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2019_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初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初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详解】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答案】3.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A.气体在血液屮的运输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如图所示:【详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点睛】掌握呼吸的全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4.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李明不小心被针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3]神经中枢是脊髓,能产生感觉B.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C.该反射弧完成的是复杂(条件)反射D.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5→4→3→2→1【答案】B【解析】【分析】(1)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4.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初一级生物组姓名:李全忠班级初一科目生物上课时间教学[来源:Z§xx§]目标知识与能力[来源:1]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1ZXXK]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能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近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难点:做到从实际行动出发保护环境||。
采取让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疑||,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来源: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演示文稿展示图片1—图片11:[来源:1]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高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来源:Z||,xx||,分析人类主要通过哪些方面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影响?(人类通过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兴修水生动的画面||,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通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课前学生已经查阅了资料||,收集了大量有关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砍伐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的资料||,让学生首先结合演示文稿所显问题||,同时对所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五分钟之后进行抢答式的互动交流||。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优教教案

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小组,自觉地参与到调查问题、收集资料、准备发言的活动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突出人文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是《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的第一课时,是“生物圈中的人”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章,主要阐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特殊成员,有义务保护好生物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不科学、无节制地利用资源已经对生物圈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也威胁人类的生存,使学生产生危机感,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3.能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近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4.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做到从实际行动出发保护环境。
采取让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疑,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团结协作性较差,家庭条件各不相同,全班学生可分成三大组:第一组为家中有电脑并已上网的学生,调查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相关资料第二组和第三组为家中无电脑的学生,分别从报刊、书籍等收集人类为改善环境所做的努力的资料。
通过课前活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4.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哪一项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A.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B.黄河源自高原,流经森林、农田,进入大海C.鸟类的迁徙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D.鲨鱼生活在海洋中2.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与生物之间只有吃与被吃的关系D.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陆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4.在下列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中,我们中学生目前还不能做到的是()A.节约粮食B.节约用水C.节约用电D.节约用汽油5.俗话说:“大河无水小河干”,这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关联.这表现在()A.非生物因素影响各生态系统B.地域相互关联C.生物有时会到不同生态系统D.ABC都是6.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你认为与之有关的是()A.自然灾害B.原来就这样C.洪水泛滥D.植被遭到严重破坏7.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在远离农药地区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A.DDT能溶于水,随水流到了南极B.DDT是挥发性物质,能随大气到南极C.DDT已进入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D.带有DDT的动物到达了南极二.填空题(共5小题)8.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有超过的森林被毁.、、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维护生物圈稳定的根本措施.9.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只是地区性的..10.地球上的生物及其依存的环境,称为.其领域包括海平面以上和以下各约米.11.生物圈Ⅱ号是人类成功模拟出的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12.海平面以下的生物领域约占地球直径的分之一.三.解答题(共3小题)13.“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社会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破解“垃圾围城”推动资源再循环利用的必然举措,需要人人行动起来。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知识点整理.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教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
影响》知识点整理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知识点整理
1.环境面临的危机: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增强、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
2.PH《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由于破坏力大,被称为空中死神。
产生原因:大量燃烧含硫的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等含有的酸性气体,遇水形成硫酸或硝酸而成。
2.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而过多的紫外线会对人类的皮肤和眼睛产生伤害
臭氧层破坏原因:人类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以及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含氮废气
3.温室效应的引起和CO2的增多有关。
温室效应增强导致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CO2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等。
4.水污染①原因:由于向水中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湖河水形成“水华”现象,海洋形成“赤潮”现象。
②解决办法:清理、治理污染企业,建造污水处理厂,少用含磷洗涤剂,少用农药和化肥等。
5.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虾造成的,痛痛病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镉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
有毒物质是通过食物链由水土中进入人体的,并通过生物富集原理在人体内达到最高的浓度。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你赞同的是()A.为节约成本,污水只排放不处理B.提倡大家每天都使用一次性筷子C.将买来的宠物放生到野外D.优先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来洗衣服【答案】D【解析】【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详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为了保护环境,在购买生活用品时,如提倡购买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一次性筷子、未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将买来的宠物放生到野外,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有影响。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
明确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一些生活用品常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每年的5 月20 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4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4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知识点
1、酸雨(PH小于5.6)被称为空中死神,形成酸雨的最主要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2、我国酸雨主要是因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和石油形成的,机动车排放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3、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
如汞、镉等
4、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
5、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6、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7、臭氧层能滤去紫外线,控制使用氟利昂,减少含氮废气排放,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8、人类对生态系统破坏的实例:乱砍滥伐、乱排污染物、乱捕滥杀、生物入侵等。
七年级生物下册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平衡,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平衡。
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
2、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分析资料、判断是非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概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提问:1.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2.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两方面的)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展示课题)二、新课教学1.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有限。
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2011年已突破70亿。
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我国人口的增长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的飞速增长,了解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3)面对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重点
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从实际出发保护环境。
难点
1、掌握 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从实际出发保护环境。
教学用具
ppt
教学环节
说明
二次备课
复习
提问上节课内容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引入:一组“山清水秀的自然图片”,另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在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入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课程讲授
1、通过学生活动根据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判断对生物圈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练习1),并判断人类主要通过哪些方面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影响。引入正题。
2、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真实生动地展现地球上陆地状况及利用土地对生物圈影响的图片,通过眼前的现实例子,通过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分析这些不科学的无限制的利用土地,对生物圈有何影响,,最后归纳出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备课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
1
课题
第14章
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二、能力目标:
1、能利用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 掌握观察和收 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5、点评及评价:点评学生写的为保护环境自己做到的一件事及一句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语情况,表扬好的,鼓励不足的,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来共同保护环境。由学生,小组,教师总结评价各组回答的优缺点,最后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小结
人类应当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圈,以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生物圈。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来保护生物圈!(共同喊出口号结尾)
4、从上面的分析了解人类的活动会造成各种的污染的基础上,请学生归纳“用盐酸酸雨模拟液对生物 的危害”进行探究实验得出方案,观察记录的结果。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长久保留在记忆中。师再次播放实验结果的图片,通过观察加强 理解,来说明酸雨对生物的危害大,此来告示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危害,并以此呼吁自觉保护环境,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了突出探究性实验的一些主要的注意事项,及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此分别进行了来达到目的。
3、利用电 脑多媒体课件,真实生动地展现砍伐森林对生物圈影响的图片,通过直观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森林的作用及对森林砍伐无节制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学生 利用收集的资料对“人类使用一次性筷子”中的利弊分组进行举例说明发表交流意见。最后归纳出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森林。这样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总结能力。促进学生在理解砍伐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基础上,再利用现实 的例子自己分析,对学生进行环保意 识的教育更进一步的突破。
2、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进一 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