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练习题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试题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人体正常体温是()A. 35℃B. 36℃C. 37℃D. 38℃2.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A. 凝固B. 升华C. 凝华D. 先升华后凝华3.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4.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5.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冰雪消融B. 雪松生成C. 露珠生成D. 冰瀑生成6.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 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C. 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7.下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A. 晶体的凝固过程B.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C. 晶体的熔化过程D.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8.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A. 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B. 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形成的C. 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的D. 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9.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这是升华现象B. 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这是凝固现象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这是熔化现象D.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液化形成的10.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 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升华现象D.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11.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 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1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 “晶莹的露”是凝固现象C.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二、填空题13.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知能·提升训练知能提升1.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A.方法aB.方法bC.方法cD.a、b、c三种方法都对2.小明用寒暑表测得某室内的温度为-2 ℃,该温度的正确读法为()A.负摄氏2度B.摄氏零下2度C.零下2度D.零下2摄氏度3.(2022·辽宁大连中考)下列温度最接近4 ℃的是()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C.刚煮熟的鸡蛋的温度D.刚温好的牛奶的温度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8.2 ℃,若使用前没有甩,用它能准确测出下面哪位同学的体温()A.小林的体温是36.7 ℃B.小明的体温是37.4 ℃C.小刚的体温是39 ℃D.小伟的体温是37.9 ℃5.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体温计用后应将液柱甩回玻璃泡B.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测液体温度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D.读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6.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7.(2021·云南昆明中考)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8.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分度值。
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图乙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
9.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分别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可能会高于39.5℃2.下列示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者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冬天将室外水箱中的水放掉B.将玻璃熔化制成玻璃板C.冰冻食品可以保鲜D.发高烧的病人利用冰袋降温3.贵港市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A.10℃B.20℃C.35℃D.55℃4.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压强约为6110Pa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6.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第4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B.该物质的熔点为4℃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了12min7.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8.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煤油温度计D.以上都可以9.如图所示,会“冒烟的”炒酸奶是非常受欢迎的路边小吃。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45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共 35 分)1.以下做法不可以使水的蒸发加速的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四周扫开C.把粮食拿到朝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2.西安世园会沙雕展现区(如下图 )是我国西部内地地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沙雕展现区 .此次沙雕以沙和水为资料,雕塑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表现了西安世园会的生态环保理念 .沙雕展览时间越长,沙雕就会越干燥,这是因为沙中的水散发生了 ( )A. 汽化B.升华C.液化D.融化3.如下图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4.在以下各图中,能正确描绘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状况的是()5.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察看事物、研究事理开始的 .依据对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剖析,你以为吸热、放热特征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是()A.夏季吃雪糕凉快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C.秋季变冷的清晨降霜D.打铁工匠将火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6.如下图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形 .冬季,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入口腔内进行检查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备接触口腔时病人感觉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能够看清牙齿D.防备镜框因受热膨胀以致镜片零落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当的盐,用筷子搅拌大概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淆物的温度低于 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关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结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结现象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8.因其神奇的视觉成效,每年春晚结束后,魔术揭秘总会成为网民关注的热门 .如下图,魔术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被烫伤,原由是锅中除了植物油,还掺有下表中的物质是 ________,主假如利用该物质 ___________的性质 .酒植物物质醋精油密度约0.80.9/g·cm- 3 1.3沸点/℃约75约9.上海世博会使用两种降温50280 方法:冰降平和降温 .冰降温,是因冰成水的 _________(填物假名称 )程需要从周汲取大批的;降温,是因水在___________(填物假名称 )程中也要从周汲取大批的.10.林徐被称中国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 .据在一个炎的夏季,洋人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气,以很,就用嘴吹,洋人以此讥笑他;在一个严寒的冬季,林徐回洋人喝,因为的上覆盖了一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徐用自己的智慧捍了中国人的尊 .林徐看到的“ 气” 是_________(填物化 )象;因油膜的隔,阻碍了的 _________(填物化 ),种物化需要 ________(填“吸”或“放” ) .11.如所示是某物在融化温度随化的像 .由可知:物是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此中 BC 段物于_____________(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 .12.用学的物理知,模仿示例中的形式,将表中的空格填写完好.象或情形象形成解示例:夏季,从冰箱中取出瓶装泉泉水瓶邻近的空气中水,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小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水珠小水珠在湿润的天气,当翻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用久的日光灯两端会“变黑”三、简答题 (9 分)13.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仍是向下飘?为何?四、实验研究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4 分)14.(10 分)在“研究海波和蜡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采集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时间 /min0 1 2 3 4 5 6 78 9 1011海波的温度44244464848484848485053 /℃0蜡的温度4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56 /℃0(1)这两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2)该晶体熔点是 ____________℃.(3)第 5 分钟时,海波处于 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4)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色是______________.15.(12 分)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提出问题:察看如下图情形,联合生活实质,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要素相关?(2)猜想与假定: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以下要素相关:①液体表面的大小;②液体 ________的高低;③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快慢 .(3)进行实验、采集凭证 (针对猜想① )①取两块同样的玻璃板.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同样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显然不一样,如下图 .③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___________同样 .④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显然不一样.(4)剖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_________(选填“相关”或“没关”).(5)本实验采纳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类方法是 ______________法.16.(12 分)如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水的沸”的装置.当水温达到 90 ℃ ,他每隔一分一次水的温度,如表所示 ./min0 1 2 3 4 5 67⋯⋯温度 /℃ 90 9296 98 98 98 98 ⋯⋯(1)在第 2 分,温度示数如甲所示,此水的温度__________℃ .(2)在乙中画出水的温度与的关系曲.(3)由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 ℃,原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拓展提高】小同学用如甲所示的装置冰加,依据分制了冰融化和水沸温度随化的像,如丙、丁所示 .你回答:(1)乙中,温度的示数___________℃.(2)丙中,__________段表示冰的融化程,此程中物的内能______(填“增添”“减少”或“不” );(3)比丙中 AB 段与 CD 段能够看出;汲取同样量,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__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 标准大气压;(5)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像丁时指出:图像中的GH段不是依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说此中的奇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照答案1. D.2.A.3.A.4.C.5.C.6.C.7.A.8.醋沸点低9.融化汽化 (或蒸发 )10.液化汽化 (或蒸发 ) 吸11.晶体固液共存12.电冰箱门邻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日光灯中的钨丝温度高时升华形成钨蒸气,温度降低时凝华形成13.“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向下飘,因为它的温度降低,密度变大 .14.(1)海波(2)48 (3)固液共存状态(4)温度渐渐高升15.(2)②温度③表面邻近空气流动(3)③表面邻近空气流动快慢(4)相关(5)控制变量16. (1)94 (2)如下图(3)当地的大气压偏低 (或水不纯净等,合理即可)【拓展提高】(1)92(2)BC增添(3)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或水的比热容大或冰的比热容小)(4)98低于(5)水沸腾时固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测试题

一、温度和温度计1、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__________。
2、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的物理量,用字母______表示。
生活中,人们常用摄氏温标来表示温度,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______表示。
物理学中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__________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计的原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
5、液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____内;(2)测量时温度计的________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______在液体中,但不能与________和________接触;(4)待温度计内夜柱的液面示数________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
(读数时俯视偏仰视偏。
)6、体温计的使用: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一小段细弯管,它的作用是让玻璃泡内的汞在温度升高时_____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却_____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
因此,体温计在每一次测量前都要____,使进入管内的汞回到玻璃泡内。
(若未甩便测,只能测温,不能测温。
)7、实验室用温度计读数时______(选填“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读数时______(选填“能”、“不能”)离开人体二、物态变化(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
熔化要_____热。
(1)、晶体熔化:当晶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
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
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是______。
(固态固液共存液态)(2)、非晶体熔化: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其温度会____。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3.人造雪花是冬奥会雪道用雪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雾炮车喷射的微细水滴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上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4.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
“霜”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6.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7.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金属盘底面水变多B.烧杯中冰变少C.推动液态乙醚变多D.碘锤中碘粒变少8.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装有少量等质量的M、N两种固态物质。
_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习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凝固
B. 液
化 C. 升
华 D. 凝华
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
流 B. 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惠安冬天室外最低气温会低于﹣30℃
B. 泉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5℃
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3℃ D. 登革热病人发高烧时体温为37℃
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3.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4.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人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5.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6.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7.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8.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高B.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25%C.温江有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9.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0.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冬天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春天来到,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二.填空题(共7小题)11.(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小明测体温时,忘了甩体温计,也没有读体温计的示数,直接用这 个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0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0C B、他的体温一定高于37.50C C、他的体温可能是37.50C,也可能低于37.50C D、他的体温可能高于37.50C 5.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 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cm刻 度线对准,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cm的刻度线对 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 A、96cm B、100cm C、102cm D、104cm 6.采用冷冻法可以把水与酒精从它们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将混合液 由常温降温直至产生冰晶,首先分离出来的晶体及原因是( ) A.冰,水的凝固点比酒精的低 B.冰,水的凝固点比酒精的高 C.酒精,酒精的凝固点比水的高 D.酒精,酒精的凝固点比水的低
10.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上升 11.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 地球上的 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一定 条件时,该云团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 过程,之后落向地面并形成雨滴。 那么,从该云团中的水滴到 降雨的过程中,其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汽化、凝固 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 D.液化、凝固、熔化 12.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 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 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O ℃的冰和O℃的水相比较( ) A、O ℃的冰比O ℃的水冷 B、O ℃的水比O ℃的冰冷 C、O ℃的冰与O ℃的水冷热程度相同 D、无法比较 2.在寒冷的冬天夜晚,用手摸室外的铁棍和木棍, 感觉铁棍比木棍冷,则( ) A、铁棍比木棍温度低 B、木棍比铁棍温度低 C、铁棍和木棍温度相同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的四种“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
(1) ; (2) 。 20.有三支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30℃~50℃,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05℃,由此可知:________温度计是 家庭用的寒暑表,________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_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温度计是体温计。
13.用一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38℃的发烧病人的 体温,当时的气温为36℃,则体温计的示数是( ) A.36℃ B.38℃ C.39℃ D.以上都有可能 14.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正确, 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用 沾有酒精的棉花包裹后放在空气中,它们的示数恰巧都是15 ℃,那么,该房 间里的实际温度( ) A.等于15℃ B.高于15℃ C.低于15℃ D.无法判断 15.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 )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 C.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地前低 D.霜是在地面形成的,气温必定在0℃以下;雪是在高空形成的,雪熔化 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地面气温降低 16.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二、填空题 17.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 0 18.摄氏温度计的刻度方法是把 的温度规定为O C,把通常情况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0C,在O0C和1000C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0C。 19.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示意图,请你帮他指出测量中的两处错误 。
7.在寒冷的北方,河水上面结了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 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B.冰层上表面为- 10℃,下表面是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无法确定冰层两表 面的温度 8.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冰继续熔化,而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 B.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收到热量 C.因为熔化的温度高于0℃,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 D.因为熔化的温度低于0℃,所以冰将继续熔化 9.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时, 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的温度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 B.金属的温度高,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 C.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 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