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命题双向细目总表(式样)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0.85
19
频率分布直方图
√
10
0.90
20
椭圆的标准方程
√
15
0.80
21
古典概型中的典型
√
10
0.70
22
回归直线方程
√
10
0.60
合计分值
150分
高二数学2012-2013(上)第二次月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
考察知识要素
能力要求
分值
难度
识记
理解
掌握
灵活运用
选择题
1
简单随机抽样
√
5
0.95
2
系统抽样
√
5
0.95
3
分层抽样
√
5
0.90
4
用样本估计总体
√
5
0.80
5
茎叶图
√
5
0.95
6
平均数
√
5
0.95
7
频率分布直方图
√
5
0.80
8
回归直线方程
√
5
0.70
9
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
5
0.65
10
11
12
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椭圆简单逻辑用语5
0.65
0.65
填空题
13
茎叶图
√
5
0.70
14
频率频数
√
5
0.65
15
椭圆的标准方程求参数
√
5
0.70
16
命题的相互关系
√
5
0.75
解答题
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模板

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模板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模板概述•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模板是为了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备考物理而设计的•该模板通过列举重要知识点和考点,让考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复习•使用该模板可以帮助考生系统地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难度分布,有利于制定学习计划和备考策略物理力学•运动的描述和描绘–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运动曲线的绘制和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惯性和相互作用–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动能和功–动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能定理和功的计算•力与运动的相互转化–重力势能、弹簧势能和机械能的计算–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振动–单摆和简谐运动的特性和计算–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相对论和运动的变换–基本相对论的原理和效应–矢量和矢量运算在相对论中的应用热学•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和计量–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和计算•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和应用–摩尔气体和绝热过程的特性•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热力学系统和态函数的概念–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的表述和应用•热能转化–热机、制冷机和热泵的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等温、等压、绝热和等焓过程的特性和计算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各种镜面的反射特性和图像位置计算•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计算–全反射的条件和应用•光的光程差和干涉–光的光程差的定义和计算–干涉条纹的产生和干涉仪的应用•光的衍射和偏振–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级数–偏振光的产生和偏振光的特性电学•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性质和电荷分布的计算–电场的性质和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势和电场–电势的概念和电势差的计算–电场与电势的关系和电势能的计算•恒定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定义和电流强度的计算–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和计算•电路和电路分析–串联、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和电功的计算•电磁感应和电磁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磁场的计算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电磁波的特性和主要参数的计算–电脑辐射和电磁辐射的危害总结•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模板涵盖了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和难点•使用该模板可以有条理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提高考试的准确性和效率•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和复习进度,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备考策略,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模板的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模板的一些建议和步骤:1.首先,将整个细目表模板进行打印或复制到你的学习笔记中。
高中地理试题命题双向细目表模版

命题内容:必修2第一章~第三章 难度系数0.58~0.72
题型
题号
学习学问点
考查实力
分值
命题选材
Ⅰ
Ⅱ
Ⅲ
选择题
50分
1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迁移
√
2
以统计图表为背景材料
2
2
3
√
√
2
4
环境人口容量
√
√
2
以某山区自然环境与人口信息统计材料为背景
5
√
√
2
6
34
乳畜牧业的区位及特点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
√
√
10
以“欧洲西部地形、气候和农业分布图”为背景材料
说明:(1)考查实力层次:Ⅰ、了解Ⅱ、理解Ⅲ、应用
(2)命题选材: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及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生活体验,选取或设计符合学习标准的材料或图形作为命题背景材料或者信息载体。
22
√
2
23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改变
√
2
以雅西自高速马路对西昌农业影响为背景
24
√
2
以成都市近郊农业发展的发展为背景
25
√
2
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为背景
26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及特点
√
2
以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为背景
27
√
2
28
商品谷物农业
√
2
以“美国部分专业化农业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
29
√
14
√
√
√
2
2023届高三生物考试双向细目表

26
通过分裂
4、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7
实现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8
2、细胞的有丝分裂
29
细胞的增殖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30
4、运用模型解释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
31
1、细胞的减数分裂
32
减数分裂和受精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3
作用
3、举例说明动物的受精过程
34
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4、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1、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及其动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生态系统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选择性
中的各种 成分相互 影响,共 群落及其演替 同实现系 统的物质
1、群落的结构 2、群落的主要类型 3、群落的演替 4、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学生掌握情况追踪 测试 测试 测试
测试1 测试2 测试3 测试4 测试5 6 7 8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3、基因的概念
51
基因的表达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52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53
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54
基因突变及其他 变异
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55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56
生物多样
高三质量检查数学(文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线性规划
运算求解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0.70
16
填空题
4
必修1
对数运算
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0.35
17
解答题
12
必修4
三角函数
运算求解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0.75
18
解答题
12
必修3
概率与统计
数据处理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运算求解能力
14
必修1
选修1-1
函数与导数
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
0.30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的比例=4:4:2整卷预期难度0.6
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0.50
12
选择题
5
必修1
必修4
集合、平面向量
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化归与转化思想0.源自013填空题4
必修5
解三角形
运算求解能力
化归与转化思想
0.75
14
填空题
4
必修3
算法初步
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化归与转化思想
0.70
15
填空题
4
化归与转化思想
0.60
19
解答题
12
必修2
立体几何
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运算求解能力
化归与转化思想
0.50
20
解答题
12
必修5
应用题(数列)
运算求解能力、应用意识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完整word版)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2018年高考模拟卷数学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3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B P A P B A P +=+ V =Sh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B P A P B A P ∙=∙ 锥体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n V =31Sh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2,1,0()1()(n k p p C k P k n k kn n ∙∙∙=-=- 球的表面积公式台体的体积公式 S =4πR 2V =31h (S 1+21S S +S 2)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S 1, 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V =34πR 3h 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选择题部分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创)若集合},0x {N x a x A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2)B. [1,2]C. [1,2)D. (1,2]2.(原创)已知复数1z 对应复平面上的点(1,1)-,复数2z 满足122z z =-,则2|2i |z +=( )A.2 C.103.(原创)“3<-b a ”是“圆056222=++-+a y x y x 关于直线b x y 2+=成轴对称图形”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原题) 函数)0,0)(sin()(≠≠+=ϖϕϖA x A x f ,则)(x f ( )A .是非奇非偶函数B .奇偶性与ϕ有关C .奇偶性与ϖ有关D .奇偶性与A 有关(改编)函数)0,0,0(cos sin )(≠≠≠+=ϖϖϖb a x b x a x f ,则)(x f A .是非奇非偶函数 B .奇偶性与b a ,有关 C .奇偶性与ϖ有关 D .奇偶性与b a ,无关 5.(原创)函数2ln )(xxx f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6.(原题)已知不等式组⎪⎩⎪⎨⎧≤--≤-+≥022041y x y x x ,则y x z +=2的最小值是(改编)已知不等式组⎪⎩⎪⎨⎧≤--≤-+≥022041y x y x x ,则11+-+=y x x y z 的取值范围是 ( )A .]41[,B .]141[, C .]4150[,D .]4172[, 7.(原题)P 是椭圆2212516x y +=在第一象限....上的动点,12,F 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M 是12F PF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且MP M F ⊥2,则OM 的取值范围是 .(改编)P 是双曲线116252=-yx 在第一象限....上的动点,12,F 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M 是12F PF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且MP M F ⊥2,则OM 的值是( )A .4 B.5 C.8 D.10 8.(原题)已知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和53=54=,0=⋅,若向量)1(=++=μλμλOB OA OC的最小值为(改编)已知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和a =b =,且221a b +=,0=⋅,若向量),(R OB OA OC ∈+=μλμλ,且()()222221214a b λμ-+-=,则的最大值为( )A .1B .23C .2D .49.(原题)已知函数⎩⎨⎧++-<-+=10,32)(2ex e x x x x f x,若0)(>x f ,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改编)已知函数()222,0,e e ,0,x x x a x f x ax x ⎧++<⎪=⎨-+-≥⎪⎩恰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1,0 B.)(+∞,e C.)()(+∞⋃,e 1,0 D.)()(+∞⋃,e 1,0210.(原题)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1AB =,BC =,AC CD ⊥,CD =,当ABC ∠变化时,对角线BD 的最大值为 .ABC D(改编)如图1,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1AB =,BC =,AC CD ⊥,CD =,当ABC ∠变化时,当对角线BD 取最大值时,如图2,将ABC ∆沿AC 折起,在将ABC ∆开始折起到与平面ACD 重合的过程中,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是 ( )图1 图2A .]6426,0[+B . ]1,6426[+ C .]1,6426[- D .]6426,0[-第Ⅱ卷(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6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原创)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这条直线被后入称之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已知ABC △的顶点()2,0A ,()0,4B ,AC BC =,则ABC △的欧拉线方程为12.(原创)若9922109)1()1()1(1-+⋯⋯+-+-+=+x a x a x a a x )(,则7a = , =+⋯⋯+++9321932a a a a13.(原题)已知向量a =(3,-2),b =(x ,y -1)且a∥b ,若x ,y 均为正数,则3x +2y的最小值是 (改编)已知函数()1122f x x x m =--的最大值为4,则实数m = ; 若0,02m m x ><<222x x +-的最小值为 14.(原创)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表面积为ABD15.(原题)已知数列}{a n 满足13,2a 11++==+n n a a n n ,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a (改编)已知数列}{a n 满足13)1()2(,2a 11++=++++=+n n n a n a n n ,则=3a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a16.(原题)用1,2,3,4,5组成不含重复数字的五位数,要求数字4不出现在首位和末位,数字1,3,5中有且仅有两个数字相邻,则满足条件的不同五位数的个数是 .(注:结果请用数字作答)(改编)6辆不同的汽车需停在并排连续的6个车位上,则甲车不能停在首尾两个车位上,且甲车和乙、丙两车中至少一辆相邻的概率是 .17.(原题)函数)1(+=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且)(x f y =在),1[+∞上单调递减,若不等式0)32()32(2≥+---mx x f mx f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改编)函数)1(+=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且)(x f y =在),0[+∞上单调递减,若]3,1[∈x 时,不等式)23(ln )3(2)3ln 2(mx x f f x mx f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4分)(原题)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c o s c o s c o s B cA a Cb +=.(1)证明:,,A B C 成等差数列;(2)若ABC ∆,求b 的最小值.(改编)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22a c b +=,cos 0A B +=.(1)求cos C ; (2)若ABC ∆的面积52S =,求b .19.(本小题满分15分)(原题)如图,PO ⊥平面ABCD ,点O 在AB 上,EA ∥PO ,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BC ⊥AB ,BC =CD =BO =PO ,EA =AO =12CD=1 (1)求证:BC ⊥平面ABP ;(2)直线PE 上是否存在点M ,使DM ∥平面PBC ,若存在,求出点M 。
仿真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

3 成语辨析
3 病句
3 语意连贯
6 语意连贯—补写句子
5 图文转换—流程图
60 写作
目表
高三年级 命题老师
语文 审卷
理解
容易
理解
中等
分析
容易
理解
中等
分析
容易
分析
容易
理解
中等
分析
较难
识记
容易
分析
中等
理解
中上
分析
中等
理解
中上
识记
中等
理解
容易
分析
容易
理解
容易
分析
较难
分析
考试类型
考试时间
题型 题号
客观题
1
客观题
2
客观题
3
客观题
4
主观题
5
主观题
6
客观题
7
主观题
8
主观题
9
客观题 10
客观题 11
客观题 12
主观题 13
客观题 14
主观题 15
主观题 16
客观题 17
客观题 18
客观题 19
主观题 20
主观题 21
主观题 22
双向细
考试年级
考试科目
分值
知识点
3 对文中概念的理解
较难
综合
中等
表
试题来源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网上组卷
备注
3 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命题双向细目总表(式样)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总表的说明与要求:
1、编制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整个命题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考试科学化命题的重要环节和规
范步骤,,是确保试卷总体质量(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覆盖率等指标)的关键。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含考试内容分类和考试目标(知识和能力结构)层次分类两个维度的权重分配,是科学编制试卷的决策蓝图。
2、《高考模拟考试命题双向细目总表》,是“神州智达”编制今年高三综合复习六套高考模拟(神州智达每
年度都要提供给各网员校六套模拟卷)试卷的命题依据,各学科教研员在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时,要依据本学科考试大纲要求,结合刚刚完成的《近年高考题(全国卷)考试内容与考试目标要求双向细目分析统计表》所提供的统计数据,本着维持最后一届大纲版教材下的高考基本稳定的精神,紧随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通过认真研究和梳理、分析与综合,编制今年《高考模拟考试命题的双向细目总表》。
3、各学科教研员要参照所给的总表式样,制定好本学科的《高考模拟命题双向细目总表》,要求在11月5日前完成并以电子邮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