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摸拟题

合集下载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2)▲,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

▲,▲。

(杜牧《赤壁》)(6)晏殊《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悄. (qiǎo)然荣赝.(yīng)相形见绌.(chù)中流砥.(dǐ)柱B.斑斓.(lán)狩(shǒu)猎.前倨.(jù)后恭粗制烂.(làn)造C.斟酌.(zhuó)差.(chāi)使咬文嚼.(jué)字心无旁骛.(wù)D.庇荫.(yìn)羸.(léi)弱销.(xiāo)声匿迹满载.(zài)而归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太多的流连是一种羁绊,绊住的不止是双脚,还有未来!逗留在高山的巍峨中,就会错过大海的浩瀚;逗留在草原的(A)中,就会错过森林的葱茏。

选择逗留,虽然会拥有一时的风景,就是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便会赫然显现。

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坚定不移;▲▲,▲▲;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风雨兼程!人能走多远,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人能攀多高,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

永不逗留的(B)可以让我们不老的心看尽世上不绝的风景。

(1)请为文中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下)九年级联考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0分)沉默,是一个人的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睿智的美德。

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遂的表达。

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

沉默是处人待事的一种艺术,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时呈现出来的人格mèi 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一种通达的ruì()智。

在失败中沉默,可以在镇静与反思之后,变得更加理智和坚强;在成功时沉默,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确立崭新的起点和更高的目标。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巍()峨 mèi ( )力(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2分)(3)“广博”的“博”的意思是,“通达”的意是。

(2分)(4)(4分)结合语境,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5分)1、《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其中《农夫和蛇》的寓意是,《乌龟和老鹰》的寓意是:。

安徒生是19世纪(国籍)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4. 综合性学习(10分)春天应该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活动。

(1)活动一【编一辑自然日记】(2分)《二十四节气歌》中有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围绕其中某个节气,写出一句有关的谚语(也可以写这个节气的物候变化、农事活动、习俗)。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摘要:复习与学习一样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小编整理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来帮助同学们备战中考,在中考中发挥正常的水平!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春,带来了芬芳艳丽的花朵,带来了pénɡ( )勃新绿的草木,带来了对未来的一份憧憬;夏,带来了缤纷绚丽的娇阳,带来了挺bá( )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奋斗的脚印;秋,带来了如金的落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冬,带来了洁白的雪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胜利后的沉思。

1.给下列词语中的拼音选择合适的汉字。

( )pénɡ( )勃挺bá( )A.篷拔B.蓬拨C.篷拨D.蓬拔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憧憬( ) 缤纷( )A.chōnɡ bīn B.chǒnɡ bīnC.chōnɡ bīnɡ D.chǒnɡ bīnɡ3.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芬芳喜讯素雅新绿B.未来绚丽沉思缤纷C.艳丽温柔奋斗憧憬D.娇阳苍翠胜利脚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整治工作不仅使城区的夜景更加靓丽,也为邵阳的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

B.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公安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C.按照计划,到2013年,江西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约1 200所左右的幼儿园。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B.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测试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迸.发(bâng)参差..(cēncī)憧.憬(chōng)干涸.(kǔ)B.濒.临(bīn)惆怅..(chóu chàng)剥.皮(bǒ)提.防(dī)C.狭隘.(ài)咀嚼..(jǔ juã)忏.悔(qiàn)恪.守(kâ)D.狡黠.(xiá)怂恿..(sǒng yǒng)炮.制(páo)惬.意(qiâ)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他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D.面对公安机关的审问,这个犯罪分子威武不屈....,拒不承认自己人室抢劫的罪行。

3. 下面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萌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B. 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C. “你这是怎么啦?小雯。

”妈妈关切地问道。

D. 今年“春晚”推出的歌曲《好久没回家》旋律优美,温馨感人。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市政府严肃地处理了自来水厂擅自提价。

(将“严肃地”删除 )B.挫折不仅会消磨我们的意志,而且也能促使我们反思。

(把“不仅……而且……”换成“虽然……但……”)C.这种花最好栽在小花盆里较合适。

(把“最好”删去或把“较合适”删去。

)D.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将“提高”改为“增强”。

)5.古诗文默写。

(8分,(1)~(6)题必做,其中(7)(8)两题任选一题)(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默写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全诗(4分),。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习》)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③蝉则千转不穷,。

(吴均《与朱元思书》)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②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可唐代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

(4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一、二两句诗中的“都”“惊”两字用得好,请你简要谈谈这两个字好在何处。

(2分)5、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6、本段文字出自于写的《桃花源记》。

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就是。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①阡陌交通..()②男女衣著,悉.如外人()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摘要:中考如何复习是同学们现在所担心的问题,为大家分享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希望同学们能做好练习,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能帮助大家提高成绩!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玷污( zhān ) 肃穆( m ) 哺(fǔ)育巧妙绝伦(1 n )B.无垠( y n ) 畸形( q ) 啜(chu )泣相形见绌( ch )C.缄(xi n)默迸(b ng)发苗圃(pǔ) 津津(jīng)有味D.凋零( diāo ) 酝酿( ni ng ) 溃 ( ku )退参差不齐( cēn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称职气慨销声匿迹B.仰慕温馨心旷神怡C.辐射荒缪略胜一筹D.真缔阔绰妙手回春3.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 ▲ )( ▲ )( ▲ )(3分)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 ;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 。

A .徘徊 B.继续 C.坦荡4.古诗词名句填空。

(8分)(①--⑥题选做4道,第⑦题为必做题)①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③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⑥衣沾不足惜,▲ 。

(陶渊明《归园田居》)⑦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让人感慨万千: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 的悲苦慨叹;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吟唱____▲ ,人迹板桥霜,抒写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的凄苦心境;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赏月怡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5.名著阅读(6分)(1)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清坪民族中学刘正平一、我的知识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琴弦.(xián)格物至知(..zhī)根深蒂.(.dì)固载歌载.舞(zài)B、褴褛.(lǚ)孜.(zī)孜不倦歇.(xiē)斯底里以身殉.(.xùn)职C、挪.动(nuó)一杯.(pōu)黄土怒不可遏.(è)哄.堂大笑(hōng)D、铿锵.(qāng)合辙.(zhé)押韵不无裨益.(bì)戛.然而止(gá)2. 下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卒不及防义愤填鹰迫不急待顶礼莫拜B.原形毕露玲珑剔透人声鼎沸人迹罕至C.中流砥柱粗制滥造家喻户晓莫衷一是D.荡然无存世外桃源断章取义呕心沥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B、小明忽而看语文,忽而看数学,真是学而不厌....。

C、他喜欢打电游,虽经老师多次教育,他还是矢志不移....。

D、青少年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4.下面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比喻)B、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

(比喻)C、一阵风吹来,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拟人)D、巴掌大的小商店,却给附近村民带来了方便。

(夸张)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

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本试卷共3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案卷,注意对准题号。

交卷时只交答案卷。

汉字(10分)1.根据语境和拼音提示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去年,日本发生地震,市民担心日本核xièlòu()扩散,国内部分地区刮起小范围的‚抢盐风‛。

浙江省盐业集团紧急pìyáo():中国有大量不用海水制成食盐的原盐储备(如井盐和岩盐等),不必恐慌。

2.双关是广告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起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中国移动公司“手机报”的广告语,请你说说其中的“报”的双重含义。

(2分)手机报精彩含义①:含义②:3.下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写出其正确的汉字。

(2分)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周将于6月11日在南非的九个城市的十坐球场举行,本届是首次在非洲举行的世界杯。

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2支球队参加赛事,共进行64场比赛决定冠军队伍。

2009年12月5日,南非世界杯进行了分组抽鉴仪式,并确定了小组赛的赛程。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分别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2分)①相形见()意思:②勤能补()意思:5.根据语境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出一个人名。

(2分)纵观一千八百多年中国行书发展的历史,建立了不朽丰碑的是三个杰出的书法家,他们是、颜真卿、苏轼,其行书代表作分别是《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

阅读(60分)一、仰古人之风范:阅读下列文言文答题(15分)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川区高坪镇中学2013年度九年级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周考三)(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3分)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供.给提供.供.养供.不应求B.劳累.累.赘累.计危如累.卵C.看.守看.茶看.管看.破红尘D. 角.斗角.色配角.群雄角.逐2. 词语积累——下面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3分)A.各得其所各有所长各有千秋 B 深恶痛绝疾恶如雠同仇敌忾C.眼花缭乱杂乱纷繁目不暇接 D.百废俱兴欣欣向荣日暮途穷3. 文化积累——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世人称为“诗佛”,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B.“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桀、曹操、徐干、曹丕、曹植。

C. 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D. 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代表作有《饮酒》《归去来兮辞》等。

4. 标点符号—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迅速走红的农民工音乐组合“旭日阳刚”的成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与争论:中国人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吗?所谓“中国梦”,它究竟是只属于少数人,还是属于大多数人?B.这次召开的全区安全会议,高坪镇中学的校长、书记、航天中学的校长、书记都来参加了。

C . 阿富汗运动员穆罕默德·海德尔·沙伊达最后一个冲刺后,面对热情的中国观众说:“他希望大家记住他的名字,因为2012年的伦敦他要让阿富汗的国旗在赛场上飘扬。

”D.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表哥、表姐、表妹、同学……等。

5. 语言运用——根据语境,应填入下边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运动健将约翰逊服了兴奋剂后,他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归来,我们都会欢迎他,___________,他是牙买加的儿子。

”A、尽管他做错了什么事B、即使他做错了什么事C、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D、虽然他做错了什么事6. 语言运用——提取句子主要信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的母亲坐在火炉旁补一件破衣服。

------母亲补衣服。

B. 小明津津有味地吃着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小明吃桃子。

C. 我曾经于2013年4月和小英一起去过美丽的云南丽江。

----我和小英去过丽江。

D. 小张看见同学们在操场上激烈地奔跑。

------小张看见同学们奔跑。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8分)①《<论语>十则》: ,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②《秋水》:泾流之大,,。

③《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④《夜雨寄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重点写家人神态动作的两句:,。

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⑦《忆秦峨.娄山关》西风烈,,霜晨月,,⑧《马说》首段即点出了“伯乐不常有”导致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8.篇段积累——默写杜甫的《望岳》。

(4分)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阅读(50分)冰雪里的山泉(16分)释戒嗔①戒嗔住的茅山有不少处泉眼,有精通茶艺的施主说,这里的泉水很适合泡茶,用煮沸的山泉水去冲泡茶叶,比寻常的白开水更能发挥茶叶的原味。

②有一段时间,天明寺的山泉茶水被传得十分响亮,时常有施主慕名到寺里来喝茶,为了待客,戒嗔和戒傲也会上山取些山泉水回来,满足施主们的愿望。

当然戒嗔和戒傲上山取水也仅限于天气好的日子,因为虽说茅山的山路并不陡峭,但若是下了雨雪便会变得十分难行。

③曾经有过一次例外,有一年冬天,下了挺大的雪,寺里来了一位老施主和一位年轻的施主。

年长的女施主,年纪很大,看起来年纪超过七十岁,老施主脸上皱纹密布,腿脚也不是很方便,若不是山路上的雪已经被清扫干净,老施主定然上不了山来。

两位施主都很面生,不是淼镇的居民。

老施主拜完佛后,又在我们禅房里坐了会,原来两位施主是从外方来淼镇过年,年轻的施主是老施主的孙子,这次是特意陪奶奶来拜佛。

④老施主说自己是离乡多年的本地人,这次特意带着孙子从外地回淼镇过年。

老施主说了许多天明寺的往事,还特意谈起山泉茶水,她说,自己多年前曾经喝过一次,到如今依然记得那茶,味道很独特,有种悠然的清香。

老施主坐在窗旁,半阖的眼,样子甚是回味。

⑤看老施主一副非常回味的样子,我们也不忍心让她失望,最后戒傲师弟随着老施主的孙子一起上山取了半桶水,特意为老施主泡了一杯茶水,老施主边喝边赞,开心的像个孩子,连连向我们道谢。

⑥第二天,老施主下山去以后,戒嗔在院子里无意中看到了昨天用来给老施主取山泉水用的木桶。

⑦戒嗔把桶拿进屋子的时候,忽然看见,桶里结了厚厚的一块冰。

戒嗔估计,是因为戒傲师弟前一天取来的山泉水比较多,最后只是用了一小部分给老施主泡茶,而盛着剩下泉水的木桶被他随手放在了院子里,因为天气太冷,所以剩下的山泉水便冻成了冰。

⑧看着水桶里的冰,戒嗔忽然想,同样的来自茅山的山泉水,在一个夜晚之后,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在厨房里的那一半泉水变成了清香的茶水,而留在屋外的那一半泉水最终却变成了冰。

⑨其实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有时候是很大的,只是一墙之隔,本质相同的东西,便有了天壤之别。

想要变成冰,还是变成茶水,并不在于山泉的本身,而是在于我们想把水桶放在屋里还是屋外。

9、请概括本文主要内容(3分)10、第③段中的“有过一次例外”是指什么?(3分)11、文中“还特意谈起山泉茶水”和“特意为老施主泡了一杯茶水”这两句话中的“特意”一词各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12、第②段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1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想要变成冰,还是变成茶水,并不在于山泉的本身,而是在于我们想把水桶放在屋里还是屋外。

”一句话的理解(3分)(二)谈敬畏 (16分)(1)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万物心怀敬重,持以畏惧,并真诚对待的一种态度。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目标和方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就能够时刻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

(2)古人云:“人又祸则心畏惧,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无忧矣。

”反之,人一旦失去了畏惧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最终自酿其果,害人害己。

而有了敬畏之心,遇事就会有所顾忌,三思而行,这样就可避祸趋福,化险为夷。

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美德。

(3)古人说世人必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

”畏天就是要顺应天道与自然,凡事不可逆天背道而行;畏地就是要心怀感恩,珍惜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万物;畏己就是敬畏自己,珍惜生命。

因为生命是大自然的精华,人们应当恭敬而虔诚地对待生命,千万不要去蔑视和践踏它,否则苍天会降灾于人类,大地会迁怒于我们。

(4)过去,由于我们缺乏对自然的认识,一度违背客观规律,满腔热血地喊出了“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激昂口号,可这些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大无畏精神,换来的是山林被毁、河流改道、导致的是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不断,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巨大损失,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尝到了不尊重自然、不敬畏自然的苦果。

(5)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不仅是有信仰的,也是有敬畏之心的。

因为敬畏之心源自于人的信仰,人的心里有了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惧,才会有坚定的信仰。

古之智者、圣人、先哲,他们之所以能够超凡脱俗,是因为他们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而我辈凡夫俗子,只要有了信仰与敬畏之心,就不轻易浮躁也不容易轻狂,内心自然会生养出正气、庄严与崇高。

(6)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天人、侮圣人之言。

”由此看来,只有常怀敬畏之心,善听圣人遗言教诲的人,方能做到亲君子,远小人。

(7)可见敬畏只心,古人如此,先贤如此,我们更要如此。

14.本文的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5.文中第二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16.概述本文第四段的论据.(3分)17.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是怎样论证的?(3分)18.学习了这篇文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分)(三) 《捕蛇者说》 (11分)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 ②貌若.甚戚者。

若.:③可以已.大风已.: ④太医以.王命聚之以.:2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②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21.请概括永州野产异蛇中的异表现在那些地方? (3分)(四)江城子·密州出猎( 7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2、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一幅画面? 请你把它描绘出来。

(3分)23、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惟感情? (4分)三、综合性学习。

(10分)2013年5月4日,汇川区高坪镇中学校准备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24、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幅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25、请你为此次活动安排四个活动形式。

(4分)①②③④26、针对你所拟定的活动形式,拟写一则一句话新闻。

(3分)四、作文:60分27、题目:因为你,我。

提示:因为你,我可能更自豪,更骄傲;因为你,我可能更幸福,更平静;也可能因为你,我更失落,更孤独……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