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小学·典故大全:太昊_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天吴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天吴
用典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初 入太湖:
平川盛丁宁,绝岛分储胥。 凤押半鹤膝,锦杠杂肥胡。香烟与杀气, 浩浩随风驱。 弹射尽高鸟,杯觥醉潜鱼。山灵恐见鞭, 水府愁为墟。 兵利德日削,反为雠国屠。至今钩镞残, 尚与泥沙俱。 照此月倍苦,来兹烟亦孤。丁魂尚有泪, 合洒青枫枯。
国文·小学·典故:天吴
用典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初 入太湖:
因知古佳丽,不独湘夫人。 流苏荡遥吹,斜领生轻尘。蜀彩驳霞碎, 吴绡盘雾匀。 可怜飞燕姿,合是乘鸾宾。坐想烟雨夕, 兼知花草春。 空登油壁车,窈窕谁相亲。好赠玉条脱, 堪携紫纶巾。 殷勤拨香池,重荐汀洲蘋。明朝动兰楫, 不翅星河津。
国文·小学·典故:天吴
用典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初 入太湖:
万籁既无声,澄明但心听。 希微辨真语,若授虚皇命。尺宅按来平, 华池漱余净。 频窥宿羽丽,三吸晨霞盛。岂独冷衣襟, 便堪遗造请。 徒深物外趣,未脱尘中病。举首谢灵峰, 徜徉事归榜。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官居乘佩服, 一一自相亚。 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坐进金碧腴,
霞岛焰难泊,云峰奇未收。萧条千里湾,
国文·小学·典故:天吴
用典 韦应物 汉武帝杂歌三首: 鼓鼙余响数日在,天吴深入鱼鳖惊。
国文·小学·典故:天吴
用典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全文: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迢遥溟海际, 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鳌不可钓, 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挹流纳广大, 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迹非想像到, 心以精灵猜。
一片倒山屏,何时隳洞门。屹然空阔中,
国文·小学·典故:天吴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太常斋_课件模板共17页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太常斋_课件模板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木帝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木帝
用典 李商隐 隋宫守岁: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全文: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沈香 甲煎为庭燎, 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 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文·小学·典故: 木帝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木帝
出处 《礼记注疏》卷十四〈月令〉~ 279~: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 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大史谒之天子 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 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 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 大夫于朝」。唐·孔颖达疏:「谓自古以 来木德之君,其帝太皞也」。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黄帝战蚩尤_课件模板

用典 杜牧 大雨行:
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
全文: 东垠黑风驾海水,海底卷上天中央。 三吴六月忽凄惨,晚后点滴来苍茫。 铮栈雷车轴辙壮,矫跃蛟龙爪尾长。 神鞭鬼驭载阴帝,来往喷洒何颠狂。 四面崩腾玉京仗,万里纵横羽林枪。 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 百川气势苦豪俊,坤关密锁愁开张。
国文·小学·典故:黄帝战蚩尤
用典 杜牧 大雨行:
太和六年亦如此,我时壮气神洋洋。 东楼耸首看不足,恨无羽翼高飞翔。 尽召邑中豪健者,阔展朱盘开酒场。 奔觥槌鼓助声势,眼底不顾纤腰娘。 今年阘茸鬓已白,奇游壮观唯深藏。 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小学·典故:黄帝战蚩尤
相关人物: 蚩尤 黄帝。
国文·小学·典故:黄帝战蚩尤
出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 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 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 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国文·小学·典故:黄帝战蚩尤
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
全文: 东垠黑风驾海水,海底卷上天中央。 三吴六月忽凄惨,晚后点滴来苍茫。 铮栈雷车轴辙壮,矫跃蛟龙爪尾长。 神鞭鬼驭载阴帝,来往喷洒何颠狂。 四面崩腾玉京仗,万里纵横羽林枪。 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 百川气势苦豪俊,坤关密锁愁开张。
国文·小学·典故:黄帝战蚩尤
用典 杜牧 大雨行:
太和六年亦如此,我时壮气神洋洋。 东楼耸首看不足,恨无羽翼高飞翔。 尽召邑中豪健者,阔展朱盘开酒场。 奔觥槌鼓助声势,眼底不顾纤腰娘。 今年阘茸鬓已白,奇游壮观唯深藏。 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小学·典故:黄帝战蚩尤
相关人物: 蚩尤 黄帝。
国文·小学·典故:黄帝战蚩尤
出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 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 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 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国文·小学·典故:黄帝战蚩尤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五星文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 五星文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五星文
出处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348~:
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平城之围,月晕 参、毕七重。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 楚七国叛逆,彗星数丈,天狗过梁野;及 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元光、元狩,蚩 尤之旗再见,长则半天。其后京师师四出, 诛夷狄者数十年,而伐胡尤甚。越之亡, 荧惑守斗;朝鲜之拔,星茀[五]于河戍; 兵征大宛,星茀招摇:此其荦荦大者。
国文·小学·典故:五星文
出处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Fra bibliotek~ 348~: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由是观之,未 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五星文
出处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348~:
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平城之围,月晕 参、毕七重。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 楚七国叛逆,彗星数丈,天狗过梁野;及 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元光、元狩,蚩 尤之旗再见,长则半天。其后京师师四出, 诛夷狄者数十年,而伐胡尤甚。越之亡, 荧惑守斗;朝鲜之拔,星茀[五]于河戍; 兵征大宛,星茀招摇:此其荦荦大者。
国文·小学·典故:五星文
出处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Fra bibliotek~ 348~: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由是观之,未 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周公_课件模板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 周公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周公
相关典故: 周姬旦。
国文·小学·典故:周公
相关人物: 周公。
国文·小学·典故:周公
出处 《史记》卷四《周本纪》: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 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脩文王绪 业。……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 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 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 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 开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余民,以封武 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嘉谷,献之 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全文: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愿逢千日醉, 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风前灯易灭, 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平生能几日, 不及且遨游。
国文·小学·典故:周公
用典 李白 箜篌谣: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全文: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贱结交心不 移, 唯有严陵及光武。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 容。 汉。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轻言托朋友, 对面九疑峰。
国文·小学·典故:周公
出处 《史记》卷四《周本纪》:
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初,管、蔡 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 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 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 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 面就群臣之位。
国文·小学·典故:周公
用典 刘希夷 故园置酒: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仲举_课件模板

谢谢您对 传统文典 储光羲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
言则广台阶,道亦资天均。清秋忽高兴, 震藻若有神。 曜曜趋宫廷,洸洸迈徐陈。镐京既赐第, 门巷交朱轮。 方将袭伊皋,永以崇夏殷。宗党无远近, 敬恭依仁人。 雪尽宇宙暄,雁归沧海春。沉吟白华颂, 帝闼降丝纶。 驿骑及芜城,相逢在郊鄄。别离旷南北, 谴谪罹苦辛。 昼游还荆吴,迷方客咸秦。惟贤惠重义,
国文·小学·典故:仲举
用典 储光羲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
梧桐生朝阳,鶗鴂鸣萧晨。岂不畏时暮, 坎壈无与邻。 中夜凉风来,顾我阙音尘。琼瑶不遐弃, 寤寐如日新。
国文·小学·典故:仲举
用典 裴耀卿 敬酬张九龄当涂界留赠之 作:
茂先实王佐,仲举信时英。
全文: 茂先实王佐,仲举信时英。气睹冲天发, 人将下榻迎。 珪符肃有命,江国远徂征。九派期方越, 千钧或所轻。 高帆出风迥,孤屿入云平。遄迈嗟于役, 离忧空自情。 饰簪陪早岁,接壤厕专城。旷别心弥轸, 宏观义转倾。
国文·小学·典故:仲举
用典 储光羲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
仲举登宰辅,太丘荣缙绅。
全文: 大姬配胡公,位乃三恪宾。盛德百代祀, 斯言良不泯。 敬仲为齐卿,当国名益震。仲举登宰辅, 太丘荣缙绅。 武皇受瑶图,爵土封其新。繁祉既骤集, 裔孙生贤臣。 特达逾珪璋,节操方松筠。云汉一矫翼, 天池三振鳞。
国文·小学·典故: 仲举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仲举
相关人物: 陈蕃(字仲举)。
国文·小学·典故:仲举
出处 《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自蕃 为光禄勋,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 不偏权富,而为埶家郎所谮诉,坐免归。 顷之,徵为尚仆射,转太中大夫。八年, 代杨秉为太尉」。「窦后临朝,诏曰: 『夫民生树君,使司牧之,必须良佐,以 固王业。前太尉陈蕃,忠清直亮。其以蕃 为太傅,录尚书事。』」。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五侯_课件模板

出处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 传·单超〉~2520~:
初,梁冀两妹为顺桓二帝皇后,冀代父商 为大将军,再世权戚,威振天下。冀自诛 太尉李固、杜乔等,骄横益甚,皇后乘埶 忌恣,多所鸩毒,上下钳口,莫有言者。 帝逼畏久,恒怀不平,恐言泄,不敢谋之。 延熹二年,皇后崩,帝因如厕,独呼衡问: 「左右与外舍不相得者皆谁乎?」衡对曰: 「单超、左悹前诣河南尹不疑,礼敬小简, 不疑收其兄弟送洛阳狱,二人诣门谢,乃 得解。
全文: 邯郸旧公子,骑马又鸣珂。 手挥白玉鞭,不避五侯车。 闲愁春日短,沽酒入倡家。 一笑千万金,醉中赠秦娥。 如今高原上,树树白杨花。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
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全文: 岳麓云深麦雨秋,满倾杯酒对湘流。沙边 细柳牵行色, 水面轻烟画别愁。敢待傅岩成好梦,任从 磻石挂纤钩。 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王昌龄 宿濡上寄侍御玙弟: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 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 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公论日夕阻, 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 空老钟山霭。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王维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 静者季: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 王大昌龄:
相思不可见,空望牛女星。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岑参 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
何必世人识,知君轻五侯。
全文: 明时不爱璧,浪迹东南游。何必世人识, 知君轻五侯。 采兰度汉水,问绢过荆州。异国有归兴, 去乡无客愁。 天寒楚塞雨,月净襄阳秋。坐见吾道远, 令人看白头。
初,梁冀两妹为顺桓二帝皇后,冀代父商 为大将军,再世权戚,威振天下。冀自诛 太尉李固、杜乔等,骄横益甚,皇后乘埶 忌恣,多所鸩毒,上下钳口,莫有言者。 帝逼畏久,恒怀不平,恐言泄,不敢谋之。 延熹二年,皇后崩,帝因如厕,独呼衡问: 「左右与外舍不相得者皆谁乎?」衡对曰: 「单超、左悹前诣河南尹不疑,礼敬小简, 不疑收其兄弟送洛阳狱,二人诣门谢,乃 得解。
全文: 邯郸旧公子,骑马又鸣珂。 手挥白玉鞭,不避五侯车。 闲愁春日短,沽酒入倡家。 一笑千万金,醉中赠秦娥。 如今高原上,树树白杨花。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
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全文: 岳麓云深麦雨秋,满倾杯酒对湘流。沙边 细柳牵行色, 水面轻烟画别愁。敢待傅岩成好梦,任从 磻石挂纤钩。 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王昌龄 宿濡上寄侍御玙弟: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 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 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公论日夕阻, 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 空老钟山霭。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王维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 静者季: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 王大昌龄:
相思不可见,空望牛女星。
国文·小学·典故:五侯
用典 岑参 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
何必世人识,知君轻五侯。
全文: 明时不爱璧,浪迹东南游。何必世人识, 知君轻五侯。 采兰度汉水,问绢过荆州。异国有归兴, 去乡无客愁。 天寒楚塞雨,月净襄阳秋。坐见吾道远, 令人看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