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测试与应用设计

合集下载

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报告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集成运算放大器(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医疗、工业控制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探讨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1.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3. 探索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1. 实验仪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直流电源、万用表等;2. 实验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电阻、电容等。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并连接相应的仪器;2. 调节函数发生器,输入不同的信号波形,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3. 测量并记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参数;4. 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数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场景和电路设计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很高的增益,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程度。

这使得它在信号放大和放大器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通过测量,我们还发现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和很低的输出阻抗。

这使得它可以有效地隔离输入和输出电路,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3. 在实验中,我们改变了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数值,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变化。

这进一步验证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灵活性和可调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电路设计和调整。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掌握了相关的测量方法。

我们还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了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集成运算放大器在信号放大、隔离和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与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2] 王五, 赵六.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与实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以上即为本次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提高电子电路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集成运算放大器(Op-Amp)是一种高增益、低输入阻抗、高输入电阻、低输出阻抗的直接耦合放大器。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模拟信号处理和产生电路中。

本实验主要研究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电路,包括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集成运算放大器:TL0822. 直流稳压电源:±15V3. 数字万用表4. 示波器5. 面包板6. 连接线7. 电阻、电容等元件四、实验内容1.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1)电路连接:将集成运算放大器TL08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到输入电阻R1和地,输出端连接到负载电阻R2,反馈电阻Rf与R1并联后连接到反相输入端。

(2)电路调试:将输入电压信号输入到电路中,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调整R1和Rf的值,使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反相关系。

(3)实验结果:当R1和Rf的值分别为1kΩ和10k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反相关系,放大倍数为-10。

2.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1)电路连接:将集成运算放大器TL08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到输入电阻R1,反相输入端连接到地,输出端连接到负载电阻R2,反馈电阻Rf与R1并联后连接到同相输入端。

(2)电路调试:将输入电压信号输入到电路中,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调整R1和Rf的值,使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关系。

(3)实验结果:当R1和Rf的值分别为1kΩ和10k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关系,放大倍数为10。

3. 加法运算电路(1)电路连接:将集成运算放大器TL08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到地,同相输入端连接到两个输入电阻R1和R2,输出端连接到负载电阻R3,反馈电阻Rf与R1、R2并联后连接到同相输入端。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实验报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实验报告引言:集成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Am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重要器件。

它具有高增益、低失调、宽带宽等特点,可以实现信号放大、滤波、积分、微分等功能。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几个基本应用实验,探索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验一:非反相放大器非反相放大器是Op-Amp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通过将输入信号与放大倍数相乘,输出一个放大后的信号。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一个标准的非反相放大器电路,将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输出信号的幅度和输入信号的幅度相比,增大了放大倍数倍。

而相位方面,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这说明非反相放大器能够有效放大输入信号,并且不改变其相位。

实验二:反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是Op-Amp另一种常见的应用。

它与非反相放大器相比,输入信号与放大倍数相乘后取反,输出一个反向的放大信号。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一个反相放大器电路,将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输出信号的幅度与输入信号的幅度相比,同样增大了放大倍数倍。

但是相位方面,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差180度。

这说明反相放大器能够有效放大输入信号,并且改变其相位。

实验三:积分器积分器是Op-Amp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它可以将输入信号进行积分运算,输出一个积分后的信号。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一个积分器电路,将一个方波信号作为输入,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输出信号呈现一个斜率逐渐增大的曲线,表明输入信号得到了积分。

这说明积分器能够有效对输入信号进行积分运算,输出一个积分后的信号。

实验四:微分器微分器是Op-Amp的又一个重要应用。

它可以将输入信号进行微分运算,输出一个微分后的信号。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一个微分器电路,将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模拟运算电路

实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模拟运算电路

实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模拟运算电路引言集成运算放大器(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AMP)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它在模拟电路设计和实验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在模拟运算电路中的功能和性能。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差分输入和单端输出的电子放大器。

它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低的输出阻抗和大的开环增益。

通过反馈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可以实现各种电路功能,如放大器、比较器、滤波器等。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包括放大器、比较器和无源滤波器。

实验器材•集成运算放大器IC•双电源电源•电阻•电容•示波器•多用电表实验步骤步骤1:放大器的基本应用1.按照电路图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并接入双电源电源。

2.接入电阻、电容等元件,按照电路图搭建一个基本放大器电路。

3.将输入信号接入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反馈输入端,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

4.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步骤2:比较器的应用1.断开反馈电路,使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开环状态。

2.将输入信号接入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反馈输入端,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

3.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步骤3:无源滤波器的应用1.按照电路图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并接入双电源电源。

2.接入电阻、电容等元件,按照电路图搭建一个无源滤波器电路。

3.将输入信号接入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反馈输入端,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

4.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成功搭建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器、比较器和无源滤波器电路,并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了相应的输入输出波形。

在放大器电路中,我们调节了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到了输出信号的线性放大效果。

在比较器电路中,我们调节了输入信号的幅值,观察到了输出信号的高低电平变化。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实验报告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实验报告引言:集成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Amp)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设计和实验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应用,深入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实验目的:1.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常见应用电路;3.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实验仪器和材料:1. 集成运算放大器(例如LM741);2. 电阻、电容等基本电子元件;3.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实验首先,将集成运算放大器与电源相连接,并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分析。

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放大电路实验搭建反相放大电路,输入一个正弦波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放大电路实验搭建非反相放大电路,输入一个正弦波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积分电路实验搭建积分电路,输入一个方波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到,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高增益、低失调电压和低输入阻抗等特点。

随着输入信号幅值的增加,输出信号也随之增大,且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具有线性关系。

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放大电路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到,反相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幅值放大,并且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模电自主实验 - 集成运放参数的测试

模电自主实验 - 集成运放参数的测试

姓名 班级 学号实验日期 节次 教师签字 成绩实验名称:集成运放参数测试1.实验目的1.通过对集成运算放大器uA741参数的测试,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及意义 2.掌握运算放大器主要参数的简易测试方法。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1.输入失调电压:理想运算放大器,当输入信号为零时其输出也为零。

但在真实的集成电路器件中,由于输入级的差动放大电路总会存在一些不对称的现象,使得输入为零时,输出不为零。

这种输入为零而输出不为零的现象称为失调,为讨论方便,人们将由于器件内部的不对称所造成的失调现象,看成是由于外部存在一个误差电压而造成,这个外部的误差电压叫做输入失调电压,记作U IO 。

输入失调电压在数值上等于输入为零时的输出电压除以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udOOIO A U U =式中:U IO — 输入失调电压 U oo — 输入为零时的输出电压值A ud — 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本次实验采用的失调电压测试电路如图1所示。

测量此时的输出电压U O1即为输出失调电压,则输入失调电压1O F11IO U R R R U +=实际测出的U O1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高质量的运算放大器U IO 一般在1mV 以下。

测试中应注意: ① 将运放调零端开路;② 要求电阻R 1和R 2,R 3和R F 的阻值精确配对。

2.输入失调电流I IO当输入信号为的零时,运放两个输入端的输入偏置电流之差称为输入失调电流,记为I IO 。

21B B IO I I I -=式中:I B1,I B2分别是运算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的输入偏置电流。

输入失调电流的大小反映了运放内部差动输入级的两个晶体管的失配度,由于I B1,I B2本身的数值已很小(uA 或nA 级),因此它们的差值通常不是直接测量的,测试电路如图2所示。

在图1基础上将输入电阻R B 接入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路中,由于R B 阻值较大,流经它们的输入电流的差异,将变成输入电压的差异,因此,也会影响输出电压的大小,因此,测出两个电阻R B 接入时的输出电压U O2,从中扣除输入失调电压U IO 的影响(即U O1),则输入失调电流I IO 为:BF 112O 1O 2B 1B IO R 1R R R U U I I I ⋅+⋅-=-=一般,I IO 在100nA 以下。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比较泵造成的成本和维护成本,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带来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确定哪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我们的功能。

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探讨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应用中的作用,分析其在某些特定应用情况下,与比较泵相比,集成运算放大器更有利。

首先,说明实验条件。

本实验所使用的集成运算放大器是TI公司的LM317 IC。

所选择的比较泵是AZ的AZ855端口比较泵。

实验灯是飞利浦灯泡,电压是220V,实验电阻箱参数为1K法拉,实验线路均采用19号铜线。

其次,介绍了实验方法。

首先,以比较泵为基础进行测试,测量比较泵输入电压和灯泡输出电压,分析比较泵的功能。

然后,以集成运算放大器为基础进行实验,通过更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值,比较出给定电压时,比较泵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值,判断其在应用中的优劣。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实验表明,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在调节电压控制灯泡输出功率时,可以比采用比较泵更精准地控制,而且购买成本也更低。

因此,在一定的应用场景中,集成运算放大器要比比较泵更具有优势,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并且维护成本也很低。

实验报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实验报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姓名 王盼宝 班级 电气二班 学号 09S006119 台号 55 日期 节次 成绩 教师签字实验二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常用单元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3)掌握由单元电路组成简单电子系统的方法及调试技术。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Agilent DSO5032A 型数字示波器 2)Agilent 33220A 型函数/任意信号发生器 3)Agilent U1252A 型数字万用表 4)DF1731SB3AD 三路直流稳压电源 5)EEL-69模拟/数字电子技术试验箱 6)“集成运算发大器应用”实验插板7)μA741集成运算放大器,电位器,二极管,电阻,电容,导线三、实验内容1.设计加法电路 【要求】设计一加法电路,满足关系式)2(3210U U U +-=。

1) 输入信号1U 、2U 都是频率1kHz 的正弦信号,幅度分别为mV U PP 1001=,mV U PP 2002=,观测输出是否满足要求。

2) 输入信号1U 是频率为1kHz 、幅度为mV U PP 1001=的交流正弦信号,2U 是直流电压(+0.5V),观测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报告【步骤】1)首先在Multisim软件环境中搭建如图1所示加法运算电路,由要求可知通过反相比例电路可以实现式子中的加法关系,XFG1,XFG2分别为峰峰值为100mV和200mV的正弦信号。

图1 使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加法电路2)通过Multisim仿真可得到图2所示的波形,黄色波形为运算器输出,其结果与要求一致。

图2 加法运算电路仿真输出波形3) 在实验室使用μA741集成运算放大器按照上述电路图搭建实际电路,得到如图3所示实验波形,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图3 加法运算电路实验输出波形4)将XFG2用0.5V直流电压源代替,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实验可得到如图4所示的波形,正选波与直流量相加后会出现相对应的直流偏置,仿真波形和实验波形与理论分析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图接好电路。 ① 按图接好电路。 保持步骤① 不接u ② 保持步骤①,不接 i和反馈 电阻R 接入电源电压V 电阻 F1 ,接入电源电压 CC=12V, , 测量各三极管各极直流电压, 测量各三极管各极直流电压,记录 结果并判断是否正常。 结果并判断是否正常。 用耳机直接监听CD唱机的音 ③ 用耳机直接监听 唱机的音 乐信号,判断信号是否正常。 乐信号,判断信号是否正常。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任务负反馈放大器改善非线性失真现象的主观测试
保持步骤⑤ ⑥ 保持步骤⑤,接入反馈电阻 RF1 ,继续用耳机在放大器输出端监 听音乐信号。调节u 幅度, 听音乐信号。调节 i幅度,使输出 音乐信号音量大体与第三次( 音乐信号音量大体与第三次(上一 相同, 次)相同,并与第三次监听效果比 较。判断此时输出信号是否正常并 进行结果描述。 进行结果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1.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和负反馈
图4.25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的性质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七、反馈的性质、形式及其判别 反馈的性质、
1.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和负反馈
反馈通路
R2
净输入量
R1 uI
负反馈
R1 uI
正反馈
(+) (-)
+
(+)
+ R2
(-)
uO RL
uO RL
净输入量
① 按图接好电路,暂不接反馈电阻 F1 。 按图接好电路,暂不接反馈电阻R 保持步骤① 不接u ② 保持步骤①,不接 i,接入电源电压 VCC=12V,测量各三极管各极直流电压, ,测量各三极管各极直流电压, 记录结果并判断是否正常。 记录结果并判断是否正常。 用耳机直接监听CD唱机的音乐信号 唱机的音乐信号, ③ 用耳机直接监听 唱机的音乐信号, 判断信号是否正常。 判断信号是否正常。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任务负反馈放大器提高增益稳定性现象的主观测试
唱机输出音乐信号作为u ④ 由CD唱机输出音乐信号作为 i 唱机输出音乐信号作为 接入输入端( 接入输入端(幅度较大时应衰减至 10mV左右),用耳机在放大器输 左右), 左右),用耳机在放大器输 出端监听音乐信号,与第一次( 出端监听音乐信号,与第一次(上 一次)监听效果比较, 一次)监听效果比较,判断信号是 否正常并进行现象描述( 否正常并进行现象描述(如有明显 失真,则应继续减小u 失真,则应继续减小 i)。 结论: 结论:接入反馈电阻RF1后,放大器 输出端音乐信号音量______ 大大增加/ ______( 输出端音乐信号音量______(大大增加/ 基本不变/大大减小), ),即引入该反馈后 基本不变/大大减小),即引入该反馈后 放大器的增益_____ 大大增加/ _____( ,放大器的增益_____(大大增加/基本 不变/大大减小)。 )。这说明该放大器中 不变/大大减小)。这说明该放大器中 _____(引入的反馈为负反馈/无反馈/ _____(引入的反馈为负反馈/无反馈/引 入的反馈为正反馈)。 入的反馈为正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任务负反馈放大器改善非线性失真现象的主观测试
④ 将CD唱机输出音乐信号幅度 唱机输出音乐信号幅度 衰减至10mV左右作为 i接入输入端, 左右作为u 衰减至 左右作为 接入输入端, 用耳机在放大器输出端监听音乐信号 继续调节u 幅度, ;继续调节 i幅度,并使输出音乐信 号恰好无明显失真。 号恰好无明显失真。 保持步骤④ 适当增大u ⑤ 保持步骤④,适当增大 i幅度 使输出音乐信号出现明显失真。 ,使输出音乐信号出现明显失真。与 第二次(上一次)监听效果比较, 第二次(上一次)监听效果比较,判 断信号是否正常并进行现象描述。 断信号是否正常并进行现象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一、反馈的基本பைடு நூலகம்念
反相输 入端 输出端 u ωt uo
uo
0
ui u uo
放大器的通用符号
同相输入端
0
ωt ui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通路 (反馈网络) 反馈网络)
反馈通路——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 反馈通路 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
信号的正向传输
开环 ——无反馈通路 无反馈通路 闭环 ——有反馈通路 有反馈通路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任务负反馈放大器提高增益稳定性现象的主观测试
结论:放大器输出端另并接30Ω 结论:放大器输出端另并接30Ω 30 电阻后, 电阻后,放大器输出音乐信号音量 ______(大大增加/仍基本不变/ ______(大大增加/仍基本不变/大 大减小),即负载电阻减小( ),即负载电阻减小 大减小),即负载电阻减小(或增 该反馈放大器的_____ _____( 加)后,该反馈放大器的_____(电 电流)增益_______(大大增加/ _______( 压/电流)增益⑤,继续用耳机在放大器 保持步骤⑤ ⑥ 保持步骤_______ 大大增加/ 仍基本不变/大大减小)。 仍基本不变/大大减小)。这说明该 输出端监听音乐信号,但同时用一 Ω 但同时用一30Ω 输出端监听音乐信号,)。这说明该 反馈放大器______ 具有/不具有) ______( 反馈放大器______(具有/,并与第三 电阻并联接在放大器输出端, 电阻并联接在放大器输出端 不具有) 稳定_____ )监听效果比较音量大小 _____( 监听效果比较音量大小。 稳定_____(电压/电流)增益的作 。 上一次) 次(上一次 电压/电流) 但同时增益也______ 上升了/ ______( 用,但同时增益也______(上升了/ 基本不变/下降了)。 基本不变/下降了)。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任务2.1.2负反馈放大器改善 频率失真现象的主观测试
做一做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任务负反馈放大器改善频率失真现象的主观测试
测试电路如图所示,其中 测试电路如图所示,其中R1 =33kΩ,R2 =10kΩ,R3=2kΩ,R4=680Ω, Ω Ω Ω Ω R5=20kΩ,RF1=2kΩ,RF2=470Ω,C1= C2= CF=100µF,C3=470µF,C4=510PF, Ω Ω Ω µ , µ , , C5=0.1µF,CP1=470µF,CP2=0.01µF,VT为S9013,耳机阻抗(单路)RL=30Ω。 µ , µ , µ , 为 ,耳机阻抗(单路) Ω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六、负反馈减小放大器非线性失真原理
非线性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七、反馈的性质、形式及其判别 反馈的性质、
1.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输出量变大了。 正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输出量变大了。 负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输出量变小了。 负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输出量变小了。 另一角度 正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变大了。 正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变大了。 负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变小了。 负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变小了。 判别方法:瞬时极性法。即在电路中,从输入端开始, 判别方法:瞬时极性法。即在电路中,从输入端开始,沿着 信号流向, 信号流向,标出某一时刻有关节点电压变化的斜率 号表示) (正斜率或负斜率,用“+”、“-”号表示)。 正斜率或负斜率, 、 号表示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任务负反馈放大器改善频率失真现象的主观测试
用耳机直接监听CD唱机的音 ③ 用耳机直接监听 唱机的音 乐信号,判断信号是否正常。 乐信号,判断信号是否正常。 ④ 不接C5 ,由CD唱机输出音乐 不接 唱机输出音乐 信号作为ui接入输入端(幅度较大时 信号作为 接入输入端( 应衰减至10mV左右),用耳机在放 应衰减至 左右),用耳机在放 左右), 大器输出端监听音乐信号,与第一次 大器输出端监听音乐信号, (上一次)监听效果比较,判断信号 上一次)监听效果比较, 是否正常并进行现象描述(如有明显 是否正常并进行现象描述( 失真,则应继续减小ui)。 失真,则应继续减小 保持步骤④ 接入C 唱机输出音乐信号作为u ⑤ 保持步骤④,接入 5 ,由CD唱机输出音乐信号作为 i接入输入 唱机输出音乐信号作为 用耳机在放大器输出端监听音乐信号,与第二次(上一次) 端,用耳机在放大器输出端监听音乐信号,与第二次(上一次)监听效 果比较,判断信号是否正常并进行现象描述。 果比较,判断信号是否正常并进行现象描述。
交、直流负反馈
C1 uI R1 R2
+ C2
uO
交流正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七、反馈的性质、形式及其判别 反馈的性质、
3.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七、反馈的性质、形式及其判别 反馈的性质、
3.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判断电压反馈、电流反馈可采用短路法或开路法。 判断电压反馈、电流反馈可采用短路法或开路法。 短路法 短路法是假定把放大器的负载短路, 短路法是假定把放大器的负载短路,使uo=0,这时如果反 是假定把放大器的负载短路 , 馈信号为零(即反馈不存在),则为电压反馈;如果反馈信号 馈信号为零(即反馈不存在) 则为电压反馈; 不为零(即反馈仍然存在) 则为电流反馈。 不为零(即反馈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开路法是假定把放大器的负载开路, 开路法是假定把放大器的负载开路,使io=0,这时如果反馈 是假定把放大器的负载开路 这时如果反馈 不存在,则为电流反馈;如果反馈仍存在,则为电压反馈。 不存在,则为电流反馈;如果反馈仍存在,则为电压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项目2 项目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测试与 应用设计
模块2 模块2-1 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测试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 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送回到输入回 路的过程。 路的过程。
外部反馈
含有反馈电路的放大器称为反馈放大器。 含有反馈电路的放大器称为反馈放大器。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