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君子之风》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合集下载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君子之风》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君子之风》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君子之风》课课练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一、知识梳理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二、基础演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 )A.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子温而厉,威而.不猛C.既.得之,患失之既.来之,则安之D.不知老之.将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1.A【连词,表结果,相当于“以致”/连词,相当于“而”,来;B均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C副词,表时间,已经,…之后;D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B )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君子喻.于义(比喻)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一瓢饮,在陋.巷(狭窄)C.人不堪.其忧(忍受)君子质.而已矣(品质)D.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2.B【A喻:明白,懂得;C质:质朴;D鄙夫:庸俗浅薄的人】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B )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5.C 【①②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③④指示代词,那】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 )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谦逊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的。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并且道路遥远。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沂水春风》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沂水春风》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沂水春风》课课练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喟.(kuì)然叹曰吾与.(yǔ)点也风乎舞雩.(yú)浴乎沂.(yí)B.冠.(guān)者莫.(mù)春三子者之撰.(zhuàn)铿.(kēng)尔C.愿为小相.(xiàng)因之以饥谨.(jǐn)夫子哂.(shěn)之千乘.(shèng)之国D.曾皙.(xī)长.(zhǎng)乎尔以俟.(sì)君子鼓瑟.(sè)希答案(B):冠(guàn)者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鼓瑟希,铿尔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莫春者,春服既成 D.唯求则非邦也与2.(B)【A希—稀C莫—暮D与—欤】3.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A.因之以饥馑..B.如会同..,端章甫C.摄.乎大国之间D.异乎三子者之撰.3.(A)【饥馑:(古今同义)饥饿;B会同:(古)诸侯会盟,(今)会合连同;C摄:(古)夹,(今)拍摄D撰:(古)讲述,(今)写】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B.风.乎舞雩C.冠.者五六人D.秦伯说,与郑人盟.4.(A)【形作使动,BCD均为名作动】5.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 B.异乎三子者之撰 C.不吾知也 D.加之以师旅5.(C)【否宾前,ABD为状后】6.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A.如或知尔,则何以.(做)哉因.之以饥馑(增添)B.子路率尔..三年(等到)..而对曰(飞快地)比及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D.舍瑟而作.(起身)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9.选出加点“知”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例: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郑既知.亡矣 D.失其所与,不知.9.(D)【D与例句均通“智”;A管理,统治;B了解;C知道】10.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例:摄乎.大国之间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夫子之曰,不亦宜乎.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风乎.舞雩10.(D)【A于,比;B吗;C于,跟,同;D于,在】11.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例:宗庙之事,如.会同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如.有所立,卓尔11.(B)【A连词,如果;B连词,或者;C连词,若,至于;D连词,如果】12.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例:为.国以礼A.由也为.之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愿为.小相焉 D.为.击破沛公军12.(A)【A动词,治理;B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C动词,做,担任;D介词,给,替】1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宗庙之.事,如会同②千乘之.国 B.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子路率尔.而对曰C.①亦各言其.志也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学案 (1)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学案 (1)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学案一、夯实双基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A.封人请见.(xiàn) 从者见.(jiàn)之见.(xiàn)其二子子路反见.(jiàn)B.木铎.(duó) 问津.(jīng)执舆.(yú) 怃.(wǔ)然C.长沮.(jù) 桀溺.(nì)殆.(dài)而耰.(yōu)而不辍D.荷.(hé)蓧芸.(yún)草食.(sì)之奚.(xī)自【解析】A.从者见之:xiàn,B.津:jīn,D.荷hè。

2.下列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②长沮、桀溺耦而耕③是鲁孔丘之徒与④而谁以易之⑤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⑦植其杖而芸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④⑤⑦⑧D.③④⑤⑦【解析】②桀,通“杰”,③与,通“欤”,④而,通“尔”,⑤辟,通“避”,⑦芸,通“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见”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C )A.仪封人请见B.使子路反见之C.见其二子焉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解析】A、C都是“引见”的意思,B.晤见,D.被。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B.子路从而后.C.杀鸡为黍而食.之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解析】B.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C、D均为使动用法。

5.对选段1“仪封人请见”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本段通过写孔子与仪封人之间的对话,刻画出了仪封人超人的见识和孔子神奇的个人魅力。

B.仪封人见孔子前称孔子为“君子”,见后赞叹“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极写仪封人对孔子的大力赞美。

C.“木铎”喻指孔子,突出孔子的政治追求及作用,即宣扬正道,改变无道。

D.用“木铎”作喻,形象阐明孔子远大的政治抱负及其对社会的巨大作用,高度赞扬孔子勇于担当责任的伟大精神。

选修《《论语》选读》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选修《《论语》选读》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选修《《论语》选读》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测试题 2019.9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窥见(kuī) 喟然(kuì) 鲜为人知(xiān)斐然成章(fěi)B.狂狷(juān) 恸(tòng)哭博闻强记(qiáng) 侃侃如也(kǎn)C.讪笑(shān) 莞尔(wǎn) 苦心孤诣(yì)自牖执其手(yǒu)D.攻讦(jié) 赊(shē)账恬(tián)不知耻行行如也(hàng)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斐然成章循循善诱和而不同各安其份B.察言观色过尤不及仰之弥高博我以文C.卓尔不群升堂入室鞭辟入理折中主义D.暴虎冯河一层不变别出新裁集思广益3,下列有四组文言句子,选出对每组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第一组:①尧舜其犹病诸②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③不知其仁也第二组:①德之不修,学之不讲②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③谓之吴孟子第三组:①求为可知也②为之,犹贤乎已③为同姓第四组:①小人之过也必文②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③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A.第一组中,三个“其”均可译为“他”或“他的”。

B.第二组中,三个“之”均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

C.第三组中,三个“为”意思各不同,依次为:被-做,从事-因为D.第四组中,三个“也”字的用法各不相同。

4,选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 )例:甚矣,汝之不惠A.不患莫己知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B.修己以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C.何以报德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D.小人哉,樊须也巧言令色,鲜矣仁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著作,后收入儒家“五经”之列。

D.在《君子之风》中孔子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课练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三、写出下列各句加粗词的句中义和今义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有教无类(种类)文,行(品行),忠,信B.抑(或许)为之不厌,诲人不倦《雅》《颂》各得其所(各归适当的位置)C.不愤不启(气愤)不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不发D.述而不作(创作),信而好古窃(私下里)比于我老彭1.D【A行:社会实践;B抑:不过,只是;C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3.C【也:均为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A兼词,之于/兼词,之乎;B连词,和/动词,赞同;D连词,如果/动词,及,比得上】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陈亢退而.喜曰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③告诸往而.知来者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②③④都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同4.C【①就,然后②却;③却;④又,并且】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闻斯二者.②起予者.商也③如之何其闻斯.行之④其斯.之谓与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5.B【①量词,种,件;②助词,…的人;③副词,就;④代词,这】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鲤趋而.过庭②鲤退而.学诗③其.斯之谓与④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6.B 【①连词,表修饰,着;②连词,表承接,就;③句首语气助词,表猜测,大概;④代词,他,他的】7.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不学《诗》,无以言。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君子之风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君子之风 Word版含解析

《孟子·离娄》篇曾提出“禹、稷、颜回同道”的观点,说:“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在孔子称为“贤”的两种人中,包含了他的两大理想:立功与立德。

立功就是推行仁道,造福天下,实现大同世界;立德则是建立一种乐道自足的强大精神境界,富贵贫贱,始终如一。

所谓“孔颜乐处”,就是指立德。

人生的一切欲望,归纳起来是两种: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

为了满足这两种欲望,相应地就产生了两大追求: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

庸人、小人把物质欲望当做人生的全部,所以没有多少精神的追求。

君子贤人精神的欲望特别强烈,但是却也不能没有物质的欲望,所以他们得承受这两种欲望的激烈冲突,他们比庸人、小人多承受一份根本的人生痛苦。

只是他们最终能以精神欲望居于主导地位,达到一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的心理和谐。

这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的心理和谐,就是“安贫乐道”。

因此,安贫乐道是激烈的内心冲突的产物,同时又是精神力量强大的表现。

它是“安于贫”,而不是“乐于贫”;之所以“安贫”,是为了“乐道”。

所以程颐说:“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jù)累其心而改其乐也。

”为什么付出“安贫”这样大的代价来“乐道”呢?一是所为和所得不相应,无功受禄,靠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因而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反而会令人心怀不安;二是精神的快乐是最高的快乐,它不是物质享受的快乐所能相比的,它值得人们忍受物质生活的贫穷来换取。

扬雄《法言·学行》篇中说,有人认为“穿朱红色衣服(即大官),怀里揣着黄金,那种快乐妙不可言”;但也有人说,“穿朱红色衣服,怀里揣着黄金的快乐,远不如颜回那样的快乐”。

孔颜乐处,只有不以一己的物质舒适为心灵满足的人才愿意,才能够享受!1.字音字形(1)一箪.食(dān)(2)弘.毅(hónɡ)(3)鞟.(kuò)(4)曲肱.而枕之(ɡōnɡ) (5)棘.子成(jí)2.重要词语(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据,执守;游,广泛涉猎(2)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懂得,明白(4)既得之,患.失之:担心,忧虑(5)人不堪.其忧:经得起,忍受(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好(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心胸开阔;毅,意志坚定(8)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修饰。

第六课 君子之风-浙江省岱山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语选读》必考十课预测演练

第六课 君子之风-浙江省岱山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语选读》必考十课预测演练

学生版:第六课君子之风——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义利观)[核心思想]1.君子之风君子之风即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

具体有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这些品质对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

2.“浮云”的比喻义“浮云”的比喻,形象地表明孔子的富贵金钱观。

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

《红楼梦》中用《好了歌》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

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孔子的“义利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可见孔子倡导诚信经商。

4.“仁者”和“智者”孔子所说的“仁者”和“智者”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孔子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与“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质,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深刻。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迂;有智慧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流。

1.阅读《论语》中的三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注] ①终食:吃顿饭的工夫。

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

(1)从《论语》选文来看,孔子强调“文质彬彬”才能成为君子,结合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概括出文和质的具体内涵。

《论语选读》课课练君子之风【教师版】

《论语选读》课课练君子之风【教师版】

君子之风【教师版】一、知识梳理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B.名作状C.名作使动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G.形作使动H.形作意动I.动词作名词J.动词作使动3.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二、基础演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子温而厉,威而.不猛C.既.得之,患失之既.来之,则安之D.不知老之.将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1.A【连词,表结果,相当于“以致”/连词,相当于“而”,来;B均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C副词,表时间,已经,…之后;D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君子喻.于义(比喻)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一瓢饮,在陋.巷(狭窄)C.人不堪.其忧(忍受)君子质.而已矣(品质)D.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2.B【A喻:明白,懂得;C质:质朴;D鄙夫:庸俗浅薄的人】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3.B【①介词,向,②介词,对,③转折连词,却,④目的连词,来】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④文犹质也.,质犹文也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4.B【①介词,把;②介词,因为;③语气助词,表感叹;④语气助词,表肯定】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人不堪其.忧④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A.①④同,②③同B.①②③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④同5.C 【①②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③④指示代词,那】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君子之风》课课练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一、知识梳理
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
⑴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逊⑶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与欤
⑵女奚不曰女汝⑷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知智
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
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
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
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
H 以…为耻⑶饭.疏食 A 吃饭
食者
⑵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A 侍奉⑷曲肱而枕.之 D 把…当作枕头二、基础演练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 )
A.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C.既.得之,患失之既.来之,则安之
D.不知老之.将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1.A【连词,表结果,相当于“以致”/连词,相当于“而”,来;B均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C副词,表时间,已经,…之后;D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B )
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君子喻.于义(比喻)
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一瓢饮,在陋.巷(狭窄)
C.人不堪.其忧(忍受)君子质.而已矣(品质)
D.鄙夫
..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
2.B【A喻:明白,懂得;C质:质朴;D鄙夫:庸俗浅薄的人】
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B )
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5.C 【①②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③④指示代词,那】
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 )
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谦逊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的。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并且道路遥远。


6.A 【应译为:“用谦逊的态度谈论(义),用诚信来成全它。

”】
7.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C )
A.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如果他总是生怕失掉什么,那就什么地方也去不了。

】B.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当他还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总担心得到它。

既然得到了,又生怕失去它。


C.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责任不也是很重大的吗?奋斗终身,死了才停止,这路程不也是很遥远的吗?】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读书人有志于正道,而对那些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是不值得跟他们谈论道的。


7.C【A“无所不至矣”应译为“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B“患得之”应译为“总担心得不到它”,“既然”应译为“已经”或“…之后”。

D应译为:有志于正道却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读书人,(我们)是不值得跟(他们)谈论道的。

注意这是一句定语后置句和省略句。


三、尝试运用
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第8—10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
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12•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38)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士不可不弘毅.(意志坚定)⑵何以文.为(修饰)
⑶驷.不及舌(四匹马拉的车)⑷恭而安.(安详)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答:可惜啊,先生对君子的这种解说!
⑵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答: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10.据本段文意请概括什么是“君子之风”?
答:①以仁为己任,不怕任重道远;②既要有纯真的品质,又要注重外表的文饰,做到
文质彬彬。

四、名句背诵检测
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五、问题探究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根据上述章节,简要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

【参考】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把它放在首位。

如第一章,先是“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在此基础上,才是“学文”;第二章,也是先“志道”“据德”“依仁”,然后才是“游艺”。

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综合上述5段材料说说在传统儒家看来,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应具有哪些素养?
(2)你认为这些素养中哪种最重要?为什么?
【参考答案】(1)应具有如下素养:坚守正道,追求道德,心怀仁爱之心,志向高远,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博学多才,安贫乐道。

(2)任选一种,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6)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9)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4•28)
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6)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课外选文)(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2)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1)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

(2)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

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

5、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请写出这一章所包含的两个成语
参考: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2)有人认为“患得之”一句有脱文,应该是“患不得之”。

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参考】认同。

前文是“未得”,这里当是“患不得”,也照应后文“既得之,患失之”。

(或者:
不认同。

这里“患得之”的意思是“所忧在于得”,是为如何得到私利而发愁,即唯恐不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