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关节病

合集下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pt课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pt课件
4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膝 关 节
原发性
老年人长期活动,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骨刺形成。 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体型肥胖者。通常进展缓慢。

关 继发性 外伤、骨折、脱臼等 。


5
+ 1、年龄 + 2、性别 女多于男 + 3、遗传 + 4、体重 + 5、饮食 + 6、气候 + 7、药物
6
继发因素
挫伤 拉伤 扭伤 骨折 脱臼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
一、概述—定义
骨性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 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关节软骨完整性破 坏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继而导致关节症 状和体征的一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易受累关 节有膝关节、髋关节、脊柱、手等,其中膝关节 炎占41%。
2
膝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 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它是一 种从软骨退行性变开始而累及骨质、滑膜等关 节结构的慢性损伤性疾病,伴随修复通常有炎 症过程,故称之为骨性关节炎。
+ 中期
+ 症状不易去除 + 炎性表现:肿胀、发热 + 关节腔积液
21
+ 挛缩明显,疼痛加剧,活动受限 + 磨损明显,膝关节变形,活动时摩擦音
+ 终期
+ 疼痛加剧、日常活动受限,关节严重畸形:“O”型腿或“X”型腿
22
临床表现
23
诊断要点
+ 病史 + 症状体征 + 影像学检查 + 实验室检查
24
该病是引起中老年人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 碍(包括关节畸形)的常见疾病。即通常我们 所说的骨刺、骨质增生、罗圈腿等。

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

二、病 因和发病机制
不断流失
继续流失
正常软骨
软骨局部变软、 糜烂、变薄脱落
边缘出现骨刺
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及压痛 :最常见的表现。负重关节及双手最 易受累。
关节肿胀 、畸形:膝关节多见。 晨 僵:很少超过半小时。 关节内卡压:主要见于膝关节,易致摔倒。
临床表现
治疗
减轻或消除疼痛 矫正畸形 恢复或维持关节功能 改善生活质量
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60%-70%。 根据WHO预测,到2015年中国骨病患者将达到1.5亿。 骨关节炎已成为导致人类残疾的第一大疾病,称为
“不死的癌症”。
一、概述—分类
OA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OA多发生于中老年,无明确的全身
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 系 继发性OA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 炎症、关节不稳、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 先天性疾病等
足球运动员 篮球运动员
芭蕾舞演员
•膝关节 •髋关节 •脊柱 •手
二、病 因和发病机制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腔、关节囊 关节软骨:厚度约为2-7mm 软骨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很小,故有利于关节活动。
二、病 因和发病机制
关键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关节超负荷使用和磨损, 黏多糖不断从关节中流失,合成黏多糖的能力不断减 弱。
一、概述—定义
退行性骨关节病,即退行性变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 老年性关节炎等。
是一种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关节软骨完整性 破坏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继而导致关节症状和 体征的一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包括骨刺、骨质增生、罗圈腿、颈椎病、髌骨软化、 腰椎病等。
一、概述—发病率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PPT课件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PPT课件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骨 关节退行性疾病可分为颈椎病、 腰椎病、膝关节骨关节炎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年龄 增长、长期劳损、外伤、肥胖、遗传 等因素。
发病机制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变薄、 失去弹性,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力 量下降,导致关节稳定性减弱,容易 发生退行性改变。
05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未 来研究方向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新药研发
针对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药物,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
治疗技术
探索新的治疗技术,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以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 案。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
骨刺切除术
移除骨刺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关 节的正常功能。
软组织手术
修复或重建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如肌腱、韧带等。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包括电疗、超声波疗法、冷热 敷等,有助于减轻疼痛和恢复
关节功能。
职业治疗
针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 进行训练和指导,提高生活质 量。
心理支持
对于因疾病而产生的焦虑和抑 郁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
骨关节的保养与维护
保持良好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会增加关节 负担,如长时间低头、弯腰等, 应适时调整姿势,减轻关节压力。
合理使用关节
避免过度使用某些关节,如频繁爬 楼梯、长时间站立等,应适当休息, 减轻关节磨损。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骨密度和关节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04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案 例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维成药:护肝布祖热颗粒12g,每日三次,口服;苏润江制剂根据患 者的气质给予口服(如,通滞苏润将胶囊,5粒、-日三次;苏润茳散 剂口服,10g,一日三次;苏润江密膏口服,10g,一日三次);罗布 比赛格力密膏口服,一次5-7g,一日三次;曲比秦艾拉密膏口服, 一次5-7g,一日三次;等活血祛瘀、补肾除湿的制剂,为长期服用 准备玛吾力吾苏力合剂口服,100ml,一日三次。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定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 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老年性关 节炎等。
它是一种以软骨退行性变为核心,累及 骨质、滑膜等关节结构的慢性损伤性疾病, 伴随修复过程通常有炎症反应,并在关节边 缘有骨赘形成,故称之为骨性关节炎。
❖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 达9.56%。
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规及血沉、类风湿因 子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影像学表现
关节肿胀 关节破坏 关节强直 关节脱位
关节破坏和周 围软组织的骨 化。
关节退行性变
关节退行性变
纤维性强直
骨性强直
滑膜的改变
滑膜增厚,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改变。
滑膜增厚
关节软骨的改变
软骨水肿、软骨囊性变、软骨变薄和不同 程度的磨损、软骨破坏等。
❖ 临床可产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 等症状。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骨刺、骨质增生、 罗圈腿等。
❖ 在发达国家中年以上人群是慢性致残的主要 原因。
病因
膝 关 节 骨
原发性
老年人长期活动,软骨磨损、退变, 骨刺形成。 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体型肥胖者。通常进展缓慢。
衰老是致病因素之一。
关 继发性 外伤、骨折、脱臼等 。关节力线改

膝骨关节病讲解

膝骨关节病讲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定义: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骨质增生,肥大性关节病。

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质囊性变为特点,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2。

多累及手指关节,膝、髋、脊柱等,膝关节是骨关节炎最常见受累的外周关节。

属中医“膝痹”的范畴。

二分类:膝关节骨关节病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最常见,又称特发性骨性关炎, 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血压高者,妇女,50岁以上及体型肥胖的患者。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通常进展缓慢,而且不太严重。

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也很常见,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损伤、关节炎症或其它伤病,又称创伤性关节炎。

三病因:尽管对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明确以下许多因素可以造成关节软骨破坏:1.年龄因素:从中年到老年,随年龄增长,常发生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是重要因素。

有些退变磨损很明显而症状不重;反之有些人软骨退行性改变不重而症状却很明显。

2.性别因素:男女均可受累,但以女性多见,尤其是闭经前后的妇女。

说明该病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

3.遗传因素:临床见到末端指间关节骨关节炎,有Heberden结节者,家族中姑姨、姐妹常患同样病,因此推测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4.饮食因素:营养不良也是致病因素之才。

关节软骨内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从关节液中吸取。

软骨的修复是靠外层的软骨细胞分裂繁殖和软骨细胞分泌基质来完成的,由于营养和氧供应不足,影响到软骨细胞的增殖时,就会导致软骨基质减少,软骨新生不足而变软弱,极易在负重部位发生磨损。

5.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多有症状。

与温度低,引起血运障碍有关。

6. 一般易感因素:包括肥胖、性激素、骨密度、过度运动、吸烟以及存在其他疾病等。

7. 机械因素:如创伤、关节形态异常、长期从事反复使用膝关节的职业或剧烈的文体活动等。

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关节炎关节炎的特点是软骨破坏,在平片上表现为软骨间隙狭窄。

关节炎大致可分为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炎性(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和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晶体沉积(痛风、焦磷酸钙、羟基磷灰石)、血液性疾病(血友病)以及代谢性等类别。

骨性关节炎(OA)骨性关节炎概述·骨关节炎(OA),也称为骨关节病或退行性关节病,是由于易感个体因局部机械因素改变导致关节软骨破坏的结果。

除了软骨,0A累及整个关节,包括骨、韧带、半月板、关节囊、滑膜以及肌肉组织。

OA是中老年人群软骨缺损最常见的原因。

·OA通常发生在负重关节以及手部的特定关节。

·平片检查青少年或者不寻常的部位有OA时,如:肩、肘或踝关节,则通常有既往创伤或其他关节炎等易患因素。

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OA的特征性影像学标志有:不对称性关节腔狭窄。

软骨下骨硬化,为透明软骨缺损的刺激和反应性重塑的结果。

骨赘形成。

软骨下囊变,为关节液通过软骨缺损进入骨质所致。

无关节周骨质减少。

所有的关节炎都会存在关节间隙狭窄,但当发现有软骨下硬化、骨赘形成、软骨下囊变且不伴有炎性侵蚀时可明确诊断骨性关节炎。

当存在广泛的软骨下囊变时,也应该考虑焦磷酸钙(水合物)结晶沉积病(CPPD)。

手的骨性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的骨性关节炎相似,手的骨关节炎的影像学特性包括软骨间隙狭窄、软骨下硬化及骨赘形成。

没有侵蚀。

按累及递减的顺序,手的骨性关节炎常见的发病部位包括:远端指间关节(DIPs)、第一腕掌关节拇指的基底部(CMC)以及近端指间关节(PIPs)。

手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第2远端指间关节。

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掌指关节(MCPs)受累不太常见。

大的骨赘可引起特征性手指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Heberden结节是远端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赫伯登结节(Heberden’s nodes,HN)是远端指间关节(DIP)的背侧软骨性、骨性肥大和屈曲畸形,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损伤后,是发生于指间关节的良性病变,临床上较常见,长期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像诊断

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像诊断
关节囊肥厚及关节肿胀
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关节 囊的肥厚程度以及关节内积液、肿胀 等情况。
治疗方案制定依据和建议
病情严重程度
01
根据影像学评估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制定针对病情严重
程度的治疗方案。
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
02
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合并症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
治疗方法。
预期治疗效果
05
影像学评估与治疗方案制定
影像学评估指标及意义
关节间隙
关节间隙狭窄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重 要表现,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可以明确关节间隙的变化。
软骨下骨硬化
软骨下骨硬化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另 一重要表现,影像学检Hale Waihona Puke 可以显示软骨下骨的密度增高。
骨赘形成
骨赘即骨刺,是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形 成的突起,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骨赘 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03
查和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像诊断水平建议
加强影像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 01 和优化影像检查方案。
开展影像诊断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影像科医 02 生的诊断水平和能力。
推广和应用新的影像技术和方法,如人工智能辅 03 助诊断等,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THANKS
02 判断关节间隙狭窄
CT检查可判断关节间隙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有助 于评估病情。
03 显示软骨下骨囊变
CT检查可显示软骨下骨的囊性病变,为退行性骨 关节病的常见表现之一。
MRI检查技术
01 显示关节软骨病变
MRI检查可清晰显示关节软骨的退变、剥脱和缺 损,对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软骨下囊性变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课件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课件
环境因素:研究环境因素如饮食、运动等对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生物力学因素:研究生物力学因素如关节负荷、运动模式等对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的影响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在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中的作 用
干细胞疗法:利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关节 基因疗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关节基因缺陷 生物材料:开发新型生物材料替代传统关节假体 机器人辅助手术:提高手术精度和成功率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不良环境,如潮湿、寒冷等,可能导致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创伤因素:关节创伤可能导致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疼痛:关节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活动后加重
僵硬: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特别是在早晨起床后
研究目标:提高治 疗效果、降低副作 用、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等
研究热点:人工智 能、大数据、3D打 印等在骨关节退行 性疾病中的应用
汇报人:PPT
康复目标:恢复关 节功能,减轻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方法:物理治 疗、运动疗法、药 物治疗等
康复计划:制定个 性化康复计划,定 期评估康复效果
注意事项:避免过 度训练,遵循医嘱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减轻关节负担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等 适当运动:选择对关节冲击较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适当变换姿势,避免关节过度疲劳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预防策略: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对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对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疗效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对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改善作用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对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说明肾虚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主要原因。
• 1.2 络阻为标 • 本病的发生以肾精亏虚为本,另外与络脉痹阻也有密切关系。外受诸因是络 脉致病的主要病因。络脉多分布于体表,风寒湿等外邪侵犯人体,容易侵入络 脉之中,导致络脉痹阻,闭阻经络气血,痹病则生。中年以后,脏腑功能衰退,正
气虚而不能抵御外邪,抗邪能力减弱,机体调节适应能力锐减,风、寒、湿邪易
• 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多采用滋补肝肾之品,而对通络药物的运用较少。补肾多选用六味地 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方,肾主骨生髓,髓充则骨健,治肾亦即治骨,故采用补肾法以治本,使骨质得到物质的充填
而修复。对于有些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骨关节病患者,应加用通络药物。历代医家对通络十分重视,清· 韦
受异常或不均匀应力的结果,也与肥胖、骨质疏松、遗传因素及外伤有关。治疗上
主要给予非甾体消炎药和关节局部封闭治疗等,但疗效不尽如人意,且有一些不良反 应。中医学无“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名,但有“骨痹”、“骨痿”等类似记载。
笔者认为,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本病机为肾虚络阻,补肾通络是其基本治疗法则。
1 肾虚络痹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本病机 1.1 肾虚为本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精,精生髓,髓养骨”。“肾者… …其充在 骨”,“肾生骨髓… …在体为骨”。《医精经义》亦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 骨,故骨者肾之所主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足者则骨强。”说明肾中 精气充盈则骨髓生化有源,骨才能得到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故《外科集验方》
显胃肠道刺激症状。双膝关节轻度肿胀,活动尚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辨证 为肾气亏虚,寒湿外袭,络脉痹阻,筋脉失养。
• 治以补肾益气、散寒驱湿、通经活络为法,方药以肾气丸加味:熟地黄15 g,怀山药15
g,山茱萸10 g,牡丹皮10 g,茯苓10 g,泽泻10 g,牛膝10 g,独活10 g,苍术10 g,桃仁10 g,红花10 g,水蛭5 g,甘草5 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5 d后,行动自如,双膝关节疼 痛明显缓解,肿胀消退,头昏耳鸣减轻,精神好转。继以调补肝肾、通经活络之法调理 善后。
侵袭关节经脉筋骨,并留滞不去;或老年脏腑亏虚,其功能活动的推动和调节能 力下降,脏腑经络的功能失常,血液和津液的代谢运行失常,导致瘀血和痰饮的 产生,痰瘀互结,阻滞经络,络脉痹阻。
• 外邪入侵络脉,导致气滞、血瘀和痰凝等而使络脉痹阻,而络脉痹阻又导致气、 血、津液不能渗灌、濡养组织,更易发本病。故《诸病源候论· 风湿腰痛候》 曰:“劳伤肾气,经络既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搏于肾经,与血气相击而 腰痛,故云风湿腰痛。”《素问· 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脉血凝而不流,
以入络搜剔络中结邪,往往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使病症易愈。
• 陈某,男,71岁,2003年10月来诊。患者双膝关节疼痛一周,行动不便,上下台阶尤为明 显,受寒及气候变化则疼痛加重,伴头昏耳鸣,疲乏,类风湿因子、抗O、血沉等指标均
在正常范围内,X线片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曾服芬必得等药治疗,疗效不稳定,且有明
云“肾实则骨有生气”。
• 退行性骨关节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人过四十,则阴气自半也”,因而患者大多
肾气虚衰。肾藏精,主骨生髓。人至老年,肾气渐衰,肾精亏损,不能充骨生髓, 骨髓化源不足,致骨髓空虚,不能营养骨骼,骨骼失养,骨体枯槁,则发为退行性 骨关节病。故《素问· 长刺节论篇》曰:“病在骨,肾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
协梦在《医论十三篇》中说:“治病以利气为先,用药以通络为主。盖人之经络不通,则传输不捷,药不能尽其 功。”通络宜据病邪之异而采用不同的通络法,叶天士针对络脉病证的病机,提出了理气、化痰、活血诸通络 法。如以风寒湿等邪外袭为甚者,当兼以祛风、散寒、驱湿等法,选用防风、羌活、川乌、苍术等药物;痰瘀 相结者,佐以化痰通络、化瘀通络等法,方选旋覆花汤、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桃红饮、下瘀血汤、抵当汤等 活血化瘀通络之方治疗,使其痰散瘀释,经络畅达,气化得通,使通则不痛而收效。对于络脉重症及顽固难愈之 症,历代医家多主张用虫类药物以通其络,从而使络痹易开,结邪易去。参用虫、蜣螂、水蛭、虻虫等虫类药,
从“肾虚络阻”论治退行性骨关节病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灸科
•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多发于老年人的关节疾病。它的主要病变 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临床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易见于负重关 节如膝关节和髋关节。本病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发病率增加,50岁以上老年人80%~ 90%皆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病变。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认为是承
• 总之,退行性骨关节病以本虚标实多见,肾虚为本,寒湿、瘀血、痰饮等痹阻络
脉为标。
• 2 治疗原则 • 中医治病强调审因论治。如前所述,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机关键在于肾 虚,“虚则补之”,故补肾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根本治则。络脉痹阻为退行性 骨关节病的致病之标,故通经活络亦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另一治则。以上可 见,补肾通络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本法则,代表方剂为益肾蠲痹丸等。
在筋则屈不伸。”此外,各种经脏病症迁延日久,其病气传入络中亦可以导致
络脉病症。无论新病、久病均可导致络脉受伤而成络痹。有人认为痹病是新 病入络的代表病症,久病入络是痹病的病理转归。
• 络脉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络脉痹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所以疼痛是络痹的典 型表现。络病疼痛,多是络中气滞瘀阻而气机不通,或络中血气不足兼有留痰 而络体及组织失养所致。退行性骨关节病与络脉痹阻有密切关系,故其临床 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