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中的生物工程与技术
生物工程在生物质能源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在生物质能源中的应用生物工程是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就是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是指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转化成可再生能源的过程。
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生物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工程在生物质能源中的应用。
一、生物质能源的概念与优势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生物有机物质转化而成的能源,包括固体生物质(如秸秆、木材等)、液体生物质(如纤维素乙醇等)和气体生物质(如沼气等)。
相比于传统的化石能源,生物质能源具有以下优势:1. 可再生性:生物质能源的来源主要是植物和农作物废弃物,是可再生能源,不会像化石燃料一样耗尽。
2. 环保性:生物质能源的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与植物生长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差无几,不会对全球环境造成额外的二氧化碳排放。
3. 适用性广泛: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于发电、供热、燃料等多个领域,适用性广泛。
二、1. 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生物质的预处理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提高生物质的可降解性和转化效率。
生物工程在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酶解预处理技术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酶,降解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提高后续发酵的效率。
2. 生物质发酵技术生物质发酵技术是将生物质中的糖类等有机物质转化为发酵产物,如乙醇、丁醇等。
生物工程在生物质发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发酵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提高产物的产量和选择性。
3. 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是将生物质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转化为合成气(含有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
生物工程在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改良生物质气化菌株,可以提高气体产量和气体质量,提高生物质气化的效率。
4. 生物质能源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质能源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将生物质中的有机物质直接利用微生物氧化产生电能。
能源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能源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源、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热门话题,也是全球环境问题所关注的重点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能源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能源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能源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能源转化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以及确定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
在生物化学中,能量是在化学反应中转化的,通常可以通过生化反应中的物质的燃烧来释放。
其中,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利用化学能的最基本的两种反应类型。
1.细胞呼吸的基本原理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利用外源性物料(如氧气)氧化有机物质以释放能量的一种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三级反应,并涉及到多个化合物的催化反应。
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是:糖类分子在细胞质里分解成为产生能量的途径,即α-酮酸酯化和三羧酸循环,之后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即氧化磷酸化。
2.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是一种通过太阳能来产生有机化学物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过程中,光能使得光合色素捕捉到能量,然后经过复杂的反应将该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而在暗反应过程中,前一阶段产生的化学能被利用,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二、生物工程基本方法生物工程主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来改造生物体,从而实现人类生活和产业发展上所需求的特殊性能。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我们可以改造生物体基因,调节代谢过程,也可以改进各种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
1.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将DNA修饰为期望的新序列的技术。
在基因编辑技术中,CRISPR/Cas9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用于删除、替换和添加部分基因,从而调整基因对生物的影响。
2.蛋白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是指将靶蛋白序列中的一些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和活性的方法。
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制备更好的酶、抗体、诊断药物和治疗药物。
3.代谢工程技术代谢工程是指通过改变代谢物和代谢过程的控制和调节,实现期望代谢物产量、产物种类和产品纯度的方法。
生物工程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质材料转化制取的可替代化石燃料,具有多样性、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生物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已经在生物燃料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工程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
一、生物发酵技术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发酵技术是目前生物燃料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废弃物转化为气体燃料,如甲烷和氢气。
生物发酵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代谢能力,可以处理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同时生产出高效能源。
在生物发酵技术中,微生物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研究人员通过改良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使其具有更高产量和更好的抗逆性。
此外,优化发酵条件也是提高生物燃料产量的关键。
通过调整温度、pH值和营养成分等因素,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产气效率。
二、基因工程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来改善其性状或获得特定产物的技术。
在生物燃料生产中,基因工程可以用于改良植物或微生物的性状,提高其生物质积累和生物转化效率。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能够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植物,提高其生物质积累量和纤维素含量。
同时,通过添加特定基因,可以增强植物的耐逆性和生长速度,进一步提高其生物燃料生产潜力。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用于改良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提高其生物质转化效率。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的基因组,使其能够更高效地将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料,如乙醇和丁醇。
这些基因工程技术为生物燃料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三、酶工程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酶工程是指通过改变酶的结构或功能来获得特定产物的技术。
在生物燃料生产中,酶工程可以用于改良纤维素降解酶和生物质转化酶,提高废弃物的降解效率和生物燃料的产量。
纤维素是一种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多糖类物质,其降解对于生物燃料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改良纤维素降解酶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提高其对纤维素的降解效率和特异性。
生物质能源工程

生物质能源工程生物质能源是利用可再生的有机物质(如木材、农作物残渣等)进行能源转换的一种可持续能源形式。
生物质能源工程是指将生物质转化为能源的过程,包括能源生产、转化、利用和管理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介绍生物质能源工程的意义、技术和应用等方面。
一、生物质能源工程的意义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势。
生物质能源工程的发展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减缓气候变化,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此外,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也可以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多样性。
二、生物质能源工程的技术1. 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主要包括生物质获取、前处理和处理等步骤。
生物质获取可以通过林业、农业、农田秸秆等方式进行,前处理则包括干燥、粉碎、压缩等工艺。
处理阶段的方法包括气化、发酵、燃烧和液化等方式,可以生产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等不同形式的能源。
2.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是将生物质能源转化为高效利用的能源形式。
其中,气化是将生物质在高温下转化为合成气体的过程,合成气体可用于发电、制热等。
液化是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可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燃料。
发酵是将生物质通过微生物转化为沼气的过程,沼气可用于烹饪和供热等。
3. 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发电、供热、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等。
发电可以通过直接燃烧生物质或利用生物质气化产生的合成气体发电。
供热则可以利用生物质直接燃烧或利用生物质制成的颗粒燃料进行供热。
生物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转化的液体燃料,如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燃料。
生物化学品则是指将生物质转化为化学品的过程,如生物塑料和生物肥料。
三、生物质能源工程的应用生物质能源工程的应用领域广泛,例如农业、林业、能源和环境等。
在农业方面,生物质能源工程可以使农作物残渣得到充分利用,并提高农田土壤质量。
在林业方面,生物质能源工程可以利用林木进行能源生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能源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能源生产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已经成为了重大环境和经济问题。
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替代能源,其中生物能源因为其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的特性,成为了广泛关注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能源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章将介绍微生物工程技术以及其在生物能源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微生物工程技术的概述微生物工程技术是将基因工程技术与微生物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改造微生物的基因组,使其具有新的代谢途径和功能,从而提高微生物在生物能源生产中的效率。
此外,微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开发新型的微生物菌种,以适应不同生产环境和条件。
第三章:生物能源的生产途径生物能源的生产途径主要包括生物质转化、生物气体化和生物制油等。
其中,微生物工程技术在这些生产途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生物质转化是将植物纤维素等有机物通过微生物降解转化为可用的能源,如乙醇和生物气体。
微生物工程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造产乙醇菌株的代谢途径,提高乙醇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微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改造产生生物气体的菌株,提高生物气体的产量和纯度。
第五章: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气体化中的应用生物气体化是将有机废弃物通过微生物菌种的作用转化为可燃气体。
微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造微生物菌株,提高菌株对废弃物的降解能力,从而增加生物气体的产量和质量。
第六章: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制油中的应用生物制油是利用微生物菌株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改造微生物菌株,提高其在废弃物转化过程中的效率和产量。
此外,微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改造菌株的代谢途径,实现对废弃物的高效利用。
第七章: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能源生产中的挑战和前景虽然微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能源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减少,生物能源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替代能源形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
一、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利用生物质能源进行转化和利用的燃料,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气体等。
生物技术在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进而增加生物质的供应量。
其次,通过酶的工程改造,提高生物质的降解效率,加速生物质发酵生成生物燃料。
生物技术不仅提高了生物燃料的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生物燃料更具可行性。
二、生物电池生物电池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电流的一种装置。
生物技术在生物电池的开发和运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筛选特定的微生物,如电致化学微生物和蓝藻菌等,可以提高生物电池的电流产生效率。
其次,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提高微生物的电子传递能力,从而提高生物电池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生物技术为生物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将其应用于废水处理、电能储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生物氢能源生物氢能源是利用微生物菌株产生氢气的一种新型能源。
生物技术在生物氢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挖掘和改造具有产氢能力的微生物,提高其产氢效率和稳定性,可以实现生物氢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还可以通过调控微生物菌株的代谢途径,提高其对基质转化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生物氢的产量和质量。
生物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将成为未来生物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结起来,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涵盖了生物燃料、生物电池和生物氢能源等多个方面。
通过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提高生物能源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物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不仅给生物能源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也为我们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工程对能源领域的重要贡献

生物工程对能源领域的重要贡献生物工程是一门将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手段,以生物为材料或工具,研究和应用生物科学的一门学科。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物工程在能源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生物工程在生物质能、生物燃料和生物制氢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1.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指的是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来转化和生产能源。
生物质能主要包括生物质热能、生物质生物燃料和生物质化学能。
生物工程在生物质能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生物质热能的利用生物工程通过利用生物质的燃烧产生的热能,以生物质作为能源来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例如,利用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生物质废弃物进行燃烧发电,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生物质生物燃料的开发利用生物工程在生物燃料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生物柴油、生物乙醇和生物气体等。
通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农作物、林木等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性液体或气体燃料,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
这种转化过程通常涉及微生物的使用,如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物乙醇。
1.3 生物质化学能的转化利用生物质化学能是指将生物质中的可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源。
生物工程可以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如生物基塑料、生物基肥料等。
2. 生物燃料的发展生物燃料是指来源于生物质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包括生物燃油、生物乙醇和生物气体等。
生物工程在生物燃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以下是生物工程在生物燃料领域的主要贡献:2.1 生物燃油的生产生物工程利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用于替代传统矿物燃油的生物燃油。
这种生物燃油通常来源于植物油、动物脂肪等,经过催化剂的处理和改性,可以作为燃料供给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使用。
2.2 生物乙醇的生产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含有高糖度的农作物、淀粉类废弃物等转化为生物乙醇,以替代传统的石油乙醇。
能源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能源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基本原理:1.能源代谢:能源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的基础是研究生物体能源代谢,即生物体对能源的吸收、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这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酵作用等。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能量代谢途径和基因调控网络,可以设计和构建能源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的相关工艺和系统。
3.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能源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研究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代谢特性,可以发现新的能源生产和转化途径。
微生物学技术包括微生物筛选、培养与测定生理特性、分子鉴定等。
微生物学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利用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来开发和应用新的能源生产和转化技术。
二、基本方法:1.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通过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方法,可以对生物体的基因组和基因表达进行全面的研究。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和转录组数据,可以找到与能源生产和转化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
这为进一步调控和优化生物体的能源代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代谢工程:代谢工程是能源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对生物体代谢途径的理解和调控,可以实现对生物体能源代谢途径的优化和调控。
代谢工程的方法包括构建代谢途径、调控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调控代谢产物的排泄等。
通过代谢工程的手段,可以实现对生物能源生产和转化的精确控制。
3.蛋白工程:蛋白工程是改造和调控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一项技术。
蛋白工程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结构和表达方式,来调控酶的活性和选择性,实现对能源生产和转化过程中关键酶的调控和优化。
蛋白工程的方法包括蛋白质工程设计、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蛋白质结构的解析等。
4.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将微生物进行大规模培养和利用的一项技术。
通过发酵工程的手段,可以实现对大量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的调控和控制。
发酵工程的方法包括微生物培养基的设计、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器和设备的设计等。
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能源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能源中的生物工程与技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人们在利用能源的同时又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灾难。
如今,如何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而更好的利用能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地球上亿年积累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等,仅能支撑300年的大规模开采就将面临枯竭。
如果按现有的开采技术和连续不断地日夜消耗这些化石燃料的速度推算,煤、天然气和石油的有效年限分别是100—120年、30~50年和18~30年。
显然21世纪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是能源问题。
自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以来 开发新能源成为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出
路。
与化石燃料相比 新能源具有可再生、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更符合人类可持
续发展的目标。
其中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和潮汐能 是开发较早的新
能源 已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能源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关键词生物能源,生物技术,新能源
生物能源——又称绿色能源。
是指从生物质得到的能源,它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
古人钻木取火、伐薪烧炭,实际上就是在使用生物能源。
但是通过生物质直接燃烧获得能量是低效而不经济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生物能源逐步被以煤和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所替代。
“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能源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只要太阳不熄灭,生物能源就取之不尽。
其转化的过程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生物质,生物能的使用过程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一个物质的循环,理论上二氧化碳的净排放为零。
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和使用生物能源,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
因此,利用高技术手段开发生物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部分。
当前生物能源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沼气、生物制氢、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
1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
沼气发酵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不产甲烷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沼气发酵产生的三种物质,一是沼气,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能源;二是消化液(沼液),含可溶性N、P、K,是优质肥料;三是消化污泥(沼渣),主要成分是菌体、难分解的有机残渣和无机物,是一种优良有机肥,并有土壤改良功效。
利用生物强化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浓度,加强沼气发酵的速率和底物的转化效率,包括投加高效或特殊的微生物制剂,加强对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或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降解;投加复合的营养制剂,提高产甲烷细菌的增殖速率和活性。
现代分子技术如PCR技术、DNA杂交技术、电泳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和基因标记技术等的发展已是日新月异,这为我们对厌氧颗粒污泥中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和多样性分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利于对微生物区系组成和随时间、空间的分布的深入了解,从而对发酵条件和发酵过程进行优化设计,缩短发酵时间,提高产气效率
厌氧污泥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利用依赖于培养的方法分离不出来,现代分子技术使我们有可能不通过培养,从厌氧污泥中直接克隆到具有特殊功能的基因,如降解性基因或编码活性成分合成的基因;利用现代分子技术还可以构建多功能的基因工程菌,比如将能够降解农药、苯环类物质或能够富集重金属的关键酶基因。
2生物制氢,生物质通过气化和微生物催化脱氢方法制氢。
在生理代谢过程中产生分子
氢过程的统称。
迄今为止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光合生物产氢 发酵细菌产氢 光合生物与发酵细菌的混合培养产氢。
光合生物产氢利用光合细菌或微藻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8 10]。
目前
研究较多的产氢光合生物主要有蓝绿藻、深红红螺菌、红假单胞菌、类球红细
菌、夹膜红假单胞菌等[6 11]。
3发酵细菌产氢利用异养型的厌氧菌或固氮菌分解小分子的有机物制氢
[8]。
能够发酵有机物产氢的细菌包括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如丁酸梭状芽
孢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产气肠杆菌、褐球固氮菌、白色瘤胃球菌、根瘤菌
等[6 11]。
与光合细菌一样 发酵型细菌也能够利用多种底物在固氮酶或氢酶
的作用下将底物分解制取氢气 光合生物与发酵细菌的混合培养产氢由于不同菌体利用底物的高度特异
性 它们能分解的底物是不同的。
要实现底物的彻底分解并制取大量H2 应考
虑不同菌种的共同培养。
Yokoi H.等采用丁酸梭菌( Clost ridiumbutylicm )、
产气肠杆菌( Enterobacter aerogenes) 和类红球菌( Rhobacter sphaerbdies)
共同培养 从甜土豆淀粉残留物中制取H2 可连续稳定产氢30 天以上 平均
产氢量为4.6molH2/mol葡萄糖 是单独利用C.butylicm产氢量的两倍。
原因
在于C.butylicm 产生的淀粉酶能降解淀粉成葡萄糖来产氢 E.aerogenes中不
含淀粉酶 只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产氢。
而在两者代谢的过程中 葡萄糖降解除
了产生H2 还产生两者不能利用的小分子有机酸 使培养基的pH值下降 偏
离了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条件 从而使氢气产量下降。
但当三者共同培养时 葡萄糖降解产生的有机酸能被R .sphaerbdies降解 从而使培养基pH值保持恒
定 葡萄糖能够被充分利用 产氢量大大提高[11]。
生物柴油是指植物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制造的脂肪酸甲酯,是一种洁净的生物燃料,也称之为"再生燃油"为了提高柴油生产效率,采用酶固定化技术,并在反应过程中分段添加甲醇,更有利于提高柴油的生产效率。
这种固定化酶(脂酶)是来自一种假丝酵母(Candidaantaretica),由它与载体一起制成反应柱用于柴油生产,控制温度30℃,转化率达95%。
这种脂酶连续使用100天仍不失活。
反应液经过几次反应柱后,将反应物静置,并把甘油分离出去,即可直接将其用作生物柴油利用"工程微藻"生产柴油是柴油生产一项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所谓"工程微藻"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建构的微藻,为柴油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美国国家可更新能源实验室(NREL)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建成"工程微藻",即硅藻类的一种"工程小环藻"(Cyclotellacryptica),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使脂质含量增加到60%以上(一般自然状态下微藻的脂质含量为5%-20%),户外生产也可增加到40%以上。
这是由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基因在微藻细胞中的高效表达,在控制脂质累积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正在研究合适的分子载体,使ACC基因在细菌、酵母和植物中充分表达,还进一步将修饰的ACC
催化的一系列有机质分解代谢的生化反应过程。
发酵底物可以是糖类、有机酸或氨基酸
其中最重要的是糖类 包括五碳糖和六碳糖。
由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包括四种途径 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和磷酸解酮酶途径 其中EMP 途径最重要
一般乙醇生产所用的酵母菌都是以此途径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四、乙醇发酵的微生物学基础
发酵法 就是利用微生物 主要是酵母菌 在无氧条件下将糖类、淀粉
类或纤维素类
物质转化为乙醇的过程。
实质上 微生物是这一过程的主导者 也就是说微生物的乙醇转
化能力是乙醇生产工艺菌种选择的主要标准。
中国的人口众多,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中国。
在中国,有一个和谐的农业环境,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使旧能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对中国来说,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利用中国的农业资源,无限度地开发,并且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可以使不可再生能源得到高效地、充分地利用生物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我国的一项既定国策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
生物资源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力 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
用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 随着生命科学、生物
技术、营养学、现代化工、食品科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 对生物资源中的活性成
分有了新的认识 为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了思路 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示了
广阔的前景。
中国是粮食大国 资源丰富多样 但由于人口的众多 同时也是资源匮乏
的国家 发展生物能源十分符合我国国情。
对此农业部成立了生物质工程中心
目的是加强农业生物质技术研究 在生物能源的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并使
我国在未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