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病虫害防治】李树细菌性穿孔病怎样防治?附图片
李子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11月刊45植保与田间管理DOI:10.16815/ki.11-5436/s.2021.32.025农业防治主要是加强果园综合治理,增加有机肥用量,提高李子树的抗病能力,及时剪除染病枝条。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1:2:120倍波尔多液,但需要在休眠期使用。
2、李子红点病(1)发生特征李子红点病出现前期,主要危害李子树的叶片,叶片上一般会出现轻微隆起的病斑,病斑上有暗红色小颗粒。
随着病程发展,后期会危害李子树果实,果实上也会出现隆起的红黄色病斑[2]。
(2)防治技术李子红点病的防治可以在萌芽前喷洒石硫合剂。
开花期及发芽期,可以喷洒适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同时,还需加强果园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带出果园无害化处理。
3、李树流胶病(1)发生特征李子树在冻伤之后容易发生李树流胶病。
此病害一般危害枝干部位,发生后会对果树长势造成影响,产量降低,严重时可能导致果树死亡[3]。
常见的李树流胶病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非侵染性流胶病,一种为侵染性流胶病。
(2)防治技术在对李树流胶病进行防治时,需先确定病害的具体类型。
如果是非侵染性流胶病,主要需加强日常修剪工作等,增加农家肥施入量;病害发生后,可以使用硫合剂涂抹伤口。
如果是侵入性流胶病,除了需及时处理流胶部位外,也需要涂抹石硫合剂,并且还需要涂白铅油进行保护。
4、李子食心虫(1)发生特征李子食心虫幼虫一般为粉红色,成虫大多为灰褐色的小蛾子,此害虫往往会影响李子树果实的正常发育。
李子树萌芽期时,食心虫幼虫出土;落叶后期,一般可以看到越冬成虫。
(2)防治技术产卵期是防治李子食心虫最为重要的时期,此时可以利用药剂进行防治。
可以在果实落下前,对树冠部位喷洒辛硫磷乳油。
此外,还可以在产卵期时利用敌敌畏进行防治。
5、李子蜉虫(1)发生特征蜉虫对李子树的危害部位主要在叶片,此虫害较为严重时,会造成李子树生长不良,最终可能会影响果树发芽,进而造成产量降低。
李子树的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李子树的病虫害该如何防治李子树别名樱桃李,常见果树,其果实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李子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原产中亚及中国新疆天山一带。
但是在李子树的种植过程中总有病虫害,这该怎么办呢?李子树的病虫害怎么防治为害李树的病害主要有李子红点病、李子流胶病。
虫害主要有李小食心虫、蚜虫、红蜘蛛等。
1、李子红点病防治措施①在李树未开花期及叶芽展开时喷1:2:200波尔多液。
②清除李园内病叶、病果,集中销毁。
2、李子流胶病防治措施①应以增强树势为中心,加强果园排水,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②及时防治枝干病虫害,减少病虫伤。
③刮除流胶部位,然后涂抹波美5度石硫合剂,最后涂白铅油保护剂,有较好的效果。
3、李子小食心虫防治措施①秋季或春季翻树盘,破坏幼虫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虫量。
②在李小食心虫幼虫孵化盛期用5%来福灵乳油2000—4000倍液或40%三唑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4、蚜虫防治措施①在春季被害叶片未卷叶以前喷洒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2000倍液。
②生长季用7份40%乐果乳剂原液加3份水,用毛刷将药液涂在主干周围约6厘米宽,并用纸条包扎好。
李子树有什么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9-12米,树冠广圆形,树皮灰褐色,起伏不平,老枝紫褐色或红褐色,无毛,小枝黄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红紫色,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通常无毛,稀鳞片边缘有极稀疏毛。
1、叶片叶片长圆倒卵形、长椭圆形,稀长圆卵形,长6-8(-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钝重锯齿,常混有单锯齿,幼时齿尖带腺,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侧脉6-10对,不达到叶片边缘,与主脉成45°角,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沿主脉有稀疏柔毛或脉腋有髯毛,托叶膜质,线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早落,叶柄长1-2厘米,通常无毛,顶端有2个腺体或无,有时在叶片基部边缘有腺体。
李子树虫害怎么防治?李子树主要虫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李子树虫害怎么防治?李子树主要虫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李子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种水果,有着养颜美容、润滑肌肤等作用,种植价值高。
然而,在李子树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害虫的侵咬,主要有李实蜂、李子食心虫、蚜虫等,严重影响其种植效益。
那么,李子树虫害怎么防治?现将李子树主要虫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李实蜂症状: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表土层中结茧越夏越冬。
次年李树开花时,羽化为成虫,在午间高温时飞翔活动交尾,早晚和阴雨天伏在花中或花萼下,卵产于花萼组织内,一般一朵花上产卵一粒,很少产2粒的。
幼虫孵化后,多从果面蛀入,入果后直达果核,一个幼虫只危害一个果,核仁被吃尽时,幼虫亦将老熟,脱果越夏越冬。
幼果核仁被食,停止发育落果。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冬初翻树盘,将土中幼虫翻地表冻死。
2.药剂防治:①幼虫脱果期,地面喷25%辛硫磷微胶囊剂,或48%乐斯本200~300倍,喷药后轻耙土壤,使药土混匀。
②李子花落80~90%时喷药,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灭扫利2000~3000倍,2.5%溴氰菊酯3000倍。
二、李子食心虫症状:李子食心虫为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害虫(北纬40—50°地区较多),是危害李子果实最严重的害虫,被害率高达80%—90%。
被害果实常在虫孔处流出泪珠状果胶,不能继续正常发育,渐渐变成紫红色而脱落。
因其虫道内积满了红色虫粪,故又形象地称之为“豆沙馅”。
防治方法:李子食心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各代成虫盛期和产卵盛期及第1代老熟幼虫入土期。
喷施90%敌百虫0.8%液、50%马拉硫磷1%液、50%敌敌畏。
李树生理落果前、冠下土壤普施1次50%辛硫磷1%-1.5%液。
在落花末期(95%落花)小果呈麦粒大小时,喷第1次药,使用敌敌畏、敌杀死、速灭杀丁、来福灵皆可,每隔7-10d喷1次。
从综合防治的角度考虑,亦可采用生物制剂对树冠下土壤进行处理,如白僵菌等。
李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李⼦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李⼦属于蔷薇科李属,⾃古被列为“五果”之⾸,除鲜⾷外还可制⼲果、蜜饯、罐头等,解渴和提神的功能尤其明显。
在⽣产中管理不当,病⾍害发⽣⼗分普遍、危害严重,轻者影响树体发育,重者造成树体衰弱、寿命缩短、甚⾄死亡,影响了果实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适时有效地加强病⾍害的防治和提⾼⽥间管理⽔平,成为李树⽣产上⾮常重要的技术问题。
李树主要病⾍害有李⼦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缩叶病、李⼦⾷⼼⾍、⾦龟⼦、蚜⾍及蛀⼲害⾍(天⽜)等。
⼀、病害篇1、李⼦红点病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也可受害果实。
叶⽚染病,初⽣橙黄⾊近圆形病斑,微隆起,其边缘与健部界线清晰,后病叶渐变厚,颜⾊加深,病斑上密⽣暗红⾊⼩粒点,即分⽣孢⼦器。
发病严重时,叶⽚上病斑密布,病叶变黄早落。
果实被侵染时,果⾯上产⽣橙红⾊圆形斑,最后病部变为红⿊⾊,其上散⽣许多深红⾊⼩粒点。
果实呈畸形,易脱落,不能⾷⽤。
李⼦红点病发病规律:病菌以⼦囊壳在落叶和落果上越冬,第2年开花末期,病菌的⼦囊破裂,散发出的⼤量⼦囊孢⼦随风⾬传播到叶⽚上为害,7⽉中旬达到⾼峰,低温多⾬年份、枝叶稠密、透风透光差的李园发病重。
李⼦红点病防治技术:⼀是清洁果园。
秋后清扫落叶和落果,并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是加强果园管理。
合理施肥和修剪,⾬季注意排⽔,可减轻病害的发⽣;三是药剂防治。
在李树开花末期或展叶初期喷施1∶2∶200倍的波尔多液进⾏预防,发病初期,可⽤50%甲托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或者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000倍液防治。
刚露芽时喷0.3~0.5波美度⽯硫合剂。
谢花后喷0.5∶1∶100倍波尔多液或40%%喹啉铜悬浮剂1000倍液进⾏预防,6⽉中旬⾄7⽉中下旬,隔10--15天喷⼀次药剂保护。
2、李树流胶病症状: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在树⼲的树⽪或其他伤⼝裂缝处,流出半透明乳⽩柔软的树胶,尤其⾬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
经过⼀段时间后,树胶呈块状,与空⽓接触后变成黄褐⾊,很粘,能拉出胶丝,待⼲燥后呈很坚硬的黄褐⾊胶块。
李子种植常见病虫害防治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的品质及数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李子属蔷薇科李属,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
李子果实颜色鲜艳,果香浓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不仅可以加速分泌胃酸以及消化酶,以此促使肠胃蠕动,进而起到改善食欲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消化,有助于缓解食后保障的问题。
李子肉中抗氧化剂含量非常高,对抗衰老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含有多种氨基酸,还对肝硬化有辅助疗效,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
1、李红点病及其防治李子树最常受到红点病的侵袭,而该病害也被称为叶肿病、李疔病,这种病害主要出现在云、贵、川地区。
当感染上红点病时,其表现的并不明显,只存在于叶片上,但会生出红黄色且隆起的接近于圆形的斑点,后病部扩大,病斑颜色变深,出现深红色的小点,后期病斑变成红黑色,严重时病叶干枯卷曲,造成早期落叶。
果实受害,果面会有稍凸起红黄色圆病斑,严重的会使果实脱落。
红点病属真菌性病害,子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展叶期至9月均能发生,尤其在雨季最为严重。
李子红点病的主要防治一是需要及时、彻底的将落叶、病果深埋地下或彻底焚烧,彻底消灭病菌,减轻来年病情;同时还需注意雨后排水,以此保证空气湿度能够抑制红点病的爆发,并在此基础上加强通风与光照。
二是采用药剂防治,可在李树开花末期至展叶期喷施浓度33.5%的海正必绿2号悬浮剂1000~ 1800倍液。
2、李袋果病及其防治李袋果病危害幼果、新梢和叶片,若发病严重会影响李子产量和品质。
该病表现为病果无核,果型畸变,初呈圆形或袋状,后变狭长略弯曲,表面平滑,浅黄至红色,失水皱缩后变成灰褐色、黑色,最后脱落。
新梢呈灰色,略膨胀,叶片呈黄色或红色,叶片皱缩。
李袋果病属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以芽孢子或子囊孢子附着在芽鳞片外表或其间及树皮裂缝中越冬,在李树萌芽时进行初次侵染,恰逢早春低温多雨,更会加长侵染时长。
此病一年侵染一次。
李子有哪些常见病虫害李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李子有哪些常见病虫害李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李子是一种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口味酸甜,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最近有果农问我李子有哪些最常见的病虫害,因此我就为大家总结了李子几种最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李子是一种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口味酸甜,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最近有果农问我李子有哪些最常见的病虫害,因此我就为大家总结了李子几种最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常见的病虫害1.1李树流胶病危害症状:主要为害枝干,果实也可流胶。
主干、主枝受害后病部隆起,并流出树胶,雨后病情加重。
枝干病斑多时,常大量流出树胶,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果实染病,有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化,后期发生龟裂,严重时影响商品价值。
1.2食心虫食心虫是树木病虫害中常见的一种病症,食心虫的繁殖率很高,一般会黏在叶片或者李子树的枝干上,被侵害的果实上有虫孔,虫孔处流出水珠状的果胶,其果实也将不能继续发育,从而变成紫红色,并提前脱落。
通常情况下可以看到的食心虫为灰褐色的小蛾,幼虫呈现淡黄色或粉红色。
1.3场虫李子财虫主要对李树的新梢叶片产生较大的危害,当李子遭受较严重的危害时,果实将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蛎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李子树的叶片的光合作用,会呈现卷曲状,严重时则失致脱落,导致果树的产量和花芽生长不利。
1.14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对于李子的主要危害在于李子树的叶片及枝梢、果实。
若果园的排水不顺畅,或处在多雨年,通常会导致李子过早落叶,树干长势衰弱;当叶片受到品还是将会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斑,出现穿孔并大量脱落;若果实感染细菌时,出现并征得果实表皮上出现以病孔为中心的水渍小点,候其表皮樱花且粗糙,踹你不会则裂缝的病斑。
该病主要发病于高温、潮湿的环境,并且长期的高湿与高温都会加剧病菌的传染。
2人工防治的关键技术1.21李树流胶病的防治防治方法:搞好冬季清园,加强管理,注意雨季排水,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通透性。
李子坏掉的原因有哪些?

李子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有哪些病害以及防治方法是什么?一、主要病害:(1)李红点病:危害叶及果实。
受害果发生橙红色圆形斑点,稍隆起,边缘不清楚,最后呈红黑色,其上散生深红色小粒,果实长畸形,早脱落,不能食用。
(2)穿孔病:其中包括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2种。
均危害叶、枝、果。
真菌性穿孔病还危害花芽。
(3)缩叶病:受害叶片卷曲皱缩,增厚变脆,并呈红褐色,叶片变形,枝梢枯死。
二、防治方法(1)冬季结合修剪进行清园,将枯枝、病枝、病叶集中烧毁;(2)在发芽前喷布4~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初次侵染来源;(3)在开花末期和叶芽开放时,喷波尔多液1次;(4)在5~6月根据病情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1~2次。
三、主要病害:(1)桑白蚧:以雌成虫和若虫群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料,可引起枝条或植株死亡,(2)桃象鼻虫:成虫蛀食幼果,果面上蛀孔累累,流胶,引起落果;(3)蚜虫:引起叶片苍白,甚至脱落,(4)桃红颈天牛:幼虫蛀食枝条木质部,造成树干中空、枯死;(5)梨食蜂:以幼虫蛀食幼果,(6)梨小食心虫:以幼虫蛀食幼果,引起大量落果。
四、防治方法(1)冬季深翻果园,将梨食蜂幼虫埋入深处。
李子树花蕾期,用20%灭杀毙4000倍液,于树冠下土表杀死出土的梨食蜂成虫;(2)谢花后,喷50%杀螟松乳剂1 000倍液,防治桃象鼻虫、梨小食心虫;(3)5月下旬发现桑白蚧分散转移时,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20%噻嗪酮乳油1000-1500倍液,兼治蚜虫。
(4)6~7月午间捕捉红颈天牛成虫,并检查树干钩杀红颈天牛幼虫。
李子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李子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介绍了李子树主要病虫害,如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食心虫、红蜘蛛、蚜虫的防治技术,以期为李子树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李子树;病虫害;发生;防治中图分类号 s436.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8-0093-01李子树主要病害有李子红点病、李子细菌性穿孔病;虫害有李子食心虫、李子红蜘蛛、李子蚜虫。
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李子红点病李子红点病也称叶肿病,初期危害叶片,后期危害果实。
在叶面上产生红黄色圆形微隆起的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早落。
果实染病时,在果面上产生红黄色圆形隆起的病斑,病果生长不良,易脱落。
李子落花后至硬核前、多雨年份发病重;反之,干旱年份发病轻。
一般6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特别是在植株和枝叶过密的李园发病重。
防治方法如下:(1)清扫果园和秋翻地。
落叶后,将落叶和病果深埋或烧掉。
秋翻地和春刨树盘,也可减少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
萌芽前喷5°bé石硫合剂,展叶后喷0.3~0.5°bé石硫合剂。
在李子开花末期及叶芽开放时,喷布0.5∶1∶100倍波尔多液或琥珀酸铜200倍液,进行预防保护。
同时,注意排水,勤中耕,避免果园土壤湿度过大。
2李子细菌性穿孔病李子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及枝梢、果实。
在排水不良的果园和多雨年份发病重,造成早期落叶,树体衰弱。
叶片受害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易脱落成穿孔,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
果实染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展到2mm时,病斑中心变褐,最终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缘具水渍状晕环、中间稍凹、表面硬化粗糙、呈现不规则裂缝的病斑,达35mm左右。
湿度大时,病部出现黄色溢脓,病果早期脱落。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使病势加重。
核果开花后,病菌溢出传播。
叶片一般在5~6月间发病。
防治方法如下:(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
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在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彻底剪除枝梢,清扫病叶、病果,减少初侵染菌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子病虫害防治】李树细菌性穿孔病怎样防治?附图片李树细菌性穿孔病又叫黑斑病、细菌性溃疡病,李树细菌性穿孔病有哪些危害?李树细菌性穿孔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李树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以下耕种帮就作详细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症状及危害1、叶片受害症状:李树叶片受到细菌性穿孔病危害后,叶片产生多角形水渍状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在天气潮湿时,在病斑背面常溢出黄白色粘稠的菌脓。
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
2、枝干受害症状:李树枝干受到细菌性穿孔病危害后,在枝条上出现水渍状小肿瘤,然后扩大开裂,一般在春季溃疡斑后不再产生新的病斑。
夏季溃疡斑只在新梢上发生,发生期一直可以延续到10月,在这期间,只要条件适合,新梢上将不断发生新的病斑。
春季溃疡斑和夏季溃疡斑都可以发展成为典型的近梭型溃疡斑,需多年才能逐渐愈合。
3、果实受害症状:李树果实受到细菌性穿孔病危害后,果实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小点,后病斑扩大变色,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缘有水渍状晕环、中间稍凹陷、表面硬化粗糙、呈现不规则裂缝的病斑。
在空气干燥时,病部常发生裂纹,病果易提前脱落。
二、李树细菌性穿孔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1、细菌性穿孔病病菌主要在受害枝干病斑中越冬,在李树萌动时病菌开始生长,随温度升高生长速度加快,遇多雨天气病害可多次侵染迅速蔓延。
(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由于病菌耐干燥能力较差,因此不能在叶片和
果实中越冬。
)2、细菌性穿孔病在生长期的侵染则是染病的枝干、叶片和果实上的病原互相交叉感染的结果。
3、由于果园土壤条件差、或果园管理粗放、或果园不进行冬季清园等均易诱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
三、李树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方法1、在冬季清园时结合修剪,将病枝、病果、病叶及落枝集中烧毁,减少第二年病菌源。
2、对果树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增强果树树势,提高果树抗病能,并做好果园排水工作,避免园内积水。
3、在李子树冬季落叶后和春季萌动前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
刮除枝干上的病斑后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涂抹。
4、在3月左右李子树发芽之前,喷射1∶1∶100倍波尔多液。
4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病盛期喷200mg/kg 农用硫酸链霉素3~4次,防止和减少果实发病。
5、如发现有细菌性穿孔病发生,可在发病初期喷施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33.5%喹啉铜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300倍液、或86.2%氧化亚铜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耕种帮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