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8课《爱护花草树木》说课稿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8课《爱护花草树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爱护花草树木》是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学习花草树木的作用以及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花草树木的美丽和作用,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材还设置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于花草树木的种类、特点和作用可能了解不多。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花草树木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明白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花草树木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明白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花草树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花草树木的种类、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
3.实践环节: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花草树木的生长状况,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
4.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爱护花草树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5.总结提升: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爱护花草树木的意义,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维护生态平衡》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八课内容。
本课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草原上的生态平衡,教学活动首先从研究草原上的鹰、兔、草的食物关系开始的,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二部分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沙尘暴,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干扰活动会对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影响。
【设计意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首先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导入课题,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让学生感受草原的和谐美,激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草原的生态系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对甘愿环境进行假想的分析和推理沙尘暴现象及其成因是由于人们的过度行为造成的。
让学生意识到维护生态平衡对我们人类是多么重要,最后安排学生尝写一写提出合理化建议。
培养学环保的责任感,即把学生带入科学学习的大课堂又把语文的写作融入其中。
【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引导学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去做。
3、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分析推理认识沙尘暴的成因。
4、通过分析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关系和沙尘暴成因,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通过小组长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的团队意识。
五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供参考)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P21.填一填(1):水、空气、适宜的温度(2):实验对照2.辨一辨×、√、×3.实验探究①取6粒绿豆种子④分别在2张餐巾纸上各放3粒绿豆种子⑤将2个盒子都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其中1个盒子用里面涂黑的盒子罩住。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P41.选一选A、B2.实验探究(1)阳光(2)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P61.填一填(1):水、阳光、适宜的温度(2):向水性2.辨一辨√、×3.实验探究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P81.选一选C、B2.实验探究(1)通过测量蚯蚓在亮处和在暗处的时间长短来研究。
(2)通过记录在亮处的蚯蚓数得出(3)小红;理由:收集数据更科学准确,用时更短。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P111.选一选B、B、A2.实验探究(右图)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P131.辨一辨×、√、×2.实验探究生物条件:水草3棵非生物条件:泥沙制作方法:先把水草种活,再把小金鱼、小虾和田螺放进去第七课:《改变生态瓶》P151.辨一辨×、√2.选一选B、C3.实验探究动物多时,耗氧量增大,鱼浮上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P171.辨一辨×、√、√2.分析解答略第二单元光第一课:《光和影》P191.填一填(1)光源(2)投影(3)光源屏2.辨一辨×、√3.实验探究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P211.选一选B、C、B2.分析解答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的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长→短→长。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P231.填一填(1)直线(2)302.实验探究第四课:《光的反射》P251.填一填(1)光的反射反光(2)直线(3)光的反射(4)反射2.实验探究不能,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光被桌子挡住了。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8课《消失的恐龙》说课稿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8课《消失的恐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消失的恐龙》这一课是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8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围绕恐龙的灭绝展开,通过探究恐龙生活的环境、习性和灭绝的原因,使学生了解恐龙这一生物物种的兴衰历程。
教材以恐龙为主题,旨在激发学生对古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生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恐龙这一领域,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熟悉一些恐龙的名称和基本特征,对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恐龙的灭绝原因,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习性和灭绝原因,培养学生对古生物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地球、关爱生物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习性和灭绝原因。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已知的恐龙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探究恐龙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恐龙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思考恐龙的生活习性。
3.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观点,总结恐龙灭绝的原因。
4.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关爱地球、关爱生物的责任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消失的恐龙1.生活环境2.生活习性3.灭绝原因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结束后,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高中政治必修3课后习题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三框法治社会

第三框法治社会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18周年。
国家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就是为了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用的公民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公民打得赢官司。
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①保证人民群众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②保障公民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④人民群众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①③符合题意;该制度与人民群众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无关,②④排除。
2.“坝坝舞”作为大众健身活动,已成为重庆的一大特色,但其也因扰民引起极大争议。
甲同学家楼下广场“坝坝舞”音乐声音太大,影响了家人日常休息。
对此,甲同学应该()A.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号召网友抵制“坝坝舞”B.向重庆本地民生新闻节目投诉,行使公民的监督权C.组织附近居民到政府抗议,要求取缔“坝坝舞”D.向政府机关反映,要求解决“坝坝舞”扰民问题项错误,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应有序参与,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号召网友抵制“坝坝舞”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坝坝舞”扰民行为不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问题,B项不选;“坝坝舞”本身没有问题,所以不应该组织抗议要求取缔,C项不选;D项合理、合法,是正确、恰当的做法。
3.某省全面开展政府职权清单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
该省各级政府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职权审核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对于社会反映强烈的权力事项,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充分征求意见。
让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①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尊重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③是履行政府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④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一方面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尊重,另一方面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①④符合题意;②夸大了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的作用;让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不是政府法定职责的要求,③排除。
《维护生态平衡》导学案

《维护生态平衡》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也需要积极参与到维护生态平衡中来。
本节课将以“维护生态平衡”为主题,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使同学们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习内容1. 了解生态平衡的含义及意义2. 掌握生态平衡的形成和破坏原因3. 了解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影响4. 探讨如何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三、学习过程1. 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的形成是动植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生态平衡对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生态平衡的形成和破坏原因生态平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而形成的。
而生态平衡的破坏多是由于人类的不良行为导致的。
比如环境污染、乱砍乱伐、过度开发等行为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种群的失衡,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影响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存,也会对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比如气候异常、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都与生态平衡的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保护生态平衡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4. 如何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生态平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共同行动起来。
比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节约能源、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参加环保志愿活动等都是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的行动。
四、总结生态平衡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和环境之间达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维护生态平衡中来,从自身做起,共同行动起来,为我们美丽的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让生态平衡得以保持与传承。
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P21.填一填(1):水、空气、适宜的温度(2):实验对照2.辨一辨×、√、×3.实验探究①取6粒绿豆种子④分别在2张餐巾纸上各放3粒绿豆种子⑤将2个盒子都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其中1个盒子用里面涂黑的盒子罩住。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P41.选一选A、B2.实验探究(1)阳光(2)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P61.填一填(1):水、阳光、适宜的温度(2):向水性2.辨一辨√、×3.实验探究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P81.选一选C、B2.实验探究(1)通过测量蚯蚓在亮处和在暗处的时间长短来研究。
(2)通过记录在亮处的蚯蚓数得出(3)小红;理由:收集数据更科学准确,用时更短。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P111.选一选B、B、A2.实验探究(右图)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P131.辨一辨×、√、×2.实验探究生物条件:水草3棵非生物条件:泥沙制作方法:先把水草种活,再把小金鱼、小虾和田螺放进去第七课:《改变生态瓶》P151.辨一辨×、√2.选一选B、C3.实验探究动物多时,耗氧量增大,鱼浮上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P171.辨一辨×、√、√2.分析解答略第二单元光第一课:《光和影》P191.填一填(1)光源(2)投影(3)光源屏2.辨一辨×、√3.实验探究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P211.选一选B、C、B2.分析解答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的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长→短→长。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P231.填一填(1)直线(2)302.实验探究第四课:《光的反射》P251.填一填(1)光的反射反光(2)直线(3)光的反射(4)反射2.实验探究不能,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光被桌子挡住了。
《维护生态平衡》作业设计方案

《维护生态平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各种生物灭绝,自然资源枯竭,气候异常等问题层出不穷。
因此,维护生态平衡成为了当今世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目的本次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掌握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和措施。
三、学习内容1. 什么是生态平衡?2.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如何相互作用?3.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4. 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5. 人类如何影响生态平衡?四、学习活动设计1. 观察校园生态系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制作海报或小册子,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 进行小组讨论和演讲,探讨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 参观当地自然保护区或动物园,了解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
5. 制定环保计划书,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五、评估方式1. 参与度:包括讨论、小组活动、观察等。
2. 创意性:海报或小册子的设计和内容是否新颖有趣。
3. 实践能力:环保计划书是否切实可行并能够付诸实践。
六、作业要求1. 小组合作完成海报或小册子设计和制作。
2. 个人编写环保计划书,并提交给老师审阅。
七、作业进展1. 第一周: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周:参与观察校园生态系统。
3. 第三周:制作海报或小册子。
4. 第四周:小组讨论和环保计划书的编写。
八、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希望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同时,也希望通过学生的参与与努力,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课程背景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和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状态,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下,生态平衡的维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关爱生态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想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了 变化,会发生什么现象?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兔子多,草少,水土流失
2)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鹰少,草多,引发火灾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兔子少,鹰少,土地荒漠化
人类的什么行 为会使兔子、鹰、 草减少?
开垦草原
过度放牧
捕杀兔
捕杀鹰
捕杀兔子
统就会失去平衡。
我们该做些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呢?
少用一次性餐具、少制造白色垃圾、少 喝饮料多喝水、少破坏植被、少伤害动物, 要节约用纸、节约水资源等。 还可以劝父母少开车多走路、买家电不 要带污染带破坏的、少制造污染等等。 另外要多了解地球、资源、生态平衡等 方面的知识,感染身边人也做维护生态平衡 的使者。
红树林保护区
现湛 存江 最红 大树 一林 片保 红护 树区 林是 。我 国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 指的是?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四川卧龙保护区
江苏大丰麋鹿生态保护区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8
维护生态平衡
回忆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生物和 • 生物群落:自然界 非生物相互作用、 里某一区域的生物 相互依存,形成一 形成一个平衡和谐 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的整体 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 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你们能说出他们之间 的食物关系吗?
开垦草原 捕杀鹰 开垦草原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随意打猎、土壤沙化、 过度放牧——造成兔子减少
环境污染、树林被破坏、人类活动、 食物减少——造成鹰减少 过度开垦、环境污染、气候恶化、 过度放牧——造成草减少
沙尘暴
沙尘暴 是污染环境、 危害我们生 活的一种恶 劣天气。
如果生态群落中的一个 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