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速度
高中物理【速 度】

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程标准解读|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
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3.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
5.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利用打出的纸带求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第1课时速度一、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3.定义式:v=Δx Δt。
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
1 m/s=3.6 km/h。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填“标量”或“矢量”),其方向与时间Δt内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描述物体在时间Δ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向。
(2)v Δx Δt。
2.瞬时速度(1)描述物体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及方向。
(2)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叫作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速率。
4.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三、速度—时间图像1.物理意义:直观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2.v-t图像的画法: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
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所示的v-t图像。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由v=ΔxΔt可知,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2)速度v1=2 m/s,v2=-3 m/s,因为2>-3,所以v1>v2。
()(3)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4)物体的位移越大,则平均速度越大。
()(5)物体的瞬时速度越大,则平均速度越大。
高中物理 第1章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课件 高中第一册物理课件

12/9/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4)如果打 A 点时开始计时,将 B、C、D、E、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标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线。
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1)纸带的哪一端与物体相连? (2)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BD 段对应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4)打 C 点时瞬时速度是多大?
答案 (1)左端 (2)0.1 s (3)1.861 m/s (4)1.861 m/s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答案
答案 AD
12/9/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答案
解析 物体沿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一周,位移为零,路程大小等于圆周 周长,根据定义,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A 正确,B 错误;物体 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某时刻的速度为 v,不代表下一时刻的速度也 为 v,C 错误,D 正确。
12/9/2021
12/9/2021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__;(填“释 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电源频率为 50 Hz);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 B、C、D 三个点时小 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12/9/2021
第八页,共三十七页。
核心 模型 (héxīn) 考点对点练
12/9/2021
提升训练
第九页,共三对十七点页训。 练
典型考点一
速度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 v=ΔΔxt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1.3运动速度的描述---速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根据本节课特点,采用“启发探究欲望、展开探究活动、总结探究成果为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在观察现象初步分析、猜测、推导规律阶段都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因此在充分落实“双基”教学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探索能力的思想指导下,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学会学习和科研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平均速率等于物体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就是说,尽管他们两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且都不为零,但是由于所用时间不同。所以用时短的运动得快,也就是平均速率大,这其实也就是初中学过的“速度”。
4、探究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表演短剧:“警察与司机的故事”,加深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一外国司机驱车从长兴赶往湖州,由于交通堵塞,已经行驶了2个小时,快要抵达目的地了,司机便开始加速行驶……(基本数据:长兴到湖州约30公里,允许行驶的最大时速为60公里/小时。)
〈设疑引入〉: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2、探究知识准备
指导学生阅读“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问题〉:以初中的50米赛跑为例,如果跑道是直线,你是否能说明“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的区别和联系?
(二)展开探究活动
1、建立模型-速度
北京时间2004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所有国人都铭记的日子,21岁的上海小伙子刘翔犹如闪电一样,挟带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率先冲过了终点,以巨大的优势斩获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金牌,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约翰逊所创造的世界纪录。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件)

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叫平均速率呢?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
大小相等
例7: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单向行驶,从A处行驶到B处用了60s,A、B 两地相距900m;在B处停留30s后沿原路返回,用了45s到达A、B的中 点C处.问: (1)这辆汽车前60s内的平均速度? (2)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
A.3m/s,向左 B.3m/s,向右 C.9m/s,向左 D.9m/s,向右
匀速直线速度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 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2)“匀速”是指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位移的
大小和方向都相等)。
实质:是一种速度不变的运动(大小和 方向都不变)。
(5)矢量性: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6)速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两辆汽车从某地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出发,速度的 大小都是20m/s,他们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吗?
速度仅指出大小是不够的,还必须指明 速度的 方向 ,方向与 物体运动方向 相同
(1)运动越快的物体速度越大。 (2)物体运动的位移越大,速度越大。 (3)物体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A.该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限速100km/h指的是限定汽车行驶的最低速度 C.在测速区间,该轿车行驶的瞬时速度仍可能超过100km/h D.在测速区间,该轿车行驶的瞬时速度不可能超过100km/h
2、为了迎接学校运动会,某同学在一次体能训练中,沿直道先以6m/s 的速度跑了39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走了10m,求: (1)该同学在该直道上运动的总时间; (2)该同学在该直道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ppt课件(公开课)

0.92s
△t
当∆t非常小时,所得速度近似认为是x=10点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的速度。
(△t很小很小,接近于0) 极限思想
三 1、平均速度:描述某段时间运动的快慢。
` 平
1
意义: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均 2 对应的是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
速 度
(3)定义:
与 2、瞬时速度:
位移Δ x为多少? △ x =-20m
位置的变化△ x (位移): △ x =x末-x初
△ x为正,表明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 x为负,表明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想 一 想 一个物体从某位置运动到另外一个位置, : 位置发生了变化,也一定会花费一定的时间。
如何确定 位置变化 快慢呢?
运 以下有三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的运动情况: 动
快 慢 的 A.自行车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0
20
100
比 B.公共汽车
0
10
100
较 C.火车
100
10
400
如何比较A和B的运动快慢? 如何比较B和C 的运动快慢?
位移相同,比较时间 时间相同,比较位移
如何比较A和C的运动快慢?时间、位移均不同,比较比值
思 维 位移不同,时间也不同,比较位移与时间 训 的比值,比值越大,运动得越快。 练
平均速度: B 瞬时速度 : A、C、D
课 堂 练
例2:关于瞬时速度,下列正确的是( BCD)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在某一段 位移内的速度的平均值
习 B.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是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
均速度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来自刻的速 度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瞬时速度等于平均 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第一课时PPT

引导探究 平均速度
16奥运会百米决赛,牙买加名将龙赛恩 博尔特夺冠,博尔特的成绩是9s81。
11.012m/s
引导探究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公式: v x
t
注意: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x 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假设从三脚爬上山顶的路程为S, 因为他最后又回到了远点,所以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 然后设往返的平均速率设为V, 由题意可知,这个人一共走的路程为2S, 从山脚爬到山顶用的时间t1=S/v1 从山顶返回山脚用的时间t2=S/v2 所以往返的平均速率就等于用总的路程除以总共用的时间 即: V= 2S/(t1+t2) = 2S/(S/v1+S/v2) 然后化简可得:=2v1·v2/(v1+v2)
A.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0.5 h
B.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 路程中运行
C.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的路程,用的 时间一定是1 h
D.60 km/h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大速 度与最小速度之和的一半
•
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 狐”比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时出发, 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 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B )
当堂诊学
• 例1:(基础题)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 确的是( )AD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只有大小 C.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越大
当堂诊学
例2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 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正确的是(ACD)
高中物理运动速度的快慢专题讲解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要点一、速度(1)提出问题在30 min 内,自行车行驶8 km ,汽车行驶48km ,显然汽车比自行车运动得快;两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甲同学用时12.5s ,乙同学用时13.5s ,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可见,运动的快慢与位移和时间两个量有关,在其中一个量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另一个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要比较上例中的汽车和甲同学哪个运动得快,就不能直接看出了,这就要找出统一的比较标准.(2)速度要点诠释:①定义:速度v 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x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②公式:x v t∆=∆. 速度定义采用比值定义法,x v t ∆=∆不表示v 与△x 之间的数量关系,即v 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但△x 不一定大,二者不成正比关系.式中△x 是位移而不是路程,△x 与△t 具有同一性和对应性.如果一段时间t 内物体发生的位移用x 表示,公式还可表示成x v t=. ③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④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 -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或km·h -1)、厘米每秒(cm/s 或cm·s -1)等. ⑤矢量性: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它的方向跟运动的方向相同.【典型例题】类型一、关于速度概念的理解例1、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 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 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 ,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解析】测量员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声波遇到较近的峭壁反射回的,则测量员到这一峭壁的距离为x 1=vt 1/2=170m ;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声波在另一个峭壁反射回的,所以测量员与另一峭壁的距离应为x 2=v(t 1+t 2)/2=255m ,因此两峭壁间的距离为x=x 1+x 2=170m+255m=425m .【变式1】一人看到闪电12.3s 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340m/s ,光速为3×108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 .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解析】在研究问题时,为了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使问题得到简化,总是要忽略次要矛盾.光速和声速相差很大,在传播约4.1km 的距离时,光运动的时间非常短,对于估算来说完全可以忽略,其运算方法是:声速:v =330m/s =0.33km/s .所以0.333t x vt t ===(km),显然声速加倍后题中的估算将不再成立.【答案】B【变式2】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曝光时间约10-6 s ,因此可估算子弹飞行速度约为多大?【答案】500m/s ——1000m/s例2(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m/s ,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解析】因为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故A 、C 正确,B 错;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故D 正确.要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要点诠释:(1)提出问题坐在汽车驾驶员的旁边,观察汽车上的速度计,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速度计指示的数值是时常变化的,如:启动时,速度计的数值增大,刹车时速度计的数值减小.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在变化的,这时我们说汽车的“速度”是指什么呢?(2)平均速度由前述速度的公式x v t∆=∆可以求得一个速度值,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不变的,这就是说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变化的,这个速度值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t 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①定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②公式:xvt∆=∆.③矢量性: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注意】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因此,求出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对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而言的.(3)瞬时速度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在公式xvt∆=∆中,如果时间△t非常小,接近于零,表示的是一瞬时,这时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②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③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因此以后碰到“速度”一词,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瞬时速度.(4)如何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当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因为在任何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都相同,所以任取一段位移△x和与之对应的时间△t的比值xvt∆=∆是恒定的,它反映了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质点每时每刻的运动情况都不相同,所以为了描述质点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上)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常把该段时间内(或该段位移上)的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这样质点的位移△x与相应的时间△t的比值xvt∆=∆就是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这段时间内(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质点的运动情况.对变速直线运动而言,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为了精确地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我们采用无限取微逐渐逼近的方法,即以质点经过某点起在后面取一小段位移,求出质点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从该点起所取的位移越小,质点在该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就越小,即质点在该段时间内的运动越趋于匀速直线运动.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的,求得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质点通过该点时的速度.对变速直线运动,各点的瞬时速度是变化的.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点的瞬时速度都相等,所以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例3、(2014 秦皇岛五中期中)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 ,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初中知识点回顾: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1)比较相同的时间,运动物体通过的距离(2)比较相同的路程,运动的物体所用的时间综合(1)(2)两点可以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最佳方法:比较速度2、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可见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说明:定量: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的量)3、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 vs t = s=vt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 “ 米 ∕秒 ” 单位符号: “ m∕s ”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千米∕时 ” 单位符号: “ km∕h ” ,读作“ 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1米 ∕秒 = 3.6千米∕时 1千米∕时=0.28或185米 ∕秒 可见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合成的。
说明:速度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变速运动,只不过,路程用某段的总距离,时间是指在这段路程中所花的总时间,包括中途停止的时间。
新课:一、坐标与坐标变化量1.A 点坐标x 1 :表示汽车在t 1时刻的位置,B 点坐标x 2 :表示汽车在t 2时刻的位置。
2.坐标的变化量△ x = x 末 – x 初 (表示汽车的位移)⑴ △ 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⑵△ 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 t = t 2 – t 1思考与讨论:1.上图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2.如果上述汽车沿x 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Δx 是正值还是负值?二、速度初中物理中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讨论交流:这一定义能否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呢?请举例说明。
要点提炼速度: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也就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说明:这里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被定义的物理量不是由其它两个量决定,即不能说v 与Δx成正比,与Δt 成反比.初中曾学习过ρ=mV、R=UI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4.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比较
如果在时间△t内 物体的位移是△x,他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 3、公式:
v=
6、单位:m/s
x t
4、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5、速度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是物 体运动的方向。
二、速率
• 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2、定义:物体的路程和发生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作速率。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速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1、速度 • 2、速率 • 3、平均速度 • 4、瞬时速度
• 5、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 6、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1、观众怎么比较速度
• 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2、定义: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作速度。
如果在时间△t内 物体的位移是△S,他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 3、公式:
v=
6、单位:m/s
△S △t
4、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 5、速率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路程的大小
三、平均速度
• 定义:运动物体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 方向:与△X方向一致
四、瞬时速度
•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某位置)的速度。 • 方向:与某时刻(某位置)的运动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