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四_3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汇总16篇)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汇总16篇)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1)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2)1、图象: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x—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v—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图线斜率的意义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相遇和追及问题: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要注意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通常有两种情况:(1)物体A追上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则A追上B时必有,且(2)物体A追赶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要使A与B不相撞,则有易错现象:1、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3)1.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一个热力学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二物理是中学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对中学物理知识点的扎实掌握和理解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物理会考,下面将对高二物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力学1.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运动形式。
2.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力学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作用力等概念,以及摩擦力、弹力、重力等力的作用规律。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法则之一,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在高二物理中,需要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能量损失等相关内容。
4. 超声波和电磁波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过人类听觉范围的机械波,具有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如声纳、超声波清洗等。
电磁波则是一种通过电磁场传播的波动现象,包括光波、射线等。
二、热学1.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是研究热与功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和能量守恒的学科,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 热传导和热辐射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因分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的现象,而热辐射则是指物体在高温下通过辐射方式传递热量。
三、电学1. 电场和电势电场是指电荷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的电力作用。
电势则是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势能。
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由电荷通过某一截面的数量,而电阻则是物质对电流通过的阻力。
3.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变化引起电流的现象,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电磁波是由电荷振动产生的电场和磁场波动所形成的波动现象。
四、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发生反射现象,而折射则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偏折现象。
2. 光的成像和光的干涉光的成像是指光线通过光学器件形成的像,如凸透镜、凹透镜等。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条纹的现象。
五、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研究原子中电子的分布和能级排布,而元素周期表则是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元素有序排列的表格。
高二物理会考苏州知识点

高二物理会考苏州知识点高二学年是物理学习的关键时期,随着学科的深入,物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苏州地区的高二物理会考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常常被考察。
本文将对高二物理会考苏州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力学知识点1.1 牛顿定律: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和运动定律的应用,如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1.2 动量守恒定律:介绍碰撞问题时需要熟练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掌握碰撞的类型和特点。
1.3 能量转化与守恒:掌握机械能的转化规律,如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引力做功等。
2. 热学知识点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内能的概念和变化规律,掌握热量的传递规律和功的计算方法。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应用,如热机的效率和反馈。
3. 光学知识点3.1 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了解光在介质边界上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如斯涅尔定律。
3.2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了解杨氏实验和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等现象的产生和解释。
3.3 光的像差:掌握透镜成像和像差的计算方法,理解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4. 电磁学知识点4.1 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的基本性质和守恒定律的意义,正确运用库仑定律解决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问题。
4.2 电路基本知识:掌握欧姆定律和基本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和连接方式,并能进行基本电路的计算。
4.3 麦克斯韦方程组: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内容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5. 威尔逊云图威尔逊云图是高二物理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绘制威尔逊云图的方法并理解其物理意义,能够根据云图判断气象条件和天气变化。
综上所述,高二物理会考苏州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多个模块。
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复习这些知识点,培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新上海)高二物理会考《周期运动》

(四)周期运动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A 、一定是受力平衡的;B 、一定是受力不平衡的;C 、视情况而定,可能平衡 ,可能不平衡;D 、它受到向心力一定与其他外力平衡。
2、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大小不变;B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化;C 、向心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D 、向心力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3、做机械振动的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下列物理量中,具有最大值的是:( )A 、位移;B 、速度;C 、回复力;D 、加速度4、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B 、C 两点间做机械振动,B 、C 间距为12cm ,O 是平衡位置,振子每次从C 运动到B 的时间均为0.5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2cm ;B 、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s ;C 、该弹簧振子的频率为2Hz ;D 、振子从O 点出发到再次回到O 点的过程就是一次全振动。
5、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O 点附近作振动,关于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振子从O →B →O →C →O 完成一次全振动;B 、振子从O 点出发回到O 完成了一次全振动;C 、振子从B 点出发再次回到B 就完成了一次全振动;D 、振子从C 点出发再次回到C 就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m/s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波的振幅为2.0cm ;B 、该波的频率为0.2Hz ;C 、t = 0时刻质点A 向下运动;D 、t = 0.5s 时刻质点A 向下运动。
7、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 、机械波的波长只由介质决定;C 、机械波的频率只由介质决定;D 、产生机械波一定要由波源和介质。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图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图【第一章:力学】1. 运动学1.1 一维直线运动- 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等加速度直线运动的运动方程1.2 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 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方程2. 动力学2.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物体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的作用原理2.2 动量定律- 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动量定律的应用2.3 力学能-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 静力学3.1 物体受力的平衡条件- 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平衡杆和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3.2 弹力和摩擦力- 弹簧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摩擦力的分类和计算方法【第二章:热学】1. 热学基础1.1 热量和温度- 热量和温度的概念- 温度计的分类和原理1.2 内能和热容- 内能和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热传递2.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导热、对流和辐射的特点和计算- 热传递的实际应用3. 热力学第一定律3.1 热力学系统和环境- 热力学系统和环境的概念-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的区别3.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内能变化的计算方法【第三章:光学】1. 光的传播1.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1.2 光的波动性质- 光的干涉和衍射- 束缚波和球面波的概念2. 光的成像2.1 薄透镜成像- 透镜的焦距和成像规律- 透镜成像的应用2.2 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和成像规律- 光学仪器中的透镜应用3. 光的色散3.1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3.2 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分光和光谱的概念- 双色光的色散和衍射的应用【第四章:电学】1. 电荷和电场1.1 电荷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的带电性和数量-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1.2 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 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电场强度- 电场线和等势线的特点2. 静电场和电势2.1 静电场的性质和库仑定律- 静电场的力和静电力的计算- 库仑定律的应用2.2 电势能和电势差- 电势能和电势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势差的作用和电场中的能量转化3. 电流和电阻3.1 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流的定义和电流强度的计算- 电阻的定义和电阻值的计算3.2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 电功率的计算和电灯的使用原则【第五章:电磁学】1.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1.1 磁场的概念和磁场线的性质- 磁场的产生和磁场线的规律- 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1.2 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计算- 磁感应强度和磁感应线的定义- 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和磁感应线的分布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1 引入感应电流的概念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流的产生和方向确定-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2.2 自感和相互感应- 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互感的应用和变压器的原理3. 电磁震荡和电磁波3.1 电磁震荡的产生和简谐振动- 电磁震荡的条件和简谐振动的特点- 阻尼、共振和受迫震荡的概念3.2 电磁波的产生和特性-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电磁波的速度和频率的关系。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1. 运动学1.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或变速运动。
其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保持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位移-时间曲线表示。
1.2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曲线轨迹上做运动。
其中,圆周运动是一种重要的曲线运动,它有着特殊的运动规律,如轨迹半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力学2.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保持不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2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其合力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法则来求解。
合力的方向由其组成力的方向决定,强度由力的矢量代数和来计算。
2.3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被分解成几个力的合力,这些力称为分力。
分解力的过程可以通过三角法或平行四边形法进行。
3. 能量与功3.1 功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作用,用来量化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之积。
3.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可以表示为K=1/2 m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3.3 势能势能是物体在某一位置上由于位置、形状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4. 电学4.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由电荷产生。
4.2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受到的阻碍,用欧姆定律表示为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四

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四曲 线 运 动一、选择题1.已知物体在 F 1、F 2、F 3三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若F 1=20 N ,F 2=28 N ,那么F 3的大小可能是( ) A.40 N B.70N C.100 N D.6 N2.质量为m 的木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如图1)A.沿斜面向上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下 D.竖直向上3.如图2所示,a 、b 两物体通过一个定滑轮用细绳相连,不计滑轮的摩擦,a 物体放在P 如果a 物体移到Q点放置仍处于静止,则a 物体从 P点移到Q点( ) A.绳子对a 拉力变小B.地面对a 弹力变小 C.地面对a 摩擦力变大 D.地面对a 作用力变大4.某质点沿如图3所示的曲线abcde 运动,则a 、b 、c 、d 、e 各点的速度方向中,哪两点的速度方向大致相同?( ) A.a 与c B.b 与d C.c 与e D.a 与e 5.一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时,看到雨滴是竖直匀速落下的,雨滴实际的下落情况应是( ) A.向前倾斜 B.向后倾斜 C.竖直下落 D.无法确定6.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A .21222v v dv - B .0 C .21v dv D . 12v dv7.有一物体在h 高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速度为v 1,竖直分速度为v y ,落地时水平飞行距离为s ,则计算该物体在空中飞行时间的式子是( ) A .gv v 221- B .gh2 C . y v h 2 D .1v s8.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它的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线速度越大,它的周期越小 B.物体的角速度越大,它的周期越小 C.物体的运动半径越大,它的周期越大D.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半径越大,它的周期越小9.一根长0.5 m 的绳子,当它受到5.8 N 的拉力时,即可被拉断,绳的一端拴一个质量为0.4 kg 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绳子恰好被拉断,则绳即将断开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是( ) A.9.8 N B.5.8N C.5.4 N D.1.8 N10.如图4所示,半径为r 的圆形转筒绕其竖直中心轴OO ′转动,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在圆筒的内壁上相对圆筒静止,它与圆筒间静摩擦力为F f ,支持力为F N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 N =mr ω2 B.F f =mr ω2C.F N =mg D.F f =mg二、填空题11.如图5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竖直墙壁作匀速运动,物体跟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图3 F图7 那么力F的大小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12.如图6所示,物体用两条细绳悬挂,两细绳对物体拉力的合力方向_______.若已知绳OB 对物体的拉力为15 N ,则物体的重力等于______N. 13.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在空中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着地.已知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经历时间约为t=0.8s=30 m .忽略空气阻力,则最高点与着地点间的高度差为_________m ;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约为_______m/s .(g 取10 m/s 2)14.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同向地水平抛出,落地点相距2.1 m ,落地速度分别与地面成53°角和37°角,则两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各为_______m/s 和_______m/s .(取sin 37°=0.6,g =10m/s 2) 15.如图7,已知地球自转的周期T ,地球平均半径R ,站在地理纬度为φ的地面上的人,他随地球自转而具有的角 速度是_______;线速度是________. 16.在1998年的冬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杨杨技压群芳,刷新了短道女子100 m 世界纪录.设冰面对她的最大摩擦力为其自身重力的k 倍,当她通过半径为R 的弯道时,其安全滑行的速度为__________.答 题 卡一、选择题二、填空题 11、 12、 13、 14、 15、16、三、计算题17.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的物体经多少时间其位移方向与水平成45°? 解:答:18.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童非,首次在单杠项目中完成了“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以单杠为轴做竖直面上的圆周运动.假设童非的质量为55 kg,为完成这一动作,童非在通过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至少是4g,那么在完成“单臂大回环”的过程中,童非的单臂至少要能够承受多大的力.(g取10 m/s2)解:答:。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梳理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梳理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也是高中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
在高二物理学习中,会考成为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一场考试。
为了更好地备考和复习,下面将对高二物理会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力学1. 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要素2. 牛顿定律和运动的基本定律3. 动力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4. 各种运动轨迹的描述和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 热传导和热对流3. 热辐射和黑体辐射4. 热能转化与能量守恒定律5. 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过程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光的微粒性质2. 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干涉现象3. 光的折射和光的透镜成像4. 光的衍射和光的波长测量5. 光的色散和光的光谱四、电学1. 电荷和电场的概念2. 静电场和静电力的性质3. 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4. 电流和欧姆定律5. 电路中的串、并联和戴维南定理以上是高二物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梳理,下面将进一步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说明。
力学部分主要包括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要素,牛顿定律和运动的基本定律,动力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以及各种运动轨迹的描述和运动学问题的求解。
学生需要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理解牛顿定律和运动的基本定律,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动力学问题。
热学部分主要涵盖温度和热量的概念,热传导和热对流,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热能转化与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过程。
学生应了解温度和热量的基本概念,掌握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原理,熟悉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特性,理解热能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掌握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过程的计算。
光学部分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和光的微粒性质,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干涉现象,光的折射和光的透镜成像,光的衍射和光的波长测量,以及光的色散和光的光谱。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微粒性质,熟悉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的原理,掌握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光的衍射和波长测量的方法,以及领会光的色散和光的光谱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四
曲 线 运 动
一、选择题
1.已知物体在 F 1、F 2、F 3三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若F 1=20 N ,F 2=28 N ,那么F 3的大小可能是( )
A.40 N B.70N C.100 N D.6 N
2.质量为m 的木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如图1
)
A.沿斜面向上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下 D.竖直向上
3.如图2所示,a 、b 两物体通过一个定滑轮用细 绳相连,不计滑轮的摩擦,a 物体放在P 如果a 物体移到Q点放置仍处于静止,则a 物体从 P点移到
Q点( ) A.绳子对a 拉力变小
B.地面对a 弹力变小
C.地面对a 摩擦力变大
D.地面对a 作用力变大
4.某质点沿如图3所示的曲线abcde 运动,则a 、b 、c 、d 、e 各点的速度方向中,哪两点的速度方向
大致相同?( ) A.a 与c B.b 与d C.c 与e D.a 与e 5.一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时,看到雨滴是竖直匀速落下的,雨滴实际的下落情况应是( ) A.向前倾斜 B.向后倾斜 C.竖直下落 D.无法确定
6.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 A .21222
v v dv - B .0 C . 21v dv D . 1
2v dv 7.有一物体在h 高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速度为v 1,竖直分速度为v y ,落地时水平飞行距离为s ,则计算该物体在空中飞行时间的式子是( )
A .g v v 20
21- B . g
h 2 C . y v h 2 D .1v s 8.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它的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线速度越大,它的周期越小
B.物体的角速度越大,它的周期越小
C.物体的运动半径越大,它的周期越大
D.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半径越大,它的周期越小
9.一根长0.5 m 的绳子,当它受到5.8 N 的拉力时,即可被拉断,绳的一端拴一个质量为0.4 kg 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绳子恰好被拉断,则绳即将断开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是( )
A.9.8 N B.5.8N C.5.4 N D.1.8 N
10.如图4所示,半径为r 的圆形转筒绕其竖直中心轴OO ′转动,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在圆筒的内壁上相对圆筒静止,它与圆筒间静摩擦力为F f ,支持力为F N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 N =mr ω2 B.F f =mr ω2 C.F N =mg D.F f =mg 二、填空题
11.如图5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
沿竖直墙壁作匀速运动,物体跟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那么力F的大小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 图3
F
图7 12.如图6所示,物体用两条细绳悬挂,两细绳对物体拉力 的合力方向_______.若已知绳OB 对物体的拉力为15 N ,
则物体的重力等于______N.
13.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在空中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着地.已知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经历时间约为t=0.8 s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约为s=30 m .忽略空气阻力,则最高点与着地点间的高度差为_________m ;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约为_______m/s .(g
取10 m/s 2)
14.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同向地水平抛出,落地点相距2.1 m ,落地速度分别与地面成53°角和37°角,则两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各为_______m/s 和_______m/s .(取sin 37°=0.6,g =10m/s 2)
15.如图7,已知地球自转的周期T ,地球平均半径R , 站在地理纬度为φ的地面上的人,他随地球自转而具有的角
速度是_______;线速度是________.
16.在1998年的冬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杨杨技压群芳,刷新了短道女子100 m 世界纪录.设冰面对她的最大摩擦力为其自身重力的k 倍,当她通过半径为R 的弯道时,其安全滑行的速度为__________.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
12、
13、
14、
15、
16、 三、计算题
17.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的物体经多少时间其位移方向与水平成45°?
解:
答:
18.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童非,首次在单杠项目中完成了“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以单杠为轴做竖直面上的圆周运动.假设童非的质量为55 kg,为完成这一动作,童非在通过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至少是4g,那么在完成“单臂大回环”的过程中,童非的单臂至少要能够承受多大的力.(g取10 m/s2)
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