将同一物体拉到楼顶上,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用力一样大B.甲使绳索移动的距离大于乙使绳索移动的距离C.乙用力比甲小D.甲乙使绳索移动的距离相等5.如图所示,已知F=150N,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提起的重物G为()A.75N B.150N C.300N D.450N6.如图所示,两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忽略滑轮自重和摩擦,当滑轮平衡时,G1与G2的大小关系是()A.G1=G2B.G1=2G2C.2G1=G2D.3G1=G27.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向上拉动绳子,使重为50N的物体5s内匀速升高5m(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拉的距离为15mB.动滑轮重为10N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1m/sD.绳子自由端拉动的速度为6m/s8.如图示,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拉动,拉力分别为F1、F2、F3,不计滑轮与轴及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A.F1<F2<F3B.F1>F2=F3C.F2>F1>F3D.F1=F2>F39.如图所示的装置,重100N的物体A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是20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滑轮重和滑轮间摩擦)()A.作用在物体A上水平拉力是100NB.作用在物体A上水平拉力是20N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80ND.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40N1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通过下列装置匀速拉动物体G向前运动,绳与滑轮的质量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向上拉绳的速度是1.2m/s,拉绳的力F是6N,由此可知()A.物重G是12N,物体的速度是0.4m/sB.物重G是18N,物体的速度是0.6m/sC.物体G受到的摩擦力是12N,物体的速度是0.6m/sD.物体G受到的摩擦力是18N,物体的速度是0.4m/s二.填空题11.如图中的(选填“(a)”或“(b)”)图为定滑轮,作用是。

2021年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专题基础演练—— 滑轮及其应用 (word解析版)

2021年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专题基础演练—— 滑轮及其应用 (word解析版)

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专题基础演练——滑轮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重为120N的物体M,在40N的拉力F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B.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大小为20NC.物体M所受到的拉力为80ND.拉力F的功率为4W2.如图所示,用不同的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最费力的是(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B.C.D.3.如图所示,不计轮与轴的摩擦及滑轮的重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A. m1=m2B.m1=2m2C.m2=2m1D.m1=4m24.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将同一木块分别从两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项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乙斜面光滑,则拉力的功率P甲<P乙B.若甲、乙斜面光滑,则拉力F甲=F乙C.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拉力所做的额外功W甲额>W乙额D.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甲有<W乙有5.下列几种简单机械,不属于轮轴的是()A.盘山公路B.扳手C.水龙头D.方向盘6.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牛顿,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A. 1牛顿B.0.5牛顿C.2牛顿D.1.5牛顿7.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 B.C. D.二、多选题1.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底面积为30cm2、重为8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的自由端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滑轮重力为30NB.0s~1s内,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1.0×104PaC.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5JD.2s~3s内。

拉力F的功率是8W2.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使用和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筷子使用时是一种杠杆,用筷子夹菜时可以省力B.旗杆顶的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使用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门把手属于轮轴,使用时可以省距离D.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使用时会费距离3.小明用图中装置提升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是因为它是等臂杠杆C.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D.使用该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4.分别用图中所示的装置甲和乙把同一重物吊到同一高度时()A. 用装置甲吊起重物比用装置乙省力B.用装置乙吊起重物比用装置甲省力C.用装置甲或装置乙吊起重物所用拉力相同D.用装置乙吊起重物,动力移动的距离比用装置甲大5.下列关于滑轮和滑轮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滑轮组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滑轮组一定比使用动滑轮省力C.组成滑轮组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数目一定要相等D.滑轮实质上是变形的杠杆三、填空题1.(1)如图甲所示的杠杆,已知OA=AC=CB,C点挂的物体重30N,不计杠杆自重与摩擦,则B点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滑轮组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滑轮组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

10.2“滑轮及其应用”知识归纳练习题1定滑轮1.(2020青岛改编)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时,用如图1甲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和。

(2)如图乙所示,分别用拉力F1、F2、F3匀速提升重物,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3)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给我们升国旗带来了便利,这是利用了定滑轮的特点。

(4)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

2.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将重为5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 m,用时10 s,则这一过程中,小明的拉力为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物体升高的速度为m/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m/s。

(不计绳重及摩擦)3.小王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用大小为8 N、水平向右的拉力F将重为5 N的物体匀速拉动了3 m,用时10 s,则这一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拉力为N,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m/s,物体运动的速度为m/s。

(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4.某人重为500 N,经测定,他的手臂最大可发挥700 N的力。

若这个人用一个定滑轮来提升重物,则他所能提起重物的最大重力为(不计绳重及摩擦) ()A.1200 NB.700 NC.500 ND.200 N2动滑轮5.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1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 。

(2)比较图乙和图丙可知: 。

(3)动滑轮的实质是的杠杆。

6.如图1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A.省力,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B.不省力,能改变施力的方向C.既能省力,也能改变施力的方向D.既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7.如图1所示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需要的力很大,则应选用(选填“甲”或“乙”)方案,因为采用这种方案可以。

(不计机械自重及滑轮摩擦)8.小可用如图1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重为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则小可在绳子A端的拉力为N;实际上A端的拉力为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N。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C. 彩虹D. 钟表的指针影子2.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慢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3.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电阻增大?A. 导体长度增加B. 导体横截面积增加C. 导体材料改变D. 导体温度降低4. 关于电流,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B.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C.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正比D. 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反比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机械能的转化?A. 电灯发光B. 水壶烧水C. 风力发电D. 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慢的。

()2. 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与频率有关。

()3.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4.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5.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反射分为______和______。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______中传播。

3.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______有关。

4. 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______。

5.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表达式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解释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3. 简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4. 解释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应用。

5. 简述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求折射角。

2.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质量为1000kg,求其动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及其应用检测题(沪科版)
一、夯实基础
1.定滑轮实质是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但它不能_______。

2.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力,但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

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各使用了一个滑轮。

其中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滑轮,乙图中的滑轮是_____滑轮。

4.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70 N,则可匀速提起_____N或_____N的重物。

5.如图所示,有四个滑轮组,若分别用来把60 N的重物提起。

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F1=_____N,F2=_____N,F3=_____N,F4=_____N。

二、提升能力
6.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
A.F1方向的拉力最小B.F2方向的拉力最小
C.F3方向的拉力最小D.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
6题图7题图8题图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 N,乙物重3 N。

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

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0 N,3 N B.0 N,5 N
C.2 N,5 N D.2 N,3 N
8.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 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A.20N,18N B.10N,18N
C.18N,10N D.20N,20N
9.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能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20N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
C.杠杆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10.如图所示,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和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3<F1<F2 B.F1<F2<F3
C.F2<F1<F3 D.F3<F2<F1
11.使用滑轮组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A.省力而且一定能改变力的方向B.省力但不可能改变力的方向
C.省力而且能省距离D.能省力而且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2.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A.500牛B.1000牛C.1500牛D.250牛
三、实验探究
1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G/3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14.根据图中的省力要求,画出绕绳子的方法(不计摩擦及滑轮重).
四、学以致用
16.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芳芳同学按照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数据。

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

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应满足什么条件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17.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
B,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