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word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名师教案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预习提示
1、工业革命是从世纪年代首先从的开始(珍妮机,P88图)。
1785年,改进了蒸汽机,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利用这一成就,英国的于1825年制造了名为“旅行者号”的火车机车,并试车成功。
(P89、P90图片)(汽船)
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
②。
直击中考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在下列哪个行业()
A、采矿业
B、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动力工业
2、世界各民族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3、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其动力是()
A、蒸汽
B、人力
C、水力
D、自然力
二、简答题
5、读图回答问题:
(1)右图人物是谁?是哪国人?有什么贡献?
(2)该机器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6、恩格斯曾这样形容流经英国利兹的爱尔河:“像一切流经工业城市的流一样,流入城市的时候是清澈见底的,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流出时却又黑又臭,被各种各样的脏东西弄得污浊不堪了。
这是工业革命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城市污染。
在城市化日趋发展的今天,你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有什么良好建议?。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程标准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和火车机车的问世;工业革命的影响。
2.能力的培养:①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产生,提高辩证看待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②在掌握工业革命进程的基础上培养综合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①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2. 教学难点: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及其影响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问答法、讲义,多媒体课件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投影: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图片),教师指出这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教师追问:你知道历史上的第一次世博会在哪里举行的吗?(展示第一届世博会水晶宫图片)教师指出:水晶宫与世博会于1851年同时诞生,它原先是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时的展示馆,这场世博会的正式名称为万国工业博览会。
教师追问:你知道这一届世博会的展示馆中有哪些东西被展示出来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看一看会有哪些东西出现在水晶宫里。
◆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小组合作)(此部分视班级学生情况而定是否要进行小组合作)1、工业革命何时在哪个国家最先开始?在这个国家何时结束?2、谁改进了什么机器,成为广泛使用的动力?3、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4、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交通工具有哪些?5、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二)学习和探究(师生合作)1.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1)(过渡)教师问:工业革命发生在哪个国家?(生答:英国)。
进一步问: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思考)(2)师问生答(需要教师引导:英国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殖民地的增多使市场不断扩大生产的商品供不应求。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一、教材内容分析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为巩固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变革。
表现出来的就是各个部门、行业的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由工厂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课程标准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二、能力目标: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导入语: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展现了英国田园牧歌的时代,紧接着被一个个拔地而起的烟囱和产业工人操作生产机械的场景所取代,仿佛把人们带回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梦幻空间。
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英国对世界的贡献。
这个时期创造的财富为什么远远超过了英国历史的总和呢?(设计意图:利用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教师:你想知道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到历史中去探究答案,感受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业革命。
展示板书: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自主学习目标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2、请你找出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发明者、国家、时间)3、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学生: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的基本史实。
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的后果,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提高辩证看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从而培养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③通过蒸汽机的发明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培养刻苦学习、热爱科学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难点】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及其影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4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的出现,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发生了。
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工业革命。
二、新课学习(一)珍妮机的故事>>>多媒体课件播放《路易十六命丧断头台》的视频1.本节内容(1)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工业革命”就在这种背景下悄然开始了。
(2)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前欧洲普遍使用的一种旧式纺车。
这种纺车也叫萨克森纺车,发明于16世纪早期,它是通过工人脚踏踏板,带动纺轮转动来进行纺纱的。
这种纺车能够同时进行搓捻棉线和缠绕棉线两项工作。
但是生产力很低。
>>>多媒体课件展示《珍妮机》图片(3)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业一系列部门的发明、制造,所以,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2.思考讨论:师: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为什么?生:......教师总结:①可能是昙花一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瓦特等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本课的难点: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具:瓦特与蒸汽机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可以从学生们自身所穿衣服的质地、成衣工序和成衣方式说起,接着提问: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由谁发明的?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解决以上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认: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是1765年由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命名为珍妮机。
3)讲授新课:一、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教师在引导学生知道有关珍妮机的基本史实后,还要注意点拨以下两个问题:①你了解英国吗?珍妮机的问世是不是偶然发现?为什么?②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教师在学生找到答案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
能不能成燎原之势?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作适当补充,突破教学疑难。
假如最先发明的不是珍妮纺纱机,假如珍妮机被发明在当时的中国,情况会怎样?为什么?最后教师结论: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 瓦特与蒸汽机最早的机器是棉纺机器,随后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机器诞生了,机器诞生的价值是更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推动时代进步,其关键是机器能转起来,是什么力量驱动机器的转动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如人力、风力、水力、电力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案灵活应变,巧设悬念,自然地将学生带回到二百多年前瓦特与蒸汽机的改良。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14 “蒸汽时代”的到来》word教案 (4)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主题是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本课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新课:远看像道墙,近看一排房。
走时快如飞,脚下雷声响。
(打一交通工具)2、从学生们自身所穿衣服的颜色种类、成衣工序说起,进入新课:不管是白色的衣服,还是黑色的衣服,它要成为一件衣服都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假如用棉花制作成一件衣服,同学们知道它大概要经历哪几个工序吗?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大概要经历四道大工序:1.纺纱(选棉-成纱) 2.织布 3.染整(染色-整理)4.成衣(裁剪-缝制-整烫-包装)。
3、思考:生产一件衣服要这么多的工序,如果要生产成千上万件衣服仅仅靠手工生产大家觉得行得通吗?现代社会人们制作衣服是用的什么?4、出示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图片。
【讲授新课】:1、出示关于工业革命的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与基本信息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
1.2 课程基本信息•课时数:2课时(90分钟)•课型:新授课•授课形式:讲授与互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了解“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学会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2.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工业革命的浓厚兴趣;•倡导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精神;•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掌握“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背景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PPT,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蒸汽时代”的到来。
2.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4.2 讲授(5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蒸汽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2.教师介绍“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的发展。
3.教师基于PPT,让学生通过图表、图形的形式理解“蒸汽时代”对于经济和交通、生产等领域的重大意义。
4.3 练习(20分钟)1.教师为学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
2.教师要求部分学生上台用图表、图形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答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在课下完成一篇有关“蒸汽时代”的发展的论文,重点阐述技术创新的精神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全面提高。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蒸汽时代”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特别是在图表和图形的运用上,学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 新人教版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
联系比较法: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正确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另外一部分学生的家里有电脑并可以上网,学校的图书馆每天对学生开放,学生查找资料很方便,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重点难点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图片导入师:先请大家看《苹果》图片,然后概述它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
(多媒体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程序)【讲授】讲授新课新课教学一、英国工业革命概念师: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场革命!二、想一想:英国为什么会成为工业革命的故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和条件)师: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棉纺产业冶金、采矿
蒸汽时代
( ——人力、水力、风力、畜力
(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动脑筋”请你想一想,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为什么?教师用类比法进行思维提示,如花的开放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足够水分。
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为其提供条件。
即提示学生从工业革命的条件入手。
(答案略)
(3 )教师布置学生设计表格,归纳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学生分组讨论,列
出答题提纲,代表
发言。
动手设计表格。
培养抓住问题核心
解决问题的习惯。
训练学生运用类比
法思考问题。
培养做表格的能
力。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教师讲授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a注意点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b 主要国家工业革命完成前后顺序。
c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教师布置重点问题: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先启发学生的思维角度: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世界格局三方面思考问题;也可先让学生想工业革命引起的一些具体事例,形成感性认识后再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先特殊后一般的思维策略。
四、课堂扩展: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工业革命产品,并谈谈对我国当今工业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如下: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领域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文明得以急速进步的大变革,人类社会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代。
它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的明显例证,它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
因此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
六、作业布置:
参照课后练一练及活动与探究。
做好笔记,提高自
学能力。
按教师提示的思考
角度思考问题。
个别学生发言。
为下面问题的解
决扫除障碍。
培养按一定思维
角度思考问题的习
惯。
提升知识,并体会
学以致用的道理。
提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