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中学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试行)

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试行)

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5•【字号】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施行日期】2013.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12年10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李再勇2012年11月5日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城乡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专业规划、景观规划的编制,城市设计、建筑总平面图及单体设计,以及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技术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清镇市、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参照本办法执行。

城镇个人建房的规划技术管理规范另行制定。

第三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制定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贵阳市独立坐标系统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第四条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尊重和顺应自然,构建“山水林城相融合”的城市特色;(三)合理用地,集约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四)统筹城市基础功能和服务功能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章城市景观控制第五条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重点做好主要景观轴线和主要节点、标志性建筑、城乡结合部、城市主要出入口的规划设计,突出广场、绿地、河道等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和特色,并对下列区域进行城市设计:(一)城市主要道路、河道两侧、火车站、机场、城市广场周边以及客运交通枢纽、城市主要出入口等重要节点;(二)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古树名木保护范围、重点旅游区;(三)跨区域地段节点;(四)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区域。

2010中规协秘字第022号-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

2010中规协秘字第022号-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关于发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的通知》(2010中规协秘字第022号)一、收费依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关于发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的通知》(2010中规协秘字第022号)(全文附后)。

二、区综合经济园区项目比照上述文件标准减半计收。

附件: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单位:为加强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管理,约束不合理收费和制止不公平价格竞争,促进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研究制定了《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现发至各会员单位,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计算和收取规划设计费的参考依据。

附:《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二O一O年六月一日一、2001年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和下放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通知》(计价格[2001]1218号)中取消了1993年由建设部、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布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放开了规划设计市场。

为了规范规划设计市场计费,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本《意见可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收取规划设计费的参考依据。

二、参照本《意见》计算规划设计费时,可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地区差异、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等情况,乘以0.8—1.5的调整系数。

三、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也可参照国际城市规划计费方法或标准,由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协商确定。

四、本《意见》所提出的各项计费基于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规定对规划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而制定,如果委托方要求增加或减少内容、深度,计费标准应相应增减。

五、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及地形图(含电子文件),应由委托方提供。

如需要由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委托方应支付相应费用。

六、规划设计单位应向委托方提供初步方案(含论证材料)15套,规划文本6套,彩色图纸一套。

如委托方要求增加份数,则应另行支付成本费。

七、规划文本电子文件及版权归规划设计单位所有。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原则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原则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原则为提高审批时效,为申请单位提供超前服务,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申请项目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技术评审,评审不属于行政许可。

申请技术评审的,申请单位把申报的相关资料直接报送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评审的建议和评审意见以书面的形式告知申请单位。

评审通过后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市局业务会审批,审批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作为行政审批的附件。

一、评审具备的条件㈠评审的依据1、相关部门的批准、核准或备案文件;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规划条件》;4、《控规图则》;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6、《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㈡具备的图纸1 •近日实际测量定界位置坐标图1张;2•达到设计深度的1:500或1:1000的总平面布置图、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用于核定绿地率1道路、停车位和市政设施空间布局图(用于核定用地平衡表、配套停车位和配套设施〉项目建筑面积统计表(用于核定建筑面积和基底面积)各1张;3.日照分析图1张或1套;4.雨污分流图1张;5.打印成A4大小的二个不同风格的效果图(包括乌瞰、沿街透视、单体);6.提供建筑平、立、剖图纸1套。

㈢还应提供的其他材料1 •申请评审的申请报告和申请表,申请单位的身份证明材料(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法人代表身份证等),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2.现场区域不同角度的照片及周围建筑物照片1套;3.电子文件光盘3份(其中1个光盘内容为设计的总平面布置图、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道路、停车位和市政设施空间布局图、管线综合及竖向规划图、效果图、建筑平、立、剖图,此光盘上贴上封皮加盖设计单位和申请单位公童; 1个光盘内容为测量队提供的实际测量的位置坐标图,此光盘上贴上封皮加盖测量单位公童;另1个光盘内容为日照分析图、现场区域不同角度的照片及周围建筑物照片X4.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后,所有图纸,在原设计单位签字和印童的基础上申请单位加盖印童,规划局留存。

贵阳市建筑规划报批技术要求_2014_1版本

贵阳市建筑规划报批技术要求_2014_1版本

1.电子报批要求1.1报建电子文档标准1.1.1电子文档命名(1)报建电子资料应放在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名称要以项目名称命名。

(2)建筑单体CAD文件应将平、立、剖面放在一个CAD文件内。

建筑平面坐标应与总图坐标一致,同时,标注3个坐标点。

1.1.2电子文档格式(1)文本文件格式应用Doc、Docx;电子表格文件格式采用xls、xlsx。

(2)各类扫描件必须用文件原件进行彩色扫描,分辨率为300dpi。

单页资料,应扫描成JPG文件;多页资料需生成PDF或TIF文件。

(3)电子图纸文档保存格式应用AutoCAD2004~2007(*dwg)或天正3文件((*dwg),尽量不使用天正绘图;(4)报建单位提供的函或报告,必须加盖报建单位的电子公章。

对于未加盖电子公章的函或报告将无法通过系统审核。

1.1.3电子文档大小(1)单页资料扫描件应小于1M。

(2)多页资料扫描件原则不大于20M。

(3)CAD图形文件大小宜控制在100M以下。

1.1.4关于地库、商业等文件规定问题(1)如果地库、商业等归属于某一塔楼、住宅等单独使用;应将这一地库或商业报建图纸归档一起。

(2)若是整个区域使用,将地库、商业单独归档一个报建电子文件1.2报建文档制图标准(1)电子绘图软件宜应采用AutoCAD 2007正式版本,不宜采用教育测试版。

(2)方案图和地形图应当统一采用贵阳市独立坐标系统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制图,并不得进行任意的坐标旋转、平移或比例缩放。

(3)绘图比例:地形图、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图一律按照米为单位绘图,即一个图面的绘图单位等于1米。

建筑单体图一律按照毫米为单位绘图,即一个图面的绘图单位等于是1毫米。

(4)各类电子图件必须使用Autocad 自带字体及Windows 常用字体和符号,原则上不使用特殊字体和符号。

图面标识文字高度为3个绘图单位,尺寸类标注一律采用AutoCAD 中的DIM 样式,文字标识清楚,保留两位小数。

修建性详规及建筑方案设计合同

修建性详规及建筑方案设计合同

合同编号: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及单体建筑方案设计合同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地点:签约日期: 2013 年月日发包人(甲方):设计人(乙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及其他国家、行业及工程所在地的市现行有关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项目的招标文件要求,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项目设计事项协调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签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

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规划编制批准文件。

第二条设计项目的内容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规模及概况:项目总用地面积为m²,建筑总面积(含地下)约万平方米(暂估)。

设计范围及内容用地红线范围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单体建筑方案。

第三条设计程序和技术要求设计程序第一期规划概念方案设计A.甲方以书面形式向乙方提交以下设计依据:- 设计任务书,表明建筑容积率/规模/设计风格等各项条件- 可作为代表甲方要求的当地政府提供的规划要点- 地形图及现有建筑设计资料(电子文件)- 项目策划书等可作为设计依据的报告B.乙方以甲方提供的设计依据为标准,提供规划概念设计方案予甲方;C.甲方应书面通知乙方,作为认可阶段完成;D.此阶段收到甲方正式委托并收到定金之日起日内提交;E.规划概念方案设计文件(PDF文件或PPT文件)包括:- 规划总平面图(建筑布局、开放空间、道路系统及总体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功能分区图;- 现状分析图;- 道路交通系统分析图;- 绿化景观系统分析图;- 总体竖向设计分析图;- 日照分析图;- 典型户型示意图(或参考图);- 开发分期示意图;- 建筑体块模型(SketchUP文件)- 建筑风格概念图片及其他说明性参考图片;- 规划设计说明总体鸟瞰图第二期单体建筑平面方案设计A. 乙方按照甲方已批准之规划概念方案,提供建筑平面方案予甲方;B. 甲方应书面通知乙方,作为认可阶段完成;C. 此阶段以收到甲方对规划概念方案的书面确认之日起开始计算,设计周期为天;D. 建筑平面方案设计文件(PDF文件)包括:- 建筑平面图- 设计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第三期典型建筑单体立面方案设计A. 乙方按照甲方已批准之建筑平面方案,根据项目规划中的主要建筑类型(高层住宅、商业及会所),每种类型选择一个作为典型建筑单体,提供立面方案设计予甲方;B. 甲方应书面通知乙方,作为认可阶段完成;C. 此阶段以收到甲方对建筑平面方案的书面确认之日起开始计算,设计周期为天;D. 建筑立面方案设计文件(PDF文件)包括:- 典型建筑单体立面效果图(SketchUP文件)- 设计说明第四期建筑方案及修建性规划方案设计成果建筑方案设计成果A.乙方按照甲方已批准之建筑平面方案及立面方案,提供建筑方案设计成果予甲方;B.甲方应书面通知乙方,作为认可阶段完成;C.此阶段以收到甲方对建筑立面方案的书面确认之日起开始计算,设计周期为天;D. 建筑方案设计成果文件(A3图册3份及PDF文件)包括:- 总平面图(包含建筑布局、建筑定位、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及场地竖向);- 各层建筑平面图- 各方向建筑立面图- 建筑剖面图- 现状分析图- 道路交通分析图- 绿化系统分析图- 场地竖向分析图- 日照分析图- 整体鸟瞰图1张及主要透视图张- 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指标注:配合向当地政府报批所需的机电及外部管网设计,由甲方另行委托施工图设计院完成。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精选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精选

贵州某中学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项目概述1、地理位置本项目为是松桃苗族自治县(东经108°35′42″—109°23′30″,北纬27°49′40″—28°30′20″)北部新城新规划的一所初级中学,占地面积约110亩,学生规模为2400人。

.本项目地形复杂,平均海拔403米,最大高差为35米。

.北面和南面为规划道路控制红线14米宽的城市支路,东面为规划道路控制红线24米的城市干道。

.南面道路连接西南面的湿地公园入口。

.整体交通便利,学生出行方便。

.2、现状分析1)学校用地范围是根据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提供的地形图和划定的用地范围进行设计。

.2)项目地形复杂,高差变化大,用地最大高差为35米,中间地势最高,西北角为峭壁,其余三面也存在较大坡度。

.场地内有一组高压电线穿过,位于地块西南角。

.根据国家中小学设计规范第4.1.8条规定:(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因此,作为学校校园用地,该组高压电线必须迁移。

. 3、设计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建规字333号文发布)2)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平面图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4)《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准【2002】102号5)其它相关规范第二章规划设计1、设计理念聚散有致、层次分明、校园清新、励志向上2、设计原则1)尊重环境的原则。

.该设计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周边环境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与北部新城景观和谐,同时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优美舒适空间。

.2)塑造简约现代的建筑形体,建筑设计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建筑形式在严谨中不乏轻松活泼,从而满足中学建筑的精神追求。

.3)校区规划紧密结合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

.东面地形低洼需填土改造,不宜修建建筑,规划为运动区。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___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___位于XX市XX区XX路,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为35万元,总投资额为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1.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

2.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3.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一种。

内容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等。

基础资料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一)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要求;(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三)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等资料。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1)总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4)容积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6)绿地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某中学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项目概述1、地理位置本项目为是松桃苗族自治县(东经108°35′42″—109°23′30″,北纬27°49′40″—28°30′20″)北部新城新规划的一所初级中学,占地面积约110亩,学生规模为2400人。

本项目地形复杂,平均海拔403米,最大高差为35米。

北面和南面为规划道路控制红线14米宽的城市支路,东面为规划道路控制红线24米的城市干道。

南面道路连接西南面的湿地公园入口。

整体交通便利,学生出行方便。

2、现状分析1)学校用地范围是根据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提供的地形图和划定的用地范围进行设计。

2)项目地形复杂,高差变化大,用地最大高差为35米,中间地势最高,西北角为峭壁,其余三面也存在较大坡度。

场地内有一组高压电线穿过,位于地块西南角。

根据国家中小学设计规范第4.1.8条规定:(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因此,作为学校校园用地,该组高压电线必须迁移。

3、设计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建规字333号文发布)2)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平面图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4)《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准【2002】102号5)其它相关规范第二章规划设计1、设计理念聚散有致、层次分明、校园清新、励志向上2、设计原则1)尊重环境的原则。

该设计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周边环境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与北部新城景观和谐,同时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优美舒适空间。

2)塑造简约现代的建筑形体,建筑设计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建筑形式在严谨中不乏轻松活泼,从而满足中学建筑的精神追求。

3)校区规划紧密结合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

东面地形低洼需填土改造,不宜修建建筑,规划为运动区。

南面自然环境优越规划为生活区,中部核心区域则规划校园主体建筑。

4)以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合理布局校园内各栋建筑,适当考虑发展需要,使之规划设计成为:各功能分区明确、动静有别、聚散有致、联系方便、满足使用要求、环境优美、凸显校园文化、层次分明、适应发展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2、设计构思1)根据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功能布局和道路设计,校园主入口设置于正北面,以大门主入口为场地主轴线,把学校的主体建筑设置于场地中心位置,教学区则沿主轴线布置在南面,充分利用地形,合理设计标高,全面发挥每块场地的功能。

2)场地西南面为湿地公园规划用地,且交通车辆相对较少,结合场地地形情况,把生活服务区布置在西面。

这样可以减少周边环境对校园生活及学习的影响。

充分利用地形,制造一个安静,视野开阔的学习生活环境。

3)场地地形复杂,设计紧密结合地形地貌。

减少土石方,节约建设成本。

3、总平面设计该项目充分结合基地现有地形条件,整体规划呈现”一核”、”两区”、”三轴”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核:从大门主入口连接教学区,以操场和教学楼形成场地区域核心两区:以教学区域为核心组成两边对称分布的生活区和运动区三轴:从大门主入口连接到教学区作为主轴线,两侧辅以相对对称的次要轴线。

以校园主入口作为场地主轴线,规划校园的主体建筑,突出校园重点,主次分明。

营造舒适,开阔的文化环境。

主入口处设计一个长84米,进深27的校前弧形广场。

可以满足家长接送学生时产生交通问题。

并且把校园的主要停车场地规划在校前广场,减少校内车辆穿行,直接减少车辆对校内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进入校园设计一个大型操场连通教学区。

操场作为学生出操休憩,活动和娱乐场地,丰富学生课间活动。

运动区规划在北面,北面地形低洼,直接用西南面土方填平。

北面毗邻一条宽24米城市干道,规划居住人口密集,噪音多。

北面规划运动区可以合理解决校园的静闹关系。

场地西南为规划湿地公园用地,风景优美,视野开阔,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少,规划为生活区最适宜。

另外,利用地形的最高点作为生活隔离带,同时通过大量的绿化设施,提升生活区的室外环境。

4、道路交通设计1)城市交通用地北面规划道路控制红线14米宽,采用一块板式,断面为3-8-3米,建筑退让用地红线5米用地东面规划道路控制红线24米宽,采用二块板式,断面为4-8-8-4米,建筑退让用地红线9米用地南面规划道路控制红线14米宽,采用一块板式,断面为3-8-3米,建筑退让用地红线6米。

南面道路连接湿地公园入口。

2)校区道路校区内均设有一条7米宽的主要道路,采用一块板式,断面为3-7米,建筑合理退让。

其他4米宽的道路为建筑之联系道路,并兼消防通道。

3)静态交通停车位置主要设置在校前广场,以减少校内车辆穿行。

在合班教室西面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

总共停车数量大约26辆。

4)校园出入口校区总共设置三个出入口,北面主入口,南面次入口及西面食堂位置后勤入口。

北面主入口,南面次入口主要道路均设有车行道和人行道,使其人车分流。

北面主入口与14米宽的城市支路连接,城市交通车辆校少,学生出行安全。

南面次入口与北面主入口前后呼应,形成简单又流畅的道路关系,增强场地整体轴线感。

食堂后勤入口只供食堂货物运输使用,外来车辆不允通行。

第三章建筑单体设计1)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以及功能设置,基本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准【2002】102号和《中小学设计规范进行设计》GB50099-2011进行设计。

合班教室及学术报告厅设计为一栋两层建筑,一层布置两间合班教室,每个可同时容纳5个班级学生。

二层整层为学术报告厅及配套的接待室、储藏室等。

风雨操场是一栋多功能建筑,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作为室内体育训练和舞蹈训练,并配置相应的器材储藏室。

同时可兼做学校礼堂,容纳全校师生2500人左右。

普通教学楼设计两栋,前后用连廊相接加强两栋建筑的水平交通关系。

每栋建筑四层,设有男女卫生间,教室休息室和六个普通教室。

该校学生规模为2400人,每班50人,总共48班。

普通教学楼的设计完全满足该校的教学要求。

综合教学楼是该项目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单体,为节约用地,同时打造校园的特色建筑,将不同功能的用房聚在一起形成学校的主体建筑。

该建筑设计为六层。

一层和二层为内廊式,三至六层为外廊。

实验室、图书馆和行政办公等均设计在该建筑,一至五层布置各类实验室和阅览室,六层为行政办公室,并设有直通六楼的电梯和单独的教师办公出入口,学生学习及老师办公互不干扰。

综合教学楼教室统计表2)立面设计建筑立面采用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注重颜色搭配和细节的设计。

整体色彩搭配主要以白色为主,再以亮色和灰色丰富立面效果。

创造简单、安静的立面效果。

大门采用半环形设计,与校前广场统一,气势磅礴。

综合教学楼是校园最高最大的主体建筑,立面效果宏伟。

正立面利用玻璃幕墙与框架的对比形成构图的基本元素,配以灰黄色方框点缀,活跃立面效果。

其余建筑立面均以白色、深灰色及灰黄色构造简洁,明亮,安静而又活跃视觉氛围。

第四章结构安全1、结构本项目建筑结构安全等级设为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除宿舍为混合结构外其余为全框架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消防校区内消防车可以到达每栋建筑物,车道4-7米宽,大部分为消防环道。

室内室外按规定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栓。

完全满足消防要求。

3、抗震松桃苗族自治县抗震烈度小于6度;但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学校建筑应提高一级设防,本项目按6度设防,抗震类别为乙类。

4、防地质灾害学校在建设前,应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并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安全合理的基础形式和可靠的护坡堡坎设计。

另在规划设计中,已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所以场地改造和竖向分析时,尽量避免形成过高的堡坎陡壁,从主观上保障安全和场地稳定,第五章给排水设计规划1、设计依据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2、给水系统设计1)水源以城市自来水为供水水源,从市政管网引入两路DN150自来水管,在校区内形成环状管网,供应建筑生活及消防用水。

2)生活用水量管网漏失水量与未预见水量之和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

3)给水系统供水方式:根据市政自来水的水压、建筑的高度和建筑的实际情况,整个学校建筑均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管理与计量:职工及学生宿舍分设水表,独立计量管理。

3、排水系统设计1)排水体制及排放要求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集中排至室外化粪池,经初步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实验楼和职工学生食堂污水须分别经隔油池和消毒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2)排水量及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废水最按生活系统95%计,采用化粪池处理。

3)地下室排水地下汽车库排水以及地下设备机房内的废水分别排由集水井收集,再由潜水泵分别提升至室外检查井中,潜水泵由集水井池内的水位继电器自动控制启闭。

4、雨水排水系统设计1)屋面雨水沿屋面经雨水斗排入雨水立管直至室外雨水管。

2)室外场地雨水由雨水口或带篦雨水明沟汇入室外雨水管。

5、消防系统1)室内消防水压直接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

屋顶消防水箱设置于校区最高屋顶,容积9 m3。

2)灭火器配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执行。

6、管材1)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2)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橡胶密封圈连接。

3)室内雨污废水管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专用胶接口。

4)室外雨污水管采用双壁波纹塑料排水管,承插接口弹性密封圈连接。

5)消防管道:选用双面热镀锌钢管,管径小于等于DN100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

管径大于DN100采用卡箍连接。

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双出口消火栓。

7、节能节水应选用《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中公布的设备、器材和器具,根据用水场合的不同,合理选用节水水龙头、节水便器、节水淋浴装置等,所有器具应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 18870的要求。

第六章电气工程规划1、电力工程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并结合当地生活水平,用电指标为:教室、阅览室: 9W/平方米;实验实: 9W/平方米;艺术室: 15W/平方米;多媒体教室: 9W/平方米;道路、休闲场地、绿化景观:按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