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多糖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天麻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天麻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卷第21期 中西医学·药理研究 -133-天麻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aly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active components of gastrodia elata许廷生陆龙存黄子冬(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000)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0)21-0133-03【摘要】天麻是一种兰科植物,也是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又名赤箭,在我国属于较为名贵的一种中药材,性辛温,无毒,其含量较高的是天麻素,也称为天麻苷。

天麻的药理成分与化学成分是20世纪50年代被人们进行研究,70年代后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至今位置其有效成分已经可分为上百种化合物,而在挖掘的难度上也越来越大。

当前,天麻在我国医学临床上应用较多且非常广泛,其主要的中医功效是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在药理应用方面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惊厥,对心血管系统也与有抗血小板凝聚及降血压的效果,帮助患者改善记忆,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力。

而现代药理明确指出,天麻的应用具有益智、降压、降血脂、镇痛、脑保护、镇静催眠、抗癫痫、抗晕眩、抗氧化、保肝、抗肿瘤及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伴随着天麻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更多的研究者对天麻药理作用及应用价值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天麻的有效物质基础研究也被越来越多人重视,且其应用价值体系日趋完善。

鉴于天麻本身的医用价值及在疾病本身的治疗、机体的增强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对天麻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探讨,并结合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整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为当前临床医疗人员提供更多借鉴与参考的价值。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和归纳天麻的药理作用与应用情况。

以下是对整理资料进行的整合与分析,以供参考。

天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黄俊杰1,21.《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2. 赛院,2018级药学1班,2018310010摘要:中药天麻(Gastrodia elata Bl.)隶属于兰科天麻属,用药部位是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其中含有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荚兰醇、天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天麻素是活性含量最高的有效单体,是评价天麻质量的主要指标。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期望对天麻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麻,赤箭,镇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天麻(Gastrodia elata Bl.)隶属于兰科天麻属,天麻又名赤箭,是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是蜜环菌,以蜜环菌菌丝和分泌物作为营养来源,种植在营养成分高的泥土和湿度较高的灌木丛中。

天麻按品种分为4种:乌天麻、青天麻、红天麻、黄天麻。

目前在云贵高原、四川、西藏等地域广泛栽培[1]。

《本草纲目》之中有记载: “赤箭辛, 温, 无毒。

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轻身增年, 消痈肿, 下肢满, 寒疝下血。

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 利腰膝,强筋力,助阴气,补五痨七伤,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

”所以天麻具有很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2]。

20世纪50年代至今, 我国学者对天麻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镇痛、抗衰老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3]。

1 化学成分在对天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酚类、有机酸类及植物中常见的甾醇类等几种类型。

其中酚类中含有天麻素(天麻苷,gastrodin)、天麻苷元(对羟基苯甲醇,gastrodigenin)、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琥珀酸、天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有机酸类化学成分中包括柠檬酸、柠檬酸单甲酯、琥珀酸等。

酚类化学成分中包括天麻素、天麻苷元等,其中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功能成分,其含量高达0.33%~0.67%[4]。

为了进行相关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现在已经可以人工合成天麻素以及其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合成天麻素与天然天麻素在熔点、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上的对比完全一致,药理作用的表现也一致[5]。

天麻素、天麻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素、天麻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素、天麻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陈维红;罗栋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评价》
【年(卷),期】2013(030)003
【摘要】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既是天麻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发挥其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在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临床应用广泛,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现拟对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药理作用和内在机制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132-134,141)
【作者】陈维红;罗栋
【作者单位】淄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博山分局,山东,淄博,255200;淄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博山分局,山东,淄博,25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天麻多糖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J], 黎光富;李刚凤;史荣荣
2.效应面法与酶法联用提取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优化工艺研究 [J], 叶文斌
3.天麻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秦晶晶;钱慧琴;秦影影
4.天麻多糖对天麻素吸收的影响 [J], 吴向东;王兴;杨娟;陈志远
5.不同软化方式切片对天麻中的天麻多糖和天麻素含量的影响 [J], 谢绍宏;吴平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近十年来,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化学成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综述近十年来天麻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天麻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从天麻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全面展现天麻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在药理作用方面,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深入,天麻的药理作用机制逐渐明确,为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化学成分方面,天麻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天麻素、天麻苷、对羟基苯甲醛等。

这些成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而且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天麻的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十年来天麻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以期为天麻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近十年来,对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正逐渐被现代科学所揭示。

天麻具有显著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研究表明,天麻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天麻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其含有的多种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对预防和治疗炎症性疾病以及抗衰老具有积极意义。

天麻还被发现具有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的作用。

研究表明,天麻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突触的形成,从而改善神经网络的连接和通信,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疾病具有潜在价值。

天麻多糖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_黎光富

天麻多糖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_黎光富

现代临床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风湿痹痛 等 症 ,且 几 乎 无 毒 副 作 用 [3]。 天 麻 化 学 成 分 研 究 已 有 30 余 年,天麻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酚类、甾醇类、有机酸类、多糖类 等多种活性化合物[4]。早期对天麻的化学研究主要是天麻 素 方面,随着植物中活性多糖的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免疫 调节等活性功能的发现,一些研究者在天麻中也分离提取 出了天麻多糖,并对天麻多糖的结构、药理活性等亦逐步研 究。笔者主要就天麻多糖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概述。 1 天麻多糖研究现状
289
食品科学
(1→4)-D-葡聚糖对 O2-·具 有 清 除 能 力。张 格 超[26]从 天 麻 中 分 离 纯 化 出 天 麻 多 糖 PRG1~PRG5,研 究 发 现 PRG1~PRG5 对 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 用 ,清除 率 与 天 麻 多 糖 浓 度 成 比;5 种天麻多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小于对 DPPH· 自 由 基 的 清 除 能 力 。许 龙 等 [27]研 究 发 现 在 400~500 μg/mL 质量范围内 ,天麻多糖对·OH 的清除率达 4.85%;在质量浓 度 0~500 μg/mL 范围内,对 DPPH·的清除率达到 22.37%;对 H2O2 的清除率最高可达 25.80%;对 ONOO-的清除率最佳时 为 20.52%;对 O2-·的清除率最高能达到 12.23%。 3.2 调节免疫系统
王兴 文 等[18]从 天 麻 中 分 离 出 3 种 具 有 细 胞 免 疫 活 性 的 杂 多糖 GE-I、GE-II、GE-III。金 文姗等[19]发现天麻 中 还 含 天 麻 多 糖 ,研 究 证明 其 为 葡 聚 糖 。刘 明 学 等[20]利 用 红 外 光 谱 和 1H-NMR 分析得到天麻多糖为 α-吡喃己糖,由葡萄糖残基 单糖组成,采用 3C-NMR 分析表明天麻多糖为带 1→6 键接 支链的 α-(1→4)-D-葡 聚糖 。明 建 等[21]以 云 南 野 生 天 麻为 研究对象,从中提取出了水溶性天麻多糖 WPGB,呈白色粉 末状,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液,非淀粉类多 糖 ,无 还 原 性 。朱晓 霞 等[22]从 川 产 天 麻 中 分离 提 取 出 的 天 麻 多 糖 GPSa 为 白 色 粉 末 状 固 体 ,无 异 味 ,溶 于 水 ,不 溶 于 乙 醇 、乙 醚 等有 机 溶 剂 。刘 玉 潭[23]从 安 徽天 麻 中 分 离 出 天 麻 多 糖 TM1,其理 化 性 质 表 现 为 非 淀 粉类 多 糖 ,呈 白 色 粉 末 状 , 易溶于热水,不溶于高浓度的丙酮、乙醇等有机物,无还原 性 ;张 梦 娟 [24]从 陕 西 天 麻 中 分 离 出 GeB40-1 和 GeB80-4 2 种多糖,它们都为非淀粉类多糖。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精)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精)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刘金美摘要:天麻及其活性成分在药理上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改善记忆、益智健脑等作用,本文就最近五年的天麻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天麻;活性成分;药理;研究天麻为天麻属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为常用名贵中药。

中医药认为天麻具有熄风定惊、镇静催眠、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延缓衰老、降压、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

其有效成分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和天麻多糖等多种成分。

一、镇静催眠的作用何芳雁等[1]对昭通天麻催眠作用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天麻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层部分及腺苷腹腔注射给药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入睡率,具有显著的催眠作用.其在腹腔注射高剂量(20g/kg的入睡率分别是100%和60%,其催眠的主要成分是腺苷。

齐丽娟等[2]研究了天麻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

天麻在低剂量时,可以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动物的入睡率;能缩短小鼠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

说明天麻与巴比妥钠具有协同作用,天麻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杨蕾等[3]以含与不含镇静药、安神药对天麻钩藤饮进行拆分,以灌胃的方式给药,研究天麻钩藤饮全方和拆分组与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

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全方和去夜交藤、茯神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时间。

且天麻钩藤饮去夜交藤、茯神后,具有与原方等效的镇静、催眠的作用。

陈鹏等[4]运用光电管发评价天麻醒脑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及对中枢兴奋药和抑制药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结果表明:2g/kg的天麻醒脑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1g/kg天麻醒脑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均与2g/kg的安神补心丸有相似。

二、神经保护作用聂晶等[5]探讨了天麻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的神经功能,取大脑用红四氮唑染色后测定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生化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 (MDA 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 Na+-K+-ATP 酶的活性。

天麻多糖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_黎光富.

天麻多糖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_黎光富.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与冬虫夏草、鹿茸、人参是我国四大名贵中药之一,主产于我国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地。

天麻无叶无根,属于寄生植物,与白蘑科蜜环菌共生,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在我国具有2000余年的药用历史,最早记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草本经》[1-2],现代临床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风湿痹痛等症,且几乎无毒副作用[3]。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已有30余年,天麻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酚类、甾醇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多种活性化合物[4]。

早期对天麻的化学研究主要是天麻素方面,随着植物中活性多糖的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免疫调节等活性功能的发现,一些研究者在天麻中也分离提取出了天麻多糖,并对天麻多糖的结构、药理活性等亦逐步研究。

笔者主要就天麻多糖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概述。

1天麻多糖研究现状据报道,天麻的化学成分多为酚类化合物,其中包括天麻素、天麻苷元、琥珀酸、对羟基苯甲酸等化合物[5]。

天麻中活性成分较高的为天麻素,具镇静催眠、抗兴奋毒性、镇痛等药理作用[6]。

最初人们大多以天麻素作为评价天麻品质优劣的指标,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规定以天麻素作为天麻质量标准的指标性成分[7]。

随着植物中多糖的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生物功能的发现,人们对天麻多糖的研究逐步深入,吴刚等[8]研究不同产地天麻质量评价,认为以天麻素和天麻多糖2项指标来衡量,能更真实反映天麻品质,因天麻中的天麻素与天麻多糖对人体均具有多种药用及保健作用,现今对天麻的研究多以天麻素或以天麻多糖作为天麻品质评价指标。

天麻多糖类化合物是天麻中有效成分的重要组成,天麻多糖的含量在天麻生长过程是不断变化的,在生长过程中多糖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且同一生长周期内,不同品种的天麻多糖含量也不一样,红天麻多糖含量高于乌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9]。

不同品种的天麻对种植生长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天麻品质均有差异,天麻中天麻多糖含量亦不同,研究者对天麻多糖的提取也采用多种方法,天麻多糖的提取多采用水提醇沉法[10-12],而后又引入超声波提取法、酶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等[13-14]。

天麻多糖提取分离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多糖提取分离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多糖提取分离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王朝群;杨燕;唐超;何希瑞【期刊名称】《中国药事》【年(卷),期】2022(36)4【摘要】目的:对天麻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天麻多糖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以“天麻多糖”“提取分离”“药理作用”“Rhizoma Gastrodiae polysaccharide”及“Gastrodia elata polysaccharide”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对天麻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结构特征、结构修饰及主要药理作用等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天麻多糖是天麻中主要的一类活性成分,不仅含量高,且毒副作用较低,是目前药物开发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天麻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常见的主要有热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酶提法。

基于这些方法得到的多为天麻粗多糖,需进一步分离纯化,而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Sevage法、大孔树脂吸附层析法和凝胶层析法。

提取纯化方法的多样性会导致天麻多糖结构产生差异,进而导致其药理活性的多样性。

天麻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衰老、改善脑缺血、改善记忆力、降血压、降血脂和抑菌等多种药理活性。

结构修饰天麻多糖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因此,天麻多糖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保健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但其高级结构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页数】12页(P417-428)【作者】王朝群;杨燕;唐超;何希瑞【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生物工程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R961.1【相关文献】1.天麻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2.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3.银杏酚酸的提取分离方法、检测方法、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4.艾叶多糖提取方法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5.植物多糖提取分离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多糖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天麻多糖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天麻多糖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摘要就天麻多糖研究现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指出目前天麻多糖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天麻多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7-0289-02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与冬虫夏草、鹿茸、人参是我国四大名贵中药之一,主产于我国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地。

天麻无叶无根,属于寄生植物,与白蘑科蜜环菌共生,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在我国具有2 000余年的药用历史,最早记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草本经》[1-2],现代临床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风湿痹痛等症,且几乎无毒副作用[3]。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已有30余年,天麻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酚类、甾醇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多种活性化合物[4]。

早期对天麻的化学研究主要是天麻素方面,随着植物中活性多糖的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免疫调节等活性功能的发现,一些研究者在天麻中也分离提取出了天麻多糖,并对天麻多糖的结构、药理活性等亦逐步研究。

笔者主要就天麻多糖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概述。

1 天麻多糖研究现状
据报道,天麻的化学成分多为酚类化合物,其中包括天麻素、天麻苷元、琥珀酸、对羟基苯甲酸等化合物[5]。

天麻中活性成分较高的为天麻素,具镇静催眠、抗兴奋毒性、镇痛等药理作用[6]。

最初人们大多以天麻素作为评价天麻品质优劣的指标,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规定以天麻素作为天麻质量标准
的指标性成分[7]。

随着植物中多糖的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生物功能的发现,人们对天麻多糖的研究逐步深入,吴刚等[8]研究不同产地天麻质量评价,认为以天麻素和天麻多糖2项指标来衡量,能更真实反映天麻品质,因天麻中的天麻素与天麻多糖对人体均具有多种药用及保健作用,现今对天麻的研究多以天麻素或以天麻多糖作为天麻品质评价指标。

天麻多糖类化合物是天麻中有效成分的重要组成,天麻多糖的含量在天麻生长过程是不断变化的,在生长过程中多糖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且同一生长周期内,不同品种的天麻多糖含量也不一样,红天麻多糖含量高于乌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9]。

不同品种的天麻对种植生长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天麻品质均有差异,天麻中天麻多糖含量亦不同,研究者对天麻多糖的提取也采用多种方法,天麻多糖的提取多采用水提醇沉法[10-12],而后又引入超声波提取法、酶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等[13-14]。

随着研究的进行,近几年对天麻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天麻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等3个方面,同时赵健等[15]、李怀斌等[16]、廖化春等[17]采用天麻多糖结合电针研究天麻多糖的药理作用是天麻多糖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由此可见,天麻活性多糖药理作用的发现促进了科研工作者对天麻多糖的研究,也将会促进对天麻多糖的进一步开发。

2 天麻多糖的化学成分
王兴文等[18]从天麻中分离出3种具有细胞免疫活性的杂多糖GE-I、GE-II、GE-III。

金文姗等[19]发现天麻中还含天麻多糖,研究证明其为葡聚糖。

刘明学等[20]利用红外光谱和1H-NMR分析得到天麻多糖为α-吡喃己糖,由葡萄糖残基单糖组成,采用3C-NMR分析表明天麻多糖为带1→6键接支链的α-(1→4)
-D-葡聚糖。

明建等[21]以云南野生天麻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出了水溶性天麻多糖WPGB,呈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液,非淀粉类多糖,无还原性。

朱晓霞等[22]从川产天麻中分离提取出的天麻多糖GPSa 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无异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刘玉潭[23]从安徽天麻中分离出天麻多糖TM1,其理化性质表现为非淀粉类多糖,呈白色粉末状,易溶于热水,不溶于高浓度的丙酮、乙醇等有机物,无还原性;张梦娟[24]从陕西天麻中分离出GeB40-1和GeB80-4 2种多糖,它们都为非淀粉类多糖。

综上所述,从理化性质上看,天麻多糖为水溶性多糖,结晶呈粉末状,为非淀粉类多糖,无还原性;从化学组成上看,天麻多糖大多含有3种以上的单组分糖,单组分糖主要包括鼠李糖、葡萄糖、盐藻糖、半乳糖己和木糖以及甘露糖等,尽管多糖结构极其复杂,结构式还未完全确定,但这些单组分糖的发现为天麻多糖结构式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也将促进对天麻多糖结构的进一步研究。

3 天麻多糖的药理作用
3.1 清除自由基
陶文娟等[25]从天麻中提取天麻糖复合物Con.1对小鼠与果蝇进行试验,发现天麻糖复合物Con.1能延长果蝇的平均最高寿命,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Con.1能明显提高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血清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MDA)含量。

刘明学等[20]研究天麻多糖分离、结构分析与自由基清除作用。

一定浓度的天麻粗多糖及纯化多糖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都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其中天麻多糖为1→6键接支链的α-(1→4)-D-葡聚糖对O2-·具有清除能力。

张格超[26]从天麻中分离纯化
出天麻多糖PRG1~PRG5,研究发现PRG1~PRG5对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清除率与天麻多糖浓度成比;5种天麻多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小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许龙等[27]研究发现在400~500 μg/mL 质量范围内,天麻多糖对·OH的清除率达4.85%;在质量浓度0~500 μg/mL 范围内,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22.37%;对H2O2的清除率最高可达25.80%;对ONOO-的清除率最佳时为20.52%;对O2-·的清除率最高能达到12.23%。

3.2 调节免疫系统
李峰等[28]研究发现天麻多糖能显著降低小鼠中NO、AST、ALT活性及IL-1、TNF-α的含量,提升脾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肝脏中SOD的活性和抑制MDA的水平,并且提升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降低肝脏指数。

表明天麻多糖对卡介苗加脂多糖导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王强等[29]研究发现天麻多糖能提高荷瘤小鼠体内的白细胞水平以及脾、胸腺指数,天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免疫调节作用相关,同时还发现环磷酰胺与低剂量天麻多糖合用能降低环磷酰胺对免疫系统的毒副作用。

据报道,天麻多糖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球蛋白含量(P[15] 赵健,黄锐,李怀斌,等.电针及天麻多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陷灶周围额叶皮质巢蛋白、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40(2):108-112.
[16] 李怀斌,吴锋,廖化春,等.电针结合天麻多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巢蛋白和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5,35(5):474-478.
[17] 廖化春,吴锋,丁见,等.天麻多糖与电针对脑缺血大鼠齿状回BDNF 和VEGF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理学与治疗学,2014,19(3):260-264.
[18] 王兴文,方波,杨廉玺,等. 邵通野生和栽培天麻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化学成分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7(4):1-5.
[19] 金文姗,田德蔷.天麻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况[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6):21-23.
[20] 刘明学,李琼芳,刘强,等.天麻多糖分离、结构分析与自由基清除作用[J].食品科学,2009,30(3):29-32.
[21] 明建,桂明英,孙亚男,等.天麻水溶性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9):344-347.
[22] 朱晓霞,张勇,罗学刚.天麻多糖的结构表征[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9):52- 56.
[23] 刘玉潭.天麻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天麻多糖结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7.
[24] 张梦娟.天麻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5] 陶文娟,沈业涛,刘如娟,等.天麻糖复合物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5,22(5):24-26.
[26] 张格超.天麻多糖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7] 许龙,黄运安,朱秋劲,等.天麻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21):117-123.
[28] 李峰,朱洁平,王艳梅,等.天麻多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1):111-113.
[29] 王强,张沂,李佳,等.天麻多糖通过影响小鼠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J].免疫学杂志,2014,30(6):566-568.
[30] 汪鋆植,容辉,段和平.天麻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2):112-114.
[31] 赵维诚,关紫烽,姜波.天麻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7(4):77-80.
[32] 刘现辉,郭晓娜,展俊平,等.天麻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细胞周期及caspase蛋白活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0(35):5681-56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