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初二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二物理必背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 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km = 1000m,1m = 10dm = 100cm = 1000mm,1mm = 1000μm,1μm = 1000nm。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
换算关系:1h = 60min,1min = 60s。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3.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减小误差。
4.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 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6. 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公式:v = s/t,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换算关系:1m/s = 3.6km/h 。
二、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
4.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5. 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初二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知识点大全1.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单位和测量2. 力的作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空气阻力•浮力•向心力•引力3.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匀加速圆周运动4. 动能和机械能•动能的概念•动能的计算•动能的转化•动能守恒定律•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5. 能量与功率•能量的概念•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6. 静电学•静电现象•电荷的性质•静电场•电场力•电场强度•静电感应•电容器•单位电量的电容器电压7.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量•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量•串联与并联•定流电路•电压的概念•电压的计量•电阻和电流的关系8. 磁学•磁现象•磁场的产生•磁场的方向•磁场的力•磁感应强度•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9. 光学•光的传播特性•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成像•凸透镜•凹透镜•光的干涉•光的衍射10. 声学•声的产生与传播•声的特性•声的反射•声的折射•声的干涉•声的衍射•声的吸收•音速的影响因素以上是初二物理的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大家按照教材的要求认真学习,不断巩固和扩展自己的物理知识,为将来深入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愿大家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二初三物理知识点

初二初三物理知识点初二和初三的物理课程通常涵盖了一些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基础。
以下是一些初二和初三物理的知识点: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压力有关。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基本定律。
2. 能量转换和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简单机械- 杠杆:利用杠杆原理可以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
- 轮轴:一种固定轴的杠杆,可以减少摩擦力。
4. 压力和浮力- 压力: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
-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相等。
5. 声学基础-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波。
- 声速: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6.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平滑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7. 电学基础- 电荷:物质的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流:电荷的流动形成电流。
- 电压:推动电荷流动的力,单位是伏特(V)。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Ω)。
8. 电路基础- 串联电路:电阻器首尾相连的电路。
- 并联电路:电阻器两端并行连接的电路。
- 欧姆定律: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9. 磁学基础- 磁铁:具有磁性的物质,能吸引铁磁性物质。
- 磁场:磁铁周围的空间存在的一种力场。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可以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10. 热学基础-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初二物理初三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初三知识点归纳导言初二物理是初中物理的第二个阶段,初三则是物理学习的最后一年。
在这两个阶段,学生将学习更加深入和复杂的物理知识。
以下是初二物理和初三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力与运动1.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
初二物理中会学习力的概念、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基本内容。
初三物理中会进一步学习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不同类型的力。
2.运动:初二物理中会学习物体的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曲线运动,如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
3.牛顿三定律:初二物理中会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初三物理中会进一步学习质量与重力、压强和浮力的关系。
光与光学1.光的传播:初二物理中会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镜子和透镜:初二物理中会学习平面镜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凹透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3.光的色散:初二物理中会学习光的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电与磁1.电路基础:初二物理中会学习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概念。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性。
2.电磁感应:初二物理中会学习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发电机和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3.磁场和电磁场:初二物理中会学习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磁力线的性质。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电磁感应的应用。
热学1.温度和热量:初二物理中会学习温度的概念和热量的传递方式。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热量的计算和热平衡的原理。
2.热膨胀:初二物理中会学习物体受热膨胀的原理。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固体和液体的热膨胀规律。
3.相变: 初二物理中会学习物质的三态和相变的概念。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物质的相变过程和相变的条件。
其他知识点1.声音:初二物理中会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
初三物理中会学习声音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
2.静电:初二物理中会学习静电的基本概念和静电力的性质。
初二 物理 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和力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运动等。
2.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有方向和大小之分。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力的平衡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合成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这时物体的速度不变,可以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能量1. 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物理量,能够做功。
常见的能量有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
2. 功的定义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位移时,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乘以物体位移的距离。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速度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高度和重力势能有关。
第三章压力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在物体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受到的力称为压强。
压强的大小取决于作用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的大小。
2. 浮力的特点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其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
3.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船只的浮力支撑、气球的浮力原理等。
第四章原子和分子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分子的构成分子是由至少两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相连而构成的粒子,常见的分子包括水分子、氧气分子等。
3. 分子热运动分子在物体内不断进行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正是由分子热运动的快慢决定的。
第五章热学1. 热的传导热的传导是由物体内热量相互传递的过程,其传导速率与传热体的材料和距离有关。
2. 物体的热膨胀当物体受到热作用时,其温度升高,体积也会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热膨胀。
3. 热的传递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热传导、对流传热和热辐射传热。
第六章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不会自行弯曲传播。
物理初二知识点归纳

物理初二知识点归纳1. 基础概念1.1.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国际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常见物理量的单位换算1.2. 运动和力•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牛顿第一、二、三定律•弹力、重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与特点•力的合成与分解1.3. 能量和功•动能、势能的定义和公式•功的定义和单位•能量守恒定律•功率的定义和单位2. 热学2.1. 温度和温度计•温度的定义和单位•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2. 热量和热传递•热量的传递方式和特点•热传递的方式和特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2.3. 物态变化和气体压强•物物理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气体压强的定义和公式•简单气体状态方程3. 光学3.1. 光的传播和折射•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总反射和临界角3.2. 成像和光量测量•成像的类型和特点•球面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烛光定律和光强测量4. 电学4.1. 静电场和电场力•静电场的定义和特点•静电场的产生和性质•电场力的定义和公式4.2. 电路基础和欧姆定律•电路基本元素和符号的含义•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势差•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4.3. 磁感线和电磁感应•磁感线的定义和特点•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和电流表5. 散步运动和简谐运动5.1. 散步运动•受力分析和受力平衡的条件•弹性系数和胡克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5.2.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定义和特点•一般简谐运动的标准形式•振动的能量总结以上是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基础概念包括物理量和单位、运动和力、能量和功;热学包括温度和温度计、热量和热传递、物态变化和气体压强;光学包括光的传播和折射、成像和光量测量;电学包括静电场和电场力、电路基础和欧姆定律、磁感线和电磁感应;散步运动和简谐运动则是初步的力学知识。
希望以上知识点的整理能够对大家学习初二物理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复习资料(很全很全)

1.温度⑴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⑵常见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⑶规定:把大气压为1.01×10^5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表示为1℃。
⑷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5℃——42℃。
⑸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单位是摄氏度(℃)。
2.熔化⑴熔化:物质用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熔化的过程中吸热。
⑶常见的晶体是:海波、冰、食盐和各种金属。
⑷常见的非晶体是:蜂蜡、松青、沥青、玻璃。
⑸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⑹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⑺熔化现象:① 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的病人做“冷敷”治疗,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些?为什么?答:用0℃的冰效果好,因为0℃的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0℃的水多一个吸热的过程,可吸收更多的热量。
3.凝固⑴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⑶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凝固现象:① 寒冷的地方,冬天贮藏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这是为什么?答:因为水在凝固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加热窖内的空气,是菜窖内的空气温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冻坏。
②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为什么?答: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属的温度很低,若手上比较潮湿,此时去摸金属,手上水分的热很快传递给金属,水温急剧下降,很快降到0℃而凝固,在手与金属之间形成极薄的一层冰,从而降手粘在金属上。
而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手去摸木头,则不会发生上述情况。
当手接触木头时,虽然木头也要从手上吸热,但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吸收的热不会迅速传到木头的其他部分,手的温度不会明显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会凝固了。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
一、力学1. 力和运动力的定义、力的三要素、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弹力。
2.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斜抛运动、圆周运动。
3. 动力学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和功、功率、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热学1. 热力学基础温度、温标、热量、热容、比热容、焦耳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功与内能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
2. 热力学过程等压过程、等体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
3.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全反射、光的干涉、双缝干涉。
2. 光的性质光的波粒二象性、波长、频率、光的偏振、自然光和偏振光。
3. 光的光学仪器凸透镜、凹透镜、薄透镜公式、球面镜、反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
四、电学1. 电荷和电场静电场、电势能、电势差、电势差的计算、电场强度、库仑定律。
2. 电路基础电流、电强度、电阻、欧姆定律、电路符号、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功率、电能、焦耳定律。
3.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
五、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氢原子的结构、波尔模型。
2. 放射现象及核能利用放射现象、α粒子、β射线、γ射线、半衰期、原子核稳定性、原子核反应、核能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试卷时间:90分钟 姓名———— 分数———— 本卷g取10N /k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A .一个西瓜的质量约10gB .20个鸡蛋的质量约lkgC .550ml 的饮用水的质量约为lkgD .一个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500kg 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炉渣B .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 .体操运动员做单杠表演前抓些氧化镁粉沫在手上搓搓D .台球运动员在打台球前,在球杆上抹些滑石粉 3、“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的历程中,人们对两极世界有很多的说法,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B .谱线“红移”可以作为宇宙大爆炸的证据C .宇宙是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D .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4、小英和妈妈住在宾馆时,在卫生间发现了一种旅行用的“两面针”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新的整支牙膏受到的重力是0.3牛 C .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牙膏盖子中间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5、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B .将足球射入球门C .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D .跳远时快速助跑6.下图中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7.木块重10N,在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恰能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木块在5N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前进了0.2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木块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5ND.木块对地面的压力是10N8.目前,网络上制造中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图所示是网友提出的中国航母设想图。
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航母受到的浮力将【】A.压强减小,浮力减小B.压强增大,浮力增大C.压强减小,浮力增大D.压强增大,浮力减小9.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A. B. C. D.10.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解,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如图所示,这是因为【】A.鸡蛋的重力减少,重力小于浮力B.鸡蛋的质量减少,浮力增大C.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D.液体的密度变大,鸡蛋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11.如图所示,几块完全相同的砖放在地面上,地面所受的压强相同的是【 】A .甲和丙B .乙和丙C .乙和丁D .甲和丁 12.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够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 的关系图象是二、填空题与作图(每空1分,作图题每题2分,共 28分) 13. 一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如图所示。
当球上升到A 点时将改变运动方向向下落,在A 点的正下方有一B 点。
若抛出的小球上升到B 点时,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若抛出的小球上升到A 点时,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
14.俗话说“鸡蛋碰石头”,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鸡蛋壳的 (硬度/延展性/密度)不及石头,假如用鸡蛋和石头相碰撞,鸡蛋对石头的力 (大于/等于/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15.如图所示,安装锤柄时,应选择__ _____图操作,因为 锤 头质量大,惯性 (填“大"或“小”)运动起来 (填“容易”或“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
16.一位同学赤脚在固城湖边湿地上漫步,他观察到双脚 陷入松软的泥土中,用力拔起一只脚时,另一只脚却陷得更深了,原因是人对泥土的压hh h h 第14题力,压强。
(填“大”、“小”或“相同”)17.如图所示.将长方体木块(各个表面粗糙程度一样)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
小华沿直线水平拉动木块:(1)小华用了1N的拉力,木块静止不动,此时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是N;(2)加大拉力,用2N的拉力,还是静止不动,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是N;(3)用4N的拉力时,木块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增大为6N时,木块沿水平面做(选填“匀速”或“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是 N。
(4)将该长方体木块侧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华沿直线水平拉动木块,此时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再在将长方体木块下垫上几根圆柱型铅笔后仍然向右匀速水平拉,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2011年1月,发改委对江苏省汽油价格进行了微小调整。
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__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汽油的价格应 _____ _(“上调”或“下调”),某同学上学途中经过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__ _ _____。
加油站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穿化纤布料做的衣服,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摩擦______ ____,存在火灾隐患。
19.(1)瓶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A所示。
将它竖直倒置,如图B所示,若按A、B情况放置时瓶对地面压强分别为A P和B P,且B P>A P,根据这个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某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
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选填:上浮、下沉或保持不变),此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没有露出水面)将(选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20. 如图所示,大力士在门里侧用力,小孩在门外侧用力,结果大力士反而推不过小孩,这说明。
21.如图所示,酒精与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
22.如图气球在空中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气球的受力示意图.23.如图所示小物块A在光滑斜面B 上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 下滑时受到的重24、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①(1分)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左端零刻线处,若发现此时指针如图所示,则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_(4分)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 所示,其中错误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第20题 第21题 第23题○3乙同学操作正确,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125g 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图B),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mL 。
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C 所示,那么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g ,由此可算出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 3。
(5分) 25. 探究实验回顾:(1)(4分)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下图所示),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 运动,根据 可知: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 。
(2)(4分)比较图 和 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⑶ (4分)在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 .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下图所示的不同地方.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 . 26、(每空2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
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小明选择了图a 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
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2)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实验中先旋转纸板一定角度再松手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如图b 所示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b(3)小红同学静立在磅秤上,人受到磅秤的支持力与人受到的属于一对平衡力。
若她站在泥地上踩下一个柱形的鞋印坑,测出鞋印坑的深度为h,然后把密度为ρ、质量为m的沙子倒入坑中刚好把坑填满。
根据这些物理量推导出鞋印面积S的表达式。
四、综合题27.(6分)密度是0.6×103kg/ m3的木块,体积是4 m3.当它浮在水面上时,求:(1)木块质量;(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28.(8分)如图所示,重为20N的容器放在面积为1m2 的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容积V=1×10—2m3。
底面积S=2×10-2 m2,高h=0.4m.当容器装满水时,(g=10N/kg,ρ水=1.0×l03kg/m3,容器的厚度不计).求: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②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