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相关实验
水泥密度实验

实验步骤
在将水泥样品装入量筒时:
应尽量减少空气的混入, 5
避免影响密度的测量
在进行水泥密度实验时:
应选择代表性样品,确保 6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 在浸泡水泥样品时:应保
持烘箱内的湿度适中,避 7
免水泥样品吸收过多的水 分
在烘干水泥样品时:应将
8 样品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
直至其达到恒重状态
在测量纯水的质量时:应
20xx
水泥密度实验
-
目录
CONTENTS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步骤
2
水泥密度实验
水泥密度实验是用来测定水泥密度 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目的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水泥的密度,了解 水泥的基本物理性质,为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质量控制以及工程应用
提供泥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水泥质量,其 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水泥密度计算公式为:水泥密度 = 水泥 质量 / 水泥体积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7
实验步骤
3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水泥、量筒(1000ml)、烘箱、天平、塑料薄膜等 样品处理:将水泥样品烘干并研磨至细度达到要求 样品称重:使用天平准确称量烘干后的水泥样品质量,记录数据 样品装入量筒:将称量后的水泥样品装入量筒中,尽量使其表面平整,避免产生气泡
9 注意水温的影响,避免因
水温变化导致测量误差
在进行水泥密度实验时:
10 应注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验步骤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泥密度实验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以及工
水 泥 实 验

接触
3、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5)
测定:
• 迅速放在试锥下面 固定位置上,并将 试放下,使锥尖和 净浆表面接触,拧 紧螺钉,然后突然 松开螺钉,让试锥 自由沉入净浆中, 到30s时,拧紧螺钉, 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突然松开螺钉
3、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6)
实验结果:
•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 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搅合水量为 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 的百分比计。 (此处不同于实验指导书, 由于量筒刻度大,水量不精确,实验结 果在6~15mm范围内都可)
5、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4. 强度试验
• (3)抗压强度测定 ④ 抗压强度结果的确定是取一组6个抗压强度 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如6个测定值中有一个 超出6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 而以剩下5个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如果5个测定 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 果作废。 • (实验结果电脑自动记录,计算),但每做完 一组要将结果记录下来
水泥实验
主讲:王易军
目的要求
• 1、掌握水泥技术性质的概念 • 2、掌握水泥技术性质的检测方法 • 3、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设计参数
实验内容
• • • • • • 1、水泥密度试验 2、水泥细度试验 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4、水泥凝结时间试验 5、水泥体积安定性试验(做不了) 6、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实验次数 试样质量m(g)
试样用途
筛余物质量Rs(g) 筛余百分数F=Rs/m (%)
实验操作: 同组其他人员:
计算:
复核:
4. 强度试验 • (2)抗折强度测定 ④ 抗折强度的结果确定是取3个试件 抗折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当3个强度值 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予 剔除,取其余两个的平均值;如有2个 强度值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重做试 验。
水泥细度的实验原理

水泥细度的实验原理
水泥细度实验是通过测量水泥颗粒的粒径大小来评估水泥的细度。
原理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试,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比表面法和筛分法。
1. 比表面法:
比表面法是通过测量单位质量的水泥颗粒所具有的颗粒外表面积来评估其细度。
按照比表面法进行实验时,首先需将水泥样品进行研磨,使其颗粒尽量细小均匀。
然后将研磨后的水泥样品置于比表面仪中,该仪器可以通过吸附气体(如氮气)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样品所产生的压降大小来计算出水泥样品的比表面积,即水泥的细度。
2. 筛分法:
筛分法是通过通过一系列的标准筛网来筛选水泥颗粒,从而分析水泥在不同大小筛孔上的颗粒分布情况。
按照筛分法进行实验时,首先将研磨后的水泥样品放入筛分器中,并进行机械振动筛分。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不同筛孔中的残留物质质量来计算出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含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了解水泥颗粒的分散性和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估其细度。
水泥细度的实验原理可以根据具体实验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目的都是通过对水泥颗粒的测量来评估其细度水平。
水泥实验报告精选版

凝结
时间
初凝时间:140min
终凝时间:203min
第2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实验依据:GB17671-1999?水泥胶砂度检验方法(ISO法)
2、实验仪器、设备:1、金属丝网试验筛应符合GB/T6003要求。2、行星搅拌机,应符合JC/T681要求。3、试模由三个水平是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40mm×160mm的棱形试体,其材质和尺寸应符合JC/T726要求。在组装备用的干净模型时,应用黄干油等密封材料涂覆模型的外接缝。拭模的内表面应涂上一薄层模型油或机油。成型操作时,应在拭模上面加有一个壁高20mm是金属模套。4、一个播料器和一金属刮平尺。5、振实台应符合JC/T682 要求。6、抗折强度试验机应符合JC/T724要求。7、抗压强度试验机。
试验所加的各级压力(kPa)p
50
100
200
400
各级荷载下固结变形稳定后百分表读数(mm)hi
25
5
2
25
总变形量(mm)
=h0-hi
5
5
44
2
仪器变形量(mm)
Δi
0.122
0.220
0.275
0.357
校正后土样变形量(mm)
Δhi=-Δi=h0-hi-Δi
24
24
47
44
各级荷载下的孔隙比
步骤:
(1)整脚螺旋使测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十字丝中心。
(2)调节三脚架腿使气泡居中,此项工作需要重复多次进行。
(3)开水平制动钮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器轴平行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相对旋转该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气泡向顺时针旋转的脚螺旋方向移动)。
水泥试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水泥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实验原理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
水泥试验主要包括水泥的物理性能试验和化学性能试验。
本实验主要进行水泥的物理性能试验,包括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和耐久性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凝结时间测定仪、体积安定性测定仪、抗压强度试验机、抗折强度试验机、筛分仪、天平等。
2. 试剂:水、标准砂、标准砂浆、标准水泥等。
四、实验步骤1. 细度试验(1)称取水泥样品100g,置于细度试验筛上,振动筛分5min。
(2)称取筛上和筛下的水泥样品,计算细度。
2. 凝结时间试验(1)按照规定比例,将水泥和标准砂浆搅拌均匀。
(2)将搅拌均匀的试样倒入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模中,放置在规定温度的水中。
(3)每隔一定时间,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
3. 体积安定性试验(1)按照规定比例,将水泥和标准砂浆搅拌均匀。
(2)将搅拌均匀的试样倒入体积安定性测定仪的试模中,放置在规定温度的水中。
(3)观察试样的体积变化,判断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4. 强度试验(1)按照规定比例,将水泥和标准砂浆搅拌均匀。
(2)将搅拌均匀的试样倒入抗压强度试验机的试模中,放置在规定温度的水中养护。
(3)养护到规定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测定水泥的抗压强度。
(4)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抗折强度试验,测定水泥的抗折强度。
5. 耐久性试验(1)按照规定比例,将水泥和标准砂浆搅拌均匀。
(2)将搅拌均匀的试样倒入耐久性试验箱中,进行浸泡、冻融等试验。
(3)观察试样的耐久性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度试验:水泥样品的细度为30.5%,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凝结时间试验:水泥的初凝时间为1h30min,终凝时间为3h20min,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体积安定性试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良好,无裂缝、无膨胀现象。
水泥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

水泥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水泥滴定实验是一种常见的水泥质量检测方法,通过滴定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测定水泥中未反应的碱性物质量来判断水泥的质量。
以下是水泥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
1. 实验准备(1)准备所需试剂:0.5mol/L的盐酸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2)将水泥样品制成细粉末状,筛选出粒径小于0.25mm的试样,备用。
(3)准备滴漏装置,滴漏管用玻璃制成,内径约为4mm,长约为60cm。
将滴漏管固定在支架上,使其垂直向下,并摆放在集液瓶上。
确保滴漏管下端距离瓶底高度约为2cm,且顶部开口与瓶口齐平。
(4)准备称重皿。
2. 开始滴定(1)将称重皿放在滴漏管下方,称重并记录质量。
(2)选取约2g的水泥试样,精确称量并加入称重皿中。
(3)取150ml的盐酸溶液,加入集液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
(4)将盐酸溶液加至称重皿中,溶解水泥试样。
(5)盖上玻璃板,将滴漏管内注满盐酸溶液后固定在瓶口上。
(6)记录滴定开始时间(t1)。
(7)滴定过程中要保持一致的滴速,一般为2-3滴/秒。
盐酸溶液滴入称重皿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气体,滴定液平面会不断上升。
直到与酚酞指示剂产生颜色反应,液面变为桃红色,滴定结束。
(8)记录滴定结束时间(t2)。
(9)用蒸馏水洗净集液瓶,并称重并记录质量。
3. 计算并分析(1)计算水泥未反应的碱性物质量。
(2)用所得的碱性物质量,与水泥试样的质量比较,可判断出水泥试样的质量。
(3)分析滴定过程中的条件与数据,看是否合理。
通过水泥滴定实验,可以检测出水泥的质量,为使用者提供参考,确保施工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前,要对设备和试剂进行检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水泥性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的基本性质,掌握水泥性能实验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3. 分析实验数据,了解水泥性能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泥、标准砂、蒸馏水、硫酸钠、氯化钙等。
2. 实验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雷氏夹膨胀仪、抗折试验机、压力试验机、天平、量筒、筛析仪等。
三、实验方法1. 水泥细度测试:采用筛析法,按照GB/T 1345-201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进行。
2. 凝结时间测试: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按照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检验方法》进行。
3. 安定性测试:采用沸煮法,按照GB/T 1347-2011《水泥安定性检验方法》进行。
4. 抗压强度测试:按照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进行。
5. 抗折强度测试:按照GB/T 17670-1999《水泥胶砂抗折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进行。
四、实验步骤1. 水泥细度测试:将水泥样品过80μm筛,称取筛余物质量,计算细度。
2. 凝结时间测试:将水泥和标准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标准稠度用水量,搅拌均匀,测定初凝和终凝时间。
3. 安定性测试:将水泥和氯化钙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硫酸钠溶液,煮沸,观察是否发生膨胀。
4. 抗压强度测试:将水泥和标准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水,搅拌均匀,制备试件,养护,测定抗压强度。
5. 抗折强度测试:将水泥和标准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水,搅拌均匀,制备试件,养护,测定抗折强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细度:本实验中水泥细度为3.5%,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为3小时,终凝时间为5小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安定性:煮沸过程中未发生膨胀,说明水泥安定性良好。
4. 抗压强度:3d抗压强度为45MPa,28d抗压强度为65MPa,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水泥试验记录范文

水泥试验记录范文一、试验目的:通过对水泥进行试验,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为水泥在工程中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二、试验设备:1.水泥试验机2.压力机3.水泥卧式试验台4.试验模具5.砂轮机三、试验项目:1.物理性能试验-水泥比重试验:将一定质量的水泥置于一个已知初始质量的量筒中,并记录下总质量,再通过计算得到水泥的比重。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采用比表面积仪,根据比表面积仪的使用说明,测定水泥比表面积。
-水泥初凝时间试验:将水泥与适量的水混合制成糊状物,将该糊状物与模具置于水泥卧式试验台上,观察其刚刚失去流动性时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水泥终凝时间试验:同上述实验步骤,观察水泥完全凝结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2.力学性能试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将一定质量的水泥与适量的砂子混合制成胶砂,将胶砂压实到一定的模具中,然后计算其抗压强度。
-水泥抗折强度试验: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混合适量的砂子和石粉制成砂浆,将砂浆分别放入三个不同位置的试验模具中,然后计算其抗折强度。
-水泥抗拉强度试验: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混合适量的砂子和石粉制成砂浆,使用压力机对砂浆进行拉伸试验,然后计算其抗拉强度。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物理性能试验结果:- 水泥比重:3.1g/cm³- 水泥比表面积:400m²/kg-水泥初凝时间:2小时-水泥终凝时间:6小时通过物理性能试验,得到的水泥比重、比表面积、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等指标能够反映出水泥的品质和适用性。
在试验中得到的水泥比重为3.1g/cm³,说明水泥的密度较大,有一定的坚实性质。
水泥的比表面积为400m²/kg,表明水泥颗粒表面积较大,便于与其他材料发生反应,提高水泥的活性。
而水泥的初凝时间为2小时,终凝时间为6小时,说明水泥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流动性,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灵活,并且在适当的时间内能够达到一定的凝固程度。
2.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水泥胶砂抗压强度:30MPa-水泥抗折强度:40MPa-水泥抗拉强度:10MPa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可以评估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学习建筑材料试验的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熟悉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并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独立进行质量检定的能力;二是使学生对具体材料的性状有进一步的了解,巩固与丰富理论知识;三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学习目的,学生必须做到:(1)试验前做好预习,明确试验目的、基本原理及操作重点,并应对试验所用的仪器、材料有基本了解。
(2)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要建立严密的科学工作秩序,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试验现象,详细做好试验记录。
(3)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做好试验报告。
在进行建筑材料的试验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是抽样技术,即要求试样具有代表性;二是测试技术,包括仪器的选择、试件的制备、测试条件及方法;三是试验数据的整理方法。
材料的质量指标和试验所得的数据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与选样、测试和数据处理密切相关的。
划分等级标号时,上述三个方面均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或通用的方法进行。
否则,就不能根据有关规定对材料质量进行评定,或相互之间进行比较。
本书试验是按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选材,根据现行国家(或部颁)标准或其他规范、资料编写的,并不包括所有的建筑材料试验的全部内容。
又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不断发展,今后遇到本书试验以外的试验时,可查阅有关资料,并注意各种建筑材料标准和试验方法的修订动态,以作相应修改。
1试验须知一、试验前必须分好小组,填写好建筑材料试验卡,并预习有关内容与仪器设备,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在实验室内,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其基本要求如下:1、不许在实验室内吸烟;2、不得大声喧哗、打闹;3讲究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4、爱护实验的仪器设备,凡损坏仪器者,应写清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三、试验中,要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的安全;要求独立思考,认真试验,培养自己动手能力。
四、试验结束,要协助老师对仪器设备进行清理,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五、试验后要独立写出实验报告,按时上交试验报告。
23试验一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试验建筑材料基本性质的试验项目较多,对于各种不同材料,测试的项目往往根据其用途与具体要求而定。
通常进行的项目有以下几项:一、砂的表观密度(视密度)试验(标准法) (一)试验目的测定砂的表观密度,作为评定砂的材质和混凝土用砂的技术依据。
(二)主要仪器设备(1)天平 称量1kg ,感量0.2g(2)容量瓶500ml(3)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5105±℃。
(4)烧杯 500ml(5)干燥器、浅盘、温度计、料勺等。
(三)试样制备将缩分至约650g 的试样,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并在干燥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四)测定步骤(1)称取烘干试验试样300g (0g ),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摇动容量瓶使试样充分搅动,排除气泡。
(2)塞紧瓶塞静置约24h ,再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平齐,再塞紧瓶塞,并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1g )。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内外清洗干净,再注入与上项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并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2g )。
注:试验在15~25℃的环境中进行,试验过程中温度相差应不超过2℃。
(五)测定结果砂的表现密度按ρ下试计算(精确至0.01g/3cm ),即 t o og g g g αρ−−+=21式中 o g —烘干试样质量,。
g ;1g —试样、水及及容量瓶总质量,g ;42g —水及容量瓶质量,g ;t α—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表1-1)。
不同水温下砂的表观密度温度修正系数 表1-1水温(℃)15 16 17 181920 21 22 23 2425t α0.0020.0030.0030.004 0.004 0.0050.0050.0060.0060.007 0.008砂的表观密度试验以两次试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若两次试验所得结果之差大于0.02g /3cm ,应重新取样试验。
二、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测定砂的堆积密度,作为混凝土用砂的技术依据。
(二)主要仪器设备(1)案砰 称量5kg ,感量5g(2)容量筒 为金属制圆柱形筒,容积约l 2,筒底厚5mm ,内径108mm ,净高109mm ,壁厚2mm 。
容量筒应先校正其容积。
以温度为520±℃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行,使其紧贴水面,不能夹有气泡,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量。
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L Vo ,即12m m Vo ′−′=式中 1m ′—筒和玻璃板质量(kg );2m ′—筒、玻璃板和水的质量(kg )。
(3)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5105±℃ (4)料勺或标准漏斗、直尺、浅盘等。
(三)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样品约l 5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再用5mm 筛过筛,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样备用(若出现结块,试验前先予捏碎)。
(四)测定步骤5(1)称容量筒质量(1m ),将筒置于不受振动的桌上浅盘中,用料勺将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内,料勺口距容量筒不超过50mm ,装至筒口上面成锥形为止;或通过标准漏斗,按上述步骤进行。
(2)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2m )。
(五)测定结果砂的推积密度γ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 /3m ),即100012×−=OV m m γ 式中 1m —容量筒的质量kg , 2m —容量筒、砂的质量kg , 0V —容量筒容积l 。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以两次试验测定结果的算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三、空隙率按下式计算(准至1%)%100)1(×−=Ρργ式中 γ—试样的堆积密度3/m kg , ρ—干砂的表观密度3/m kg 。
四、有规则形状试件的表观密度测定 (一)主要仪器天平(称量1000g 、感量0.1g )、游标卡尺(精度0.1mm )、烘箱等。
(二)测定步骤(1)将水泥砂浆试件放入烘箱内,以不超过110℃的温度烘干至恒重。
用游标卡尺量其尺寸(cm ),再计算其体积)(3cm Vo ,然后再用天平称其质量)(g m 。
按下式计算其表观密度:)/(3cm g Vomo =ρ (2)求试件体积时,如试件为立方体或平行六面体,则每边应量三次,求其平6均值然后再按下式计算体积:)(3333321321321cm c c c b b b a a a Vo ++×++×++=式中a 、b 、c 分别为试件的长、宽、高。
(3)求试件体积时,如试件为圆柱体,则在圆柱体上、下两个平行切面上及试件腰部按两个互相垂直的方面量其直径,求6次的平均值d ,再在互相垂直的两直径与圆周交界的四点上量其高度,求四次的平均值h ,最后按下式求其体积:)(432cm h d Vo ×=π五、干湿温度计的使用说明干湿温度计适宜挂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经常保持纱带及壶水的清洁。
使用时在下面水壶内注入清水,将纱带浸入水壶中。
六、成果分析试验结果与实际值是否相符,其误差主要从仪器精度的系统误差及试验操作的偶然误差进行分析。
具体来说,要从称量,操作,数据结果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其结果分析可参考表1-2。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和密度间的关系是: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视密度)≤密度常用建筑材料密度、堆积密度 表1-2材料 密度<g/cm 3>表观密度<kg/m 3> 堆积密度<kg/m 3>石灰岩 2.60 1800~2600 — 花岗岩 2.80 2500~2800— 碎石<石灰岩>2.60 — 1400~1700 砂 2.70 2600—27001400~1650 粘土 2.60 — 1600~1800普通粘土砖 2.50 1600~1800 — 粘土空心砖2.50 1000~1400— 水泥 3.10 — 1200~1300普通混凝土 — 2100~2600 — 轻骨科混凝土— 800~1900 — 木材 1.55 400~800 — 钢材 7.85 7850 — 泡沫塑料—20~50—7试验二水泥试验一、一般规定(1)以同一水泥厂、同期到达、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时也作为一个取样单位。
取样要有代表性。
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数至少12kg。
(2)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
并分为两等份,1份按规定试验,1份密封、备用。
(3)试验室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可用蒸馏水。
(4)试验的温度为17~25℃,相对温度大于50%。
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一致。
(5)标准砂采用福建省平潭县芦洋浦的天然石英海砂经筛洗等加工制成,其品质指标应符合新标准规定。
二、水泥细度检验(一)试验目的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大都与水泥的细度有关,学习水泥必须进行细度测定。
(二)主要仪器设备(1)试验筛试验筛由圆形筛框和筛网组成,筛网用钢丝钢布筛孔为0.08mm方孔,分负压筛、水筛和手工干筛3种。
筛网应紧绷在筛框上,筛网和筛框接触处,应用防水胶密封,防止水泥嵌入。
1)负压筛析仪由筛座、负压筛、负压源及收尘器组成,筛框有效直径150mm,高25mm,见试图2-1并附有透明筛盖,筛盖与筛上口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其筛应由转速为min/230r±的喷气嘴、负压表、控制板、微电机及壳体等构成,见试图2-2所示。
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喷气嘴上口平面与筛网之间距离为2~8mm,喷嘴上口尺寸见试图2-3所示。
2)水筛由筛座(水筛架)、筛子、喷头组成,筛框有效直径125mm,高80mm见试图2-4。
其筛座能带动筛子转动,转速为50min/r,喷头直径55mm均匀分布90个孔,孔径为0.5~0.7mm,安装高度距筛网布约50mm为宜(试图2-5)。
893)干筛(手工干筛)筛框有效直径150mm ,高50mm ,附有筛盖。
(2)天平 最大称量100g ,分度值不大于0.05g 。
(三)测定步骤 1、负压筛法(1)将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好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 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 ,倒入清洁的负压筛中并盖好筛盖,置于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 。
若发现有试样附于筛盖上,可轻轻敲击使之下筛中。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g )。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 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试样,使负压恢复正常2.水筛法(1)试验前应检查水中是否无泥或砂,并调整好水压及筛架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