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电池配置自动计算公式
UPS电池配置自动计算公式

A 主机容量
B 功率因素 C 负载最大功率 D 满负载待机时间
10000 0.8 8000 12
E 放电系数K
0.92
F UPS电池逆变效率
0.92
G 主机直流电压
192
H 最低要求电池容量 591.00
I 选用电池容量
100
J 电池组数量
6
K 每组所需电池数量 16
【1】
计算方法
VA(伏安)查询主
机参数
查询主机参数
W (瓦)
C=A*B=主机容量*功率因素
H (小时)要求的待 D=B11*B10*B9*B8/B6=最低要求电池容量*主机直流电
机时间
压*UPS电池逆变效率*放电系数K/负载最大功率
查询主机参数
查询主机参数
查询主机参数
AH (安时)
H=A*B*D/(E*F*G) H=主机容量*功率因素*满负载待机时间/主机直流电 压*放电系数K*UPS电池逆变效率
E=C*D=主机要求容量*功率因素≥A ≥1需慎重考虑主机配置以及有必要选择高一档次设 备
J=A*B/(G*H*I)=实际负载总功率*负载要求待机时间 /(主机直流电压*放电系数K*UPS电池逆变效率)
L=J/K=最低要求电池容量/选用电池容量 L≥1,H为整数,有小数点情况下在个位数上+1, 例如L=1.22时,L选1+1=2 M=I/12=主机直流电压/12V
96
节
最终选型结果
【2】
计算方法
W (瓦) H (小时) 要求的 待机时间 kVA(伏安) 查询主机参数 W (瓦) ≤0.6最佳、≤0.8 良好、≤1及格
查询主机参数 查询主机参数 V (伏)查询主机 参数 AH (安时)
UPS供电时间与电池配置的计算方法

UPS供电时间与电池配置的计算方法UPS(不间断电源)的供电时间与电池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UPS的作用是在电力中断时提供供电,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下面将介绍UPS 供电时间与电池配置之间的计算方法。
1.UPS供电时间计算方法:供电时间 (min) =(Ups电池组容量 * UPS效率 * 数量)/(Ups功率 * 负载功率因数)其中Ups电池组容量:UPS所配置的电池组容量,通常以AH(安时)或VAH(伏安时)来表示;UPS效率:UPS的工作效率,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数量:UPS的数量;Ups功率:UPS的额定功率,通常以W(瓦特)来表示;负载功率因数:UPS支持的负载功率因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单个UPS的情况。
当有多个UPS进行并联时,需要按照并联的方式进行计算。
2.电池配置方法:电池组的配置可以根据所需的供电时间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电池组的容量越大,供电时间越长。
为了保证UPS的正常运行,同时避免电池组容量过大而造成浪费,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电池配置:2.1确定所需的供电时间。
根据设备的需求和预计的故障恢复时间来确定所需的供电时间。
2.2选择合适的电池组容量。
根据所需的供电时间,结合UPS的额定功率以及电池组的放电率来确定合适的电池组容量。
一般情况下,电池组容量需要大于等于(设备消耗的功率*供电时间)/电池放电率,其中电池放电率一般为0.82.3考虑电池组的数目。
根据实际需求和要求,确定所需的UPS数量和电池组的数目。
如果需要提供更长时间的供电时间,可以考虑增加UPS数量和电池组的数目。
2.4考虑UPS的额定负载功率。
根据所需的供电时间和UPS的额定功率,对UPS的额定负载功率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UPS的额定负载功率应小于等于电池组容量。
通过以上计算和配置方法,可以合理确定UPS的供电时间和电池配置,以满足设备的安全运行需求。
同时,在实际配置时,还需要考虑到UPS的工作效率、充电时间和电池寿命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供电效果。
UPS计算公式范文

UPS计算公式范文UPS(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备用电源系统,用于在电力中断或电压波动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UPS的计算涉及到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所需备用时间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UPS计算的一般公式和具体步骤。
UPS容量(kVA)=(负载功率(kW)/功率因数)/性能系数其中负载功率:所需的UPS输出功率,单位为千瓦。
这个功率通常是根据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和预留的实用余量来确定的。
功率因数:负载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实际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通常用余弦值表示。
大多数电子设备的功率因数在0.6-0.9之间。
性能系数:这个系数考虑了UPS系统的能效、损耗以及冗余设计的因素。
通常来说,性能系数为1.15下面是一个计算UPS容量的具体步骤:1.确定负载功率:根据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和预留的实用余量确定负载功率,记为P(kW)。
2.确定功率因数:根据负载设备的功率因数确定功率因数,记为PF。
3.确定性能系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性能系数,通常取1.154.计算UPS容量: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UPS容量(kVA)=(P/PF)/1.15需要注意的是,UPS容量一般会比负载功率稍微大一些,以便满足负载设备的启动电流和短时间功率峰值需求。
此外,在计算UPS容量时,还需考虑所需备用时间。
通常情况下,UPS会根据电瓶组的容量提供一段时间的备用电力。
备用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备用时间(分钟)=UPS容量(kVA)*电瓶组容量(Ah)/负载功率(kW)其中电瓶组容量:UPS电瓶组的容量,单位为安培时。
负载功率:负载设备的功率需求,单位为千瓦。
以上就是UPS计算的一般公式和步骤。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公式进行计算,以保证UPS系统能够满足负载设备的电力需求和备用时间需求。
UPS怎么配置UPS配置的计算公式

U P S怎么配置U P S配置的计算公式一个计算机机房有4台PC机,一台服务器,一个网络交换机需要进行2小时电源保护,计算如下:1)总负载计算4台PC机250W X 4 = 1000W1台服务器700W X 1 = 700W1台网络交换机100W X 1 =100W以上合计:1800W2)UPS容量计算在线式UPS一般功率因数为0.8,1800W÷0.8=2250VA,考虑UPS容量的冗余,一般以20%到30%(因为UPS的最佳工作状态就是负载70%到80%);所以设计推荐UPS容量应该为2250VA X 1.3 = 2925VA,从而可以得出选用3000VA的UPS 3)电池容量的计算美国山特3000VA型号为STK C3KS的UPS的功率因数为0.8(查资料可以得出),所以3000VA实际功率为3000VA X 0.8 = 2400W;美国山特3000VA型号为STK C3KS的UPS的电池直流电压为96V(查资料可以得出),根据W = U X I,所以I = W ÷U =2400 ÷96 = 25A,计算得出电流为25A,延时1小时得用25AH的电池,现在需要延时2小时,即需要50AH的电池。
现在市场上常用的知名电池有沈阳松下,其常用的容量有24AH-12V;38AH-12V;65AH-12V;100AH-12V;根据以上计算可以选用65AH-12V的沈阳松下蓄电池一组就可以延时2小时。
因为UPS常用电池电压为12V,而C3KS UPS的电池电压为96V,所以应该需要8节(96V ÷12V =8)。
从而可以计算得出选用美国山特3000VA的UPS,配置8节65AH-12V的沈阳松下蓄电池,加一个电池柜,可以让受保护的设备延时2小时电源保护。
ups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ups电池配置计算公式计算UPS电池配置1. 电流需求计算公式•当前(A)= 功率(W)÷ 电压(V)•电流需求 = 所有设备的电流之和例子:假设有两台设备,功率分别为500W和700W,电压都为220V。
则电流需求计算为: - 设备1电流需求= 500W ÷ 220V = - 设备2电流需求= 700W ÷ 220V = 总电流需求 = + =2. UPS容量计算公式•UPS容量= × 电流需求例子:假设电流需求为,则UPS容量计算为: UPS容量= × = 3. UPS电池备份时间计算公式•UPS电池备份时间(小时)= UPS容量(AH)÷ 总负荷(A)例子:假设UPS容量为,总负荷为,则UPS电池备份时间计算为:UPS电池备份时间= ÷ = 小时4. UPS电池数量计算公式•UPS电池数量 = UPS电池备份时间(小时)÷ 待机时间(小时)例子:假设UPS电池备份时间为小时,待机时间为小时,则UPS 电池数量计算为: UPS电池数量 = 小时÷ 小时 = 个(约合3个电池)5. UPS电池串联计算公式•UPS电池串联数量 = UPS系统电压(V)÷ 单个电池电压(V)例子:假设UPS系统电压为220V,单个电池电压为12V,则UPS 电池串联数量计算为: UPS电池串联数量= 220V ÷ 12V = 个(约合18个电池)6. UPS电池并联计算公式•UPS电池并联数量 = UPS容量(AH)÷ 单个电池容量(AH)例子:假设UPS容量为,单个电池容量为,则UPS电池并联数量计算为: UPS电池并联数量= ÷ = 个(约合3个电池)以上是针对UPS电池配置的相关计算公式及其解释。
根据设备的功率、电流需求和用户对备份时间的要求,可以通过以上计算公式来确定UPS电池数量、容量和配置方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UPS所需电池节数计算方法

UPS电池节数计算方法
蓄电池容量计算,以下是根据“恒功率计算法”计算的电池需求的电池容量:
恒功率放电功率W=(P*cosΦ)/(η*N*6),其中:
P为UPS功率,单位为VAo
CoS6统一取负载功率因数0.7。
η逆变器效率统一取0.95。
N为所配12V电池数量。
对于20KVA续航120分钟的计算如下:
1、UPS电源标称的额定功率为20KVA
2、UPS的电池电压为240V,电池一组的节数是20节,每节12V
3、要求续航120分钟
4、W=(20000X0.7)/(0.95X20X6)=122.81W∕cell(放电功率)根据计算所得的电池恒功率放电功率
按照1组,每单体放电功率122.81/1=122.81
按照2组,每单体放电功率122.81/2=61.41
按照3组,每单体放电功率122.81/3=40.94
按照合同要求的UPS后备时间(120分钟),选择对应后备时间的恒定放电功率值大于等
于计算所需功率值的电池型号(蓄电池单体放电终止电压取L75V)。
以山特蓄电池为例,从产品说明书查看相关数据,如下:
所以选用C12-100的电池,需要2组。
UPS延时配蓄电池公式

例:工频
30000
0.8
10.5
32
71.4
3
23.8
1平方铜线(根据线的长 度)可承受3~5A的电流
交流连接线换算公式
公式:UPS功率÷交流输入最低电压=电流 UPS功率VA 交流输入最低电压 电流 1平方铜线承受电流量 平方数 备注 1平方铜线(根据线的长 度)可承受3~5A的电流 1平方铜线(根据线的长 度)可承受3~5A的电流
UPS延时配蓄电池公式
公式:UPS功率×功率因数÷电池放电截止电压÷电池数量÷效率=1小时延时需要电池容量 UPS功率VA 高频机 工频机 200000 120000 功率因数 0.8 0.8 电池放电截止电压V 10.5 10.5 电池数量 64 32 效率 0.9 0.9 1小时延时需要电池容量 264.6 317.5 N小时 2 0.5 N小时所需要的电池数量 529.1005291 158.7
以上公式只能是一种市场上普遍的算法,严格上讲,还要查看蓄电池的放电曲线表,才能算比较正确的容量. 直流连接线换算公式
公式:UPS功率×功率因数÷电池放电截止电压÷电池数量=电流 UPS功率VA 例:高频机 30000 功率因数 0.7 电池放电截止电压V 10.5 电池数量 20 电流 0.9 1平方铜线承受电流量 111.1 平方数 备注 0
单相220VAC 三相380VAC
80000 30000176 304来自454.5 98.74 4
113.6 24.7
UPS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UPS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一般UPS配置以一下公式计算:UPS电源视在功率(VA)×功率因素×延时时长(小时数)÷UPS电源启动直流电压÷逆变器效率=所需电池安时数(AH)功率因数一般取,逆变器效率一般取,UPS电源启动直流电压根据不同型号而不同。
计算出了所需的安时数后,再根据UPS启动直流电压和实际使用的电池的安时数决定电池进行串联和并联。
例如:电池安时数=60000××÷192÷=UPS/EPS电池时间计算方法一、UPS电池时间计算方法计算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值:I最大=Pcosф/(η*E临界*N)注:P → UPS电源的标称输出功率cosф → UPS电源的输出功率因数(UPS一般为)η → UPS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实际计算中可以取)E临界→蓄电池组的临界放电电压(12V电池约为,2V电池约为)N →每组电池的数量根据所选的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查出所需的电池组的放电速率值C,然后根据: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I最大/C时间与放电速率C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例如P=300KVA延时30分钟逆变器启动电压:U=360电池额定电压: U1=12V每组电池数量:N=U÷U1=360÷12=30节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Imax=P×cosф÷(η×N×E)=300000VA×÷(×30×)=846A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846÷=919AH电池组的总容量=919AH×30节×12V=330840AH需要用电池150AH 30节6组,电池柜6个,尺寸800*900*2000300KVA UPS尺寸为1800*1250*1800电池放出容量=负载的有功功率×支持时间/(电池电压×UPS逆变效率)=300000×*(360*=370二、 EPS电池时间计算方法计算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值:I最大=Pcosф/(η*E临界*N)注:P → EPS电源的标称输出功率cosф → EPS电源的输出功率因数(EPS一般为1`)η → UPS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实际计算中可以取)E临界→蓄电池组的临界放电电压(12V电池约为,2V电池约为)N →每组电池的数量根据所选的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查出所需的电池组的放电速率值C,然后根据: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I最大/C时间与放电速率C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例如EPS YSJ-300KW延时30分钟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1058A=标称功率300000W×1÷(效率*30节*每节电池放电电压)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1058÷=1150AH因此需要用电池150AH30节7组电池柜7个尺寸800*900*2000UPS电源计算公式及电池配置方法1、技术性能;2、质量保证;3、服务保证;4、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