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初一历史(上)期末试卷B

合集下载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填空题(10分)26、临洮;辽东;万余里;27、第一次;首创;28、卫青、霍去病;29、西域都护;新疆;30、北朝;三、历史诊断(4分)31、发明了纸改为改进了纸。

32、起源于中国改为起源于印度。

四、识图解题(21分)33、(14分)(1)事件:张骞通西域。

(2分)(2)作用: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4分) (3)机构:西域都护。

(2分)职能:总管西域事务。

(2分)意义: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分)34、(7分)(1)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4分)(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等等。

(2分)(3)《论语》(1分)五、材料解析题(9分)35、(1)208年。

(2分)(2)曹操和孙权、刘备联军。

(2分)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1分) (3)魏、蜀,无。

(3分)222年;孙权称吴王。

(1分)六、简答题(6分)36、(1)朝代:东汉。

(2分)(2)纸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它使得文化极易传播,使用方便,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播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此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2分)(3)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2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2010[1][1]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2010[1][1]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姓名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dA、元谋人B、山顶洞人C、蓝田人D、北京人2、下列农作物中,哪些是我国最早种植的:①水稻②玉米③粟④花生⑤西瓜⑥西红柿cA、①②B、③④C、①③D、⑤⑥3、下列哪项属于王位世袭制dA、舜传位于禹B、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C、禹传位于伯益D、禹死后,启继承父位4、商朝建立的时间是b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800年D、公元前1046年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c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6、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写《史记》,蔡伦于公元105年改进造纸术,两件史实相距`dA、1年B、201年C、210年D、208年7、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铜象尊D、大盂鼎8、战国时期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A、都江堰B、灵渠C、郑国渠D、白渠9、春秋五霸中,齐桓公称霸最根本的原因是dA、齐国物产丰富B、齐国当时是东方大国C、齐桓公“尊王攘夷”旗号D、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10、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是在b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汉11、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b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墨子12、秦朝定都于bA、殷B、咸阳C、长安D、阳城13、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dA、修筑长城B、使用圆形方孔铜钱C、地方设县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14、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cA、秦朝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东汉时期15、公元前119年,带兵大败匈奴的是cA、蒙恬B、窦固C、卫青、霍去病D、窦宪16、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是在cA、秦朝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东汉时期17、下列作物哪些是西汉时从西亚传入内地的d:①水稻②葡萄③黄瓜④胡萝卜⑤大蒜⑥花生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⑤18、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主要战役是c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9、以下不能归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aA、曹操B、曹丕C、刘备D、孙权20、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dA、鲜卑B、匈奴C、羌D、蒙古21、“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d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2、南朝时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均在bA、洛阳B、建康C、建业D、江陵23、南朝时著名的海外贸易中心是bA、江陵B、番禺C、成都D、建康24、今南京称“六朝古都”,这里的“六朝”是:①吴国②东晋③蜀汉④南唐⑤南朝宋⑥南朝齐⑦南朝梁⑧南朝陈c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⑤⑥⑦⑧D、②④⑤⑥⑦⑧25、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地理学专著是cA、《大明历》B、《水经》C、《水经注》D、《齐民要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6、春秋五霸是战国七雄是27、_________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____________。

2010-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0-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主要还使用打制的石器和木棒,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我们说元谋人已经是人了,最主要的根据是A.会直立行走B.会制造工具C.会自己的语言D.会使用工具3.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A.水稻、棉花B.水稻、粟C.水稻、玉米D.粟、烟草4.我国原始居民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是A.山顶洞人 B.半坡居民C.大汶口早期居民D.大汶口中晚期居民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B、商C、西周D、春秋6. 我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最早出现于()A.西汉前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7.春秋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主要是A.牛耕的出现B.铁制农具的出现C.耧车的出现D.提花机的出现8.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9.下边涉及我国文字演变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B.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C.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D.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隶书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秦朝C.西汉D.西晋11.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这一件事件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A.使很多人被杀B.很多文化典籍被毁坏C.极大钳制了人们的思想D.在当时造成恐怖气氛12.西周的众多诸侯产生方式是:A、奴隶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世袭制13.西汉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汉武盛世”D.“开元盛世”14.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开始于A.秦孝公时期B.秦始皇时期C.汉武帝时期D.汉明帝时期15.道教在我国民间兴起是在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时期16. “因材施教”体现的是谁的教育思想:A.孔子B.老子C.孙子D. 墨子17.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自然条件好C.南方统治者施行仁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18.下列几次战役,不属于以少胜多的是A.城濮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白登之役19.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羯族B.鲜卑族C.羌族D.匈奴20.《水经注》的作者是A.郦道元B.贾思勰C.祖冲之D.张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值100分。

2、请考生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密封线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1、右图所示,小明准备暑假期间参观目前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他应该去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人遗址C.元谋人遗址D.蓝田人遗址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3、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制作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 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这位“人文始祖”是A.黄帝B.尧C.舜D.禹6、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位统治者是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7、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8、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

下列文物属于“三星堆”青铜文化的是A B C D9、下列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B. 商周时期,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C. 夏朝时青铜农具已广泛用于农业生产D.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10、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11、下图所示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2010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

2010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 第1页(共6页)七年级历史(上) (第2页,共6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姓名:班级: 考号:2009年——2010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历 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顶洞人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3、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A.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4、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 .尧传位于舜 B .舜传位于禹 C .禹传子,家天下 D .启打败有扈氏5、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这主要是评价( )A .世袭制B .禅让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6、商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 .青铜文 C .金文 D .铜文 7、《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8、蒲松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 ) A. 春秋和战国 B .秦末和春秋末 C.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9、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10、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河水在寒冷的冬季结冰,是以下哪个自然条件的影响?A. 人口增长B. 季节变化C. 地形变化D. 磨擦作用答案:B. 季节变化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电视D. 活字印刷答案:C. 电视3. 羽毛球、航空飞机和火箭都要受到哪个物质的阻力?A. 空气B. 沙石C. 金属D. 木材答案:A. 空气4. 下列哪个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A. 辛弃疾B. 苏轼C. 梁思成D. 韩干答案:D. 韩干5. 春秋时期的战国七雄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 秦国B. 楚国C. 晋国D. 曹魏答案:D. 曹魏二、填空题:1. 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和()。

答案:造纸术2.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又称为中国的()。

答案:第一个封建王朝3. 战国时期出现了七国之间的割据局面,这七国分别是:秦国、()、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

答案:魏国4.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被称为“诗仙”的原因是他创作了很多富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

答案:豪放5.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传统启蒙教材,内容浅显易懂,通俗易记,主要讲述了()和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人伦道德等内容。

答案:历史常识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的历史背景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七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秦朝,结束了战国混乱局面,开创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内涵。

答案:中华五千年文化,指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思想文化、道德观念、艺术表现、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内容,自选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详细介绍。

答案:选择项完成以上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

东营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七年级历史试题(附答案)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卡内。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制造彩陶C.会使用天然火D.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2.以下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主食是粟,副食是鱼、肉、蔬菜B.会纺线、织布、制衣C.使用有美丽图案和刻画符号的彩陶盛水D.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3.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4.温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法制的进步。

下列古代尧舜哪一制度中就含有“民主”色彩A.私有制B.世袭制C.等级制D.禅让制5.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是A.实行王位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C.残酷压迫奴隶和平民D.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6.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足迹馆”展出了金面罩青铜头像、青铜大立人等珍贵文物,揭示了4000年前非常奇妙的古巴蜀文明。

这些文物出土于A.三星堆遗址B.河姆渡遗址C.元谋人遗址D.大汶口遗址7.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B.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C.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国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8.下列各项中,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 B C D9.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10.“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一种文化,坚守的永恒纪念。

[vip专享]2010--2011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

[vip专享]2010--2011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

鼎’的司母戊鼎”,它应是
23WOR1DWO---RDWwOorRdDw1ordword
21
3 2 1 “” 23WOR1D
1 320082 1 3
3 2 “”1 …… ………………17
B A 3 2“” 1 “”
C
BP17-23 1 A 3 D C“” B A2P16“8”---“-” 2 1 10
改铸

2
(2)为加强专制统治,秦始皇对儒家思想和儒生采取了 “
”的措施,汉武
帝则采纳
的建议,“独尊儒术”,并兴办了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3)为抗御北方匈奴的进攻,秦始皇下令修筑了西起 、东至辽东的长城,汉武
帝则派 和霍去病北击匈奴。
20、(11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
1 320082 1 3
3 2 “”1 …… ………………17
B A 3 2“” 1 “”
C
BP17-23 1 A 3 D C“” B A2P16“8”---“-” 2 1 10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3 “” 2 413“” 2 1 5
“” 21P961P9610 3 2 1 4 3 2 271 1
②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2 分)
23WOR1DWO---RDWwOorRdDw1ordword
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帝太和十八年(公元 494 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
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初一历史(上)期末试卷B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前面表中(每题2分,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禹
B、炎帝
C、黄帝
D、舜
2、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3、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
A、尧
B、舜
C、禹
D、启
5、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6、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
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
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赢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D、秦国主要依靠赢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赢政
7、在河北满城西汉时期的中山靖王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最能表现墓主人身份的文物是()
A、随葬金银器
B、西汉的铜奔马
C、制作考究的长信宫灯
D、金缕玉衣
8、中学生小王和小张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他俩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A、陕西韩城太史祠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安徽桐城文庙
D、福建泉州老君像
9、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诸侯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诸侯国
C、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10、中国古代“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王官之学”的教育。

我国的私人办学开始于()
A、孙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11、下列描写公元前356年以后生活在秦国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一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斗中杀敌有功,被封爵并赐几十亩地
B、几年后,土地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劳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几十亩地,成了小地主
D、后来,他卖掉了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
12、下列人物在医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是()
A、张仲景、华伦
B、蔡伦、董仲舒
C、主父偃、华佗
D、张仲景、蔡伦
13、下列事件与秦始皇无关的是()
A、长平之战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开凿灵渠
14、“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哪个事件后的历史现象()
A、汉高祖实行“和亲”政策
B、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指挥反击匈奴
D、秦始皇派兵北击匈奴
15、秦汉时期北伐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的入侵
16、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突破点是()
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
B、简化制作过程
C、扩大造纸原料,使之易得而又便宜
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
17、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汉时期哪一方面的杰作()
A、雕塑艺术
B、绘画艺术
C、冶炼技术
D、青铜艺术
18、下列关于司马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著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历史
C、《史记》是“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
D、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蔡伦改进造纸术和道教产生的事实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20、下列历史史实发生于汉武帝在位时期的是()
①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②昭君出塞;③张骞出使西域;④司马迁撰写《史记》;①“蔡侯纸”的出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二、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将下列历史典故、历史事件所对应的人物填入横线上:(10分)
(1)尊王攘夷——(2)纸上谈兵——
(3)退避三舍——(4)约法三章——
(5)揭竿轩木——(6)破釜沉舟——
(7)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8)投笔从戎——(9)创制“麻沸散”——
(10)创造隶书体——
三、辨析改错题
小红同学自编一个《梦回秦朝》的课本剧,有三段这样的描写,共有5处错误,请找出(10分)(1)公元前211年的某一天,咸阳城内的一家小酒店,酒店的门上挂着一个正楷的“酒”字,酒店内有一个客人拿着刀形币向店主买酒。

(2)在书房内,秦始皇正在翻看着一本线装书,书桌边上还摆放着葡萄等水果。

(3)刘邦的夫人即后来的吕后为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

错误:①②③
④⑤
四、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主席《沁园春·雪》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他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反映了“百家争鸣”中哪家思想?(2分)
(2)依据材料二所示信息,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

(3分)
(3)简述“秦皇”的历史功绩。

看谁数得多而准。

(7分)
2、材料一:汉初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他凭借汉初奠定的雄厚经济基础,施展雄才大略,进一步开拓和发展大一统事业。

——七年级历史(上)课本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初的其他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景象?出现了什么局面?(3分)
(2)西汉王朝谁在位时进入鼎盛时期?他在位时,有两位人物对他政策制定影响很大,这两个人是谁?(3分0
(3)为推进大一统局面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各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五、分析探究
读下面“丝绸之路示意图”后,完成以下探究性问题:
(1)丝绸之路何时开辟成功的?为它的开辟做出贡献的是谁?(2分)
(2)这条商道主要经过今天的哪几个省份?(说出三个以上)(3分)
(3)如果你沿着古丝绸之路考查,你会参观到哪些历史古迹?(3分)
(4)它的开辟有何意义?(5分)
(5)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王朝为加强对西域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个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作用?(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