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的主治功效和实用中药配伍药方

白芍的主治功效和实用中药配伍药方白芍的主治功效和实用中药配伍药方白芍的主治功效和实用中药配伍药方①治妇人胁痛:香附子200克(黄子醋二碗,盐50克,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
为细末,每服10克,沸汤调,无时服。
(《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②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50克,当归25克,黄连25克,槟榔、木香10克;甘草10克(炒),大黄15克,黄芩25克,官桂12克。
上细切,每服25克,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③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150克,芍药500克,茯苓200克,白术200克,泽泻250克,芎藭250克。
上六味,杵为散。
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④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芍药100克,桂(去粗皮)、甘草(炙)各50克。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芍药汤)⑤治痛经:白芍100克,干姜40克。
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⑥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药150克,干姜25克。
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10克,日再。
(《广利方》)⑦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50克,熬令黄,杵令细为散。
酒或米次下10克,并得。
初三服,渐加。
(《广利方》)⑧治脚气肿痛:白芍药300克,甘草50克。
为末,白汤点服。
(《岁时广记》)⑨治风毒骨髓疼痛: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
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
每服三合,日三服。
(《经验后方》)⑽消化性溃疡:白芍200克,甘草150克,白胡椒20克。
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
可连服2个月。
⑾骨质增生症:白芍40克,木瓜12克,鸡血藤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2克。
每日1剂,水煎服。
⑿肌肉痉挛:杭白芍30~60克,炙甘草10~15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调元汤的功效与作用

调元汤的功效与作用调元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汤剂,它由苦参、生地黄、白芍、白术、枸杞子、山药、茯苓、山茱萸、炒枳实、牡丹皮等草药组成。
调元汤有着广泛的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调元汤主要功效:1.养血生发:调元汤中的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足、贫血、脱发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2.补肾壮阳:调元汤中的苦参被称为天然的壮阳草,能够增强肾脏功能,提高男性性功能,对于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有辅助治疗作用。
3.清心安神:苦参和生地黄都有平静心神,安抚情绪的功效,对于失眠、焦虑、紧张等神经衰弱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润燥滋阴:调元汤中的山药和枸杞子都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于干燥口渴、咳嗽燥热等症状有一定效果。
5.调理肠胃:调元汤中的白术和茯苓都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6.抗炎镇痛:调元汤中的白芍和牡丹皮都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对于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7.调理气血:调元汤中的山茱萸和炒枳实有舒肝理气的功效,可以调理气血运行,对于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调元汤的作用:1.保健养生:调元汤具有滋阴养血、壮阳补肾、平衡气血等作用,适合一些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肠胃功能不佳的人士作为日常养生的保健品。
2.T调节疗效:调元汤中的山药、白芍、枸杞子等草药对于血糖调节、血压调节、护肝肾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3.辅助妇科疾病治疗:调元汤对于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可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加强疗效。
4.辅助男性性功能改善:调元汤中的苦参和生地黄对于男性性功能障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提高疗效。
5.调理情绪抗抑郁:调元汤中的苦参、生地黄对于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改善抑郁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调元汤适用人群:1.受到气血不足、贫血、脱发、发育不良等问题困扰的人群。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古今说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是何物?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关于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古文记载【本经逢原】“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
”解读:利水消肿、除湿治痹、固表止汗宜生用;健脾和胃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关于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配伍记载白术配伍陈皮,健脾燥湿、理气化痰,用于治疗脾虚、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以及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
白术配伍防风,舒肝健脾和中、益卫固表御风,用于治疗肝郁侮脾之腹痛、腹泻以及卫气虚弱易于外感之自汗、恶风等。
白术配伍白芍,调肝和脾、补气养血安胎,,用于治疗脾虚肝旺之腹痛腹泻、脘闷胁胀、食欲不振;肝郁脾虚之胸胁郁闷不舒、善太息、经行乳房胀痛、月经不调以及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胎动不安等症。
关于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现代临床运用1、治疗肝病:治肝硬化腹水用白术30~60g,治迁延性肝炎用白术30g,治原发性肝癌用白术60~100g。
2、治疗小儿腹泻:白术(伏龙肝研末炒)200g、山药(麸炒)200g、枣树皮(炒黄)150g、车前子(盐炒)150g,共研细末。
1岁以内每次0.5~1.0g;2~3岁每次2~3g;4~6岁每次3~4g,每日3次,饭前服。
3、治疗慢性腰痛:白术30g,炙山甲6g,加入白酒100ml(以能浸没药材为度),加盖,煮沸后转小火,微沸半小时,取药汁。
后药渣依上法重煎1次,合并两次取的药汁,分早晚两次服,每天1剂,连服2~3剂。
4、治疗便秘:白术60g、生地30g、升麻3g,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文由康美中药网编辑整理:/pages/channel_14200/1160808/14200.1470643780000.8326.shtml。
熟知中药材如何辨别白术与白芍

熟知中药材如何辨别白术与白芍白术和白芍是中医药常用的两种中药材,它们在功效、用法、性味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如何准确辨别白术和白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别从外观、用法和功效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辨别白术与白芍。
一、外观特征白术,中药学名为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外观为长形或类圆柱形,直径一般为1-2公分,长度一般为2-6公分,皮质黄白色,较薄,易剥离,剥离后呈黄白色,根部多分枝,质坚密,断面呈白色。
白芍,中药学名为Paeonia lactiflora Pall,外观为扁球形或圆球形,直径一般为1-2公分,表面呈黑褐色,外层较粗糙,根部较粗壮,略呈棕黄色,质软且稍湿润,断面呈灰白色。
二、用法差异白术一般用于脾胃虚弱、腹胀泄泻等症,常以砍片、炮制或炙烤后使用。
而白芍则适用于血虚症、痛经等症,常以饮片、煎剂或者炖汤的形式使用。
此外,白术可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如陈皮、党参等,而白芍一般单独使用。
三、功效区别1. 白术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的功效,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它还具有止汗、固肾、收湿、安胎等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病后体虚、体倦乏力等症。
2. 白芍的功效:白芍具有活血止痛、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以调节血液循环,改善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状。
此外,白芍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常用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在外观、用法和功效方面,白术与白芍有着明显的区别。
通过观察外观特征,我们可以辨别两种药材;而根据不同的症状和需要,选用白术或白芍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正确使用这两种中药材,以发挥它们的最大功效。
对于许多人来说,白术和白芍可能不太容易区分,因此本文对它们的外观、用法和功效进行了详细介绍。
希望读者们能够通过这些特征了解两种中药材的不同之处,并在使用中药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枸杞子白芍白术明目补血健脾适用于视力模糊痛经脾虚每日三次每次克

枸杞子白芍白术明目补血健脾适用于视力模糊痛经脾虚每日三次每次克枸杞子、白芍和白术是中医药领域常用的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这三味药材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明目、补血和健脾的功效。
枸杞子是中药材中的明目之王,白芍可以补血养血,白术能健脾益气。
这三味药材的组合使用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视力模糊是现代人常见的眼睛问题之一,它给人们的视觉体验带来了困扰。
对于视力模糊的患者来说,枸杞子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药物。
枸杞子能够养血明目、滋阴补肾。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用眼过度等因素导致了眼睛疲劳,而枸杞子所具有的明目功效恰好可以改善眼睛疲劳和眼睛疲劳引起的视力模糊等问题。
每日三次,每次可服用10克枸杞子,用热水泡煮,代茶饮服,能帮助改善视力模糊问题。
脾虚是中医理论讲解的一种身体机能失调,容易引发多种病症。
对于脾虚的患者来说,白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材。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能够补益人体的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脾虚导致的症状一般包括食欲不振、便溏等,而白术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症状。
每日三次,每次可服用10克白术,用开水冲泡服用,有助于调理脾虚问题。
痛经是女性的常见问题之一,常常给女性带来痛苦。
白芍是中医中常用的调经止痛的药物。
白芍具有补血的作用,能够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不适。
每日三次,每次可服用10克白芍,研末煎汤服用,对于痛经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
总结起来,枸杞子、白芍和白术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药材组合,用于明目、补血和健脾的功效。
对于视力模糊、痛经和脾虚等常见问题,每日三次,每次可分别服用10克枸杞子、白芍和白术的配方,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的症状。
然而,作为中药材,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适量使用,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材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确定剂量和配方的安全和适宜性。
总的来说,这种中药方剂在很多症状的改善中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个体差异,及时调整剂量和配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香砂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香砂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和白芍组成。
它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药物组合,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香砂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一、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物组成及配伍香砂六君子汤的组成主要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和白芍。
这六味药物的配伍合理,能够发挥出更好的药效。
1. 党参:具有滋补益气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 白术:有健脾和胃、益肺气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佳、气虚乏力的人群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3. 茯苓:能够利水渗湿,通肺化痰,对于水湿困滞、痰饮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4. 甘草:有益气、和脾胃、解毒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气虚乏力、心悸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5. 陈皮:能理气燥湿,除痰散结,对于痰饮咳嗽、脘腹胀满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6. 白芍:有滋养肝脾、调理气血的作用,对于血虚引发的头晕、头痛、月经不调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以上六味药物的配伍,相辅相生,共同发挥出香砂六君子汤的良好疗效。
二、香砂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香砂六君子汤主要有以下功效和作用:1. 补益气血: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和白芍具有滋养气血的作用,对于气虚血弱、乏力疲倦、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体弱多病的人群。
2. 健脾和胃:白术和甘草能够健脾和胃,改善脾胃虚弱、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增强胃肠功能。
3. 利水渗湿: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对于水湿困滞、浮肿、尿少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4. 理气燥湿:陈皮能够理气燥湿,改善痰饮咳嗽、脘腹胀满等病症,对于湿热痰喘、胃肠湿热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5. 调理气血:白芍具有滋养肝脾、调理气血的作用,对于血虚引发的头晕、头痛、月经不调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6. 调整情绪:香砂六君子汤能够调整情绪,缓解焦虑、烦躁、易怒等症状,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
三、香砂六君子汤的适应症及应用注意事项香砂六君子汤适用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水湿内停等病症,常见的适应症包括:1. 脾胃虚弱: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白芍白术白茯苓白芷美白功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白芍白术白茯苓白芷美白功效
导语:俗话说的好,一白遮三丑。
对于如何美白这个问题,是受到很多女性朋友所关注的。
生活中,美白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便是不用通过药物来进行美
俗话说的好,一白遮三丑。
对于如何美白这个问题,是受到很多女性朋友所关注的。
生活中,美白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便是不用通过药物来进行美白,自然美白是最好的。
白芍白术白茯苓白芷,在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可以美白的材料。
那么,白芍白术白茯苓白芷美白功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白芷:《本经》记载:“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
无论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中都记载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药。
可以美白,又可美体。
白芷:《本经》记载:“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
无论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中都记载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药。
可以美白,又可美体。
白蔹:《药性论》记载:“可治面上疮疱。
”
白茯苓:《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
白芨:《药性论》记载:“治面上疮,令人肌滑。
”《本草纲目》记载:“洗面黑、祛斑。
白术:《药性论》记载:“主面光悦,驻颜祛斑。
”
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美白,治疗雀斑和黑斑。
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白芍:《本经》记载,白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利小便、益气”,美容良药。
珍珠粉:美白、润肤、去痘.。
家传的 七子白 配方

家传的七子白配方。
:白术、白芷、白芨、白蔹、白芍、白茯苓、白僵蚕。
珍珠粉每次配药打粉,都是要去同仁堂的像100G的粉,如果3天做一次的话,小粉大概可以用2个月左右.下面说说配比。
不是你去药店买100G的药材,就能打出100G的粉粉,打粉的过程中会有损耗的。
下面拿100G 粉做例子,给大家一个配粉的比例。
例如,想要大概100G左右的粉粉。
那么需要;白术30G、白芷30G、白芨30G、白蔹30G、白芍30G、白茯苓30G、白僵蚕30G。
一共210G的药材,大概可以打出140-150G粉粉。
脸上有痘痘同志们,可以30G的黄连,这个是清火祛痘的。
还有,像同仁堂打粉分为2种,一种粗粉,一种细粉。
我们做面膜一定一定要打成细粉!粗粉做面膜吸收就不那么好了!同仁堂药房是150G以上的药材才可以打细粉,如果你配的药材到不了150G,那么人家是不能给你出细粉的。
打粉的加工费是10G粉粉1块钱。
例如你买了210G的药材要打成细粉,那么打粉的加工费就是21元。
这个是按药材算钱,而不是按照你出来的粉粉有多少克算钱的。
大家打粉的时候一定要跟人家说麻烦帮我打的细一点,我是用来做面膜的。
2个月时一个疗程。
建议大家3天做一次,敷的时间大概是20-30分钟,这个自己掌握。
每次大概10G左右就足够了。
建议大家用纯净水调这个面膜,可以适当上网加些蜂蜜,蜂蜜主要起到滋润和使面膜更加粘稠的作用。
水要一点一点的加,面膜不要调的太稀,太稀会流的到处都是。
如果你是油性皮肤,建议就用七子白珍珠粉,用纯净水调匀就可以了,可以适当的加些蜂蜜。
如果是干性皮肤,建议七子白珍珠粉,可以用牛奶蜂蜜去调。
小粉一般都是把面膜调的很浓,敷在脸上后,在用纯净水泡个纸膜贴在上面,主要是为了不让面膜中途干掉。
而且在上面加个纯净水纸膜,揭下来的时候,大部分的面膜都吸附在纸膜上了,比较方便清洗哈~下面是最最重要的一点,这个面膜一定要在晚上做,千万不能白天出门前做!因为七子里面,白芷是感光药物!如果遇到阳光,不仅不会起到美白作用,反而会让你变黑!我推荐给自己的好姐妹用的时候,她们做了一个疗程说咋还黑了呢?后来才知道,是白天做的,白芷光感作用了,自然得不到美白效果!后总结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
入肝、脾经。
【功效】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
【功效特点】本品酸能收敛,苦凉泄热,而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之功,为治疗诸痛之良药,凡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肝郁不舒之胸胁、胃、腹绞痛、四肢拘挛、肝脾不和、腹中挛急作痛、泻痢腹痛、营阴不固、虚汗不止以及肝阴不足、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肌肉跳动等证,皆可应用。
【功效作用】
1.补血敛阴: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可与当归、川芎、熟地等同用。
②用于表虚自汗,可与桂枝同用,以调和营卫;用于盗汗,可与黄芪、五味子等药同用。
③用于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可与熟地、阿胶、焦白术等同用。
④用于血痹,症见肌肤麻木不仁,不痛,状
如风痹,营气虚则不仁,故用白芍养血和营,可配当归、川芎、黄芪、白术等药同用,效果更好。
2.柔肝止痛:①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胃、腹胀满疼痛,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药同用。
②用于脘腹疼痛、四肢拘挛,可与甘草同用。
③用于痢疾腹痛,可与黄芩、黄连、木香等药同用。
3.养阴平肝: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等,可与生地、天麻、石决明、钩藤、桑叶、菊花等同用。
【鉴别应用】
1.白芍与当归,二者皆能补血,且常同用于血虚之证,然
当归性温,主治血虚有寒之证,而白芍微寒,主治血虚有热之
证,均能止痛,但当归补血活血,专治血虚有瘀滞或有寒之痛,
不似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而止痛。
2.白芍与赤芍,古代二者不分,统称芍药,但其功能差异显著,临床应用时自有分别,白芍以养血敛阴柔肝为主,赤芍以泻火凉血、化瘀活血为主,虽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但前者柔川止痛,后者化瘀止痛。
3.欲敛其阴,平肝多生用,用以舒肝和脾、调经止痛多炒用。
【配伍应用】
1.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长于动而活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为血中阴药,善于静而敛阴。
一动一静,相配有养血理血之效,主治心肝血虚之心悸不宁、头晕耳鸣、筋脉挛急、妇女月经不调等。
2.配桂枝桂枝能助心阳,通经络,解肌以去在表的风邪,芍药养阴和里,能固护在里的营阴。
桂枝为阳药,芍药为阴药,其意在于一散一收,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营卫、养阴止汗的目的。
3.配柴胡: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透邪,白芍和营止痛,平肝
缓急,二药配合,补散兼施,既疏达肝郁,又能养阴滋液,对肝脾失调有和解止痛之功。
4.配附子:芍药之酸可益血,附子之辛可以复气,芍药敛阴止汗,附子固肾回阳,二药同用,寒热并施,阴阳同治,主治阴伤阳虚之候。
5.配甘草: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伍用,有酸甘化阴之妙用,共奏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之效用。
6.配赤芍: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赤芍泻肝火,白芍养肝阴;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泻。
二药伍用,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对阴虚挟瘀有热之证最为适合。
7.配侧柏叶:侧柏叶凉血止血,生白芍凉血清热,二药合用,凉血育阴而止血,治热迫血行之月经过多、胎热腹痛。
8.配熟地:熟地、白芍均能养血补血,同属静药,但熟地
补血以人肾填髓为主,白芍补血以入肝养阴柔肝为主;熟地甘温,白芍酸寒,二药合用,肝肾并补,滋水涵木,充
分体现“乙癸同源”之说。
【应用注意事项】
1.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用。
2.凡中寒腹痛、中寒腹泻、腹中冷痛、肠胃虚寒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6~15克,入煎剂,或入丸散。
敛阴平肝治痢多生用,柔肝和脾止痛多炒用,酒炒可减其寒性。
白术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甘、苦,温。
入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益气安胎。
【功效特点】本品甘温补中,苦可燥湿,为健脾燥湿要药。
盖脾为营卫生化之源,又主运化水湿,脾气得健,则水湿可利,肌表可固,所以又有利水止汗之功,故凡脾虚
不运,或停痰停湿、发为泄泻或肿满之证,皆为主药。
其治脘腹胀满及胎动不安之证,亦是取其健脾补气之功。
【功效作用】
1.补脾益气:①用于脾胃虚弱,症见消化不良,食少吐泻,体倦无力者,可与茯苓、党参配用,如四君子汤。
②用于脾胃虚寒,可与干姜同用,如理中丸。
2.燥湿利水:①用于脾不健运、水湿内停、痰饮水肿、脘腹胀满等证。
治痰饮可与茯苓、桂枝配用,如苓桂术甘汤;治水肿可与茯苓、猪苓、泽泻、桂枝同用,如五苓散。
②用于脾肾虚寒较重,水湿不运者,可与附子、干姜配用,如真武汤、实脾饮。
3.固表止汗:用于脾肺虚弱,表虚自汗,可与黄芪同用,如玉屏风散。
4.益气安胎:用于气虚胎动不安,或气虚不固形成习惯性流产,可与黄芪、力参、黄芩等同用。
【鉴别应用】
1.白术生用取其健脾而不燥,炒用则燥湿力量增加,炒焦则用于脾湿有寒,土炒则补脾止泻,米泔水制者,可以完全消火燥气,适用于脾虚肝旺之体。
2.术有苍白二种,古时曾通用不分,但因性效有殊,分别应用亦已甚久。
苍术苦温辛烈,燥散之性有余,而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微辛,苦而不烈,燥散之性不足,而补养之力有余,故一般脾虚气弱用白术,脾为湿困用苍术,止汗安胎用白术,发汗散邪用苍术。
【配伍应用】
1.配人参:白术健脾阳,人参保脾阴,二药配伍,使脾气健旺,运化复常,资生气血,则诸证自除。
2.配麻黄:白术既可健脾祛湿,又可以实肌表,使“微似汗”则风寒湿邪俱去;麻黄发汗解表,散寒祛湿而解除身体烦疼。
二药合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湿家身烦疼。
3.配桂枝: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桂枝解太阳之表,助膀胱气化。
二药合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4.配黄芩:白术健脾除湿,黄芩坚阴清热,一苦温,一苦寒,二药合用,清热燥湿,健脾安胎。
5.配枳实:白术健脾祛湿,助脾运化,枳实下气化滞,消痞除满。
二者相伍,一升清,一降浊,正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理,清升浊降,脾健积消,确有补不恋邪、消不伤正之妙用。
6.配鸡内金:白术健补脾胃,鸡内金善消瘀积,二药相伍,补益与宣通并用,俾中焦气化,精微四布,清升浊降,痰之根柢可以蠲除。
7.配甘草:脾司运化,喜燥而恶湿,得阳始运,气升则健。
白术苦温燥湿,能补脾阳,健运脾气;甘草甘缓性平,益气补虚,调中和胃。
二药合用,健脾和中,调补后天之本。
8.配薏苡仁:白术偏于燥湿健脾,薏苡仁偏于渗湿健脾。
二药合用,燥渗相兼,则湿去脾健。
9.配茯苓:白术健脾助运,茯苓利水从小便而去,相须为用,相得益彰,常用于治疗脾虚停湿夹饮、痞满不食、头
晕目眩、小便不利、水肿诸证。
10.配山药白术土炒能补脾胃而止泻,山药土炒能补脾胃而益肺气,二药合用,加强健脾益肺之力。
11.配附子:白术健脾燥湿,附子温运真阳,术附同用,有温阳除湿作用,用治寒湿相搏、身体疼痛、腰重痛且冷,小便不利。
【应用注意事项】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6~15克,入煎剂,或熬膏,或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