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优秀文档

( )×4=20
5×( )=15
(2)分的要求是什么?
•说一说( 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每份6个,分成了( )份。
除法算式各•部3分.的名把称 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板书设计
•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 ÷ 5= 4
四、课堂作业
2×( )=4 3×( )=6 4×( )=8
作业: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
分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样分的? 6×2= 4×3= 2×5= 3×3=
•6×2= 4×3=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
… … …
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被 除商 除数
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
数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了( 6)份。 12÷ 2= 6
每份3个,分成了( 4)份。 12 ÷ 3= 4
每份6个,分成了( 2)份。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2 ÷ 6= 2
•
12÷4=3
•
被除数÷除数=商
• 教学反思:
• 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 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 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 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教 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 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 、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包括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除法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着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除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地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讲解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模型,生动地展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练习巩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讨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强调重点。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3. 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 6 )个4。
24 ÷ 4 = 6
20里面有( 4 )个5。
20 ÷ 5 = 4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6页练习三,第6题、第7题。
被除数 除数 商
被除数 除数 商
被除数 除数 商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了( 6 )份。
12÷ 2 = 6 每份3个,分成了( 4 )份。
12 ÷ 3 = 4
每份6个,分成了( 2 )份。 12 ÷ 6 = 2
4.
每个小朋友 2 串糖葫芦,可以分给( 5 )个小朋友。
我们能把刚才分 竹笋的情况和结 果也用一个算式 表示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除法算式:20÷4=5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除法算式:20÷4=5
被 除 数 „ „ 除 商 数 „
看算式,记住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称。
(24)÷( 4 )=( 6 )(组)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 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
“每4个放一盘”是 什么意思?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一)汇报交流
分的结果是什么? 你是怎样分的?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二)探讨新知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四)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 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 4 )盘。 除法算式:20÷5=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除法算式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除法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能够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除法算式各部分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除法算式的图片和实例。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除法算式的实物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实际例子,如分苹果的场景,引入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除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如被除数、除数和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除法算式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各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教学道具进行除法算式的操作。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是指被除以的数,通常用符号a或b表示。
被除数是一个整数,它是一个需要被除以的数。
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通常位于除号的左边。
除数是指除以的数,通常用符号c或d表示。
除数是一个整数,它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数通常位于除号的右边。
商是指除法算式的结果,即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值。
商通常用符号q表示,它是一个整数或小数。
商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的结果,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或一个复杂的分数。
余数是指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余数。
余数通常用符号r表示,它是一个整数。
余数表示在除法过程中,除数不能完全整除被除数时所剩下的部分。
除法算式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被除数 ÷ 除数 = 商 + 余数 / 除数例如,用算式7 ÷ 3 = 2 + 1/3来表示7被3整除得到商2,余数1的结果。
在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它们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被除数和除数是除法算式的基本元素,它们决定了除法的运算结果。
商是除法算式的结果,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的值。
余数是除法算式的剩余部分,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后不能整除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除法算式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来得到总价,这就涉及到了除法算式。
又比如,家庭中的分币问题也需要用到除法算式,来平均分配家庭开支。
因此,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除法算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等部分。
这些部分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有助于我们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们。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2.2.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2.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班级姓名课型新授课课时量1预习指南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温故知新1.如果分给2人,每人分得同样多,每人分到()个。
2.新课先知3.教材第14页例5。
(1)()个竹笋,每()个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可以每()个竹笋为一份圈一圈。
(2)()个竹笋,每()个放一盘,能放()盘。
(3)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4)()是被平均分的竹笋的总数,作被除数;每()个放一盘,也就是每()个一份,()作除数;分得的结果是能放()盘,也就是份数是(),()作商。
预习检查4.看图列出除法算式。
()÷()=()()÷()=()分别说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每日口算5.7×4= 2×5= 1×5= 2×9= 1×5= 4×4= 6×7= 3×8= 8×5= 7×3=2.2.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当堂达标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基础夯实练】一、圈一圈、填一填(1)10里面有()个2。
()÷()=()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15里面有()个3. ()÷()=()二、写出除法算式。
1、被除数是9,除数是3,商是3. ()÷()=()2、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6. ()÷()=()3、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 ()÷()=()【能力提升练】三、解决问题1、王老师买了10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几支?2、15个小朋友,每3人一组玩跳绳游戏,一共可以分几组?3、王明家里共有16只鸡,平均放在4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裝几只?【培优拓展练习】星期天,家里来了一些客人,小明准备了14根筷子,刚好够用。
吃饭时一共有()人。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内容:P76—P78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除法含义的基础上,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分层教学目标:A、基本目标B、能正确理解和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课前准备:口算卡片、黑板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先说说图的意思,再列算式。
☆☆☆☆☆☆□÷□=□▲▲▲▲▲▲▲▲▲▲□÷□=□2、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2)把15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3、小结揭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含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出示题目:把10面红旗,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面。
(2)先让学生用10个圆片来分一分。
(3)教师利用投影片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并指出学生中错误的分发的存在的问题。
(4)根据投影片完整地说出图的意思,并将题目填写完整。
(5)根据意思,指名列出算式。
10÷2=5(面)(6)读一读。
指名说说算式中的“10”、“2”、“5”各表示的意思?(7)你知道他们各叫什么名字吗?依次板书。
2、完成“试一试”。
小组合作,每人说一道题各部分的名称。
3、“练一练”第一题: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1)第一小题: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6个枇杷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2)除法算式怎么列?6、2、3各表示什么意思?(3)他们叫什么名字?(4)第二小题:同桌互说。
4、小结:算法算式各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称和意思。
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表示要分的份数;等于号后面的叫“商”,表示每一份的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二题2、3。
2、口答下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8+2=10 8-2=6 8×2=16 8÷2=4你能想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8÷2=4 这个算式吗?(从读法、名称、意义来介绍)3、独立完成第4题。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数学教案设计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以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的概念和结构。
2. 学生能准确地识别和写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二、教学内容:
1. 除法算式的定义
2.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例如分苹果或糖果等,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除法运算。
2. 讲解新知:
(1) 定义除法算式:教师解释除法算式的定义,即表示一个数(被除数)被另一个数(除数)除的过程,结果得到的是商,可能还有余数。
(2)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黑板上写下除法算式,并用颜色标出各个部分,讲解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含义。
3. 练习与应用:
(1)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尝试说出每个部分的名称。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除法算式来解答,同时要他们写出算式并指出各部分名称。
4. 总结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除法算式的概念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5. 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关于除法算式和各部分名称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完成。
四、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除法算式及其各部分名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发现学生有困惑或者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问,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展示交流,点拨指导
(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除法算式:20÷4=5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被 除 数
„式,记住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称。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四)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 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12 ÷ 3 = 4
每份6个,分成了( 2 )份。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2 ÷ 6 = 2
四、拓展训练,达标测评
四、拓展训练,达标测评
3. 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 6 )个4。
24 ÷ 4 = 6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思考问题: (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请你用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每4个放一盘”是 什么意思?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三、展示交流,点拨指导
(一)汇报交流
分的结果是什么? 你是怎样分的?
表内除法(一)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名称
李丽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出示问题,检查自学
同学们,15个扣子,平均分成5份, 每份( 3)个。
怎样列算式来表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5÷3=5
二、设疑引导,合作探究
同学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 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
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 4 )盘。 除法算式:20÷5=4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被 除 数
„
„
除 商 数
„
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 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四、拓展训练,达标测评
1.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了( 6 )份。
12÷ 2 = 6 每份3个,分成了( 4 )份。
20里面有( 4 )个5。
20 ÷ 5 = 4
四、拓展训练,达标测评
五、总结概括,感悟提升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三、展示交流,点拨指导
(二)探讨新知
我们能把刚才分 竹笋的情况和结 果也用一个算式 表示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除法算式: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