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总复习的主要内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供一个概述。
以下是
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一、课文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各篇课文,包括课文的背景、情节、主要人物
等要素。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掌握其意思和用法。
3. 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句型,了解其构造和运用。
二、基础知识复习
1. 复习词语的词义、拼音、词性等基本知识。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3. 熟悉词语的搭配和用法,能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三、阅读理解
1. 练习阅读短文或文章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分析短文或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掌握阅读技巧,如略读、精读、推理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作能力
1. 练习书写短文、作文等,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2. 学习合理组织语言,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3.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避免语言错误。
五、背诵和默写
1. 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默写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巩固记忆和运用能力。
六、其他技巧
1. 注重语音语调的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坚持进行复习。
3. 多做习题和模拟试卷,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概述,希望能对复习工作有所帮助。
祝您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一、课文内容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2. 总结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 理解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事件和故事情节,并能够简要概括。
二、词汇复习
1. 复习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
2. 根据课本提供的词汇表,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
三、语法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学习的语法知识,包括句子结构、动词时态、介词用法等。
2. 掌握每个单元中的重点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在自己的写
作中。
四、写作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写作要求,包括写人物描写、写景描写等。
2. 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阅读理解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2. 阅读课外书籍或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课外拓展
1. 阅读其他相关领域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 参加语文俱乐部或写作班,与他人交流学习。
3.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你顺利
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总结_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总结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阅读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表达方式:记述、描绘、抒情、议论、表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常用的表现手法:寓意、对照、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表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后、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至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两小表明方式:朴实表明与生动表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议论文语言特征:严格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七)记述的顺序:承叙利亚、插叙、倒叙(李骞)(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存有序幕,后存有尾声)(十二)描写的方法:1、归纳了解与具体内容描绘;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负面描绘与侧面衬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化解“须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化解“怎样去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1、讲义:明确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用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提及论证(例如提及故事则属举例论证,例如提及名言则属道理论证)、对照论证、比喻论证、投影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十八)常用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促进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语句在表情言之有物方面的促进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精确、严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于感染力、节奏感弱、直截了当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起写作兴趣、用笔细致、存有说服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复习知识要点

二年级语文复习知识要点如下:
一、课文阅读与理解
1.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理解人物形象及情感表达,揣摩课文中的道理和感悟。
4.理解词语的含义,包括常用词语和生字词的意思。
二、词语掌握
1.词语的读音和写法,特别是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掌握。
2.词语的意义,能够理解和运用常用词语。
3.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语法知识
1.词语的组织形式,包括词组、短语和句子。
2.句子的基本要素,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3.句子的朗读语调和语气,一问一答的基本对话形式。
4.倒装句的理解和运用。
5.用正确的语序组织句子。
四、阅读理解
1.根据插图和标题初步推测文章的大意。
2.阅读短文并答题,注意提取关键信息。
3.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五、写作技巧
1.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基本的写作技巧,包括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环节。
3.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4.根据写作要求,合理组织语言表达意思。
六、修辞手法
1.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七、做好练习与巩固
1.练习与巩固语文知识,包括课后习题和试题。
2.多读多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注意纠正常见的语言问题,如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等。
语文总复习计划

语文总复习计划•相关推荐语文总复习计划(精选16篇)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家都有写过复习计划吧,通过复习打好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到好中差衔接准备。
我们该怎么去写复习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总复习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总复习计划篇1复习内容:(一)拼音:1、能互换写出大写和小写字母。
2、能根据音节写出词语和句子。
3、能给11—12册二类字及易混字选正确音节。
(二)字:1、能认准音形,了解字义,形近字、多音字,能熟练组词。
2、熟练掌握三种查字典的方法,会现场查字典。
(三)词:1、11—12册重点词要正确理解识记书写,灵活运用。
2、能在语言环境中找近反义词,会辨别词的感情色彩和词的意思。
3、能选词造句和仿照句子造句,做到完整通顺。
(四)句子:1、句子类型:认识常用句式,积累句子,能仿写优美的句子。
2、会扩句,会修改病句。
(不说病因)。
3、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会判断选择。
4、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11—12册)5、掌握“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陈述句等句式。
6、用不同的词序、标点组意思相同或不同的句子。
(五)标点:会准确地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省略号。
(六)语言积累:1、能背诵(11—12)册《积累运用》中常用的诗句、谚语、歇后语和格言2、课外阅读中应记住一些优秀的语段、古诗、名言、诗句、歇后语和格言并各摘抄一句。
3、能根据提供要求或情景运用课本中“语言积累”和课外阅读积累的常用名言、谚语、歇后语。
(七)阅读:1、能读懂一段话或短文,能根据其内容解释词语、句子的意思及含义,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2、能归纳段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背诵默写古诗,解释古诗句古文句中带点词语以及全句的意思,记住部分古诗作者,以及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按先后顺序排列杂乱的句子或段落。
(八)作文:1、能根据具体情景写一段人物交际语言。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什么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什么高中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的一门主要科目。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许多学生们开始了紧张的复习备考。
那么,在高中语文的期末复习中,我们应该学习和复习哪些内容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和方法。
我们需要复习高中语文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文言文、修辞手法、古诗词、现代文学等内容。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课本和课外资料,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和复习。
特别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名篇名句,对其内涵和修辞手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还应该重点复习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举一反三,深入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对比各个作品之间的异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我们需要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
高中语文中,语法、修辞和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期末复习中,我们应该着重复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点。
语法是语文的基础,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修辞手法则是文学作品中的精髓所在,了解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对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期末复习时,我们也应该重点复习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议论文、作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式和要点。
我们要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复习。
语文与历史紧密相连,了解历史的背景对于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在复习期间,我们可以结合历史知识,深入研究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我们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和模拟考试。
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考试,我们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找出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弥补。
通过模拟考试,我们可以了解考试形式和题型,熟悉考试流程,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期末考试。
还可以通过解题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提高我们的解题和答题能力,争取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备考总复习指导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备考总复习指导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备考总复习指导如下:
1. 课文复习:
- 温习教材中的重要篇章,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和诗词等。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内容,掌握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 复习课文的背诵和默写,注意正确拼写和语法的运用。
2. 语言知识复习:
- 复习词语的读音、造句和解释。
- 复习常见词语的词义辨析和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 复习词语的构词法和词性变化。
- 复习常见的短语、成语和俗语。
3. 语法知识复习:
- 复习常见的词类和句子成分,掌握其基本概念和用法。
- 复习常见的句子结构和句型,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 复习常见的语法规则和注意事项,包括主谓一致、时态、语态等。
4. 写作复习:
- 复习常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行文结构、过渡句、举例说明、论证等。
- 复习常见的文体和篇章结构,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 练习写作,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阅读理解复习:
- 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 复习常见的阅读题型和解题技巧,包括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等。
6. 名著导读:
- 复习所学的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掌握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每天进行语文复习和练习,多读多写,提高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八年级上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港(dí)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明(yù)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的内容: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
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词语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
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
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
要注意积累词汇。
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
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
3、句子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
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
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
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
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
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4、标点符号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
认识分号和破折号。
标点符号,只要求能正确地运用,不要求说出其作用。
( 二)、阅读在新《课程标准》中,共提出了11点要求。
其主要的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于阅读复习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
(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
(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
(4)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5)回答问题。
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
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
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
重在培养回答问题的方法、能力。
背诵。
主要是第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
默写,课本中规定的内容、日积月累部分、课后诗词积累。
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
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
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
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
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
三、复习目标
1、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端正书写、感情朗读方法、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熟记26个字母并会运用。
3、准确认读生字,将课本“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做到会默写,少数词语必须按要求熟练造句。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熟练运用口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5、培养良好的朗读、默读习惯,能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中心,掌握写作方法;将课本(含练习上要求背诵的)中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及片段逐一落实,做到熟练背诵,能按照要求进行默写。
6、继续培养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本领;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方法,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认识夸张的修辞方法和表示选择、条件关系的复句;会修改常见的几种病句。
7、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儿读物,了解其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叙述其主要内容。
8、加强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其审题、布局谋篇等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想象、幻想,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真正做到“言为心声”。
9、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
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
在阅读的复习中,句、段的理解、主要内容的归纳是重点。
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
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四、复习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问题能力培养和习作写作的具体叙事写作方法指导。
五、复习措施
1、对照《新课标》和研究洞头县近几年命题趋势、特点,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认真备、上好每一堂复习课。
2、重视思想教育,学习态度教育,做好班级管理,引导好班级学风、班风。
3、多参考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资料,借“他山之石”,来提高、充实自己,并运用到复习课实际中来,学以致用。
4、不单纯看重学生的测验成绩,要注重其方法的培养,要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授学生以渔。
5、分类性复习: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
6、讲练结合。
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
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