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等水准测量培训

合集下载

四等水准测量实训报告,实训内容

四等水准测量实训报告,实训内容

四等水准测量实训报告,实训内容本实训报告主要介绍了四等水准测量的实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将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调节水准仪、设置测站、对称测量、闭合差检查等技术,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

二、实训地点和设备实训地点为学校实验室内的室内平面控制测量点,实训设备包括水准仪、测杆、三脚架、米尺、皮尺、放样器等。

三、实训内容1、调节水准仪首先要对水准仪进行调节,保证水准仪精度达到要求。

具体方法如下:(1)在水平的桌面上放置三脚架,确认三脚架水平;(2)放置水准仪在三脚架上,通过两个螺丝来调整水准仪的水平状态,使其在水平面上保持稳定;(3)通过读取水准仪刻度盘上的刻度来验证水准仪水平状态,不断进行微调,直到水准仪水平度达到要求。

2、设置测站测站设立是四等水准测量的基础,设立好测站,能够保证后续的测量误差最小,具体方法如下:(1)选取测站位置:测站应选在地面平坦、无障碍物、方便操作等条件较好的地方;(2)确定测站点:采用地面打桩的方式来确定测站点;(3)使用测杆和放样器确定测站点标高:在测站点上放置三脚架和水准仪,使用测杆和放样器来测量标高。

3、对称测量对称测量是四等水准测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有效降低测量误差。

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合适的两个测站:两个测站的高差不宜太大,一般在100米以下;(2)放置水准仪:将水准仪放置在其中一个测站,通过调整水准仪来保证其水平状态;(3)测量另一个测站标高:通过对称测量的方式,测量另一个测站点的标高,并记录下来;(4)移动水准仪:将水准仪移动到另一个测站,通过调整水准仪来保持其水平状态;(5)测量第一个测站标高:再次通过对称测量的方式,测量第一个测站点的标高,并计算两个测站的高差。

4、闭合差检查最后要进行闭合差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具体方法如下:(1)回到起点:将水准仪移回起点测站,重新进行测量;(2)测量倒水误差:在测量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准仪是否被倒水,如果出现倒水现象,应及时修正;(3)计算闭合差:计算出往返测量两个高程差,计算出平均值,并记录下来。

三、四等水准测量心得

三、四等水准测量心得

三、四等水准测量心得
三、四等水准测量为小区域建立高程网常用之法。

观测及数据处理之流程为:
1、外业观测
依据观测技术要求观测,每站观测之数据都要符合技术要求,而后才能搬至下站。

一般情况下,设计院提供水准点之复测与加密水准点是同步进行的。

2、内业数据处理
1)、计算高差闭合差并判断外业测量成果是否合格
三等水准高差闭合差容许值f

:±12L mm
四等水准高差闭合差容许值f

:±20L mm
若f
h ≤f

:则观测成果合格,继而才可以进行高
差闭合差调整;否则要返工重新测量。

2)、高差闭合差调整
调整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其符号,按距离分配。

v i=(-f h)* d d
i
i
3)、计算改正后的高差值
公式:h i~ =h
i +v
i
4)、计算待测水准点的高程
由第一个已知高程点开始,经过n个加密点,最后符合到第二个已知高程点。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水准测量的分类
总结词
水准测量根据精度要求和测量范围可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
详细描述
水准测量根据精度要求和测量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各等级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仪器精度 、视线长度、读数精度和限差等。其中,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 施工放样等领域。
0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
三四等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其中三四等是最常用的等级,用于基 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更新。
适用范围
三四等水准测量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小、精度要求较高的地区,如城市规划、土 地利用、资源调查等领域。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01
02
温度变化影响
注意控制测量时的温度变化,避 免其对仪器和测量结果的影响。
地球曲率影响
在测量时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修正。
05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
建筑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三四等水准测量常用于确定建筑物的相对高程,确保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水利工程
03
测量仪器
三四等水准测量应使用高 精度水准仪,如电子水准 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以 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观测方法
采用往返观测法,即从两 个已知高程点出发,沿同 一线路进行观测,以减小 误差影响。
测量精度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 求较高,如读数误差应小 于0.5mm,距离误差应小 于0.1mm/km等。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流程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 3型的精度指标。

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2mm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注:表中L 、K 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一、 观测方法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仪,以满足要求。

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

(2)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6)。

(3)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到下一站。

二、测站计算与校核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视距部分(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10)= [(5)-(6)] × 100(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5m)2.高差部分(13) = K1+(3)-(8)(绝对值不应超过2mm)(14) = K2+(4)-(7)(绝对值不应超过2mm)上两式中的K1和K2分别为两水准尺的黑、红面的起点读书差,亦称尺常数或起点差。

表2观测所用双面(黑、红面)水准尺的尺常数为:K1=4.787m、K2=4.687m。

尺常数的作用是检核黑、红面观测读数是否正确。

(16)= (3)-(4)(17)= (8)-(7)(15)=(16)-[(17)±0.100] = (13)-(14)(绝对值不应超过3mm)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787m与4.687m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17)±0.100。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一、序言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地理信息领域的一项重要测量工作,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地图及地理信息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为了保证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家相关部门对这一测量活动进行了规范,确立了一系列测量规范。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定义和分类三四等水准测量是指用水准仪进行的高程测量,主要用于控制三角网测量和工程测量,精度要求较低。

按照测量精度的不同,可以将三四等水准测量分为三等和四等。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测目标点的高程值与参考点的高程值的差值,从而确定目标点的高程。

在观测过程中,需要考虑自然地形的影响,进行合理的高程校正。

2.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单基准测量和闭合回程测量两种。

单基准测量是在一个已知高程的基准点附近进行测量,闭合回程测量是在一个封闭的环路内进行测量。

四、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设备和精度要求1.测量设备三四等水准测量所需要的测量设备主要包括水准仪、测台、水准尺和高程校正器。

这些设备应具备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精度要求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一般为1:5000~1:20000,其中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较高,为1:10000~1:20000,而四等水准的精度要求较低,为1:5000。

五、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步骤和操作流程1.布设测站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并进行测站布设。

布设测站时应考虑地形和测量范围,选择平整、稳固的位置。

2.观测测量观测测量包括目标点的高程观测和高程校正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校正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3.数据处理测量完成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校正、数据平差和误差分析等步骤,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4.结果验证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与历史数据和其他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三、四等水准测量培训解析

三、四等水准测量培训解析

测 量 工 作 流 程
2.1.3点位布设基本要求 a.应便于安装接收机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 角不宜超过15°。 b.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 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 其距离不小于50m。 c.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 d.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往返 观测
前尺、后尺、观测员、记录员各2人
2 双摆站(两对尺) 三、四等 DSZ2 2 双摆站(一对尺) 三、四等 DSZ2
前尺、后尺、观测员、记录员各2人
前尺、后尺各一人;观测员、记录员各2人
三、四等水准测量准备工作
2.3仪器i角检校
• 测量仪器在频繁使用中会出现i角过大,气泡不居中等等,我 们在四等水准测量前需对仪器进行测定检校 • 举例按照规范第二种方法进行说明 • 首先在地面上量取一段50米长度如下图:
三、四等水准测量准备工作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准备工作
2.1 点位埋设要求
2.1.1 导线点有两种,一种在1.5km两端给出2条已知边,另一种沿 线路左右测成Z字形布设(此种基本上不需要加密),水准点尽量 与平面点共用。
测 量 工 作 流 程
2.1.2 加密点材质及埋设要求 目前我公司要求公路与铁路埋设要求一样全部采用现浇混凝土, 预埋加密点标志。 深度根据当地冻土层以下30cm,宽度为30cm*30cm。 加密点标志上部为22mm直径高5cm的不锈钢顶部磨圆加刻“+” 十 字丝,“+” 十字丝不得大于0.5mm,下部采用10mm直径钢筋的 长度为10cm,并加弯钩。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标准
• 1.1 公路

工程测量工培训教材

工程测量工培训教材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高技能人才评价示范标准》系列培训教材工程测量工培训教材王洪章主编中铁三局2010年5月III目录第一章水准测量 (1)第一节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1)第二节普通水准测量 (5)第三节三、四等水准测量 (12)第四节一、二等水准测量 (16)第五节精密水准仪、电子水准仪 (20)第六节E XCEL软件测量内业数据处理 (35)第二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3)第一节视距测量 (43)第二节光电测距 (44)第三节直线定向 (45)第三章全站仪 (49)第一节全站仪简介 (49)第二节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及功能 (50)第三节全站仪介绍 (52)第四章GPS测量技术 (61)第一节GPS的概述 (61)第二节GPS的组成 (61)第三节GPS坐标系统 (62)第四节GPS卫星定位原理 (66)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68)第一节测量误差概述 (68)第二节评定精度的指标 (70)第三节误差传播定律 (72)第四节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75)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 (78)第一节控制测量概述 (78)第二节导线测量 (79)第三节卫星定位测量 (85)第七章地形测量 (92)第一节地形图基本知识 (92)第二节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技术 (95)第八章铁路工程测量 (98)第一节铁道工程概论 (98)第二节线路初测与定测 (105)第三节全站仪任意点坐标测设曲线 (114)- III第四节路基工程施工测量 (121)第五节无砟轨道施工控制测量 (132)第六节无砟轨道铺设的施工测量 (150)第七节桥梁控制测量 (155)第八节桥梁施工测量 (157)第九节桥梁变形监控 (163)第十节山岭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168)第十一节山岭隧道洞内测量 (171)第九章城市轨道工程测量概述 (178)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述 (178)第二节城市轻轨控制测量 (182)第三节轻轨施工测量 (185)第四节地铁工程控制测量 (189)第五节地铁工程施工测量 (205)第六节地铁工程变形监测 (226)第十章测量方案编制 (242)第一节测量方案编制内容 (242)第二节测量方案编制过程 (243)第三节测量方案编制示例 (244)IV- V第一章水准测量第一节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水准面和水平面测量工作是在地球的自然表面进行的,而地球自然表面是不平坦和不规则的,有高达8 848.13m 的珠穆朗玛峰,也有深至11 022m的马里亚纳海沟,虽然它们高低起伏悬殊,但与地球的半径6371km 相比较,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公路工程测量-教案-16、三、四等水准测量

公路工程测量-教案-16、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流程
课 后
小 结
通过本次课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1
2
3
4
5
组织课堂,师生问好。
复习提问:
1.水准尺读数
PPT展示图片,提问学生读数。
3.教师在项目任务过程中巡回指导随时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三、学生练习
1.内业:
平差,给出正确步骤
(1)高差计算及计算校核
①Σh测=Σa-Σb
②Σh理=已知
(2)高差闭合差计算
fh=Σh测-Σh理
3.数据处理方法
(3)计算容许闭合差
fh=±12ꇌL(mm)平原微丘
fh=±4ꇌn(mm)山岭重丘
(4)高差闭合差调整
课堂导入:
1.教师先播放桥梁垮塌视频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讲评
新授知识:
一、内业
1.教师先利用板书结合多媒体讲解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步骤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口诀:后前前后,黑黑红红3.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述数据计算并结合实例进行课堂数据计算
4.播放教师在实践场地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的视频
5.说明实பைடு நூலகம்项目任务注意事项。
课 时 计 划
授课班级
18公路
授课日期
12.03,12.05,12.10,12.12
第73-84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具、资料
教材、教案、ppt、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主要内容
培训主要内容:
•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标准 •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准备工作 •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 • 四、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 五、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计算 • 六、三、四等水准成果整理 • 七、三、四等水准测量成果处理
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标准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四、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 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红黑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 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三、四等水准测量
前言
• 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 高程控制测量。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 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 级控制。
• 作为我们施工单位的首级控制,是在测量刚刚进 场之后,首先进行的工资,此项工作将是施工阶 段,进行每一道工序的灵魂,为保证施工的准确 性,此项工资尤为重要。
• 3.2 布设形式:一般设计院提供给施工单位的控制点在标 头和标尾处,标段范围内也有提供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多采用附和水准路线,在测量施工加密点时把设计点 全部带上;
• 3.3 点位布设按照2.1内容要求布设。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
4.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 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按照下表控制
3
1.733
1.895
1.648
1.812
4
1.733
1.895
1.647
1.812
中数
1.7328
1.8945
1.6475
1.8120
高差(a-b)mm
-161.7500
-164.5000
45 备注
方法:AI1I2B
△=[(a2-b2)-(a1-b1)]/2=
i=△*206265/(D2-D1)-1.61*10-5*(D1+D2)= -0.84199445
-0.163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
• 3.1 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 国家一、二等水准点,作为施工测量,我们进行三、四等 水准测量的起算点一般是由设计院、业主、监理共同交桩 给我们的控制点。设计院提供给的控制点一般为三等水准 点,但是我们在进行控制点加密的时候,必须采用三四等 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以保证施工控制点的准确性。
△值,调整后重复1—3步骤,直到i角满足要求 • 测定检校记录表见下
水准仪i角自检记录表
仪器距离近标尺距离D1=
5
仪器距离远标尺距离D2=
仪器站 观测次数
1
I1 A标尺读数a1
1.733
B标尺读数b1
1.894
A标尺读数a2
1.648
I2 B标尺读数b2
1.8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732
1.894
1.647
1.812
三、四等水准测量准备工作
2.3仪器i角检校
• 测量仪器在频繁使用中会出现i角过大,气泡不居中等等,我 们在四等水准测量前需对仪器进行测定检校
• 举例按照规范第二种方法进行说明 • 首先在地面上量取一段50米长度如下图:
• 图中AI1 I2B: AB为前后尺, I1 I2为设站位置 • BI2为D1, AI2为D2
序 号
测量 方法
测量等级
配置 仪器
数量
仪器
人员 (人)
1 往返 观测 三、四等 DSZ2 2套 8
2 双摆站(两对尺) 三、四等 DSZ2 2套 8人
备注
前尺、后尺、观测员、记录员各2人 前尺、后尺、观测员、记录员各2人
2 双摆站(一对尺) 三、四等 DSZ2 2套 6人 前尺、后尺各一人;观测员、记录员各2人
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 其距离不小于50m。 c.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 d.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e.地面基础稳定,易于标石的长期保存。 f.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已有控制点。 g.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局部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与 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代表性误差。
加密点标志上部为22mm直径高5cm的不锈钢顶部磨圆加刻“+” 十 字丝,“+” 十字丝不得大于0.5mm,下部采用10mm直径钢筋的 长度为10cm,并加弯钩。
测 量 工 作流 程
2.1.3点位布设基本要求 a.应便于安装接收机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
角不宜超过15°。 b.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
2.1.4 点位标示
在加密完成后需要对各内测量控制点进行标示保 护,按照要求制作导线点标示保护牌。
三、四等水准测量准备工作
2.2人员及仪器配置 下表为项目复测配置的仪器、人员数量情况,按最
低要求配置项目可根据线路长度按比例增加。 一套标准仪器配置为:DSZ2(苏州一光)一台,红黑双 面尺两副(4687、4787),1.5kg尺垫两个。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标准
• 1.1 公路
•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 《公路勘察规范》JTG C10-2007
• 1.2 铁路
•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三、四等水准测量准备工作
• 1.分别在I1 I2位置架设水准仪并测出AB两尺的两次为a1、 b1及a2、b2
• 2.计算出高差的一半:△=((a2-b2)-(a1-b1))/2 • 3.计算出i角:i= △*ρ”/(D2—D1)—1.61*10-5 *(D2+D1) • 如果i角小于15秒则合格,大于15秒,则远尺子读数减去
三、四等水准测量准备工作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准备工作
2.1 点位埋设要求
2.1.1 导线点有两种,一种在1.5km两端给出2条已知边,另一种沿 线路左右测成Z字形布设(此种基本上不需要加密),水准点尽量 与平面点共用。
测 量 工 作流 程
2.1.2 加密点材质及埋设要求 目前我公司要求公路与铁路埋设要求一样全部采用现浇混凝土, 预埋加密点标志。 深度根据当地冻土层以下30cm,宽度为30cm*3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