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京中考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A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8. 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
A.
B.
C.
D.
9. 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路中发光越亮的电灯,它的额定功率就越大 B . 一定量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C . 盛水越多的容器 ,底面受到水的压强就越大 D . 超导体电阻为零,适合做电炉丝
二、填空题 13.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光波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电磁波
在真空中的传输速度为________ m/s. 14. 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将于2013年8月在南京举行.2013年5月8日上午10点20分许,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
(1) 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 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 示,他应先__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 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如图丙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_ g.
(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 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_. 28. 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 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
Hale Waihona Puke 10. 一个重为2N的皮球从10m高处下落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 ) A . 20J B . 6J C . 14J D . 26J 11. 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

2013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3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3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该选项说法正确;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简单.2.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B.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C.家庭电路中的熔丝可以用铁丝代替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考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安全用电原则.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二: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2)电能表测量的是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3)保险丝不能用铁丝代替,否则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不能自动熔断电路,起不到保险作用; (4)大功率用电器和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要接地线.解答:解:A 、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A 错误;B 、家用电能表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器消耗的总电能,故B 错误;C 、用铁丝代替保险丝后,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不能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起不到保护作用,故C 错误;D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该用导线接地,防止漏电时造成触电事故,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流过大原因、电能表的用途、保险丝的作用、安全用电常识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3.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A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B 、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 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C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D 、矫正视力应配戴由凹透镜或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解答:解:A 、照相机镜头前假装滤色镜,会吸收或反射其它的色光,不是平面镜的应用.B 、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电焊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因此电焊工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并戴上防护罩,故B 不符合题意.C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故C 符合题意.D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不属于平面镜的应用,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紫外线的作用、近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是很大.4.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B .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A .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 B .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 C .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 D .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C .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D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原子的核式模型.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2)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3)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讲,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 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的时候,分子间既无引力,也无斥力.解答:解: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该选项说法正确;C 、由于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远地运动着,故在0℃时物体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也是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破镜不能重圆,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间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和原子的结构的相关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5.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 1、S 2,则A .L 1不能发光,L 2能发光B .L 1能发光,L 2不能发光C .L 1 L 2都能发光D .L 1 L 2都不能发光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 1、S 2,电路为L 1的基本电路,L 2被短路.解答:解:闭合开关S 1、S 2,电路为L 1的基本电路,L 2被短路,故L 1能发光,L 2不能发光.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种状态,是一道基础题.6.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甲.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 乙.铁丝网上出现霜 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丁.草叶上出现露珠A.甲、乙B.乙、丁C.甲、丙D.丙、丁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甲:屋檐上的冰凌正在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乙:铁丝网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丁:草叶上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因此需要吸热的是甲和丙.故选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7.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②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是运动状态;③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A、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手是施力物体,圆珠笔芯是受力物体,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圆珠笔芯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圆珠笔芯形状的变化与重力方向无关.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是力学的基本概念或规律,难度不大.8.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特点和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因此这是压缩冲程,符合题意;B、图中的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因此这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C、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因此这是做功冲程,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因此这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注意从活塞的运动方向和气门的关闭两方面判断.9.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发光越亮的电灯,它的额定功率就越大B.一定量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C.盛水越多铁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强就越大D.超导体电阻为零,适合做电炉丝考点:额定功率;超导体的特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灯泡的明暗程度由实际功率决定;(2)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3)根据p=ρgh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4)电炉丝是利用电阻的热效应工作的.解答:解:A、电路中发光越亮的电灯,它的实际功率就越大;故A错误;B、一定量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说法正确;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多少无关;故C错误;D、电炉丝是利用电阻的热效应工作的,而超导体电阻为零,电流通过时,不会产生热量,因此不适合做电炉丝,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额定功率的含义、凝固点的含义、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以及电阻的热效应等,难度不大.10.一个重为2N的皮球从10m高处下落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A.20J B.6J C.14J D.26J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根据W=Gh求出重力做的功.解答:解:重力对它所做的功:W=Gh=2N×3m=6J.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11.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

近3年南京市中考物理分析

近3年南京市中考物理分析

2011—2013年南京市中考物理分析一、选择题(12题,共24分)2011年:力学部分3题(物理名人、惯性、浮力),电学部分4题(安全用电、发电机原理、电路设计、电路故障分析),光学部分1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热学部分1题(汽化),分子动理论1题。

2012年:力学部分2题(能量与能源、力与运动),电学部分4题(家用电路、电路分析、电动机原理、电功率的计算),光学部分2题(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热学部分2题(内能、升华),常识1题,物理思想和方法1题2013年:力学部分4题(力的概念、四冲程、能量、受力分析),电学部分3题(安全用电、电路分析、电的有关计算),光学1题(平面镜成像),热学部分1题(吸热),声学1题(基础理论)综合题1题综合,近三年常考知识点有力学部分的力的概念、能量,电学部分的家庭用电安全、电路分析和相关计算,光学部分的凸透镜成像,热学部分的三态变化。

其中,近三年选择压轴分别为:电路故障、电学相关计算二、填空题(每空1分,28分)2011年:力学部分12分,涉及功与能、运动与流体压强等。

电学部分7分,涉及电路保护和电学有关量的计算。

热学部分4分,涉及比热容和热值。

光学部分3分,主要是光的直线传播。

声学部分2分,声的三要素。

2012年:力学部分22分,涉及运动、浮力、压强与流体压强、密度测量等。

电学部分2分。

声学部分4分。

2013年:力学部分15分,涉及功能、压强、运动和杠杆等。

电学部分3分。

热学部分8分,涉及晶体的融化、比热容等。

光学部分2分。

综合,近三年填空题部分都以力学为主,主要考点涉及功能、运动和压强(流速和流体压强的关系连续考两次)。

每年也都有若干分的电学计算。

三、解答题(10小题,共48分)2011年:第1题作图(光学、重力示意图、杠杆),第2题读数(刻度尺、温度计、电阻箱)第3题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第4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第5题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第6题奥斯特实验,第7题探究实验: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第8题“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第9题功、功率与机械效率的计算,第10题电学综合题。

2013年南京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3年南京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2年南京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t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南京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D.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考点:物理常识。

专题:估算题。

分析: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分别作出判断.解答:解: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60t不符合实际;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符合实际;C、南京夏天最高气温约为38℃,60℃不符合实际;D、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min,4.5h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2.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D.河水看上去“较浅”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题中各情景都与光学现象有关,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逐一分析各现象的成因,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解答:解: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水中的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弯了,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象形成的,故B错误.B、不透明的手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屏幕上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实际上是山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河水看上去“较浅”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象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区分,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非常多,我们应该学会辨别.3.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利用化学能来发电的B.水能、风能和化石能源均是可再生资源C.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D.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而这些内能无法自动地转化为电能考点:能源革命。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100套试题《力》汇编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100套试题《力》汇编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100套试题《力》汇编一、选择题 6.(3分)(2013•柳州)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D A . 力的作用点 B . 力的方向 C . 力的大小 D . 力的单位 5.(3分)(2013•枣庄)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B A .B .C .D .(2013菏泽)5.如图3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B .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C .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D .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2013年兰州)1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 .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 .漂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的作用(2013年兰州)12.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力学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B .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时,仍受球拍的作用力 C .球拍击球时,只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D .乒乓球惯性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2013年福州)11.如图7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

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D A .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 B .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 .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 点 D .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 点A B C D 图3(2013武汉)1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B.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C.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答案:B(2013南京)7.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D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2013年浙江省)13.“鸡蛋撞地球”的实验中,实验者把装有鸡蛋的装置挂在3个气球下面,使其从三楼落下,结果鸡蛋落地时完好无损,其主要原因是减少了鸡蛋的答案:DA.重力 B.浮力 C.下落时间 D.着地速度(2013年温州市)1.歼-15是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中g取10N/kg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题中的四幅图片是对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图片甲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图片乙所示的实验表明,马路两旁植树是为了改善音色C.图片丙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D.图片丁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2.下列关联正确的是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光的直线传播B.人能在穿衣镜中看见自己的像——光的反射C.影子的形成——光的色散D.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光的折射3.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我们常用的物理方法。

下列根据现象所作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电路中的灯泡发光推测出电路中有电流B.两手互相搓动一会儿,手发热推测出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导线通电后,附近小磁针受力偏转推测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D.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推测出路灯都是串联的4.如图所示,利用图中的四个装置分别提起同一个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5.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A.成语“跎小压千斤” B.高速公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C.成语“一叶障目” D.成语“刻舟求剑”6.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特技演员在空中减速上升时,演员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乙图中: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不变C.丙图中:若不计空气阻力,皮球反弹在空中竖直上升的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D.丁图中:人躺在“死海”水面上读报,海水对人的浮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7.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了溪流B.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周围出现“白气”C.金秋,清晨的雾气在太阳照射下渐渐散去D.寒冬,美丽壮观的冰雕作品逐渐变小8.中考期间某考场保密室有两把不同的钥匙,分别由两名保密工作人员保管,只有当两把钥匙都插入钥匙孔(相当于闭合开关)电动门才会打开,单独使用某一把钥匙不能使门打开.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10、在图中,以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来获取电能的是11.安全教育已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某中学在一次关于家庭用电的“对”、“错”抢答比赛中,提出以下说法,其中应回答“对”的是A.在电线上晾衣服B.若没有保险丝,可用细铁丝代替C.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D.使用测电笔时,可用手直接接触金属笔尖1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答案:BA.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约为1500W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 D.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完成下列填空(1)(1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或μm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2)(1分)如图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cm。

南京市(2010年~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选编:第3章 光现象(含答案)

南京市(2010年~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选编:第3章 光现象(含答案)

第三章光现象1.(2010•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B、C、D、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分析.解答:解:A、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看到的森林中的光线,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C、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看到有水的杯中的筷子变弯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选C.2.(2011.南京)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答案:直线 (2)反射 (3)折射3.(2012.南京)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D .河 水看上去“较浅”4.(2012.南京)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也能方便地测量.(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5.(2012.南京)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MN的像M′N′.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重力示意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专题:作图题。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两个端点M、N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MN在平面镜中的像.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MN的端点M、N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M′、N′,连接M′、N′点即为物体MN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6.(2013.南京)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D.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C.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B.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A.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B、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D、矫正视力应配戴由凹透镜或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解答:解:A、照相机镜头前假装滤色镜,会吸收或反射其它的色光,不是平面镜的应用.B、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电焊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因此电焊工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并戴上防护罩,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故C符合题意.D、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不属于平面镜的应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14•南京)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的位置;②如何比较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重复实验.(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

南京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附答案及解析)

南京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附答案及解析)

南京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附答案及解析)数 学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 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黏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 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 作图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计算12-7⨯(-4)+8÷(-2)的结果是 (A) -24 (B) -20 (C) 6 (D) 362. 计算a 3.( 1 a)2的结果是(A) a (B) a 5 (C) a 6 (D) a 93. 设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a ,下列关于a 的四种说法:① a 是无理数;② a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 3<a <4; ④ a 是18的算术平方根。

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4. 如图,圆O 1、圆O 2的圆心O 1、O 2在直线l 上,圆O 1的半径为2 cm ,圆O 2的半径为3 cm ,O 1O 2=8 cm 。

圆O 1以1 cm/s 的速度沿直线l 向右运动,7s 后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圆O 1与圆O 2没有出现的位置关系是(A) 外切 (B) 相交 (C) 内切 (D) 内含5. 在同一直线坐标系中,若正比例函数y =k 1x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 =k 2x 的图像没有公共点,则 (A) k 1+k 2<0 (B) k 1+k 2>0 (C) k 1k 2<0 (D) k 1k 2>06. 如图,一个几何体上半部为正四棱椎,下半部为立方体,且有一个面涂 有颜色,下列图形中,是该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 -3的相反数是 ;-3的倒数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