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的疗效

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后遗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神经阻滞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与对照组VAS评分相比,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阻滞;后遗疼痛【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136-02带状疱疹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发病之后会累及局部神经节以及后根等相应部位的神经节段的皮肤,而且在皮肤受到损害之前,患者就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病程呈现持续性加重,时间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之久,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神经痛持续时间,缓解后遗神经痛症状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1]。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后遗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后遗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70例,女患者56例,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6.3±3.5)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6.5±1.0)个月;皮损部位:躯干部位56例,下肢部位38例,肩部32例。
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临床对比的要求。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口服甲钴胺片,每次0.5mg,每天3次,以加强神经营养供应,阿昔洛韦,每次0.2g,每天5次,实施常规抗病毒,普瑞巴林,每次0.15g,每天3次,达到止痛目的,晚间加服多赛平片25mg,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根据相应神经病变部位不同均行神经阻滞治疗,其中治疗组加服中药活血蠲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30天后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7天后视觉模拟(V AS)评分、睡眠质量(SQ)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疗效迅速、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阻滞;活血蠲痛汤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较低,是带状疱疹的好发人群。
其病情重、迁延时间长,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
我科采用神经阻滞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PHN,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PHN患者(≥60岁)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71±8.6)岁。
其中男33例,女27例,病程5个月~6年。
PHN发生部位,胸腹部32例,头面部17例,四肢11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阻滞治疗。
神经病变部位:①头面部:根据相对应神经病变进行阻滞,如三叉神经痛,可用上、下颌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
②上肢臂丛神经区域:采用超声下锁骨上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③胸部神经区域:采用肋间神经阻滞。
从病变的上一支开始阻滞到病变的下一支,合并背部,则采用相应节段的椎间孔阻滞、椎旁阻滞或硬膜外阻滞。
罗哌卡因0.25%+甲钴铵0.5 mg+醋酸曲安奈德10 mg=阻滞药物15 mL,1次/5 d,3次为1个疗程。
中药内服外敷合黑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102例的观察及护理

参 考 文 献
经可逆性损 害 , 坏感觉神 经 , 损 使局 部失 去知觉 而达 止痒
目的 。 中 医称 之 为 “ 风 ”“ 道 痒 ” “ 痒 ” 肛 痒 风 ” 痒 、谷 、朐 、“ 。 中 医 学 认 为 , 病 系 风 湿 热 客 于 肌 肤 , 热 下 注 , 于 肛 本 湿 阻
[3富 羽 翔 , 4 刘跃 汀 . 中药 坐 浴 配 合 微 波 理 疗 治 疗 肛 周 瘙 痒 症 4 O 例 . 国 中 医 药科 技 ,0 9 1 ( ) 】8 中 2 0 ,6 3 :8 .
解毒 、 祛风燥湿 止痒之功效 。
本 疗法 采用 肛周 封 闭结合 中药 治疗 月 门瘙痒 症 , T 既
为 长 效 局 麻 药 , 肛 周 皮 内 封 闭 与 神 经 末 梢 结 合 , 起 神 行 引
发挥 了亚 甲蓝 对皮 肤感 觉 神经 阻滞作 用 以治 其标 , 突 又 出 了中药 疏风 清热 燥湿 、 血熄 风止 痒 以治其 本 。 中药 养 口服 , 再加 熏洗 坐浴 的 给药 方 式 , 方 面 药 物 直 接作 用 一 于肛 门局 部 , 效成 分 透过 皮肤 或创 面组 织 吸收发 挥作 有
内外 兼 治 中国民间疗法
CH1 NA’ S NATUROPATHY o 20 11ຫໍສະໝຸດ Vo1 ]9 I n . No 1
认为 , 瘙痒 是一种 主 观 自觉症 状 , 具体 机 制 尚不 明确 , 一 般认 为表皮 内及真皮浅层 的游离神 经末 梢是 瘙痒觉 的感 受器 , 它受 物理 、 学刺 激后 导 致 局部 组 胺 、 化 激肽 和 蛋 白 分解 的化学 介质 释放 , 这些 化 学介 质作 用 于神 经 末 梢 引 起 冲动 , 至大脑皮质感觉 区 , 传 引起 痒 觉 。亚 甲蓝 注射液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 星状神经节 阻滞用 于带状疱疹后 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 患者 3 O例 , 进 行 星状神经 节阻滞 , 观察 治疗前后痛 觉视 觉模拟评分 ( V A S ) 及疼 痛障碍指数 ( P D I ) 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 后患者 V A S评分 与 P D I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t = 2 0 . 1 5, 3 9 . 0 2 , P均 <0 . 0 1 ) 。结论 星状神 经 节阻滞用 于治疗带状疱 疹后遗 神 经痛效果 显 著, 无 明显 不 良反 应 。 关键词 星状神经 节阻滞 ; 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 ; 临床观 察 [ 中图分类号 ] R 7 5 2 . 1 [ 文献标识 码] B 学科 分类代码 : 3 2 0 4 7 文章 编 码 : 1 0 0 1— 8 1 3 1 ( 2 0 1 3 ) 0 6— 0 4 5 3— 0 1
l 资 料 与 方 法
神经妥乐平、神经阻滞配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n e t i c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o o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t h e p o s t e r i o r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l i g a -
m e n t i n J a p a n e s e p a t i e n t s [ J ] .S p i n e , 2 0 0 1 , 2 6 ( 1 1 ) : 1 2 6 4—1 2 6 6 . [ 8 ] I n a b a K, Ma t s u n a g a S , I s h i d o u Y, e t a 1 . E f e c t o f t r a n s f o mi r n g
王 冠 羽 宋辰 元 一 张金 山 张 宏
关键词 : 恩再适 ; 神 经阻滞 ; 带状疱疹 ; 治疗 中图分类 号 : R 7 5 2 . 1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1 6— 0 0 2 7一 O 1
带状疱疹 ( H e r p e s z o s t e r ) 是一 种常 见病 , 主要 特 征为 皮损 和疼痛 , 常见于 中老年人或体质虚 弱者 , 其 诊断并不 困难 , 关键 在于早期得到合理 的治疗 , 以免带状疱 疹完全消退 后仍遗 留顽 固性神经痛 , 治疗 上不仅困难 , 还影 响患者 的生活 和工作 , 因此 早 期有效 的治疗 成 为重 中之重 。我 院疼 痛科 采用神 经妥 乐平 治 疗该病后 , 取得 显著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一
女与 治 疗 前 比较 : P< O . 0 5 ; A 与 B组 比 较 : P< 0 . 0 5
谈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进展

谈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进展带状疱疹治愈后,患者病患区域如果还存在疼痛持续一个月者,都称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较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诱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目前众多学者认为是由于带状疱疹治疗不彻底,病毒没有完全清除所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在近年来不断取得进展。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因热毒损伤阴血、经络失养、余邪未尽、痹阻经络,从而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本文着重对近5 年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概况进行综述。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进展详解:一、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治疗1、血府逐瘀胶囊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供氧量,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减少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改善人体血流动力学、微循环、代谢及免疫功能等作用。
2、新癀片新癀片是在传统古方片仔癀基础上改制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药主要成分三七、牛磺酸、去氧胆酸、皂苷、延胡索酸等具有抗菌、抗炎、镇痛、利胆等作用。
4、刺五加与丹参注射液中医理论认为刺五加有散瘀祛风、除湿、补肾安神、益气健脾之功效。
现代研究认为刺五加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组织的修复,与丹参联合应用更是相得益彰。
二、中药方剂加减辨证治疗中药汤剂内服药物组成:龙胆草、白花蛇舌草各20g,板蓝根、黄芩各15g,山栀子、生地、柴胡、延胡索、当归、丹参各10g,木通、木香各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配合加味茶五倍散3剂外敷。
处方:儿茶、五倍子、马钱子、炉甘石、独角连各6g,黄连、冰片各1g,每日1剂。
三、中药外用治疗用20%辣椒素酊直接涂抹于疼痛处,4次/d,治疗8周,共治疗PHN 35例。
结果治愈29例,治愈率达82.9%,显效4例,无效2例。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研究进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疼痛性神经病变,其特点是疼痛持续时间长,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进展受到了广泛关注,临床上发现中医药在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病因病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感染病,易于通过空气传播。
带状疱疹病毒一旦感染后,则会长期潜伏在感染者的神经节细胞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力下降时,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会再次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发作。
在带状疱疹的发作期间,病毒可通过神经纤维跨传到皮肤上,形成水疱和疼痛。
治疗不当或免疫力低下时,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会引发神经痛的持续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1. 中医药治疗的基本原则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基本原则是“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祛病症、调整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 中药治疗目前的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主要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为主要治疗方向。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延胡索、丹参、黄芪等。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对缓解神经痛症状、促进神经的修复和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调配出适合患者治疗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也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机体的内环境,促进神经的修复,从而减轻疼痛感。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濡针、电针等。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可明显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效果确切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确切,其疗效已经被大量的临床实践所证实。
中药成分多样,作用较全面;针灸手法灵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个性化治疗,因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中医药达到的疗效会更加出色。
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参考模板

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作者:庄志刚郭艳严丁飒爽【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神经阻滞;药物疗法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病毒损伤神经常伴有剧烈的神经痛。
治疗原则为止痛、消炎、抗病毒、防止局部感染。
急性期止痛不佳会增加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进行观察。
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Ⅰ组)30例和对照组(Ⅱ组)30例,所有病例都有沿相应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的成簇疱疹,并伴有明显的局部疼痛症状。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无肝肾疾病。
2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及中医辨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表2。
表1 病人一般特征表2 中医辨证分型2 治疗方法疗程2周,2组患者均口服泛昔洛韦0.125 g, q8h。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 100万U,肌内注射,1次/d,连续10 d。
2.1 神经阻滞 2组均用该法。
药用0.5%左布比卡因4 ml、2%利多卡因5 ml、曲安奈德注射液25 mg、甲钴胺注射液1 mg、维生素B6注射液200 mg用0.9%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称镇痛液)。
根据神经病变的部位不同,用相应的神经阻滞方法。
肋间神经从病变的上一支到病变的下一支依次阻滞,穿刺方法[1]:穿刺点选在肋骨角处,常规皮肤消毒,左手拇、食指固定肋骨,右手持接5号球后针头的注射器,在拇食指间垂直刺入皮肤直达骨面后,穿刺针头在滑动的过程中始终不离开骨面。
当穿刺针有落空感时,表明针到达肋骨下缘。
再向下滑入约3 mm,即达肋下沟内。
回吸无气、无血,每点注入镇痛液2~3 ml。
然后沿阻滞线皮下连续浸润阻滞,每人每次镇痛液总量不超过20 ml。
上肢臂丛神经区域的病变行前斜角肌间隙臂丛阻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 者 均无 严 重 的心 脑 血 管疾 病 , 肝 肾疾 病 。2组 间性 别 、 无 年 龄 、 质 量及 中 医辨 证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体 P> 0 0 ) . 5 。见
表 l 表 2。 、
表 1 病 人 一 般特 征
穿刺 , 及 结 节 外 窝 , 吸 无 血 液 与 脑 脊 液 时 注 入 局 麻 药 。 触 回 需 预 防药 物 注 入 血 管 内 。有 可 能 发 生 喉 返 神 经 和 膈 神 经 阻
带 状 疱 疹 ( re otr是 由 水 痘 带 状 疱 疹 病 毒 引 起 Hep sZ s ) e 的急 性 炎 症 性 皮 肤 病 , 病 毒 损 伤 神 经 常 伴 有 剧 烈 的 神 经 因 痛 。治疗 原 则 为 止 痛 、 炎 、 病 毒 、 止 局 部 感 染 。急 性 期 消 抗 防 止 痛 不佳 会 增 加 患 者 带 状疱 疹 后 神 经 痛 的 发病 率 , 病 人 带 给
d。
助 清 火燎 , 寐 基 痛 夜
滞, 向病 人 解 释 清 楚 , 需 做 其 他 处 理 。禁 止 同 时 进 行 双 侧 不
星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术 后 观 察 2 n 生 命 体 征 稳 定 后 方 可离 0mi,
院 。星 状 神 经 节 阻滞 1 / , 续 1 次 。 次 d连 O
2 2 中药 内 服 I组 用 该 法 。 中 医 辨 证 标 准 [ 及 治 疗 用 . 2 组 别 湿 热 困阻 型 湿 热 火 盛 型 气 滞 血瘀 型 药 : 疱 初 起 , 热 疼 痛 , 目不 多 , 肢 困 倦 , 纳差 , 便 水 灼 数 四 胃 小 黄 , 便 溏 , 红 苔 黄 腻 脉 数 , 湿 热 困阻 , 宜 清 热 利 湿 、 大 舌 为 治 解 毒 止 痛 。方 用 利 湿 解 毒 汤 加 减 , 物 : 银 花 1 , 兰 根 2 药 金 8g 板 O g 土 茯 苓 2 , 地 黄 1 , , 0g 生 5g 滑石 1 , 柏 1 , 皮 1 , 2g 黄 2g 陈 2g
呈带 状 分 布 的 成 簇 疱疹 , 伴 有 明 显 的局 部 疼 痛 症 状 。所 有 并
卡 因或 1 利 多 卡 因 注射 液 6ml 星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时 , 人 。 病 去 枕 平 卧 , 略 后 伸 。医 者 站 在 病 人 颈 部 的侧 面 , 先 找 到 头 首 环状软骨( 胸锁关节上 2 在 ~3mm) 以食 指 和 中 指 向 环 状 软 , 骨 侧 方 滑 动 , 下 触 摸 确认 c 横 突 结 节 ( 桑 亚 克 结 节 ) 此 向 e 夏 , 时 , 动 脉 在 手 指 的 外 方 , 管 在 手 指 的 内侧 。用 2 G 短 针 颈 气 2
用 7号穿 刺 针 朝 对 侧 腋 窝 ( 向 内 、 后 、 下 ) 向对 侧 脚 即 向 向 或
经 阻滞 加 中药 内服 治疗 带 状 疱 疹 神 经 痛 的效 果 进 行 观 察 。
1 临床 资 料 本组 6 O例 确 诊 的 带状 疱 疹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试 验 组 ( I组 )
・
5 ・ 8
中 国 实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1 0 0年 1 第 1 月 3卷 第 2 期 C ieeJun l I rci l r0 sDi ae a.2 1 , 11 . hn s o ra o at a Nevu s ss n o 0Vo. 3No2 P c e J
神 经 阻滞加 中药 内服 治疗 带状 疱疹 神 经 痛 疗 效 观 察
庄 志 刚 ” 郭 艳 严 丁 飒 爽 ’
河 南 洛 阳 东 方 医 院 1 疼 痛科 2 皮 肤 科 洛 阳 ) ) 4 1 0 703
【 关键 词 】 带 状 疱 疹 神 经 痛 ; 经 阻 滞 ; 物 疗 法 神 药 【 图 分类 号】 R 5 . 2 中 721 【 文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 7—1 0 2 1) 205 —2 文 635 1 (0 0 0—0 80
来 长期 的疼 痛 症 状 ,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本 研 究 对 神 严
浸 润阻 滞 , 每人 每 次 镇 痛 液 总 量 不 超 过 2 。 上 肢 臂 丛 神 Om】
经 区域 的病 变 行 前 斜 角 肌 间 隙 臂 丛 阻 滞 。患 者 去 枕 仰 卧 位 , 头 略 后 仰 并 转 向对 侧 , 臂 贴 在 体 侧 。嘱 患 者 做 抬 头 动 作 , 手 以显 露 胸 锁 乳 突肌 及其 后 缘 的前 中斜 角 肌 , 前 中斜 角 肌 之 在 间触及肌间沟, 此沟在相当于 C 横突水平处作 为穿刺点。 沿 s
跟方向穿刺, 现异感或 触及 c 出 横 突 , 吸 无 血 及 脑 脊 液 , 回
注人 镇 痛 液 2 。 上述 治 疗 每 周 2次 。头 面部 三叉 神 经 区 Oml
域 的病 变 , 星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药 物 一 般 用 0 1 5 左 布 比 行 . 2
3 O例 和 对 照组 ( Ⅱ组 )0例 , 有 病 例 都 有 沿 相 应 神 经 走 行 3 所
2 治 疗 方 法
枳 壳 1 , 草 1 , 2g 紫 2g 白花 蛇舌 草 2 , 芍 1 , 草 3g 5g 赤 2g 甘 。 大 便 稀 烂 不 畅 者 去紫 草 、 生地 , 火 炭母 1 , 加 5g 蒲公 英 1 5 g以
疗 程 2周 , 2组 患 者 均 口服 泛 昔 洛 韦 0 1 5g S 。注 .2 ,q h 射 用 重 组 人 干 扰 素 a2 0 一a10万 U, 内注 射 , 肌 1次/ , 续 1 d连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