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大纲全国卷)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大纲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 -27S-32Cl-35.5Cr-52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后的细胞能产生某些独特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只有在红细胞中才能产生,因此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发生了细胞分化。

未分化的细胞也能合成ATP和mRNA。

任何细胞都存在该生物体的全套遗传信息,因此,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的细胞不一定发生了分化。

答案:C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 g/mL 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解析:蔗糖溶液处理前的细胞放在蒸馏水中能吸收水分,因此,直到细胞中水分不再增加时,细胞液的浓度降低了。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B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

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C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

2011年全国理综化学部分(大纲版)解析版

2011年全国理综化学部分(大纲版)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 )A .④②③①B .③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酸性强弱;同温度、等浓度的以上四种溶液电离程度: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电离程度越大,c (H +)越大,溶液pH 越小,故答案选D 。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答案】D【解析】A 选项说法正确,乙醇含有—OH ,醇羟基氢可被钠置换产生氢气,而在乙醚(C 2H 5—O —C 2H 5)中不含有羟基,不能产生氢气;B 选项正确,己烷是饱和烃,不与高锰酸钾反应,溶液只是分层,3-己烯是不饱和烃含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C 正确,苯和溴苯都是无色油状不溶于水的液体,但是苯的密度小于水在上层,溴苯密度大于水在下层;D 错误,甲酸甲酯和乙醛都含有醛基,与新制银氨溶液共热,都能出现银镜,故无法区分。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 2和8 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B .10%C .15%D .20% 【答案】C【解析】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由化学平衡计算的三阶段式有可知:反应消耗n (H 2)=2 mol ,n (N 2)=2/3 mol ,生成n (NH 3)=4/3 mol ,平衡时n (H 2)=6 mol ,n (N 2)=4/3 mol ,n (NH 3)=4/3 mol ,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则平衡时%15%100*)3/86/()3/4(N 2≈+=)(ϕ。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高考试题中理科综合试卷总分300分,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只呈现化学部分。

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 水中D.电解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B.7种C.8种D.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 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B.K a(HF)C.D.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Fe(OH)2+ 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H-C+H2OB.NHC.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 C6H5OH+HS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 Ca2++2CH3COO-+CO2↑+H2O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理科大纲版(语文数学理综)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理科大纲版(语文数学理综)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语文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选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2.表达应用D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③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A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②识记文学体载常识③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011年618普通化学大纲

2011年618普通化学大纲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化学(甲)》考试大纲本《普通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化学对化学作一概括的阐述和研讨,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普通化学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主要内容有: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和反应速率方程、原子结构和量子论的若干推论、分子结构和理论、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和元素化学。

要求考生了解各种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各种基本理论和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气体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气体化合体积定律和Avogadro假说3. 气体分压定律4. 气体扩散定律5. 气体分子运动论6. 分子的速度分布和能量分布7.实际气体和Van der Waals方程(二) 相变·液态1.气体的液化·临界现象2.液体的蒸发·蒸气压3.液体的凝固·固体的熔化4.水的相图5.液体和液晶(三)溶液1.溶液的浓度2.溶解度3.非水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4.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与导电性5.胶体溶液(四)化学热力学1. 反应热的测量2. 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焓与焓变3. 热化学方程式4. 热化学定律5. 生成焓6.键焓7.熵8.Gibbs自由能9.Gibbs-Helmholtz方程的应用(五)化学平衡1.平衡常数2.平衡常数与Gibbs自由能变3.多重平衡4.化学平衡的移动(六) 化学反应速率1.反应速率的表示2. 浓度与反应速率3.反应级数4. 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 反应机理6. 催化(七) 酸碱平衡1. 酸碱质子理论2.水的自耦电离平衡3.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4.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5. 缓冲溶液5. 酸碱中和反应(八)沉淀溶解平衡1.溶度积2.沉淀的生成3.沉淀的溶解4.沉淀的转化5.分步沉淀(九) 氧化还原·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 电动势和电极电势3. 标准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平衡4. 电极电势的间接计算5. Nernst方程6.由电势测定求Ksp或pH7.分解电势和超电势(十)原子结构1. 核原子模型的建立2. 氢原子光谱和Bohr氢原子结构理论3.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4. 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周期律(十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离子键理论2.经典Lewis学说3.价键理论4.分子轨道理论5.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6.分子的极性7金属键理论8.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十二)晶体与晶体结构1.晶体的特征2.晶体结构的周期性3.等径圆球的堆积4.晶体的基本类型及其结构5.化学键键型和晶体构型的变异6.晶体的缺陷·非晶体(十三)配位化合物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类型、命名2.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3.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4.配合物的价键理论5.晶体场理论6.配位平衡及其平衡常数7.配位平衡的移动8.配位化合物的应用(十四)元素化学1. s区和p区元素2 d区和f区元素3元素在自然界的丰度4.无机物的制备二、考试要求(一)气体明确该部分基本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气体分压定律、实际气体和范德华方程的意义及写法。

2011年上海中考化学考纲

2011年上海中考化学考纲

注意:今年的考试手册变化不大,只添加了3道2010年的中考题。

用蓝色标出部分为今年的变化内容。

2011上海中考化学考试手册一、考试性质和命题指导思想上海市初中毕业化学科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考试对象为2011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学业的九年级学生。

二、考试目标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初中(八至九年级)化学课程目标,确定以下考试目标。

1.识记常见的化学物质,辨识常见的化学仪器。

2.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用化学语言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

4.能对常见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进行定量描述和简单计算。

5.知道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6.能分析简单的化学实验过程。

7.能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探究与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三、考试内容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初中(八至九年级)化学课程内容与要求,确定如下考试内容。

主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四:溶液主题六:化学实验活动《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的“学习水平”中“Ⅰ”代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Ⅱ”代表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水平,“Ⅲ”代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水平,学习水平以“A”、“B、“C”等级来表示,“A”、“B”、“C”之间的关系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是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

知识与技能部分:“A”(知道/初步学会)、“B”(理解/学会)、“C”(掌握/设计);过程与方法:“A”(感受)、“B”(认识)、“C”(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体验)、“B”(感悟)、“C”(形成)。

2011年高考化学备考指南(纲要版)_5

2011年高考化学备考指南(纲要版)_5

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指南(纲要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考试大纲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高考题的命题依据是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编写依据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课标》,而教材又是不同的课标制定者对课程标准的解读。

考纲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因此化学教学要教会学生重视在学化学知识的同时理解科学的本质,训练科学探究的技能、培养探究的能力,强调过程的重要性。

化学是实验学科,学生要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的处理等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师要深刻体会高考化学备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化学核心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的能力,从而形成高效、有力的化学复习备考模式。

二、对2010年高考化学题简单解析2010年是广东实行3+文/理小综合的第一年,也是由单科到大文大理的第一年,是过渡的一年,所有的人都预测题目不会太难,10年的高考已经结束,这次的试题应该说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过渡。

总体来说,这次试卷难度不是很大,准确地说应该是偏简单的,比起前五年广东高考的化学试题要简单很多。

试题并没有考得很怪很偏,所考查的都是重要的知识点。

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大部分来自于课本,有的甚至低于课本。

比如选择题的第7题,此题考查的是离子共存的问题,但并没有考到高中阶段才讲的考查频率比较高的因发生双水解和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离子,只是考查了初中阶段就讲过的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的一些离子组。

又比如选择题的第9题考查的是反应热中的重点内容即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往的题目都会给出三个已知的方程式,要求考生运用盖斯定律得出目标方程式,而这一题只给出了两个很简单的已知方程式,考生只需进行一次运算就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再比如选择题的第10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的内容,但是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先让大家先推出目标元素再做判断,而是给出了周期表让考生直接比较元素的化学性质。

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新课标全国统考大纲 化学

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新课标全国统考大纲  化学

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卷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