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5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真题
南京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语文

南京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2016.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
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里或横线上。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忖度(cǔn) 坍圮(pǐ) 摇曳(yì) 曝背谈天(pù)B. 漫溯(shù) 亘古(gèn) 朱拓(tà) 锲而不舍(qiè)C. 瞋(chēn) 赝品(yàn) 敛裾(jū) 茕茕孑立(Jué)D. 戕害(qiāng) 霎时(shà) 阜盛(fù) 羽扇纶巾(gu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壁龛金壁辉煌剥蚀矫揉造作B.撕杀披星戴月嗫嚅风驰电掣C.骸骨跌宕起伏隧洞夜阑人静D.崩溃精彩绝伦蠕动功亏一溃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河南省开封市东北隅,有一座千年古塔,即有名的铁塔。
铁塔▲与铁没太多关系,而是用砖石砌成。
外层的琉璃砖呈褐色,从远处看像铁一样,百姓误以为是铁铸之塔,铁塔之名▲叫开了。
塔高55.08米,秀丽挺拔,高耸入云。
铁塔身上还散发着▲的精神。
在近千年的历史中,经历38次地震、6次黄河泛滥,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经受日寇飞机大炮的轰击,仍旧▲。
A.其实因此威武不屈岿然不动B.实在由此坚贞不屈岿然不动C.实在因此坚贞不屈纹丝不动D.其实由此威武不屈纹丝不动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梦落华枕——金代瓷枕展”于2015年8月18日在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开展。
▲,在今天似乎还能为我们唤回古人的“栩栩蝴蝶之梦”。
①展览分四个部分,将金代瓷枕的简约、灵动和独特展示给观众②这些展出的业已远离我们生活的瓷枕,光洁细润,质地清凉③此次展览共展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珍藏的83件精美瓷枕④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内涌⑤其实际功用与优雅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完美结合A.①②④③⑤ B.③①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 D.③②④⑤①5.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A.《一个人的遭遇》不仅是索科洛夫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个人遭遇,也是凡尼亚在战争中变成孤儿的遭遇,更是所有俄罗斯人战争苦难的缩影。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卷

南京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的指定位置。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对历史细节,普通人往往采取,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戏谑的态度。
比如中国戏曲,台上摆一张桌子,旁边放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善恶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脸谱区别,什么朝代,都是这一套。
它和文人艺术真是,另有自己的欣赏规矩。
即使贵为天下母仪,如慈禧太后,人称国学大师,像陈寅恪,只要是进戏园子听戏,都得遵守这套规矩,根本没有谁跟历史较真儿。
A.漫不经心千篇一律大异其趣B.漠不关心千人一面大异其趣C.漠不关心千篇一律各异其趣D.漫不经心千人一面各异其趣1.A【考点】该题重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根据后面的“大而化之”,表示随便的意思,应选“漫不经心”。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
指文章公式化。
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千人一面:比喻文章或对人物的描写公式化,都是一个样子,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鉴于“千人一面”只指文章或人物描写,而横线前面是谈戏曲舞台,所以应用“千篇一律”。
大异其趣:指表现得大不相同、差异很大。
各异其趣:各自呈现不同的趣味。
根据句意应选“大异其趣”。
故答案是A。
2.下列表意明确无误的一句是()(3分)A.随便你走进哪个教室,课桌上都堆着很多根本没用的资料。
B.讲台一边站着一个人,班主任介绍说这是新转来的同学。
C.他真的很好说话,只要你跟他相处几天,就会发现这一点。
D.这家培训机构发来短信,请学员务必在5月10日前去领证。
2.B【考点】该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主要考查歧义句。
南京市2015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会说话的人不止一种:言之有物,实为心声,一謦一欬,俱带感情,这是第一种:长江大河,源远美寻,牛溲马勃,悉成黄金,这是第二种:科学逻辑,字字推敲,▲,井井有条,这是第三种;嬉笑怒骂. ▲,庄谐杂出,四座皆春,这是第四种;默然端坐,▲,片言偶发,快如霜刀,这是第五种;期期艾艾,随蕴词锋,似讷实辩,▲ ,这是第六种。
A.无懈可击旁若无人以逸待劳以守为攻B.旁若无人无懈可击以逸待劳以守为攻C.旁若无人无懈可击以守为攻以逸待劳D.无懈可击旁若无人以守为攻以逸待劳2.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A.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乘车、遵守公共交通的习惯,现长期面向社会招募站台引导志愿者。
B.国际民航组织处提议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民航客机及时回避并了解在飞越交战地区时可能遇到的危险,C.在这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温馨的乡村人际关系难见踪影,传统的乡村文化几乎毁坏殆尽,令人不禁感慨系之。
D.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按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3.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3分)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B.荷尽巳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下列理解,与漫画寓意符合的一项是(3分)A.赞美动物惊人的智慧。
B.调侃人类的自以为是。
C.启发人与动物平等相处。
D.讽刺机械刻板的科学研究。
5.羊年说羊,参照示例,以羊为对象,写一句生动形象的话。
(4分)蝴蝶:这封轻柔的短函对折着,正在寻找一个花儿投递。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江苏卷)【答案加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江苏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015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 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 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 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 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B【考点】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解析】【分析】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踟蹰: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第一个空处应是指“在某个范围内来回动、起伏”,选“徘徊”恰当,积骤:积累,聚集,积淀:积累沉淀:(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第二个处,积淀”更符合语境,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如果国家的君主、大臣等,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根据对象“我们每一个人”,用“废寝忘食”恰当。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重点考查近义词辨析,采用的是语段阅读式填空,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所选词语“徘徊”和“踟蹰”词义范围大小不同,“手骤”和“积淀”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宵衣旰食”“废寝忘食“ 使对象不同,考查比较全面。
2.(2015江苏)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2015届苏州高三语文九月调研测试(附加题+答案)

高三语文调研测试2014.9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臵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的心境,亦无不可。
A.变幻莫测当然安之若素 C.瞬息万变固然恬然自安B.千变万化自然安贫乐道 D.光怪陆离必然恬然自得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①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
②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
③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④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
⑤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5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
A.①④⑤②③B.②④⑤③①C.②③①⑤④D.①②④⑤③3.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C.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D.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曰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4.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有答案及补充答案解析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⑴并非说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会▲,笑只不过是调整情绪的一种方法。
⑵不要逃避和▲,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更不应该畏惧。
⑶诚实守信、▲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A. 烟消云散推脱一诺千金B. 涣然冰释推脱一言九鼎C. 涣然冰释推托一诺千金D.烟消云散推托一言九鼎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
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受到蒙蔽甚至伤害。
B. 初唐诗歌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唐代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
C. 《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选配了几十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 无论是出国旅行还是出国淘金的中国公民,都要了解目的地国家的安全局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各类安全风险,保护自身安全。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高三语文第1页(共6页)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
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
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
如此,▲,▲,▲。
如此, ▲,高三语文第2页(共6页)高三语文 第3页(共6页)▲。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①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 ②百家争鸣 ③齐头并进 ④才能智者蜂起 ⑤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 ⑥才能勇者辈出A.④③⑤⑥②①B.⑥③①④②⑤C.④②⑤⑥③①D.⑥②①④③⑤ 4. 右图是清代名臣张之洞游赤壁时为东坡祠撰写的联语,上下联各缺两句,请依据文 意与对联组成原则,选出甲、乙、丙、丁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 3分)(▲) 甲、试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 乙、若只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 丙、是我公游戏文章丁、哪\ ____ /5.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雾与霾的相同点。
2015届南京高三 9月学情

南京市2015届学情调研卷化学2014.9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六角形成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其结构模型见右图。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 .与石墨互为同位素C .晶体中碳原子键全部是碳碳单键D .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导电材料2.下列有关化学用于表示正确的是 ( ) A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B .CH 2F 2的电子式:C .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S 1632D .乙炔的最简式:CH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1.0 mol ·L -1KNO 3溶液:H +、Fe 2+、SCN -、SO 42-B .1010)()(--+=OH c H c 的溶液:K +、Ba 2+、NO 3-、Cl- C .pH=0的溶液:Al 3+、Cl -、SO 42-、CO 32-D .c(ClO -) = 1.0 mol ·L -1的溶液:Na +、I -、S 2-、SO 42-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B .二氧化硫有漂白、杀菌性能,可在食品加工中大量使用C .二氧化硅是半导体材料,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 .二氧化锰具有较强的的氧化性,可作H 2O 2分解的氧化剂5.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6 g O3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C.0.1 mol Na2O2晶体中所含的离子数为0.4N AD.1 mol Fe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3N A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 NH3·H2O=AlO2-+4 NH4+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4H++NO3-= Fe3++NO↑+2H2O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MnO2+4H++2Cl-△Mn2++ Cl2↑+2H2OD.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HCO3-+Ca2++OH=CaCO3↓+H2O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甲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B.图乙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a>b C.图丙表示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D.图丁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10.短周期元素Q、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颜色反应呈黄色,Q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南京201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详解含附加题

江苏省南京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对历史细节,普通人往往采取▲,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戏谑的态度。
比如中国戏曲,台上摆一张桌子,旁边放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善恶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脸谱区别,什么朝代,都是这一套。
它和文人艺术真是▲,另有自己的欣赏规矩。
即使贵为天下母仪,如慈禧太后,人称国学大师,像陈寅恪,只要是进戏园子听戏,都得遵守这套规矩,根本没有谁跟历史较真儿。
A.漫不经心千篇一律大异其趣B.漠不关心千人一面大异其趣C.漠不关心千篇一律各异其趣D.漫不经心千人一面各异其趣1.A2.下列表意明确无误的一句是(3分)A.随便你走进哪个教室,课桌上都堆着很多根本没用的资料。
B.讲台一边站着一个人,班主任介绍说这是新转来的同学。
C.他真的很好说话,只要你跟他相处几天,就会发现这一点。
D.这家培训机构发来短信,请学员务必在5月10日前去领证。
2.B3.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C.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C4.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当然,所谓的“抄书”,其实大有讲究。
▲。
不过,“文抄公”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否则会变成偷懒甚至抄袭的借口。
①不仅仅是中国文人抄书,外国人中也不乏这种雅趣。
②抄书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料准备,也是一种写作技巧,还可以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
③你要读书,最好是深入字丛,在那里驻足、悠游、徜徉,而不是走马观花。
④清代第一流学者中,不乏喜欢此道者。
⑤本雅明就有这样的妙喻:就像坐飞机无法领略窗外风景,除非你亲自走进风景中。
⑥归国之初的鲁迅,曾用了十年时间来“钞旧书”。
A.①②④⑥⑤③B.②④⑥①⑤③C.③②⑥④①⑤D.④⑥①⑤②③4.B5.阅读下面的图表,概括“明星”类员工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2015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语文2014.09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慰藉(jiâ)诳语(kuáng) 炽烈(chì) 安土重迁(zhòng)B 桑梓(zǐ) 拾级(shâ) 罡风(gāng) 纵横捭阖(bǎi)C 隽永(juàn) 攻讦(jiã) 粗犷(kuàng) 量体裁衣(liàng)D 熨帖(yùn) 僭越(jiàn) 甄别(zhēn) 曝背谈天(pù)2 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这次克里米亚事件的_____,是乌克兰前政府在最后关头突然搁置和欧盟签署的《联系国协议》,但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没有_____,媒体的骂战、军事情报的较量,已成为双方___的新看点。
A 策源地大动干戈对决B 导火索大动干戈博弈C 策源地大动肝火博弈D 导火索大动肝火对决3下面四副贺联非别对应的场合是(3分)①旭日临门早,春风及第先②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③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④迨其吉兮毂我士女,式相好矣宜尔室家A ①乔迁新居②公司开业③过寿④新婚B ①公司开业②乔迁新居③新婚④过寿C ①过寿②新婚③公司开业④乔迁新居D ①新婚②过寿③乔迁新居④公司开业4 下面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通常的小说不允许离题,除非你是要另写一本小说。
_____。
作者便于把哲学、政治和道德融于小说之中,把一切用一条神秘的链条联接起来。
①因为所以人物都不是为了发表议论而集合在小说里的。
②小说中夹杂议论,有悖于作品的意图和性质。
③通常的小说也不能夹杂议论。
④所谈论的话题不受任何预先拟定的计划或提纲约束。
⑤但是,在书信这种形式中,登场的人物都不是预先挑选的。
A③②①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⑤④ D⑤④①③②5 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句话,要求与上文内容协调、句式一致。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掩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征服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章望之字序欧阳修校书郎章君,尝以其名望之来请字,曰:“愿有所教,使得以勉焉而自勖者。
”予为之字曰表民,而告之曰: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其动作容貌皆可以表于民也。
故纮綖延冕弁以为首容,佩玉玦环以为行容,衣裳黼黻以为身容。
手有手容,足有足容,揖让登降,献酬俯仰,莫不有容,又见其宽柔温厚、刚严果毅之色,以为仁义之容。
服其服,载其车,立乎朝廷而正君臣,出入宗庙而临大事,俨然人皆望而畏之,曰:“此吾民之所尊也。
”非民之知尊君子,而君子者能自修而尊者也。
然而行不充于内,德不备于人,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名山大川,一方之望也,山川之岳渎,天下之望也。
故君子之贤于一乡者,一乡之望也;贤于一国者,一国之望也;名烈著于天下者,天下之望也;功德被于后世者,后世之望也。
孝慈友悌达于一乡,古所谓乡先生者,一乡之望也。
春秋之贤大夫,若随之季良、郑之子产者,一国之望也。
位于中而奸臣贼子不敢窃发于外如汉之大将军;出入将相,朝廷以为轻重,天下系其安危,如唐之裴丞相者,天下之望也。
其人已殁,其事已久,闻其名,想其人,若不可及者,夔、龙、稷、契是也。
其功可以及百世,其道可以师百王,虽有贤圣莫敢过之者,周、孔是也。
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
传曰:“其在贤者,识其大者乎其外,而辉然充乎其内,以发乎文辞,则又辩博放肆而无涯。
是数者皆可以自择而勉焉者也,是固能识夫远大者矣。
虽予何以勖焉,第因其志,广其说,以塞请。
庆历三年六月日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服其服,载其车载:装载B 功德被于后世者被:覆盖C 其絜然修乎其外絜:高洁D 是固能识夫远大者矣识:识别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相与枕藉乎舟中B 俨然人皆望而畏之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 其在贤者,识其大者远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D 虽予何以勖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8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
(1)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2)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
(3)第因其志,广其说,以塞请。
9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三、古诗词鉴赏10.阅读宋诗,回答问题思王逢原(其二)王安石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1)首联写景有哪些作用?(3分)(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
(3分)(3)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不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2),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3)登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4)悬泉瀑布,,清容俊荣,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5)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6)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7)仰之弥高,;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8),厚积而薄发。
(苏轼《稼说送张琥》)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于是之陈丹青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算没拆,模样,也还大致没变。
前年去看了场话剧《阮玲玉》,出台的都是目下演剧界的新腕儿,倒也演得卖力。
但是不好。
也说不上哪儿不好——所以更不见佳。
一句话:话剧腔。
这才想到二十年前看《茶馆》。
我连着三夜看了三场,那后两回的戏票全是我站在台阶沿愣靠等退票等来的。
头场其实是看昏了,此后两天丧魂落魄,天黑了就往人艺小广场人堆里扎,词儿是早学顺溜了:富裕票!有富裕票没有?得,头排中座。
仰头看,蓝天野郑榕于是之这几位爷在聚光灯下连耳梢脖梗的细皱纹都叫我瞧得清清楚楚。
临了“王掌柜”撒纸圈儿,还有那么几片掠到我脸上身上,触电似的。
谢幕时众演员离我那叫近的,真想蹿上去抓一把,可于是之一脸的不动声色,俩手软软地虚拍拍,鞠躬到地,台底下那可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多少年后《茶馆》告别演出,据说谢幕时二楼有位小姑娘冲着台上大叫:永别啦,王掌柜!是了。
别说“永别”演出,二十年前那三天热昏,我就老在想,得赶紧看,以后这帮老将退了,就看不到这阵势了。
怎么办呢,我年轻,年轻人心里被一件事给烧的,就非得有所举动,我就给于是之同志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则我记得很短:于老师,您好,我连看三场《茶馆》,太棒了!你们这代活宝(我真用了“活宝”这俩字)要是不演了,就再没得好戏看!那时的市内邮票四分钱一枚。
信寄出,我睡踏实了。
只是往后好些天走进走出的,我总有意无意松开臂肘,手掌略略向外虚张着,虚晃着,学那“王掌柜”茶座间走动照应的小动作:人忙惯了,就是那架势,江南上了岁数的勤快跑堂也一样,嘿,到了舞台上给于是之这么不起眼地撩几下子,绝了!几天后,于老先生的回信居然搁在门房口。
我没要他回信的意思呀,大概是看在美院的信封吧。
字迹清秀老实,纸是那种练习本子扯下来的,写满一张。
我飞快读过,却有点失望:他说,他的表演离焦菊隐导演的要求,离老舍同志的剧本,都还差得远,还要努力云。
大师回信,大师谦逊,诚然感动,但这和开会发言“创作谈”的老套有啥两样?我以为在他信中会看到他那右手晃晃撩撩的意思的。
开春,于是之竟给杨先让先生请来美院开讲座,我又看见他了!那天于先生说些什么,我不记得了。
实话说,也有点儿失望。
好像是怎样的体验生活,体验生活怎样要紧。
他真的以为自己的表演对不住老前辈么?他真的以为体验了“生活”他才能演成那样儿么?看来是真的谦逊,真的相信。
可是别人为什么不如他?“文革”中,我看过批判赵丹的资料,赵丹大大咧咧说:体验生活?我演工像工,演农像农!我可没当过工人和农民!——于先生开过茶馆当过掌柜么?他见是一定见过,可是当年泡茶馆的爷们儿多的是,他演来出神入化,因为他是“于是之”!我连看三场凭什么?还不是冲着他!翌年我出国去。
读到一篇于是之写的短稿,心中大喜,真是说得好。
他说,他每次出台前就对自己念叨着:往坏里演吧,往坏里演。
豁出去,反而演好了。
又说王掌柜决定寻死刻意安顿家人的第三幕,导演要求送别鞠躬后要有眼泪流下来,所以每次王掌柜流下泪来那一瞬,于是之就在心里暗自嘀咕:得,这回没演砸,这回没演砸。
他终于说了出来:那才是他实实在在的“生活”,他在舞台上“体验”的是他自己,对得住他的戏。
在台下,他像大部分那几代艺术家,诚心诚意,自然而然活在同一的思路话语中,“体验”着,“生活”着。
可是上得戏台,他就分明晓得“往坏里演”,一边流泪,一边庆幸“没演砸”——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他其实既不是老舍笔下的王掌柜,也不是焦导演旗下的好演员,他是谁呢?在台上,他谁也不是,就是他于是之。
(选自《多余的素材》)12.文中开头写观看话剧《阮玲玉》,有何种作用?(4分钟)13.第四段结尾“永别啦,王掌柜!”表达观众哪些感情?(4分)14.依据文章四至八段,简要分析于是之的形象特点。
(6分)15.请谈谈你对文章末段划线句的理解。
(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18题。
雨下阿兰(法)我们现实的不幸已经够多的了,可偏偏还有人用想象去增添不幸,你每天至少能碰到一个抱怨他职业的人,而他的诉苦总能打动人,因为对于任何事我们总能挑出毛病,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你是教师,你说你教的一帮青年学生粗鲁野蛮,多么都不懂,又对什么都不敢兴趣.你是工程师,你陷没在文件,图表的汪洋大海里.你是律师,你出庭时法官不听你的辩护词,一味打瞌睡消化胃里的食物.我相信你们说的都是事实,这类事情必定是真的才经常被人说到.如果说,除此之外你有胃病,或者你的皮鞋进水,我就更能理解你了,这些事情足以使人诅咒人生,咒骂别人.甚至上帝—假如你相信上帝存在。
但是请你注意,这样抱怨下去将没个完,而忧愁更会引起忧愁.因为,如果你这样帮员命运,你就增加了自己的不幸,你事先剥夺任何使你轻松发笑的希望,你的胃病只会因此加剧.假如你有个朋友总是怨天尤人,你必定会努力劝导他,让他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世界,那你为什么不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呢.我认为人们应该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友好一切取决于人们最初采取的态度.一为古人说过,任何事情都有两端,选择会割破手的那一端不是聪明人的做法,要紧的是为自己辩护,而不是跟自己作对。
我们每个人都有出色的辩护才能,只要我们愿意朝这个方向走,我们总能找到使自己高兴的理由。
我经常观察到,人们因为一时说漏了嘴或出于礼貌抱怨自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