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合集下载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
1.系统初始化
在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之前,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

包括建立会计科目、设置账簿和账户等基本信息。

2.凭证录入
凭证录入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操作,通过输入相关的会计凭证信息,包括凭证类型、日期、科目、金额等,将财务交易信息记录入系统。

3.凭证审核
录入凭证后,需要进行凭证审核,对凭证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包括科目的选择是否正确,金额是否匹配等。

审核通过后,凭证数据才能进入下一步处理。

4.凭证汇总
在凭证录入和凭证审核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将凭证数据进行汇总,生成各类报表和总账。

通过凭证汇总,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5.财务报表生成
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根据凭证数据快速生成各类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能够直观地展示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

6.分析查询
会计电算化系统还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查询和分析。

比如,可以查询特定科目的交易记录,分析一些期间的经营情况等。

通过分析查询,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决策提供参考。

7.税务申报
8.综合管理
9.审计与安全
10.维护与升级
以上是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来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第一步:准备工作首先,公司需要确定进行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和目标,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会计电算化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其次,公司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电算化实施计划,并分配相应的资源和人力支持。

还需要确定是否需要购买会计软件,并选择适合公司需求的软件。

第二步:数据转换和导入在进行会计电算化之前,公司需要先将手工会计数据转换为电子化数据。

这包括通过扫描或手动录入将纸质会计凭证、报表和账目等转换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命名和分类。

然后,将电子化数据导入到会计软件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步:设置会计业务流程在会计软件中设置会计业务流程,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制定会计政策、设置账户、设定会计期间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置相应的财务报表和分析报表,确保能够满足公司的会计要求和管理需求。

第四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包括凭证的录入、科目的核对、账目的调整和结账等。

会计软件能够自动计算和处理各种会计项目,如借贷平衡、汇兑损益、资产折旧等,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五步:内部控制和审计会计电算化后,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并进行内部审计。

这包括设置权限管理和审批流程,确保会计业务的安全和合规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会计处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第六步:培训和维护完成会计电算化后,公司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会计软件操作和应用能力。

同时,还需定期维护会计软件,进行数据备份和系统更新,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第七步:优化和改进在使用会计软件运营一段时间后,公司可以收集并分析数据,评估会计电算化的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公司可以对会计电算化进行优化和改进,例如调整会计业务流程、完善会计政策、增加报表分析功能等,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公司全面考虑并细致规划每一个步骤。

《会计电算化》操作全流程

《会计电算化》操作全流程

会计电算化实务考核操作流程一、任务二(系统管理)考试题型主要有两种:1、建账;2、改账。

“建账”题步骤:第1题:系统——注册——用户名输入“admin”登陆——账套——建立——依次输入:账套号、账套名称、启用会计期(注意:如果题写的是“01月”就要按“01”输入,如果写成“1”就会出错)——下一步——输入:单位名称、单位简称、法人代表(如果题目没写就不要填)——下一步——“行业性质”按题目给的类型进行选择——下一步——“基础信息”按题目给的内容勾选——完成——可以建立账套了吗?点击“是”——“分类编码”按题目给的内容进行修改——确认——都点击“是”——是否启用账套要点“否”第2题:权限——操作员——增加——按题目输入姓名、口令,点增加——退出第3题:权限——权限——选择“刘红”——按题目的提示选择账套(这步经常有人忘了选而出错)——增加——在左边框内找到题目要求的权限,双击,会自动加到右边——确定。

“改账”题步骤:第1题:系统——注册——用户名按题目给的输入——然后按题目给的要求进行修改(注意:题目有要求的内容才改,没写的就不要去改动)第2题:系统——注销——系统——注册——用户名输入“admin”登陆(注意:改账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这里,要换“admin”登陆进行第2题和第3题的操作)后面的步骤跟上面的一样就省略,不重复了。

第3题:略(跟上面的一样)二、任务三(基础设置)第1题:按题目要求依次输入:用户名、账套、操作日期——确定——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地区分类——增加——输入“类别编码”、“类别名称”保存——退出第2题: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客户分类——增加——输入“类别编码”、“类别名称”保存——退出第3题:基础设置——往来单位——供应商分类——增加——输入“类别编码”、“类别名称”保存——退出第4题: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客户档案——按题目要求选中所“属分类码”后再点击“增加”(此步骤是经常出错的地方,很多人没有选择)——在“基本栏中”依次输入:客户编号、客户名称、简称——切换到“联系”输入:地址、邮编——保存、退出。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步骤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步骤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步骤会计电算化是指运用电子计算机和相关设备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存储、传递和输出的一种会计工作方式。

下面是会计电算化的实务操作步骤及相关要点,供参考:一、系统构建准备阶段1.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包括会计处理、报表制作、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需求。

2.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软件,比较不同软件的功能、适用性、性能、稳定性等方面。

3.编制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时间表、责任人等内容。

二、系统实施阶段1.系统安装:将会计软件安装在适当的电子设备上,并进行基本设置和网络配置。

2.数据导入:将以前的会计数据导入到新的会计软件中,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系统参数设置: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系统的会计科目、账户、业务处理方式等参数。

4.权限设置:设置不同用户的权限,限制其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范围,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5.系统测试: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和性能测试,修正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6.培训与上线: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并逐步将系统投入使用。

三、日常操作阶段1.会计日记账录入:按照企业实际的会计核算要求,将业务数据按科目、金额等信息录入会计日记账中。

2.凭证处理:根据会计政策和法规要求,编制、审核和录入凭证,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台账更新:根据凭证信息,及时更新各类台账,如总账、明细账、辅助账等,确保账簿的准确性。

4.报表制作:根据需求,生成各类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方便管理者分析财务状况。

5.往来核算:对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往来款项进行核对、确认和结算,确保账户余额的准确性。

6.账务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账务调整或纠错,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7.报税申报:根据税法规定,准备和申报各类税费,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四、系统维护与管理阶段1.系统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系统数据的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并确保能够及时恢复。

2.安全防护:加强系统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措施,防范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风险。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会计业务通过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自动处理和管理的过程。

它将传统的手工会计方式转变为数字化的会计方式,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是会计电算化的步骤详解:1.系统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公司的会计信息需求,确定实际应用中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数据量,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这个阶段需要与不同部门的用户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合适的会计信息系统。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

包括确定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表格,规划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等。

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到会计规范和法规要求,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3.系统开发:根据设计的结果,进行系统开发。

这个阶段包括编写和调试程序代码、设计和测试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格式、安装和调试硬件设备、编写用户手册等。

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程序开发人员和系统分析师的参与。

4.数据转换:将原来的手工会计数据转换为可以被计算机系统读取和处理的格式。

这个阶段包括将原始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进行编码和整理,导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数据转换要考虑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适当的验证和校对。

5.系统试运行:在正式上线之前,进行系统的试运行和测试。

这个阶段检验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试运行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是几天到几个月不等。

6.系统培训:在系统正式上线之前,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系统的使用方法、数据输入和处理的规范、报表的生成和分析等。

培训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的培训、培训视频、在线指南等。

7. 系统上线:当试运行和培训结束后,系统正式上线。

这个阶段要进行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线后需要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维护,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bug。

8.系统维护:系统上线之后,需要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更新。

包括定期备份数据,安装和测试软件的更新版本,修复系统的错误和漏洞等。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设置1.选购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2.安装和配置计算机硬件设备:将计算机主机、打印机等设备连接并安装好。

3.选择并安装会计软件: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并进行安装和设置。

二、数据输入和导入1.建立会计账套:按照企业的会计制度和要求,在会计软件中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和账簿。

2.手工输入数据:根据原始凭证,将相关数据手工输入到会计软件中。

3.导入数据:将电子化的原始凭证文件通过扫描仪等设备导入到会计软件中。

三、数据处理和记录1.科目余额核对:通过会计软件生成科目余额表,核对各个科目的期初余额和借贷方向是否正确。

2.日常记账:根据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通过会计软件进行借贷记账,生成相应的凭证和账簿。

3.辅助核算处理:根据企业的需要,在会计软件中设置和处理辅助核算,如存货、应收账款等。

4.月度调汇、调整和结账:根据需要进行月度汇率调整,调整期末销售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最后进行结账。

四、数据报表生成1.财务报表生成:通过会计软件,根据记账凭证和账簿信息,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2.管理报表生成:根据企业需求,通过会计软件自动生成其他管理报表,如预算执行情况表、成本控制表等。

五、数据备份和存储1.定期数据备份: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定期将会计软件中的数据进行备份,生成备份文件并保存到安全的位置。

2.数据存储:将会计软件中的数据进行归档和存储,方便日后查询和使用。

六、数据分析和审计1.数据查询和分析:通过会计软件中的数据查询功能,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查询。

2.数据审计和审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法规要求,对会计数据进行审核和审查。

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操作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操作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操作步骤一、启动系统治理: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系统效劳〞—“系统治理〞命令,进进“用友ERP-U8〖系统治理〗〞窗口。

2.登录系统治理以系统治理员Admin的身分注册系统治理。

执行“系统〞—“注册〞命令,翻开“注册〖系统治理〗〞对话框。

3.增加操作员执行“权限〞—“用户〞命令,进进“用户治理〞窗口单击工具栏中的“增加〞按钮,翻开“增加用户〞对话框。

按表中所示资料输进用户。

4.建立账套执行“账套〞—“建立〞命令,翻开“创立账套〞对话框。

输进账套信息5.财务分工执行“权限〞—“权限〞命令,进进“操作员权限〞窗口。

二、根底档案设置以主管“李力〞的身份注册1.启动企业门户2.进行根底设置;3.设置部门档案;4.设置职员档案;5.设置客户分类;6.设置需求商分类;7.地区分类;8.设置客户档案;9.设置需求商档案;三、总账系统初始设置的具体应用以主管“李力〞的身份〔一〕启动与注册〔进进总账〕〔二〕设置总账操纵参数〔三〕设置根底数据1.建立会计科目—增加明细会计科目、修改、删除会计科目建立会计科目—指定会计科目〔要是不指定,出纳无法签字〕2.设置凭证类不3.工程名目设置工程名目—定义工程大类、指定核算科目、工程分类定义、定义工程名目〔四〕输进期初余额1.输进总账期初余额2.输进〔五〕数据权限分配四、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以会计“赵军〞的身份注册进进总账系统〔一〕凭证治理1.填制凭证;查询凭证;修改凭证;冲销凭证;删除凭证;作废凭证;整理凭证2.出纳签字(以出纳“王红〞的身份重新注册总账系统)3.审核凭证(以主管“李力〞的身份重新注册总账系统)4.凭证记账5.取消记账(需要才做:激活“恢复记账前状态〞菜单)在总账初始窗口,执行“期末〞—“对账〞命令,进进“对账〞窗口。

按Ctrl+H键,弹出“恢复记账前状态功能己被激活〞信息讲明框。

单击“确定〞按钮,单击“退出〞按钮。

电算化实操步骤

电算化实操步骤

第一节账务处理基本操作一、系统管理1、启动系统:桌面双击“系统管理”;开始—程序—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系统管理。

2、注册系统:系统—注册(输出入数据:操作员admin,密码空)—确定。

3、设置操作员:权限—操作员—增加(输入数据:001赵超)退出。

4、建立账套:账套—建立(输入账套信息)—下一步—(输入单位信息)—下一步(输入核算类型:本币代码、本币名称、企业类型、行业性质、账套主管、不选择“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下一步(输出入分类信息:客户、供应商、存货不分类,有外币核算)—完成—是(打开了分类编码:科目编码级次4-2-2-2-2,其它默认)—确认(打开了数据精度定义:所有小数位设置为2位)—确认—确定—是(系统启用:选中GL—总账,选择日期2006-01-01)—确定—是—退出。

5、设置管理员权限:权限—权限—选择666账套、2006年度—选择王刚—增加—双击“总账”、“UFO报表”—确定。

二、系统初始化1、登录电算化通用软件:桌面双击“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开始—程序—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用户名(001)、密码(1)、账套(666)、会计年度(2006)、操作日期(2006-01-01)—确定。

2、设置基础档案:⑴部门档案:基础设置—机构设置—部门档案—增加(输入数据)—保存—退出。

⑵职员档案:基础设置—机构设置—职员档案—增加(输入数据:双击后输出入,按回车保存)—退出。

⑶客户档案: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客户档案—无分类—增加(输入数据)—保存—退出。

⑷供应商档案:基础设置—往来单位—供应商档案—无分类—增加(输入数据)—保存—退出。

⑸外币及汇率:基础设置—财务—外币种类(输入数据:币符、币名、固定汇率)—确认—在2006年1月的记账汇率中输出入8.5(在英文输入法下输入)—按回车确认。

⑹结算方式:基础设置—收付结算—结算方式—增加(输入数据:结算方式编码、结算方式名称)—保存—退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增加操作员:打开系统管理应用程序——权限——操作员——增加
2建立账套:打开系统管理应用程序——账套——建立
3 设置操作权限:打开系统管理应用程序——权限——权限
4 增加会计科目: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财务——会计科目
5 填制并保存付款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凭证——填制凭证——增加——保存
6 输入科目的期初余额: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设置——期初余额
7 查询科目的收款凭证并显示: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凭证——查询凭证——选中收款凭证——辅助条件——在科目里查找资本公积
8 查询总账然后联查明细账: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账簿查询——总账
9 设置供应商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往来单位——供应商档案
10 设置凭证类别: 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财务——凭证类别
11 设置部门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机构设置——部门档案
12 审核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凭证——审核凭证
13 设置外币及汇率: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财务——外币种类输汇率时选择浮动汇率
14 结账: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期末——结账
15 修改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凭证——填制凭证——(查找到要修改的凭证)辅助项——修改完后保存
16 记账: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凭证——记账
17 追加表页输入关键字生成报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开考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追加——表页——数据——关键字——录入——保存
18 设置报表单元格行高字体对齐: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开考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格式数据状态——格式——行高——格式——单元属性——保存
19 设置表尺寸并进行区域划线: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开考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格式数据状态——格式——表尺寸——格式——区域划线——保存
20 设置单元格关键字和关键字偏移: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开考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格式数据状态——数据——关键字(年月日分三次设置)——设置——数据——偏移——保存
21 新建报表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打开财务应用程序——财务报表——新建——保存(重命名)
账务取值函数主要有:期末额函数QM(”科目编码”,会计期间)期初额函数QC()发生额函数FS()累计发生额函数LFS()对方科目发生额函数DFS()
科目编码:库存现金1001 银行存款1002 其他货币资金1012 应收账款1122 其他应收款1221
22判断并设置单元格计算公式: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开考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格式数据状态——数据——编辑公式——单元公式——保存
货币资金期末数= QM(”1001”,月)+ QM(”1002”,月)+ QM(”1012”,月)
23 调用报表模板:打开财务应用程序——财务报表——文件——新建——格式——报表模板——保存(重命名)
24 查询纳税所得申报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选择正式人员——工资——统计分析——账表——纳税所得申报表
25 设置工资类别: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新建工资类别(如果工资类别里没有新建工资类别这一项就需要先关闭工资类别)
26 建立人员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设置——人员档案
27 设置工资项目: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设置——工资项目设置
28 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设置——工资项目设置
29 录入工资变动数据: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变动
30 查询工资发放条: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统计分析——账表——我的表——工资表
31 工资费用分配并生成记账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制单——保存
32 定义工资转账关系: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工资分摊设置——增加
33 录入工资原始数据: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变动
34 查询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分析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分析表——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分析表
35 固定资产增加: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卡片——资产增加——保存
36 录入固定资产原始卡片: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原始卡片——保存
37 设置固定资产类别: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设置——资产类别——增加——保存
38 查询所有部门的计提折旧汇总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折旧表——部门折旧计提汇总表
39 查询固定资产统计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统计表——固定资产统计表
40 查询某类固定资产明细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账簿——单个固定资产明细表——在类别下拉菜单中找到某类
41 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生成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处理——计提本月折旧————点凭证——借方固定资产清理1606,贷方累计折旧1602——保存
42 资产变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卡片——变动单——原值增加——保存
43 查询某类固定资产总账: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账簿——固定资产总账——选择类别
44 查询供应商往来余额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供应商往来账表——供应商往来余额表
45
46 设置客户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客户档案
47 输入期初采购专用发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采购发票——增加(选择专用发票)——保存
48 查询全部客户的客户往来余额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客户往来账表——客户往来余额表
49 查询全部供应商的供应商对账单: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供应商往来账表——供应商往来对账单
50 将收款单余销售发票进行核销: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客户往来——收款结算——点核销——在本次结算中输入核销的金额——保存
51 设置供应商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往来单位——供应商档案
52 输入采购专用发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采购发票——增加(选择专用发票)——保存
53 输入销售专用发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销售发票——增加(选择专用发票)——保存
54 对销售发票进行账龄分析: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客户往来账表——账龄分析
55 输入付款单: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供应商往来——付款结算
56 查询全部客户对账单: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客户往来账表——客户对账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