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对图书馆立法问题的几点认识

类 相关 法律 法规 相 互 补充 、相 互 制 约 的法 律 法 规保 障系统 ,以此 形 成 对 整 个 图书 馆 事 业 的 综 合 保 障 ,
要具 体解 决些 什 么 问题 ,看 法 就 不尽 一 致 了 。 目前 主要存 在 两种观 点 ,一种 观 点 认 为 图 书 馆法 只 涉 及
一
有一 种观 点 认 为 ,图 书馆 立 法 必 须 要 经过 长 期 的准 备 ,充分 的酝 酿 ,广 泛 的 讨论 ,最 终 大家 达 成
一
些基 本 的原则 ,大量 的具 体 问题 则 有赖 于通 过 与
确保 图书馆 活动 的顺 利 进 行 。图 书馆 专 门法 只 是规 范 图书馆 自身 的 主要 活 动 ,其 内容 涉 及 图 书 馆 的性
据有 消息说 ,图 书馆 法 立 法 重新 启 动 ,图 书馆 法 立 法工 作 即将开始 。相 信业 内探 讨 图书 馆立 法 的又 一 股热潮 即将 到来 。在 2 0 0 1年 之后 的几年 中 ,涌现 不 少关 于图 书馆立 法 的 论 文 和著 作 ,发 表 各 自在 图 书
・
1 ・ 6O
维普资讯
医学 信 息 学 杂 志
2 0 第 2期 0 7年
JOURN AL OF M E CAL I DI NFOMATI N 2, 2 0 CS O. 07
年制 定 《 校 图 书 馆 法 》 学 ,并 在 以 后 不 断 进 行 修
( 南省大 理 学院 图书 馆 云
( 要] 摘 阐述 在 图书馆 立 法问题 上 的 4点认 识 。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可行性探讨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可行性探讨1政策与立法层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十八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和要求,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即全和快。
全体现到公共图书馆事业上,就是用法律的权威来调整和规范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以此来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快体现到公共图书馆事业上,就是尽快通过立法的手段,完善公共图书馆业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权利保护,规范行业的服务标准,使其能与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相适应。
因此,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公共文化事业上的重要体现。
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推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国家立法层面,我国目前尚无与公共图书馆事业直接相关的法律,但已有部分法律法规涉及到公共图书馆。
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目前,至少有30多部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从不同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建设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典型的如近年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已经涉及了公共图书馆业务活动的重要方面。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公共图书馆的立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政府政策层面,党和政府为了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包括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
国务院各部门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出了各类重大政策举措,国家发改委推进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话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将涉及文化产业的有关内容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作为鼓励类项目,并落实相关产业政策;财政部则加大了对中央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投入,同时努力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中央财政文化支出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倾斜,支持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浅论图书馆的立法及完善

图书馆 从藏 书性质 转变 为 向公众 开放 的公益 机构 。 这 一时 期 , 除 到我 国文 化建设 的影响 , 图书 馆事业 对我 国现代社 会和 全 民族发 中央政府及 有关 部 门颁 布 的法规 外 , 各 省也颁 布 了一 些地方 图书 展有 着重 要 的意义 , 但 是受 到传 统观 念 的影 响, 公 民对于 图书馆 馆 法规 , 如《 湖 南图书馆 暂行章 程》 、 《 台湾省 图书馆 组织规 程》 等。
{ I } I J 缸金 2 0 1 3・ 4 ( 中)
◆理 论 新探
浅论 图 书馆 的立法及 完善
黄 始 平
摘 要 本 文从 图书馆 立法 的发展 过程 出发 , 分 析 图书馆 立法现 状 及存 在 的问题 , 提 出完善 图 书馆立 法的相 关办法 , 强调 图 书馆 立 法 的必要 性和 紧迫性 。 图书馆立 法应 当在 适应 知识 经济 的 时代 背景 下, 以保 护 图书馆发 展 和读者 权利 为 出发 点 , 不 断丰 富我 国精 神 文化 的建设 。
经 济特 区 公共 图书馆 管理 条例》 ( 1 9 9 6年 l 1 月) 、 《 内 蒙古 自治区
、
我 国 图书馆 立法 的发展 过程
公共 图书馆 管理 条例》 ( 2 0 0 0 年 8月) 、 《 湖北 省公 共 图书 馆条 例)
( 2 0 0 1 年 7月) 和《 北京 市 图书馆 条例》 ( 2 0 0 2年 7月 ) ; 4部地 方
都 出现 了关于藏 书 的管 理办法 和章 程规 定 。我 国最早 的 图书产
二、 图书 馆立 法面 对的 问题
生于 2 0 世 纪初 , 这 一个 历史时 期内 , 政府 制 定了很 多针对 图书馆
中外图书馆相关立法问题的探究

我 国图书 馆立法 在 2 0 年 之前 .研究成 果 较多 01 地 集 中在基 本 理论 问题上 ,如 图书 馆 法 的定义 、性 质 、体 系框架 、基本原 则 等 。2 0 年 《 01 中华 人 民共
关 系 ,才 能保 证 图书 馆事 业 适应 现 代化 建 设发 展 的 需求 ,从 而走 上持续 、稳定 、健康 的轨 道 。
W U En. ANG Xi o 1 W a -i
(ir y Inr n oiA c lrl nv rt, h o 1 0 C ia Lba ,n e Mog l ut aU iesy Huh t 1, hn) r a u i 00 8
Ab l c :I v mb r 0 8 t ep e a ai n f rt ee tb i me t f h u l b a y L w sl u c e . P b i Lir r s a t n No e e 0 , h rp r t o sa l h n eP b i Lir r a wa a n h d 。 u l b a r 2 o h s o t c c y
s r e a nto n o hi i bo ede in i a e ilto n Chna e v d Ue i n a d urt nknga ut sg ofl h t br r l gsa n i i . y i
Ke wo d :l r r ; ir r g sai n Ch n ; o eg o nre y rs i a l a l i t ; ia fri c u t s b y b y e l o n i
T ea t i firr gsaini hn a h ci t o b ayl ilt C iah s ̄e p dit erpdp o e s B s do o aeo udn e lg vy l e o n p e ot a i rc s. a e nc mp r f iigi oo y n h g d
中国图书馆立法相关问题探析

问题 进行探 析 。
关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909 (000 7.2 10 .522 1)40 1 0
出台 。然而 , 正是 在这 期 间, 界及 中 国的经济 文化 发生 了翻 天 世 播的 途 径增多 、 速度 加快 , 使得 人们 对于 知识 获取 的迅 捷度和 也 信息 量产 生 了更高 的要 求 。面对 全球 化 、 字化 等 的冲击 , 数 图书 馆 作 为实体 的知 识传播 和保存 媒介 , 虽然 因为 其无可 替代 的功 能
规 章 制度 的总 依据 。 ( ) 国图书馆 立 法的 历 史及 现状 二 我 的通知 》 教 育法》 五十 条等 其他 涉及 图书 馆 的立法规 范 。 些 、 第 这 法 规都 是对 图书馆 的某 一方面 职责 做 出的规定 , 乏 一部 图书 馆 缺
图书馆 法 的制 定对 各 国文化 事 业 的发展 起 到 了重要 作用 。
对 于什 么是 图书馆 法 , 图书 馆法 的 民事法 律地 位 , 调整 内容等 有 动 。; ” 涉及 图书馆 物质 保障 的法规 :国务院转 批文化 部关 于文化 《 着 纷纭 众说 。 在此不 加赘 述 , 笔者 同意 以下 关 于图 书馆法 含义 的 事业若 干经 济政策 意见 报告 的通知》 19 年 9 5日颁 布的 《 、9 6 月 国
欧洲 一些 国家为 了促进 图书馆 的公 共化 , 证 图书馆 事业 的健康 相 互关 系 的调整 , 一不 需要 新 的法律加 以规范 , 保 无 启动 图书馆 立
有序进 行 , 已经 开 始制 定和颁 布 图书馆 法 。从 1 5 就 9 0年英 国议 法 势在 必行 。 会 通过 世界 第一 部全 国性的 公共 图书馆 法《 共 图书馆法》 公 以后 , 目前 , 国 法律 法规 中涉 及到 图书馆 的有 二 十多 部, 我 主要 有
关于公共图书馆立法及其支撑研究

理论 、 学术 、 方案等方面支撑。 部印发 《 于制定我 国文 化立 法十年规划 ( 0 想 、 关 20 4
—
2 1 ) 建 议 》 将 图 书 馆 法 列 入 前 五 年 的 立 03 的 ,
立法规划 的图书馆法从制定 《 公共 图书馆法 》 做
我 1 《 共 图 书 馆 法》启 动 与 支 撑 研 究 起 。 以 此 为 标 志 , 国 的 图 书 馆 立 法 工 作 在 公
进 程
2 0 年 中断 以 后 经 过 为 时不 短 的 酝 酿 准 备 又 进 0 4
入到再次启动并加快进 程 的阶段 。这 次会议 还
p o t h e il t e p o e s e s rmoe te lgsa i r c s .8 r f. v
KEY ORDS W P b i i r r s u l l ai . c b e o ia fChn CLASS NIM BER D 2 . 6 J 9 2 1 L b a e il t n. irr lgs i y a o S p o t g r s a c e f t e lg sai n u p rn ee rh so h e i t . i l o Na in l Lir r t a b a y o
由 协 20 0 1年启 动、0 4年 中断的《 20 图书馆法 》 制 决 定 , 中 国 图书 馆 学 会 和 国家 图 书 馆 牵 头 , 首 公 定 工 作 , 我 国新 时 期 图 书 馆 立 法 的 最 初 尝 试 。 调 和 组 织 全 国 的力 量 , 先 对 《 共 图 书 馆 法 》 是 此 后 , 国家 的 立 法 和事 业 发 展 规 划 中 , 究 制 将 要 涉 及 的 基 本 问 题 和 重 要 制 度 展 开 支 撑 研 在 研 定 “ 书 馆 法 ” 任 务并 没有 消 失 。2 0 图 的 04年 中 宣 究 , 为法律的框 架 体系设 计 和条 文起草 提供 思
公共图书馆立法的思考

一
l7 0 —
管{ I l 理 科 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
公共 图书馆 立 法 的思 考
刘 宝华
( 吉林省图书馆报刊部 ,吉林 长春 10 2 ) 3 0 1
摘 要 本 文根据我 国图书馆立法建设的现状 , 宏观上夯析、 从 思考 了制约我 国图书馆 立法进程 的各 种 因素 , 并针对有关原 因提 出了进一步推
进 我 国 图 书馆 立 法进 程 的 几 点 建议 。
关键词 : 图书馆 ; 法; 立 分析 思考 靠 要地 , 制订出地 区图书馆法 , 规范 、 来 管 机制 尚未真正形成 , 系统 、 跨 跨行业 的利益协调 等 、 、 工作 , 仍旧还有很 大的困难 和矛盾 , 这些都是影 理 、 推进当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在这方 面, 上 响、 制约图书馆立法进程 的重要原因 , 概括起来 海 和深圳 已为 我们摸 索 出了一切 实可 行的道 路 。 19 年, 如 96 上海市人 民政府发布了《 上海市 说, 大致有 以下几方面 的因素 : 2 . 1思想 观念上 的制约 因素 公共 图书馆管办法》 9 7 深圳市人大通过 。19 年, 从我国 目前的情况来看, 广大人 民群众 , 特 了《 深圳 经济特 区公共 图书馆条例》试行) ( 。而 部正式的图书馆法。 凭心而论 , 即便 是从 即刻起 , 书馆法 马 别是对立法建设有 着重要影响 的部门或领 导 , 这 两个市 图书馆 在全 国第二 次评估 定级 活动 图 也双双被评定为一级馆。 从两个地 区图书馆 上就颁布实施 ,那无论 与国外 图书馆立法 时间 对 图书馆工作 在促 进社 会发展 的作 用难 以认 中, 相 比, 与国内各行业立 法工作速度来衡量 , 同 , 还是 对图书馆立法意义认识不足 。 甚至在我们图 事业稳步 、 快速发展的实践来看 , 加快地方性法 图书馆立 法进 程都是 相对滞后 、 慢的, 已经 书馆 界也有人认为 ,在国情国力 尚欠 缺的情况 规 的制定 ,不仅 可以促进本地 区图书馆事业的 缓 这 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 , 我国图书馆法 制 下 , 强行或硬性立法 , 即便是 国家大法 , 可能 发展 ,同时也能为国家 图书馆立法的建设提供 也 建设究竟还存 在着些 什么问题 ?是那些原 因制 形同虚设 , 成为一纸空文 , 特别是很难从 经费上 动 力 和 经 验 。 3 加紧图书馆立法 的宣传工作 . 2 约了立 法进程 ? 们应如何调整 和改进? 我 在此 , 为图书馆事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甚至还有人认 笔者想仅就这 一问题 , 谈谈个人 的一点看法和 为 , 图书馆作为一项具体的事业, 没有必要 从国 尽管中国图书馆法还未正式 出台 ,但是立 见解。 家法律 的角度进行规定。 法宣传必须走在前 面。现 阶段我们的宣传还仅 1我 国图书馆法制建设 的现状及问题 2 . 2政治体制上的制约因素 仅只是行业 内的行 为,仅仅是通过图书馆界的 1 图书馆法尽快 出台的必要性 . 1 221在我国政治生活中 , .. 有一些破坏 或影 报 刊、杂 志来进行鼓动 ,这样立法的宣传 强度 范围窄 , 影响弱。 所以 , 要想推进图书馆立法 图书馆事业要走稳定 、健康 的发展 道路 , 响法制进程 的消极面存在。如把行政计划置于 小 , 就 如在全国性 的重要 必须依 赖强有力的法律保 障 , 即用法律 的形 式, 法律等 同地位 , 并起代理、 顶替法律 的作用 。这 进 程 , 必须 突破行业界限 , 把党和国家对 图书馆事业 的方针 、 政策、 任务等 种政治体制反映在 法律上就会使法律制度带有 媒体上 。 采取多种形式 , 大张旗鼓 的宣传立 法意 规定下来 , 图书馆 的各项工作纳人法制轨道 , 明显 的命令性 、 将 随意性和不严肃性 。 义, 营造立法 氛围。同时还要与全国人大、 政府 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和优化 图书馆事业发展 的 内 2. . 2图书馆经费 的直接来源是政府财政 , 财 政 、 2 法制等部 门 、 各专业主管 机关 、 尤其要 向 外 部环境及其运作机制 。这是是我 国图书馆事 若要通过立 法来保证 图书馆 的经费 ,其实质就 主要决策层进行宣传 ,提高有关领导 的图书馆 业摆脱 困境 、 出低谷 、 向兴旺发达的必由之 是建立一种对政府 的法定 约束机制 。而从我 国 意识和立法 观念 , 走 走 加强联系 , 切协 作 , 密 充分做 路,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 国家的客观需要 。 目前的立法实践看 , 立法 主体多为政府的主管 好立法舆论 的宣传筹备工作 , 这是加快 图书馆 1 . 2图书馆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部门 , 言之 , 主体本身就是当事人。政府 立法进程 的关键环节。 换 立法 33 .加紧 图书馆立法的组织 工作 我 国图书馆业虽然有 了些法律条文, 与 主管部门在立法中既要让 图书馆界满意 ,又不 但 之不相适 应的是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图书馆 法 会对政府的工作有太 大的制约 ,这显然增加 了 成立跨系统统筹图书馆事业 的国家领导机 构, 是推进图书馆立法进程的先决条件 。 由它来 却 千呼万唤出不来 。这就导致了长期 以来 因图 立 法 的难 度 。 书馆法律地位不明确而产生 的一系列不正 常的 2. . 3立法是政府 的事 , 2 由于研究或推进图 研究如何协调 、组织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现象: 书馆立法的个体 ,缺少与 图书馆事业主体的利 和 自 动化系统的总体布局与建设 ;如何确定 图 a 件设备一流, . 硬 软件服务三流; 益关 系 , 其立法 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 必然相对 书馆 竞争 和获取 利益 等科学 有效 的原则 和机 b 专业人员因为待遇不高而流失严重 , . 造 薄弱 , 这也 是制约 图书馆法 出台的另一因素。 制 ,如何尽快解决图书馆总体建设 中的一系列 成 图书馆专业人员青黄不接; 2 - 3经济发展上 的制约因素 难题 ; 如何研究我国图书馆事业 的方针政策 、 法 2. . 1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 , 经济发展 规和规划并提出建 议 ,尤其是在 当前 已基本具 3 也是 c . 由于法律 地位不 明确 , 管理 与市场经济 不配套 。 服务效 率和意识 低下, 图书馆事业发展 的必然结果和产物 ,因而法制建设 不能不受经 备了图书馆立法条件 的情 况下 , 更需要 这种强 不景气; 济发展状况 的制约与影响 。 虽说改革开放 3 年 有力 的组织 ,来保障浩大繁琐的立法工作 的顺 O d . 现行体 制上 所形成 的条块 分割, 多头管 来我 国财政收入有 了快速、 明显的提高 , 图书馆 利进行 ,这是推动我国图书馆立法进程的首要 但 理泊 律无依据 , 自为政 的局面难 以协调, 各 已经 事业经费有 了较大的改善 , 从图书馆 发展需 任务。 严重地制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 要 和立法所能提供的经费保障来说 ,尚有 一定 综上所述 , 笔者认 为, 因还是要通过 内因 外 e . 图书馆经费不足 , 以及资源共享建设中 , 的缺 口和差距 ,特别是与经济比较发达 的西 方 来起作用的 , 只要我们广大 图书馆工作者主动、 勤奋、 造性的拼搏努力 , 创 以震撼人心的工作成 因利益之争暴 露出来 的诸多矛盾未能得到有效 国家相 比, 更是难以相提并论; 的管理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 的规范 。 因此 , 制定 232 图书馆立法本 身也是一项 巨大 的系 绩和效果 , .. 赢得政府的重视 、 关注及全社会的呼 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图书馆法势在必行。 统工程 。 它除 了庞 大的人力、 物力资源 外 , 同 吁 、 也 支持 , 一部崭新 的国家图书馆大法 , 久就 不 样还需要在协作协调、 网络建设 、 资源共建共享 会展现在我 们面前 。 2制约我国图书馆法建设的原因分析 那么究竟是那些 因素制约 、 影响了图书馆 等方 面投入 巨额资金。 目前还有很多市、 图 就 县 参 考 文 献 法 的立法进程 了呢?笔者认为 , 一言以蔽之 , 主 书馆经费非常紧张的状况看 ,国家或地方财政 ( 周 东飞. 图书馆 立法的现 实意义、 1 ) 浅析 基础定 要是图书馆整体工作在我 国政治 、 经济活动中 , 也很难毫无顾忌地为此而慷慨 解囊g ? E 位及立法模 式I. J 图书情报 工作,0 6 3-5 1 2 0 :4 . . - 4 在思想文化领域 里 目 所起到 的作用 ,尚难以引 3推进图书馆立法进程的几点建议 ( 冷一江. 2 ) 中国图书馆 法缺失原 因探 析叨. 图书 起政府、 国民、 社会 的足够重视而造成的。 另外 , 31加紧地方性法规 的建设工作 . 情报 知识,0 4() 6 8 . 20, : —8 68 我国 目 正处在新 旧体制 的转型 、 前 交替时期 , 各 在 国家图书馆法尚未 出台之前 , 各省 、 的 ( 王 志阳, 市 3 ) 李沛. 图书馆 立法Ⅲ. 浅议 图书馆 理论 种政治 、 济的关系 尚未完全 理顺 , 经 监督 、 制约 政府部 门,完全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不必 与 实践 ,07(】 3 2 . 20 , : —4 42 图书馆法是近代 图书馆事业发展 的产物 。 14 年美 国马萨诸 塞州 议会通过 , 88 在波士 顿市 建立公共 图书馆的法案 ,这是 世界上第一部 公 共图书馆法。1 0 5 多年过去了, 大部分 国家 国外 都相继颁布 了图书馆法, 而我 国至今还没有 一
我国图书馆立法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 它对健全市场 的游戏规 则 , 规范人们 在
我 国 图书馆 立法 研 究
孙 掌印 刘 陵 陈 燕 , ,
收 期1— 稿 :—l 日20 04 02
(. 1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 江苏苏州 , 1 17 2铜陵市委党校图书馆 , 2 53 ; _ 江苏铜陵 ,4 00 240 ) 摘 要: 通过对我 国图书馆 立法过 程的分析 。 阐述 了出台《 图书馆 法》 对我 国图书馆事
少 + 目速 度 大 大 加 快 , 进 的 文 献 资 料 积 压 时 间 缩 短 。这 虽 解 编 新
不仅要有娴熟 的图书情 报知识 和计算 机编 目技 术 ,更应该有 服 务于他人 的意识 , 想他人之所想 , 从被服 务者 的角度看 问题 , 处 理编 目工作 中的问题 。只有这样 ,编 目岗位才 能起 到其应有作
横 ,0 5 3 ( )3 . 2 0 ,4 4 :7
[ ] 黄俊贵. 2 文献编 目工作[ . 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00 3 20 :. ( 责任编辑 : 王永胜 )
第一 作者 简 介 : 安 云 , ,9 7 1 月 生 ,0 2 毕业 于 刘 女 16 年 1 20 年
市场竞争中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 ,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
原 因, 图书 馆 却 没 有 相应 的 法 律产 生 , 能 不 说 是 一 种 欠 缺 。 图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图书馆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徐焕茹
(广东惠宏信律师事务所,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我国的图书馆立法应明确图书馆法律地位、反映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明晰读者权利以及规定建立数字图书馆。
[关键词] 图书馆立法难点研究
我国正在进行图书馆立法。
图书馆学界倾向于如下立法思路:先制定图书馆基本法,然后再制定下一位阶的专门立法。
多年以来,图书馆学界和法学界对图书馆立法所涉及的难点、焦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许多成果。
但对相关的问题的探讨仍有继续深化的必要。
为此,笔者拟就图书馆立法的若干问题略陈已见。
一、关于图书馆的法律地位问题
制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是规范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法,其调整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应包括各级各类图书馆。
从目前的图书馆类别来看主要有公共图书馆、教育机构的图书馆、科研机构的图书馆以及其他行政、企事业单位内设的图书馆。
由于教育机构的图书馆、科研机构的图书馆以及其他行政、企事业单位内设的图书馆是隶属于法人单位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内设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因此研究图书馆的法律地位主要是以公共图书馆为对象的。
以往人们在论述图书馆的法律地位往往是阐述其职能和作用,而没有从法律的角度进行界定。
我认为,
从法律上讲,公共图书馆首先是事业单位。
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公共图书馆属于从事文化活动的事业单位。
其次,公共图书馆是事业单位法人,所谓法人是指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七条规定的条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民法通则》第三十七条规定的法人条件有: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事业单位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1、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经费来源;
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可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事业单位法人的条件是《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条件的具体化。
公共图书馆应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经费,是一个不容争议的法律规定。
但问题是为了加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图书馆经费的投入应随财政收入的增加而有一定比例的增加,如同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一样。
因此,笔者认为在图书馆法中应规定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公共图书馆是履行社会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法人。
公益性、无偿性是图书馆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